登陆注册
2855000000011

第11章 “一鸣惊人”楚庄王

如今,当我们一提起“一鸣惊人”、“问鼎中原”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时,总不免联想到2600多年前楚国的一位著名国君,他就是楚庄王(?——前591年)。

公元前614年,楚穆王病逝,楚庄王即位。这一年,他大约20岁。

庄王即位之时,楚国内有权臣,外有强敌,可谓内忧外患。特别是大臣们互相倾轧,勾心斗角,政治极端腐化,政权极不稳定。一些奸臣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另外一些大臣或明哲保身,或有心无力,总之是忠奸莫辨。

在这种情形之下,楚庄王主持朝政,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他经常叹息道:满朝文武大臣虽多,却不知到底谁是真心辅佐自己的贤相良臣?谁是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

为了辨识忠奸,楚庄王决定“以静观动”,上演一出宫廷“选秀大剧”。于是,楚庄王开始不出号令,不理朝政,整天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朝政一片混乱。

有的大臣眼看不对,就去劝谏,却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一个叫伍举的大夫听说庄王终日坐在钟鼓之间,“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心想这也太不像话了,决心冒死进谏。

楚庄王正在寻欢作乐,听到伍举要见他,一脸不悦地问:“你来干什么?”

伍举说:“有人让我猜个谜语,我猜不着。大王是个聪明人,请您猜猜吧。”

楚庄王听说要他猜谜语,便漫不经心地说:“你说出来听听。”

伍举说:“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它一停就是三年,不飞也不叫,这究竟是一只什么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语义所指,仍不动声色地说:“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们就等着瞧吧!”伍举见庄王明白了自己的良苦用心,高兴而退。

但是,接下来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伍举彻底绝望了,庄王不但不飞不鸣,反而变本加厉,更加淫乐放纵。

在中国历史上,是从来不缺少忠介耿直的死谏之士的。这时,楚国大夫苏从又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不顾宫廷侍卫的阻拦,冲进宫里,冒死进谏。楚庄王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下的禁令吗?”

苏从说:“我知道。只要大王能够听我的劝谏,即便触犯了禁令,被判了死罪,我也死而无憾!”

楚庄王说:“你和伍举都是真心为了国家好,我哪会不明白呢?”这样,伍举和苏从终于明白了楚庄王的良苦用心,原来他是假装淫乐以考察群臣忠奸。

庄王当即撤掉宴席,赶走歌女,杀掉和罢免了一批奸佞小人,选拔任用了一批忠良贤臣,并委任忠心耿耿的伍举和苏从担任要职,辅助自己处理国家大事。

年轻的楚庄王意气风发,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为了顺利推进改革,楚庄王特别注意广揽人才,知人善任。关于楚庄王爱惜人才,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楚国宫廷有一个名叫优孟的艺人,为人正直,善辩多才。因其擅长模仿和表演,并以乐舞戏谑谋生,故名优孟。优孟经常在谈笑之间对看不惯的现象进行讽谏。有一次,楚庄王最喜爱的一匹马病死了,庄王十分伤心,决定厚葬这匹爱马。众大臣都觉得不妥,但又不敢劝谏。正在这时,只听见宫外传来一阵大哭声,原来是优孟在失声痛哭。楚庄王不解地问:“你哭什么呀?”

“我哭马呀!”优孟边哭边说,“臣请求大王高规格厚葬这匹马,用雕刻花纹的玉石做内棺,用名贵文梓木做外椁,墓前摆放丰厚的祭品,还要邀请各国的使者前来吊唁。这样一来,诸侯们就都知道大王爱马甚过爱人呀!”

楚庄王一听,恍然大悟,从此不再贵马而贱人。他挑选孙叔敖作令尹,辅佐自己,就是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

《尸子》记载了楚庄王爱护体恤老百姓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庄王身着皮裘,推窗外眺,顿觉寒气袭人,便长叹一声道:“寡人穿着厚实暖和的貂皮大衣都觉得冷,那老百姓岂不更冷?”于是他派人巡察各地,为受饥寒之困的老百姓提供救济,国人被楚庄王爱民如子的情怀所感动。

楚庄王还深知人才难得,对部下臣属非常宽容,用人不计小过,“绝缨之宴”就是最好的一例――

一天,楚庄王宴请文武百官,宫内的妃嫔们也都出席,大家一起饮酒作乐,听歌赏舞。天色渐黑,楚庄王命令在大厅里点上蜡烛,继续喝酒狂欢。楚庄王还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给各位大臣轮流敬酒。

忽然,一阵大风吹过,烛火被吹灭了,顿时一片黑暗。这时,许姬感到有人拉住她的手抚摸了一把。许姬很恼怒,顺手拉下那人帽子上的一束缨饰,然后悄悄地对楚庄王说:“刚才有人调戏我,我已经扯断了他帽子上的缨饰,您马上让人点燃烛火,看看谁的帽子上没有缨饰,就治他的罪。”楚庄王听罢许姬的话,不动声色,高声说:“大家难得这么痛快,不妨都拽断帽缨,尽兴而欢。”大臣们一听,纷纷扯断帽子上的缨饰。这时,楚庄王才吩咐把蜡烛点燃。

宴罢,许姬非常生气,埋怨楚庄王故意包庇调戏她的人。楚庄王微笑着说:“酒后失态,是人之常情。我怎么能为此去惩治一位刚从战场上拼杀归来的勇士呢?”?

后来,楚庄王攻打郑国,有一位将军特别勇敢,冲锋陷阵,冒死护卫庄王。他就是在宴会上被许姬扯断帽缨的人,名叫唐狡。他奋勇杀敌,正是为了报答楚庄王的宽容大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

楚庄王还整饬军事,改革兵制,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为楚国争夺霸业打下基础。

在楚庄王的精心治理下,楚国百废俱兴,国势日盛,成就霸业的时机渐趋成熟。

然而,正当庄王雄心勃勃,正欲大展身手之际,一场危机又不期而至。

这一年,楚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戎人(山夷)乘机攻击其西南境,兵锋直抵楚国腹地。同时,庸国又趁楚国内忧外患,联合群蛮作乱,麇国也率领百濮觊觎楚国。一时间,楚国危机四伏。

楚庄王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臣贾力排众议,认为只要主动出击,攻打庸国,群蛮百濮自然慑服而退。贾的战略和庄王不谋而合。不出所料,楚国大军刚刚开拔,百濮就纷纷作鸟兽散。

楚军兵分两路,直指庸国,同时,庄王又力劝秦、巴两国同楚军一起攻打庸国,群蛮见风使舵,也加入楚军阵营。在楚、秦、巴、群蛮的联合攻势下,庸国被一举灭掉。

灭庸一役,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楚庄王杰出的军事才能,使楚国转危为安,声威大振。梁启超曾说:“楚庄王即位三年,联秦巴之师灭庸,春秋一大事也。巴庸世为楚病,巴服而庸灭,楚无内忧,得以全力争中原。”年轻的庄王临危不惧,将一场危机消灭于无形之中。人们仿佛已经看到,一个威震天下的霸主就要横空出世了。

公元前606年前后,原本居住在伊水流域的陆浑之戎,趁着天下大乱之际,寻衅滋事,成为周天子的心腹之患。

楚庄王感到北上争霸的时机降临了。他打出讨伐陆浑之戎的旗号,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北出方城,直奔中原而去。楚庄王名义上是讨伐陆浑之戎,暗地里想的却是如何向中原各国和周天子展示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因此,当陆浑之戎兵败四散之后,楚庄王并没有停下北上的步伐,一路北进,陈兵于洛河之滨。

周定王惶恐不安,立即派出周大夫王孙满到楚营慰劳庄王。双方施礼后,寒暄不到几句话,楚庄王就话锋一转,直奔主题了:“寡人有一事想请教于您,我想知道周天子的九鼎究竟有多大、多重?”

鼎,在中国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各朝均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标志。如今楚庄王问九鼎之大小轻重,言外之意是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挑战周王室的权威,企图取而代之,完成先祖“窥中国之政”的夙愿,其勃勃雄心,昭然若揭。

王孙满见楚军阵容强大,只得委婉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一方面以“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表示蔑视,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取代周天子的条件尚不成熟,便相机退兵了。楚庄王的狂放与理智,体现得淋漓尽致。

楚庄王陈兵周郊,问鼎轻重,不仅是楚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楚国已进入强盛时期,实际上控制着中原局势。“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就来自于此。

南天大鸟啼声初试,振翅欲飞了。

公元前599年,楚庄王攻灭陈国。

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指挥军队,在邲(今河南郑州西北)地向晋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晋军措手不及,死亡近半,争渡黄河又淹毙无数。邲之战以楚军大胜、晋军惨败而告终。楚庄王没有乘胜追击,带领楚国将士饮马黄河。邲之战是楚晋争霸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次大战,楚国一举击败楚国以外最强的诸侯晋国,从此声威大振,晋国一时不敢南向与楚抗衡,为楚国称霸中原铺平了道路。

大捷之后,楚军上下一片欢腾。大夫潘党建议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即所谓“京观”,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借以炫耀楚国的武力,威慑诸侯。

不料,楚庄王却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强暴,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停息干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强暴、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用什么留与子孙后人?晋国的士兵是为了执行国君命令而战死的,他们也没有什么错。怎么可以用他们的尸体堆砌‘骨髅台’呢?”于是,楚国军队按照楚庄王的命令,到黄河边祭祀了河神,班师回国。

回首楚国争霸的历程,庄王数次发动战争,吞并了很多国家,但对于被灭之国,庄王都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楚庄王止戈为武,镕剑铸犁,不仅成就了楚国的霸业,而且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内涵。

公元前597年冬天,楚庄王乘胜攻灭萧国。

公元前596、前595年楚伐宋。宋向晋求救,晋国不敢出援,宋遂臣服于楚,出现了楚晋南北并霸的局面。

公元前594年冬,楚、鲁、蔡、许、秦、宋、陈、卫、郑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泰安西)开会结盟,正式推举楚国主盟,楚庄王遂成为称雄中原的霸主。

在“春秋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他在临死前嘱托群臣:“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爱民之心,殷殷可鉴。

楚庄王一生戎马倥偬,南征北战,“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称霸中原,威播四方,使楚国霸业进入鼎盛时期,“天下大事尽在楚”。楚庄王在争霸的同时,举贤任能,整顿吏治,以法治国,改善民生。楚庄王傲立春秋五霸,可谓实至名归。

伴着高入云天的飞翔和声干长空的鸣叫,一代明君楚庄王被永远镌刻在楚国崛起的历史天空之上。

(刘玉堂张硕)

同类推荐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

    《鲁迅与山西》这个题目,对我来说,已不新鲜了。早在七十年代末,我就想好了这个题目,并且作了动手的准备。由于研究赵村理更为急迫,我改变了方向。1981年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我当时在《汾水》编评论,特地开辟了一个《鲁迅与山西》的专栏,约请王瑶先生、冈夫先生、唐诃先生以及我的朋友王峻峰,分头写了文章。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冷面总裁与俏丽女总监

    俏丽动人,是一个清纯寨乡女子的私生子。母亲的眼泪让她对男子从来不相信。一日,新总裁的到来,把她的平静生活搅了。“唔……”她用力推开他,捂着胸口,她,“你要干什么?”“你说,能干什么?”性感的嘴唇微微上扬,似笑非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夏日恋爱通告

    夏日恋爱通告

    相遇之前,谁也不知道命运的线会怎样交集…… 她,是拥有显赫背景的个性公主,不过在遇到他的时候,她只是小小的贴身保镖。他,是光芒万丈的当红大明星,不过在遇到她之后,他却是一个挥着翅膀的恶魔雇主……每个人在面具下都拥有另外一张面孔。只不过当两个同样戴着面具的人相遇,在同—个屋檐下的磕磕碰碰,让彼此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一个当红明星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当冤家演变成懵懂恋人,风波不断的娱乐圈风暴又将这场夏日恋爱推向哪里?
  • 很想很想你

    很想很想你

    他是商业配音圈的名人,主业神秘,不甚爱交际。因为一次意外,他开始每晚给她介绍美食,诱人的声音,描述着一道道菜的做法,也一口口地,把她吃干抹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唤苍穹

    灵唤苍穹

    命运,以玩笑置我;世人,以冷眼视我;上天,却以沧桑赐我;我自何为?甘忍现状?或是,举手成刃,斗苍穹,武乾坤,吞星空,唤沧桑?
  • 诡案罪3

    诡案罪3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死亡剧组命案”“网络作家杀人案”“深山分尸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安之若素

    安之若素

    一个人,四年前,令你失去唾手可得的学位,四年后,又轻而易举将你推上风口浪尖,退无可退,那这个人,不是你命中的灾星,还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