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300000004

第4章

日本人的飞机轰炸安阳后第三天,开始了地面进攻,安阳城守军是崔毅部的一四二师,孤军奋战只守了一天,安阳城就被日本人攻陷。鬼子从小西门首先破城,沿着大院街、北马道一路烧杀进了安阳城,屠杀手无寸铁的安阳百姓千余人。

罗宝驹命大,新婚那天,他刚起身去别的桌子敬酒,日本人一颗炸弹就扔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扔到主桌上,他爹他娘还有他那没开封的处女媳妇,被一并炸死,喜事办成了丧事。罗宝驹披麻戴孝,跪在三座新坟前发下了狠话:日死他娘日本人!罗良驹没有放狠话,也没有像他哥哥那样号啕大哭,只一声不吭地看着他哥哥手下的弟兄们烧纸钱。他的腮帮子被炮弹皮撕开一个大口子,说话漏风,吃饭漏汤,一张丑脸更加狰狞。纸钱还没有烧透,远处就传来一阵密集的枪炮声,宋小六上气不接下气地奔了过来,脸上的麻子坑都涨得通红,说是日本人打过漳河了。安顺子建议罗宝驹带着兄弟们上林虑山躲一躲,说是林虑山山深林子大,日本人找不着。罗宝驹思量了一会儿,脱下了麻衣孝服,说:“弟兄们要躲,俺不拦着,俺不能躲,俺得拎三个日本鬼子的头,来祭俺爹俺娘俺媳妇。”安顺子问大家伙怎么想,罗良驹用他还漏风的嘴骂道:“日你娘废话,俺当然跟俺哥杀鬼子了。”宋小六也不走,说是要跟着大哥一起干。

罗宝驹领着一干弟兄进安阳城后,就近找到一处兵营。说明来意后,一个军官模样的人问他们会不会用枪,罗宝驹说不会。军官招呼来了另一个军官,让他带着罗宝驹他们去城墙根下,学怎么打枪。一群泼皮混混一知半解地摆弄了半天步枪,算是勉强学会了装弹、瞄准、射击。随后,一人发一支汉阳造,二十发子弹,就准备保城守家了。罗宝驹忍不住摸了一把军官屁股上斜挂着的短枪,问能不能给他也发一支?军官用鼻子哼了一声,说这支短枪能换六支汉阳造。宋小六问,这是什么枪,这么短还这么贵?军官说这枪叫毛瑟枪,也叫驳壳枪又叫快慢机还叫大肚匣子。罗良驹问军官,这玩意儿到底叫什么?军官说军队里习惯叫它“自来得”。安顺子说“自来得”这个名字好,还说枪跟人差不多,贵人连名带号加字都有好几个名字,好枪也是这个理儿。

第二天一早,罗宝驹和他的兄弟们还在掩体里死睡,一颗炮弹就在十几米处炸响了。一轮炮火之后,日本人的地面部队开始进攻。一经交手,罗宝驹才发现,要打倒一个鬼子兵远非易事。他很快打光了二十发子弹,才算摸索到了一点射击技巧,却只击中了一个鬼子兵的大腿。罗良驹的悟性挺好,他只用了五颗子弹就悟出了门道,剩下的十五颗子弹至少撂倒下八个鬼子兵,死活不知道。待罗宝驹问其他人要子弹的时候,才发现手下的弟兄们溜走了一半,剩下的人已经两死一伤。一队国军从前面的掩体撤了下来,其中一个就是教他们打枪的“自来得”军官,他对罗宝驹喊道:“你们快撤吧,我们已经顶不住了。”

“你们要是撤了,可就剩下俺们老百姓了。”罗宝驹冲着“自来得”军官嚷嚷道。

军官说:“撤退是上头的命令,俺们当兵的得听招呼。”

罗宝驹还想争辩两句,因为他还没有干掉三个日本鬼子,突然一颗炮弹在身边炸响,“自来得”军官的半拉脑壳连同脑浆糊了他一脸。罗宝驹惊魂未定,摸了一把脸,招呼弟兄们逃命。撤退的路上,罗宝驹扔掉了碍手碍脚的汉阳造,从一个死去的军官手里拽出一支自来得短枪,觉得很是称手,他叮嘱弟兄们都把汉阳造扔掉,多捡些自来得短枪和子弹。

自此之后,安阳城变成了日本鬼子的天下。

历经两年战祸,通宝街上的生意大不如曾前,铺面关掉了将近一半。安阳城四周,大路设卡,小路设岗,全由日本人或皇协军把守。安阳地界上出个贵重器物,自然逃不过日本人的眼线。南京和北平的古玩客,以往一年就得跑一两趟安阳。如今,安阳火车站是日本人重点据守要地,有钱人也不肯前来犯险。

罗宝驹和他的弟兄们继续在通宝街上混街,除了收保护费之外,也开始倒卖一些文物古玩。随着日本军队一起到安阳的,还有一些日本生意人,开酒馆的、开妓院的、开澡堂子的居多。另外,还有一些专门收购文物的日本贩子。罗宝驹给手下定了规矩,就算日本人出价再高,也不能把文物卖给鬼子。不让手下人跟日本人交易也就罢了,罗宝驹还盯着通宝街上开张的铺子,只要有日本人买走了货,第二天他就带着人砸铺面。外地人不敢来安阳买卖文物,当地人又没有气力收藏,罗宝驹还不让跟日本文物贩子交易,通宝街上的生意一天比一天萧条。

安顺子劝罗宝驹:“生意不是这么做的,保护费也不是这么收的。养小鸡是为了下鸡蛋,下十个鸡蛋拿走一个,是收保护费。十天下一个蛋,下一个蛋还被咱们拿走了,那是不让鸡活命了。”罗宝驹对安顺子说:“你啰唆个屁,直接说杀鸡取卵不就得了。”罗宝驹打小就在通宝街混古玩行,其中的道理无须安顺子劝,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比谁都明晰。现如今,兵荒马乱的通宝街日渐清冷,若是再不让古玩铺子跟日本人交易,估计整条街都得关张。通宝街关张了,自己手下这帮兄弟也就失了根基,都得喝西北风去。

罗良驹就着祖宅院子里的炸弹坑,起了一个土窑,烧制出了一堆他见过的瓷罐瓷碗。他拿着一只新出窑的梅瓶,让罗宝驹给梅瓶断代,看得罗宝驹直咂巴舌头。罗良驹说:“这个可以卖给日本人。”

罗良驹不是神仙,垒土窑子之前,他带足了拜师学艺的盘缠,跑到洛阳待了足有个把月,遍访烧窑制瓷高手。从拉坯、利坯、制坯到仰烧、叠烧、覆烧、素烧,从浸釉、蘸釉、吹釉、浇釉、荡釉到印花、贴花、刻花、划花、剔花,从青白釉、卵白釉、兔毫釉、釉里红、釉上彩、釉下彩到孔雀绿、梅子青、雪花蓝、珐琅彩,罗良驹尽收囊中。人家洛阳师傅正经教的,罗良驹也是正经学的,外人看不出任何端倪。待诸般烧陶制瓷技艺学会之后,罗良驹融入罗家祖传的陶瓷修补绝活,作假造假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又过了一个月之后,通宝街上开张的店铺里摆满了罗良驹烧制的瓶瓶罐罐。罗宝驹又给各个铺子立了规矩:真货卖给中国人,假货卖给日本人。胆敢有铺面以真乱假,把真货卖给日本人,他照旧砸铺面。

安阳的日本文物贩子,对文物说懂也不懂,说不懂也懂一些。他们每天在通宝街上转来转去,最感兴趣的铜器,其次是玉器,实在物色不到这两样,才肯出手买瓷器。没过几天,安顺子看出了门道,他说:“日本人奸着哩,知道安阳地界上出铜器玉器,他们来安阳就奔着这两样,咱们烧的瓷器倒是看不出假来,他们就是不肯出大价钱。”

“不肯出大价钱,那是咱们不会卖。”罗宝驹说。

安顺子说:“人家要马,咱们牵头驴,这不是会卖不会卖的事儿。”

罗宝驹端起碗来,“咕咚咕咚”两口喝干了茶水,把碗丢给了罗良驹,说:“老二,你明天上街把碗卖了,让弟兄们看看怎么卖出大价钱哩。”

第二天,罗良驹上街了,他寻了一个路口朝阳的铺面,蹲在门口晒太阳。候了大概一袋烟的工夫,两个穿着讲究的日本男人走过来,罗良驹站起身来迎了上去。他先是四处张望了一下,从厚棉袍子里面缓缓掏出一只花里胡哨的瓷碗,递给眼前两个日本文物贩子。

“正宗的康熙粉彩,仔细捧好了,万一摔了可就要了俺身家小命了。”罗良驹拉长了刀疤脸,神色凝重地叮嘱。

两个日本人捧着瓷碗仔细端量起来。穿和服的日本人从怀里掏出一只放大镜,对着瓷碗上的粉彩看了一会儿,默不作声地递给了穿西装的日本人。他把双手抄在宽大的和服袖子里面,上下打量着罗良驹,用略带关东腔的中国话说:“你们安阳造假的水平再高,也骗不了日本专家的眼睛,这只康熙粉彩瓷碗是个赝品。”

“既然你不识货,那俺只好另寻买主了。”罗良驹伸手从穿西装的日本人手里一把抢过瓷碗,小心翼翼揣进怀里。他从西装日本人的眼里看出了犹疑不定的眼神,便知道这个日本人也断不准这只碗的真假。

“请等一下……”穿和服的日本人伸手拦住了作欲走状的罗良驹,“让我再看一眼。”

罗良驹突然神情紧张起来,说:“不行,俺得走了。”

同类推荐
  • 划过星空的wish

    划过星空的wish

    每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是拥有鲜活的生命,让我们感动得流泪,也让我们开怀得大笑,有时候在这些故事里面我们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也能发现自己一直向往的恋情……
  • 玩命

    玩命

    诡异的行帮习俗再现,惊险匪巢生活的揭秘,一个土匪后人为你讲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一本从土匪的视角描写土匪的奇书,刻画中国东北土匪的众生相。一条浑身是血的老狼,叼着一把匣子枪,踉跄跑向荒原深处。狼与胡子结下仇怨,是在月夜的荒野,大柜赌钱归来遇狼群。三个随行胡子为救大柜之命葬身狼腹,大柜便吃狼心祭死去的弟兄,摆狼肉大宴之夜,狼群吞噬了匪巢
  • 第七个夜

    第七个夜

    《第7个夜》是一个故事集,收录了一百多个非常精短的离奇故事。每个故事都非常有特色,在形式上,用尽量少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在内容上,构思精巧匪夷所思。故事里面涉及我们普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么短,这么精,这么离奇的故事,可以说这是以前很少见的,是区别于以前所有出版过的悬疑小说的独有特色。
  • 折翅的老根

    折翅的老根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战旗

    战旗

    “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撤出华北,国民党高级军官金戈冒死回到东安城内,想要接走自己的母亲和新婚妻子柳文婷。但日军已然进城,柳文婷被逼自尽,金戈被抓。我党地下工作者救出金戈,希望他能前往根据地,运用自己的军事知识与八路军共同抗日。然而金戈对八路军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他选择独自留在东安城附近杀鬼子。一次偶然的不打不相识,金戈遇到了我敌后抗日游击队队长戴金花,与他们一起击退了鬼子。从最初的互相看不上眼,到一起浴血奋战,金戈从戴金花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抗日精神。他们成为一支活跃在敌后的抗日武装,极大地牵制了龟井的军事力量。1945年,日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龟井想要在东安城实施“死海”计划,全城百姓生命安危悬于一线,金戈与金花带领队员潜入东安城,最终成功制止了“死海”计划,共同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曙光。
热门推荐
  • 神奇的武侠戒指

    神奇的武侠戒指

    神奇的武侠戒指是天心火痕写的科幻未来类小说.......
  • 快捷拌菜

    快捷拌菜

    《快捷厨艺丛书》精选了不同快捷烹饪技法做出来的1000种美食,包含1000多种营养功效知识及小贴士,读者既能学到做美食的基本技法,又能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照本习读,新手亦能快速做出郁香昧美的美食来。
  • 老茶客经典闲话

    老茶客经典闲话

    人们爱啖茶,其目的就是聚会: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论坛,三教九流天所不有,其中精彩在茶水的滋润下汩汩而出。将这些玄龙门阵汇集成册,就是这本《老茶客经典闲话》。老茶客爱啖茶,啖必醉,醉必筛话,姑且听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蓝色百合

    蓝色百合

    这是一个青年女子对一个陌生人的奇怪情感。水青有爱她的丈夫和稳定的工作,生活安宁妥帖,但是她内心中并不平静。她时常会碰到一个陌生男子,一个“高高的个子,有些清瘦,捧着一张报纸,边走边看”的人,这个陌生人像一个谜,她开始幻想,并试图接近这个陌生人……水青对陌生人的兴趣,可以说是对庸常生活的一种反抗,是对诗意的一种追寻。
  • 和宝宝的间隔年

    和宝宝的间隔年

    怀孕的职场女性加持,生命的延续,爱的蔓延,都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力量!那么请看一个公关行业的“奔跑超人”如何权衡生活和事业,如何开展和宝宝的间隔年,又如何完成人生角色的完美转变?翻开下一页,是爱,是希望,是美。小五月是谁?是爱。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之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是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系列中最为光彩四射、引人入胜的巅峰之作。小说围绕英格兰乡下一个偏僻荒凉的庄园中流传的一个古老家族与一只充满灵异的猎犬之间的宿命传说铺叙情节,刻画了人对财富的贪欲和费尽心机图谋占有的阴险毒辣手段,并有亲情善恶爱恨的交织表现。
  • 皇帝走着瞧:宫女不好惹

    皇帝走着瞧:宫女不好惹

    你当了皇帝就了不起吗?不要动不动就要用亲亲来堵我的口。你们皇帝这职业的真不讲理!我蒙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怎么就非得蜷缩在这个破破破破后宫里!跟你说过什么?男人与牙刷绝不与人共用!喂!我是宫女!别碰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