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2000000003

第3章 中草药基础知识(1)

1.什么是中药?它的来源有哪几类?

中药是指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这些药物大多是古代本草书中收载的国产药材,也有少数是国外药材,因使用年久和为区别于西药,古代也称为中药。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和一部分加工制品。

(1)植物类中药除了少部分全草药材外,植物类中药常用植株的某一部分。例如:人参用根因麻黄用茎,桑叶用叶,菊花用花,五味子用果实,车前子用种子。实际上药物的来源远比这繁琐得多。譬如说根类药材吧,有的用直根(如防己),有的用须根(如威灵仙),有的用根皮(如桑白皮),有的用根茎如口茅根),有的用块根(如麦冬)。

如)动物类中药除了一些虫类药材外,动物类中药多数也只用其某一部分。例如:蝎子、蛤蚧主要用尾,羚羊、水牛用角,鹿主要用未角化的茸,穿山甲用其甲片,虎用其骨,驴用其皮(熬制阿胶),龟、鳖用其甲壳,石决明系鲍鱼的贝壳等。有的还用动物的病理产物因卩牛黄、马宝、狗宝、猴枣、珍珠等。

(3)矿物类中药这类中药以天然矿物为主,有硫化物(如硫黄),氧化物(如磁石),卤化物(如硇砂),碳酸岩(如钟乳石),硅酸岩如卩云母石),硼酸岩(如硼砂),硝酸岩(如硝石),硫酸岩(如石膏)等。自然元素如水银。化石如龙骨、龙齿、石。

(4)加工制品这类中药是以动、植、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这种药材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接近于中成药了。例如:植物经发酵制成曲剂,如神曲、建曲、沉香曲等;动物的胶体蛋白质的熬炼,如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矿物用升华法制成红升丹、白降丹等。

2.丰富多彩的中药是如何命名的?

中药的名称丰富多彩,它的命名绝大多数有一定的来源和意义。其依据主要有如下十个方面。

(1)根据中药的天然颜色特点来命名如红花、丹参、赤芍、朱砂、大黄、黄芩、黄柏、白芷、白及、白薇、白术、青皮、青。

(2)根据中药的独特气味或滋味来命名如有香气的藿香、茴香、丁香、麝香、檀香等,有臭味的有臭梧同,有鱼腥气的鱼腥草,有甜味的甘草,有苦味的苦楝子、苦参,有酸味的酸率仁,有辛味的细辛,各味俱备的五味子等。

(3)根据中药的形态来命名如人参因根部像人的形状而得名,牛膝因其茎节彭大如牛的膝关节而得名,狗脊则因根上有长长的黄莺好像狗脊背而得名。

(4)根据中药的功效来命名如益母草能治妇科、产科病,对妇女有益而得名,续断、骨碎补能补骨、强筋骨、接骨续损,石决明、决明子用以明目,伸筋草利于舒筋止痛等。

(5)根据中药生长季节来命名如半夏在农历五月间成熟(夏季刚过一半),夏枯草每逢夏至就开始枯萎这冬青的叶历冬仍青,忍冬的叶经冬不凋,万年青的叶四季常青等。

夏根据中药的药用部位来命名桑叶、葛根、苏子、桂枝、牡丹皮、虎骨、蝉衣、蛇蜕、鳖甲、鹿茸、熊胆等。

夏根据中药的产地来命名如产于四川的有川椒、川芎、川贝等,产于杭卜的有杭菊花、杭白芍等,产于山东阿县的驴皮胶叫阿胶,产于西藏的红花叫藏红花等。

(8)根据中药的炮制来命名如熟地、姜半夏、醋柴胡、荆芥炭、酒大黄等。

(9)根据古代的传说来命名如刘寄奴、杜仲、徐长卿、使君子、何首乌等。

(10)根据中药外来语的译音来命名如诃黎勒、曼陀罗、荜茇、阿魏等。

此外,中药的名称中还存在着同名异药或同药异名的现象。如益母草东北叫坤草,江浙叫苦草;虎杖有称阴阳莲的,有称九龙根或活血丹的。异物同名的如萱草和藜芦的别名都叫鹿葱,但功能却异。故在用药时,应先分清所用中药的科、属、种等分类特征,以免药和名混淆,造成差错。

3.中药的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中药为什么能治病?主要是它能使病人的机体从病理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中药之所以能发挥这种作用乃是因为各种中药都有各自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人们常说的药物的偏性。这是前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概括和总结出来的。中医把药物多种多样的特性和作用称为中药的性能。它的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等。

中药性能的概念,一方面是表明药物的具体性质,如质重、质轻、味苦、味酸等。而另一方面则表明药物的功效,如凡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赋予性寒的概念,凡能治疗湿证的药物便赋予味苦的概念,凡具有解表、升阳作用的药物便赋予升浮的概念,凡具有泻下作用的药物便赋予沉降的概念等。这样医生便能掌握某种药物的特性及其相应的药理作用,即或寒或热,或苦或酸,或升或降等,利用这些特性与作用就能祛邪扶正,调整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这就是用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也是药物性能的基本概念。

4.中药的“气”、“味”是如何确定的?

中药的“气”、“味”也称“四气”、“五味”。那么,它是如何得出来的呢?其实,完全是中医在治病过程中体验出来的,是长期用药所得到的经验总结。先讲“气”,例如发高烧的病人服了含有生石膏的汤剂,高烧退了,这就体验出生石膏具有寒性;上火的病人出现口舌生疮,服了含有黄连的汤剂,火就下去了,口疮疫愈了,这也体验出黄连是寒性的;又如怕冷的病人服了含有肉桂、干姜的汤剂,就能驱寒,或正常的人服了这两种中药就会感到口干舌燥,容易上火,这就体验出肉桂、干姜是热性的。“味”的确定也是人们长期临床所获得的经验总结,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别出来的,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同一种味道的药物有着相似的功能。有些中药虽然口尝不至U味道,但具有这种味道的功效,古人也称这种药物有这种味道。所以“五味”已不单纯是指中药的味道,也代表这种中药的功用。

5.熟悉中药的“四气”与治病有什么联系?

中药的“四气”又称“四性”,是指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气”是指气候的“气”,因四季气候有寒、热、温、凉之分,所以古人把中药的这种性质称为“气”。寒凉与温热是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气”,而寒与凉及温与热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温性大一些的就是热性,又称大温;寒性比较小一些的就是凉性,又叫微寒。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不寒不热,性质平和。所以,“四气”的内容应包括寒、热、温、凉、平五个方面。

就中药的“四气”与治病的关系来看,一般而言,温热性质的中药具有散寒温里、补火助阳等作用,适用于面色苍白,畏寒怕冷,手足发凉,局部冷痛,舌淡苔白,脉迟等寒性病证。寒凉性质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面红目赤,发烧怕热,肢体发烫,口干舌燥,小便黄赤,局部热痛,舌红苔黄,脉数等热性病证。平性的中药则寒证和热证或寒热偏向不明显的病证都可应用。但是,疾病是十分复杂的,有主症,有兼症,也有寒热错杂的病证,所以在中药复方中常常可以看到寒热并用的情况。另外,医生在开药组方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药物产生副作用,又常常要考虑药物过热或过寒的偏性。因此,在寒性的处方中可配伍少量热性的药物,反之,在热性的处方中也可配伍少量寒性的药物以补弊救偏。

6.熟悉中药的“五味”对治病有何帮助?

中药的“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实还有一种淡味,就是淡而无味的意思。但是习匮上只称“五味”,不称“六味”不同味道的中药具有不同的作用,适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

酸,包括酸或涩的滋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尿频、遗尿、遗精、滑精、出血等温卩五味子能敛肺止咳、收敛止汗,乌梅、石榴皮能涩肠止泻等,都是有酸味的药物。涩味的药物如龙骨、牡蛎能涩精止遗,赤石脂能涩肠。

苦,即苦的滋味,具有泻火、燥湿、泻下及降下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热证、湿证。如苦寒的黄连、黄芩旨清热泻火燥湿,苦寒的大黄能泻下通便,苦温的苍术能燥湿运脾,苦寒的栀子降。

甘,就是甜味,具有补益、滋养、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适用于虚证的治疗。如人参能补气,当归能补血,甘草能和中,饴糖能缓急等,都是属于甘味的药物如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表证。如生姜、麻黄、桂枝、薄荷等都能发散表邪。另外如木香、陈皮能行气醒脾,川芎、红花能活血化瘀,也是具有辛味的药物。

咸,即盐的滋味,具有软坚散结、润燥通便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痞块、热结便秘等。如海藻、昆布能软坚散结,芒硝能软坚润燥通便。

淡,即淡而无味,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如淡味的猪苳、茯苳都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由此可见,不同味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适用于不同的病证。如果掌握了各种药物的不同味道就大致知道了它们的作用,这对治疗疾病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值得指出的是,许多药物往往兼有两种以上的味道,适应病证也就更加广泛,因此,初学者要注意避免教条主义,切忌生搬硬套。而且,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只有把两者综合起来才旨比较全面而正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7.什么是中药的“升降浮沉”有什么临床作用?

升降浮沉就是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四种趋向,升和降当浮和沉都是相对的而升,就是上升、升散的意思;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浮,就是外行发散的意思;沉,就是内行沉泄的意思。

每一种中药由于性味、质地等不同,其升降浮沉就有不同。就性味来说,凡是温性热性及辛味甘味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作用;凡是凉性寒性及苦味酸味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作用。就中药的质地来说,凡是叶、花以及质轻者大都属升浮药;凡是种子、果实、矿石、贝壳等大都属沉降药。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必须从药物的功效特点全面考虑,例如,苏子的性味是辛温,就这一方面来说,应是升浮性质,但它又属果实,所以是沉降的。又如莱菔子的性味是辛、甘、平,应属升浮性质,但它是种子,所以也是沉降的。就药物的功用来说,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上行向外,药性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夺申、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还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但仍有些药物,其升降浮沉之性不明显或存在着双向;性,例如麻黄既能发汗,又可平喘、利尿。还有通过对中药的炮制可以改变其升降浮沉的特性还口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性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另外,在复方中,一种药物的作用趋向还可能受到方中其他药物的制约,这在用药时也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征象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咳喘)、向下(如泻痢、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病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性质的药物。还般来说,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选用升浮药;在下在里者,宜选用沉降药。

8.什么是中药的“归经”?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

归经,就是说每一种药物对于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别的亲和作用,对这些脏腑经络的病变效发挥主要的治疗作用。在具体用药时不仅取该药本身能直人某经,而且还能引导其他原来并不进人某经的中药进人某经,以体现中药治病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

归经理论是中医学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中药虽有性味的不同,但是,即使性味相同的中药其治病的疗效也是有差异的,因为各种中药都有一定的作用方向,其对人体各脏腑经络(部位)的作用亦有区别。例如:鹿茸、人参、黄!都是性温的补益药,但鹿茸以补肾为主,人参偏于补脾,黄!偏于补肺,各有专长。药物的归经,正是古今中医药学家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说明药物于人体脏腑经络具有特殊选择性会。

中药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人体以五脏六腑为核心划分为若干个系统,又把运行气血的经络和脏腑联系起来,分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药物进人机体后,按它们的作用方向都有自己的主攻目标而人相应的经络。例如当归人干、脾、心经,阿胶归肝、肾经,白芍进肝经等。所有这些理论都是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得出的。例如杏仁、桔梗有止咳平喘之功,而咳喘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所以说杏仁、桔梗归肺经。此外,根据五行学说,五味、五色都与五脏有相对应的关系因以药物的色、味总结出它们的归经,例如朱砂色赤人心,故归心经;酸枣仁味酸人肝,故归肝经等等。

归经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指导实践。归经理论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例如:黄连、黄芩、黄柏都是苦寒药物因都有清热燥湿的作用。但由于它们的归经各异,所以临床用药就应根据不同的病证作相应的选择。黄连入心、肝、胃、大肠经,黄芩入肺、心、大肠、小肠经,黄柏入肾、膀胱、大肠经因故肠热泻痢时可同用。但若是心火亢盛(口舌生疮、心烦失眠)则宜选黄连为宜,肺中有热(发热汗出、咳嗽痰黄)则宜选黄芩为佳,而下焦湿热尿频、尿急、尿痛、阴肿、阴痒则则选黄柏为当。

由此可见,应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可起到“有的放矢”、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9.什么叫“药引子”?怎样正确应用?

“药引子”又叫引经药,它是建立在药物归经理论基础上的方剂学概念,即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至U达病变部位或某一脏腑经络,起着“向导”的作用,所以又称为“引经报使药”。它属于方剂君、臣、佐、使组成中“使药”的范畴。如头痛可根据疼痛部位,参照经络运行走向施治。大体头后连颈项痛属太阳经,前额及眉棱处痛属阳明经起两侧太阳穴痛属少阳经,巅顶痛连及目系属厥阴经。故治疗时在治头痛的方剂基础上,加羌活、藁本以治太阳头痛,加白芷、葛根以治阳明头痛,加柴胡以治少阳头痛,加白芍以治厥阴头痛。上述各药均为治疗头痛方剂的引经药。当然,引经药除向导作用外,其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有时也可充当主要药物应用。也有些引经药应用较为广泛,如桔梗一味,历来被认为是“舟楫之药”,能载药上行,病在上部难达者,往往以此为引经。又如牛膝,能引药下行,下肢足膝病变,往往要配上它,牛膝还能引火导热下行,上部咽喉疼痛、牙齿疼痛等,均可以此为引。

药引子在处方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可以提高整个处方的综合效应,临床上用得好,常常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将其神秘化,我们反对一些医生在处方时选用一些实际生活中难以寻觅的怪异之品作为引经药以示不同凡响。

10.何谓中药配伍的“七情”?

同类推荐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

    《怎样保养你的肺(完整版)》旨在身边没有医生时,家庭成员也能懂得如何观察肺病患者和正确进行一般性的处理。患者在病情稳定或尚未痊愈时,可用书中介绍的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若病情严重或不稳定,则须在医生直接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另外,书中还介绍了许多保健、预防措施,可参照应用,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增进身体健康,帮助您未病先防。
  •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新编临床护理1000问

    在护理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全国护理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当今护理学已从护“病”转变到护“人”,但我们仍然脱离不了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本书结合临床护理新观点、新知识及新技术,向读者介绍了现代的“三基”,反映了国际上临床护理工作的先进水平。
  •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九界神帝

    九界神帝

    苍茫大地,万国林立,强者如云!少年方言,重回十年前,手握逆天技能,霸道轰杀一切仇敌!蜕变后的他杀伐果断、腹黑狠辣!只待时机一到,便要这庞大帝国天翻地覆!——我若为帝,必将横扫八荒!——刀锋所向,定要伏尸百万!
  • 豪门密宠:天眼小顽妻

    豪门密宠:天眼小顽妻

    重生在大豪门还未过门的第四任夫人身上,下头有四个比她还大的儿子,儿子们个个肤白貌美气质佳,实质恶劣腹黑如豺狼……
  • 俏皮小书童

    俏皮小书童

    一个月色怡人的夜晚,长安城的大街上已经没有了行人,百姓们也都已安然入睡,只不过再城中某处的大宅院里,却是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琉璃殇,缱绻帝王侧

    “不要唤我先生,我给你十里红妆。”他紧紧搂着她,“我想与你共度一世,戳↑↑↑↑↑皎皎孤月,天帝之位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那一年,【已完结】新文,他抛却政事,三重天上;你我初遇。”“我在。“沫琉,覆手为雨。当魔界至尊亲手扼住她的脖子,看他还会不会要你!”“我······愿意。然后他看了过来,这偌大的天下没有你在陪在我身旁,偏偏有着淬过火一般的热烈和璀璨,韶韶光华:即便负尽天下,是多么寂寞的繁华。到我的身边来,目光冷冷,残忍而妖艳:“你不怕死吗?”“怕。”“你这个魔鬼!”这是一场仙魔之间的浩大战争,断然不会再辜负你。”“是吗?那我夺了你的身子,为我披上嫁衣,那又何妨?”“得到你,这是一份帝尊之间完美争夺的爱情。她三魂七魄重新归体,眼前温润如玉的男子正含笑望着她:“醒了就好。”“先生······”“阿璃。执手携老。”弹指之间,星移斗转;情愫便生。当日便是,此生如是。,眸光中似有清泉流淌,”他俯身靠近她。她说:阿璃,我不曾悔。”翻手为云,说着缱绻的情话。”她轻轻的说着,“可是我更怕你伤害他他是仙界唯一的太子殿下,换得她的回心转意。
  • 第一佣兵女王:斗破姻缘

    第一佣兵女王:斗破姻缘

    “师父,您是喜欢徒儿的柔情似水,还是迷恋徒儿的性感身材呢?”洛倾城嗲嗲的问道,眼神含情脉脉的。“为师喜欢扑倒你!”“.......”某人黑线,无语,风中继续凌乱去了!她本是现代一绝世高手,杀人如麻,素有玉罗刹之称。一朝穿越不但沦为他人解蛊的肉鼎,被人骗身又骗情。遭人陷害,被人拍卖也罢了全拿当她废物?修魂废材?爹爹要杀她?族人鄙视她?狠好!一鞭挥出,气势如虹,打尿你们这群狗眼看人低的废物们!天不容她,好,那她就逆之。人要杀她,行,那她便诛之。既然非要逼她走上一条绝境,不让她安生的过日子,那她便——翻手为天,覆手为雨。笑看苍生,割地为王。成为一代绝世女奴王吧!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大佬皇后

    大佬皇后

    路凝芳龄二十八,相貌清秀,身材娇小,性格……暴力。身为上海青帮老大的她,一穿越居然就掉到了龙床上!原本成为钻石剩女的她一下缩水了十年,成了风华正茂的倾城倾国的皇贵妃!暴力的她遇到了暴力的酷酷的暴君慕容宇恒,咔咔,为了前途,努力积极的她朝着争宠之路进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王妃太倾城:龙妃九天

    王妃太倾城:龙妃九天

    初见,她是西海九公主,他是宁王府小王爷,从初生就被诅咒,永远生活在黑暗中,可他的善良弱小却让人心疼,她甘愿割肉为他治病,一生的情债,就此欠下。再见,他已经成为入侵各国的暴君,双手沾满了鲜血,一条条生命在他手下变成黯然的流星,而她,却是他俘虏回来的亡国公主,那双眼再不清澈,那一头的银发,也渐渐变成夜色般的漆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