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9800000013

第13章 自我欺骗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自我欺骗。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对内心都是一种欺骗。事实上,我们的心灵有着一种天然的欺骗的本性。

我们之所以会选择自我欺骗,源于不愿正视自己逃避的现实。当我们习惯于自我欺骗的时候,就再也意识不到自己是在自我欺骗了。一旦这种状态成为定式,我们便无法自知和自省。

比如有一些人,他们的内心下定了决心,对自己的生活一定要有所提升和改变,却在行动中屡屡失败,因为自我欺骗的心灵习惯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内心的深处,即使你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换个说法来讲,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自圆其说。但两者也有所区别,自我欺骗是一味地逃避,而自圆其说则是找出一种合情合理的理由来将自己的不诚实、不想面对和逃避的现实轻松地抹杀,掩盖住内心真正的价值观,来给错误的观点和想法披上一件合宜的外衣。

有人会将这种心灵的自我欺骗称为“内省”——他们甚至称其为难得的优点。但在我看来,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已经在更加严重地自我欺骗了。内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属于反省的层面,可事实是他在回避现实状况,找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使他原本的错误合理化。内省的结果是越来越接近现实状况,而自我欺骗的结果是使自己愈加虚伪,脱离了真实的自己和心灵的健康要求。

其实,每一个人包括我在内,真正要面对的是自己内心的本真,在这个过程中寻求埋藏在潜意识中的真诚。为完成这一过程,你和我都需要清扫掉各种认知的障碍。

最突出的障碍不外乎三项:对什么都觉得习以为常;为自己找理由;刻意地积极思考经过缜密的思考、大量的调查,以及无数的访问,我发现这由来已久的三项习惯,是干扰我们和压抑我们的内心潜意识觉醒的本质原因。它们的存在使我原地踏步,对自己越来越敷衍。为此,我有必要向诸位详细地解释这三个障碍的本质。

(1)对什么都觉得习以为常

一个人处于未知和可能会产生变化的环境中时,就难免产生恐惧。我敢说,不会有人能够避免这样的情绪。为了保护自己,他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欺骗,在内心不断地刻意强调:以往的固有的思维以及旧有的模式一直很安全,我没必要担心。

然而,这种刻意的强调为人们制作了一个虚假的保护网,用来逃避和躲藏,进而没有办法释放出自己积极的能量,来改变并不美妙的现状。很多人认为习惯就是正常,一件事情初次不习惯,多次就习惯了,也就成为正常的,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欺骗。这种所谓的“正常”,不过是一种麻木、盲从和不明所以,就像我一度承受的痛苦。

在真实的世界里,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鲜的,一切都在时刻变化着。我们的“习以为常”并不能带给我们什么惊喜,只是让我们禁锢在一个“死循环”

之中,使我们认为事情的发展和事物的样子原本就该如此,只要符合习惯就是正常的规律,我们的生活原本就该不断延续、不断重复。

处在这种观念中的人,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可以轻松接受,而不论它是对是错。他们没有鲜明的是非标准,甚至没有廉耻。他们只知道发生了很多事,而这些事大多数人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那么这种处理方式就是对的,就应该遵从,就要不断地重蹈覆辙。这些人挂在嘴边的话是:“啊,别人都在这样做,或者我一直都在这样做,没什么不对的呀!就应该这样做。”

如果你要改变和脱离这种不断重复并且没有新意的思维状态,就要强化一个概念:“我是生命本源,我是鲜活的而且我要成长!”或许只有这样是远远不够的,但这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且是获得积极改变的基础。

(2)为自己找理由

判断一种行为的性质,不是去探究整个操作到结束的过程,而是应该探寻内在含有的动机。如果一个人的本性里充满了自私或者不诚实的因素,那么他毫无疑问地将被归纳为不好的一类。

然而,许多人如我一般,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良动机,竭尽全力地为自己披上了一件闪亮的外衣,欺骗自己的同时也欺骗着他人。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处于完全无知与迷茫的状态。正因如此,这些人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内心需求会给人带来彷徨与恐惧。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话,人们就得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解释这种彷徨,让自己得到暂时的安慰,而不管它是不是真实和可靠的。人们找理由的依据便是“别人是怎样怎样的”“外部世界是怎样怎样的”,而非内心的真实判断。

不管外部世界与他人如何变动,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行为和思想的依据。我们应该努力挖掘深藏内心的体会,让我们的心灵真真切切地得到尊重、体察和依循。

心灵那些真实的感受,并不需要任何理由来进行验证,它因为存在而真实,它把自己的样子毫无保留、毫不掩饰地完全地呈现了出来。如果你的内心是希望完全真实,那么你做出来的也会都是真实的,你的内心也会感到舒适。但如果你选择了逃避和伪装——甚至总是如此,那么你得到的结果自然会令你非常不舒服。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陷入了欺骗的泥潭,在错误中不可自拔时,唯一的办法是勇敢地承认,然后马上修正自己。可是,我们每天看到的大多数人,他们是背道而驰的,死要面子,黑白不分。

你要想清楚,在你选择逃避的同时,也就开始自我欺骗了。一旦决定不去面对真实的心灵,那么你就会找出很多外部的原因和他人的错误来作为理由,虽然这些错误一时掩盖了你的错误,但责任还是需要你来承担,也不能证明你的清白。最为严重的后果是,你将活在自我欺骗中一直沉沦下去,直到心灵的草原滋生出无法承受的痛苦。

诚实是一个人的心灵获得成长的根基,对此永远不变。我们要想诚实,首先得尊重事实,不要妄想找理由来掩盖、篡改和歪曲事实。不光如此,任何一种有悖事实的行为都要杜绝。你再怎么伪装,本质上也是假的,获得的不过是一种伪装的虚荣和面子,其本质对于我们的形象并没有真正的助益。

一种虚伪和不实需要我们做多少无用功来进行掩饰呢?而且还不能改变事实,凭空找了这么些理由和借口,花了这些个精力和能量,偏偏无法改变其亏损的实质。那么,我们还不如把这些放在改变错误上,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得到的也是最为明智的结果。

(3)刻意地积极思考

当你的内心还存有负面思想的时候,强制性地去遵循积极的正面思想下达的指令,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这好比一个上司对自己的下属一直不怎么待见,但是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宽容大度。使他真的做到了宽容大度,他的内心还是纠结着一个很大的疙瘩。内在里面有一个纠结的自己,外在却是一个大度的表象。

究竟哪一个是真实的自己,恐怕他自己都说不清楚了。一个人,如果他在头脑中强迫自己相信并且去做到大度,跟内心中真的消除偏见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刻意把思维扭到正确的轨道上,虽然表面看起来达到了正确的效果,实际却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第一,在负面思想依然存在的时候,你输入了正面思想,两者会在内心形成对立,从而引起冲突,给心理造成压力。为了缓解这些压力,很多人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自我欺骗,佯装他已经完全接受了正面的思想,一味地幻想自己已经没有了任何的负面思想。

第二,输入了正面思想以后,并没有引起内心的纷争,因为负面思想还处于隐性的状态,它依然在那儿,没有得到完整的清除,从而错过了可能被同化和实质性清除的机会。

第三,一个旧的思想往往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被慢慢同化或消除。但是正面思想的出现,可能会彻底并急功近利地否定旧的思想,这个反作用也许会强化负面思想的隐秘存在——它并没有消失,而是悄悄地隐藏起来,一旦机会合适,就会突然复发。

最有效的方法是促使自己开启和持续性地进行积极的思考,它应该完全自然并发自内心。这是一种用正面积极的方式来截断负面思想的做法。比如,你害怕去做某一件事,但是积极思考会告诉你应该勇敢点去做。依照积极的思考,你就会真的鼓起勇气去对抗那些天性中的胆小情绪了。

除了积极思考,还有一种方式来改变负面状况,那就是正确的自我反省。同样是胆小,你可以选择诚实地反省自身的缺点,找出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担心什么。最终你会发现,自己害怕的东西不过是一个纸老虎。

良好的内省会帮助我们对心灵的变化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让负面的思想慢慢地自己化解掉。当胆小的情绪被消除以后,我们的勇气自然就出来了,这时你也会对生命的本质产生更为积极的新认知。

当我了解到了这些心灵的真相以后,我对自己越来越深入地进行解剖。在我最艰难时,我庆幸自己有这样的举动。

“逃避还是面对?”“欺骗还是诚实?”这正是我今天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现在,我已经开始对自己提问了。你也可以,你同样可以像我一样质问自己的本性。

大多数人选择了逃避,之所以会这样,源于我们希望自己是好的和健康的,甚至是完美的。没有人乐意承认自己是不好的甚至是“道德败坏”的。因而,当我们看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缺陷时,就会急忙转过头去,用自我欺骗的方法来掩饰自己的不好,甚至还会找各种理由来让自己的不好变得合乎情理。

他会说:“我就是这样,没什么不好,大家都这样,你凭什么批评我呢?”你要在你的内心建立起一个新的“好”与“不好”的标准:好就是真实,不好就是虚伪。虽然这很难,但你要坚定地对自己说:“你没有勇气,是因为你不敢面对真实。从来都没有勇气的人,他们只能是懦夫。”

一个人只要接受真实,就有勇气摒弃虚假。自我反省所需要的勇气,不过是让我们去正视、去面对真实。一旦你建立了好与不好的新标准,并按照这个标准去衡量、改变自己的话,你就可以跳出自我欺骗的恶性循环。

事实是,我们每做一件事都需要做出选择。我们是要做勇士,还是懦夫呢?只有那些勇敢地面对真实的心灵世界的人才明白,一个不需要四处寻找理由和借口来掩饰和遮盖的人,他的心境是怎样的通透,心情是如何的轻松。

而且,投靠了真实,我们的人生将收到巨大的回报。

同类推荐
  • 谈判要读心理学

    谈判要读心理学

    本书是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第二辑,是为从事营销、管理及谈判工作的读者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市场营销与商务谈判的相关知识,为读者提供心理学视野中的营销策略方法及谈判谋略技巧。
  •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世界最具智慧性的哲理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向曾国藩借智慧

    向曾国藩借智慧

    本书从曾国藩的为人、为官、管人、用人、修身、治家、读书、理财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其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向曾国藩借智慧》案例翔实,剖析精当,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曾国藩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对自身各种境遇的感悟,还给读者介绍了解决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向曾国藩借智慧》可以启发读者,让读者领悟到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 读书改变命运(大全集)

    读书改变命运(大全集)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本书集中了做人与做生意共融相通的思想内核,从诚信、仁爱、人脉、人情、合作、创新、眼光等方面阐述了做人与做生意的内在关系。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独特的浩然现象与中国当代文学

    浩然作为跨越十七年、“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的见证作家,他在每个生命阶段的创作都预示着当代文学的转折性意义,他在文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不言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谁拿青春补贴我

    谁拿青春补贴我

    她,何纷萍为了爱情辞掉了优越的工作甘愿做家庭主妇,但是婚姻的琐碎却让丈夫厌倦,最后居然联合小三把她无情地赶出门。受尽了白眼和煎熬以后,她重新振作,强势回归,成为了叱咤风云的商场名流,她将他踩在脚下的那一刻,却是她跟另一个男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的时刻。
  •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

    《红叶漂旅诗集》共二百首诗词,包括国内篇和异域篇两个部分,真实而又浪漫地描绘出在中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 风雨人生,自然与世态的种种感悟和漂旅行程。国内篇涵盖国内的峥嵘岁月、坎坷生涯、世间百态、社会缩影、美好河山……
  • 男人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男人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本书列出了责任心强、细心体贴、宽容大度、自信上进、冷静沉着、幽默风趣、浪漫多情、博学多才、富有多金、成熟稳重十种类型的优秀男人供女人们参考。但值得提醒的是,世上不会有具备以上所有美好品质的完美男人,你的他身上可能只有那么一两点显得较为突出,但只要那是你想要的,是适合你的,那就足够了,正所谓“只选对的,不选贵的”。男人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选对了适合自己的男人,女人才能抓住一辈子的幸福。
  • 鬼面将军的自恋妻

    鬼面将军的自恋妻

    她是尚书府的三小姐,生性胆小,懦弱。娘亲早逝,爹爹不疼,常常被府里的丫鬟,小姐们欺负。一次意外落水,醒来后的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唯唯诺诺的她她,是现代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因一次外出旅游,汽车发生车祸,而来到了这个历史不存在的丰祈国,成了尚书府的三小姐,什么,刚来就要嫁人,还是那个魔鬼将军,不过既然逃不掉,干脆安心嫁人,反正只是换个地方睡觉而已他是丰祈国的战神,却也是人们闻风丧胆的魔鬼将军。一道圣旨,将尚书府的三小姐赐婚给他为妻,是那个懦弱的三小姐,也好,反正谁做这个位置都一样。片段一新婚之夜,“夫人,将军刚接到圣旨,出征了”小月不安的看着我说“真的啊,太好了,小月,快去厨房把所有好吃的都端来,我快饿死了”“小姐,你.”“我怎么了”“小姐,你知道将军这一走要多久吗?”“哦,要多久?”“一年啊”小月无语的看着一副事不关己的赵云瑶“真的啊,这么说我是不是可以在将军府横行霸道一年之久啊,太好了”片段二“爷,夫人拿着一把菜刀往书房这边来了,您要不要暂时躲避下”战云好心的说“她又怎么了”某将军一脸无奈的说,这都几次了,她不腻他都看腻了,都不知道偶尔换下战术。“好像是听到皇上要为爷您纳妾的事情”战云这个时候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话音刚落就看到某女已经拿着菜刀站在书房的门口了“怎么刀上还有鸡毛啊夫人,你下次应该把刀洗干净再出来,免得弄的那些鸡毛到处都是”某将军看后很淡定的说“哼,姓向的,这个鸡毛是老娘在来之前专门去找了只老母鸡拔下来的,就是为了告诉你你和它的共同点”某女说到后面突然变的无比淑女的说“爷,夫人这是什么意思啊”战云不解的问“都是禽兽”某女很好心得解答到.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编选了经典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明白道理,学会成长,体会人生。
  •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牛顿的故事

    从牛顿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再现了牛顿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科学巨人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学习他那种对理想坚持不懈、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多少流光换取多少忧伤

    三年前,她却决绝而残忍地选择了与他分道扬镳。他的人生瞬间跌落谷底。三年后,她却突然回到他身边,不计时间和金钱,不顾距离和仇恨,苦苦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