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900000002

第2章 菊与刀(1)

研究任务——日本

在美国所有全力以赴的战争中,日本是最让我们琢磨不透的一个民族。因为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以往的作战中,我们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而如今我们却需要区别对待。

正如1905年日俄战争中沙俄曾经遇到的情况一样,我们作战的敌手——日本,是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民族。他们竟公然向西方传统文化挑衅,无视西方国家强调的以人性作为基础的战争规则。这就使得太平洋战争不仅仅是一系列的岛屿海滩登陆行动,也不仅仅是困难重重的后勤供应问题,而是如何了解、吃透“敌性”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了他们的行动,才能与之对抗,从而赢得最终胜利。

要想充分了解日本人的性格,困难是很大的。在日本的锁国大门打开以后的75年间,人们形容日本人时总是使用“但是,又……”之类让人极为迷惑的词。这类词句极高的使用频率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

任何一位治学严谨的观察家,在论述日本以外的其他民族成员时,如果说他们彬彬有礼,就不会说“但是,他们又蛮横无礼,目空一切”;如果说他们做事刻板,就不会说“但是,他们又善于适应激烈的革新”;如果说他们性情温顺,就不会说“但是,他们又不太容易服从上级的控制”;如果赞美他们忠诚、宽厚,就不会同时诋毁——“但是,他们又不讲信用,满腹埋怨”;如果说他们神勇无比,就不会又描述他们如何懦弱;如果说他们从不顾及自己的面子,就不会又说“他们勇于承担责任和义务”;如果说他们的军队拥有铜墙铁壁一般的纪律,就不会又说“他们的士兵如一盘散沙,不服管教,容易犯上作乱”;如果说他们倾慕西方文化,就不会细数他们冥顽不化的保守主义思想。作为一位治学严谨的观察家,他不会撰写一本书既描写某个民族如何爱美、如何给予演员和艺术家以最高的荣誉、如何醉心于欣赏菊花艺术,同时又笔锋一转,撰写另一本书补充说该民族如何崇尚刀剑和武士的最高荣誉。

这些说法看似矛盾,但却是构成所有研究日本的书籍的纵横交错的经纬。当然,这都不是凭空而说的。例如“菊花与刀”,就是日本现实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一组矛盾。日本人既争强好斗又性格温和;既穷兵黩武又天性爱美;既倨傲自尊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随机应变;既温柔驯服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不二又易于叛变;既勇敢如虎又怯懦如鼠;既冥顽不化又善于尝试。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但当别人对其劣迹毫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自己的罪恶感所征服。他们的士兵表面上循规蹈矩,骨子里却蠢蠢欲动。

了解日本的国民性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当务之急,那么我们就不能对以上所讲的这些矛盾以及其他许多令人烦躁的矛盾视若无睹。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日本人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我们是否应该直接轰炸日本本土?要不要干脆直接轰炸皇宫?从日本战俘身上我们能了解到什么?要怎样对日军和日本老百姓实行舆论宣传才能将美国士兵的牺牲最小化,同时削弱日本人顽固抗战到最后一个人的决心和意志?如果和平来临,要维持日本这个民族的秩序就必须对其实行严格的军事管制吗?我们是否要和那些在日本山林的要塞中负隅顽抗的强硬分子决一死战?在世界和平有可能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率先发起一场法国或俄国式的革命?如果发生,将由谁来领导?或者,干脆就此把日本消灭掉?这些问题的答案肯定是众说纷纭的。

1944年6月,我奉命从事研究日本的工作。命令要求我运用文化人类学家所能使用的一切技巧,来弄清日本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那年初夏,美国刚刚对日本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攻。当时,在美国多数人都认为美日战争可能会持续三五年,或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日本人却普遍认为这场战争将会成为百年之战。他们认为,美军的胜利只是取得了暂时的、局部性的胜利,但是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距离日本本土还有几千英里呢!而日本官方的公报,根本不承认日本海军的失败,日本国民笃信他们是最后的胜利者。

然而到了6月,战争形势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在欧洲,盟军开辟了第二战场,对德战争已胜利在望,最高司令部两年半来优先考虑欧洲战场地位的决策已无必要了。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我军在塞班岛顺利登陆,也预示着日军在这场战役中将彻底失败。在这之后,我军与日军短兵相接的次数日益增多。从瓜达尔卡纳尔、缅甸、阿图、塔拉瓦、比亚克以往这些战役中,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与我们作战的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敌人。

因而,尽快搞清敌军特点,解开有关日本人的种种谜团,这项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我们不仅要关注日本人的军事、外交政策和最高决策方针,还要关注敌后方平民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舆论,看能否在敌后方散发传单。这都需要我们提出切实可行的富有洞察力的建议。

在这场全方位的战斗中,我们不仅要了解东京当局的动机和目的、日本的悠久历史,以及他们在经济和军事上的统计资料,还必须弄清楚日本人的思维习惯和感情习惯,以及由这些习惯所形成的行为模式,搞清这些行动、观念背后的制约因素。我们还不能根据我们的行动习惯想当然地认为,在某种状况下,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日本人也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我接受的任务是相当艰难的,因为美国与日本日前正在交战。在战争中,把一切都归咎于敌国是相当容易的,但要从敌人的角度出发去探讨他们自己怎么看待人生就有一定难度了。然而,这正是我要进行研究的目标。我们要搞清日本人将如何行动,而不是处在他们的境遇时我们将如何行动。

我努力让自己明白,日本人在战争中的行为不但对我没有害处,反而能助我一臂之力。我也必须把他们进行战争的方式,理解为文化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不论是身处乱世还是在和平时代,日本人都有自己的行动特征。那么,日本人在战争中都表现出了哪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呢?日本领导人都在做些什么呢?他们鼓舞士气、指挥士兵以及安定国民的方式又是什么呢?所有这些都显示了他们在战争中会把什么视为自己最核心的资源。我必须认真研究战争中的各个细节并将其详加记载,以便让美国人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日本人。

可是,两军正在交战,这给我的研究带来了很大障碍,让我不得不放弃实地调查的念头——这是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我无法亲自到日本去,无法在日本人的家庭中与他们一起生活,不能亲眼观察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并且区分关键性的和非关键性的。我不能看到他们处理问题和作出决策的复杂过程,也不知道他们怎样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人类学家约翰·恩布里的著作《须惠村》对于日本村落、田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在1944年遇到的有关日本的许多问题,在这本著作里一点都没有提到。

尽管困难重重,但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我坚信其他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必要的条件也可以为我所用。起码我可以与研究对象面对面地交流——这是一个被文化人类学家最为倚重的研究方法。在美国居住着许多在日本长大的日本人,他们都愿意与我沟通。他们给我讲述了许多亲身经历的事情,从他们的叙述中,我知道了他们看待战争的态度、进行判断的依据。他们的观点填补了我知识上的许多空白。而这些知识对于一个人类学家了解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必不可少的。还有一些社会学家从日本的图书文献、历史事件和统计资料,以及日本的文字或口头宣传的词句中寻求到了其发展变化。他们所企求的答案有很多都隐藏在日本文化的规则和价值之中,因此,同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一起研究,我们的答案会更加完美。

除此之外,我还请教了大量曾在日本生活过的西方人士,阅读了他们的著作以及论述日本的丰富文献。比起那些到亚马逊河发源地或新几内亚高原等地对没有文字的部落进行研究的人类学家们,我算是个幸运儿。那些民族由于没有书面文字,无法用文笔来记载历史,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过去和历史。西方人对他们的描述也是凤毛麟角、浮光掠影。因此,那些实地调查的学者们不得不在没有任何前辈的帮助下研究他们的经济生活方式、社会阶层状况以及宗教生活。而我在研究日本时却可以参考很多学者的文化遗产,那些论述日本的文献,以及在日本居住过的许多西方优秀观察家的言论,这一切无疑给我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古文献中存在着大量关于日本人生活细节的描述,欧美人士也仔细地记录了他们的有趣经历,就连日本人也撰写了非同寻常的自我纪录。跟其他东方人不同,日本人有着非常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既写生活琐事,也写赤裸裸的世界扩张计划,并且非常坦率。当然,和其他民族一样,他们并没有和盘托出。在描述自己的国家时,他们会省略许多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些他们太熟悉,就像呼吸空气一样习而不察了,没有描写的必要。美国人在描绘美国时也会这样。但不管怎么说,日本人还是非常喜欢暴露自己的。

我在阅读这些文献时,采用了达尔文创立物种起源理论的读书方法,着重研究了那些无法了解的事情。例如研究国会演说时,我应该了解些什么?他们为什么对一些无足轻重的行为大肆攻击,而对许多骇人听闻的暴行却充耳不闻?这种态度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我边阅读边提问:“这幅画有什么毛病?”“为了更好的理解,我必须知道些什么?”

我还看了不少在日本拍摄的宣传片、历史片,或描写东京及农村当代生活的电影,然后和一些在日本看过同样影片的日本人一起探讨。他们在日本生活过,看待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和反面角色的眼光与我有天壤之别。当我对某个情节感到迷惑不解时,他们却十分明白。而且,他们能从电影的整体背景结构来理解剧情和动机,而我有时感到不可理解。正如阅读小说,我的理解和在日本长大的他们有着很大的差距。在这些日本人中,有些人会为日本的风俗习惯进行辩护,有些人却无情地鞭挞日本的一切。很难说哪种人的看法让我更有收获,但不管他们对这种生活方式是欣然接受还是痛加排斥,他们所描绘的日本人的生活画面都是一致的。

如果只是直接从老百姓中间搜集资料并寻求解释,那么这个人类学家所做的工作就与那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任何一个出色的西方观察家所做的工作并无二致。如果一个人类学家的贡献仅此而已,那就别指望他比驻日外国观察家作出更多的贡献。因为人类学家受过专门的训练并具有特殊技能,所以,只要他们多花费一些精力,就能够使他们在这个学者和观察家云集的领域中脱颖而出。

只要人类学家对于亚洲和太平洋的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就会发现,日本很多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与太平洋岛屿上的许多原始部落极为相似。这些原始部落包括马来西亚、新几内亚、波里尼西亚。如果根据这些相似点来推断,古时候也许有过人口迁移或往来,颇有趣味。但对我来说,判断这些文化的相似性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中间发生过什么样的历史联系,而在于能否凭借它们获得一些了解日本生活方式的启示。

我对亚洲大陆的暹罗、缅甸和中国有些了解,因而常把日本与它们进行比较。它们同属于亚洲伟大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人类学家在对原始民族的研究中反复地证明了这种文化是极具研究价值的。一个部落的正式习俗与其周边部落也许有90%的相同之处,但总有一小部分与周边部落存在差别。这些差别就能体现出他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而正是这一小部分差别决定了这个民族未来独特的发展方向。人类学家最感兴趣的,就是这种建立在整体上具有共同特征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的研究了。

人类学家必须习惯于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他们的研究技能也将因此而得到不断改善。他们凭借经验了解到,不同文化中的人在遇到某种情况时必须对其含义作出判断,不同部落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作出的处事方式也是迥然不同的。在某些北极或热带沙漠地区,你会遇到以血缘关系和财产交换为基础的部落。不论你的想象力多么出色,恐怕也想象不出会有这种习俗。遇到这种情况,人类学家不但要调查亲属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细节,而且还要弄清这种习俗在部落行为中产生的后果,以及部落的后代是如何从小就受习俗的制约,身体力行并世代相传的。

人类学者对上面所述的差异、制约和后果的关注在对日本研究中也可充分运用。人人皆知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差异巨大,甚至有些美国人认为,无论我们做什么,日本人就一定会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一个研究者相信这些话,并且认为这种差异太离谱,根本无法认识日本民族,那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学家已经根据自己的经验充分证明,越是离谱的差异越具有研究价值。研究者应该把这种差异当作是一种资本而好好地加以利用。在人类学家眼里,制度和民族表现得越离谱,他们就越会感兴趣。他们不会把任何东西视为想当然,特别是对于他们所研究的部落成员的生活方式。这就使得他们不会只精心挑选出一些特例,而是全面研究。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热门推荐
  •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本书选取了厉以宁今年来所发表的文章。
  • 护界仙王

    护界仙王

    亲情、友情、爱情,凡人有,修真者也有。仇杀、残暴、嗜血、无情,不止妖魔鬼怪会,修真者更会。守护伴随着主角的一生,为了自己珍爱的人,为了这一界的万物苍生,主角是如何在自我与无我中抉择的呢?且看主角如何在争斗与斗争中成长,如何守护心中的修炼之道,又是如何演绎自己精彩一生的呢?交流群:321906354
  •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嫁给二婚熟男:豪门暗香

    请抽打我吧,为什么这么慢,为什么进展也这么慢...总有一些灰姑娘能博得王子的欢心,肖蒙却以为她并不是灰姑娘,而且他也不是王子,是国度里无情的国王。即使求婚和离婚那么快,蒋乔的名字依旧是陌生的。高傲到骄傲如同孔雀般的男人,眼神冰凉,言辞刻薄,嘲笑她的木讷和自卑,警告她不准靠近,然而内心渴望类似爱情的东西。他只愿索取,她只愿被爱。
  • 带着儿子闯天下

    带着儿子闯天下

    这是一个一女挑战一个大陆的奋斗史。这也是一个冷面阎王被驯服成乖乖羊的驯夫记。且看她如何让妖孽男马首是瞻,如何翻云覆雨只手遮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野蛮新娘 (全本)

    野蛮新娘 (全本)

    她:生为副校花的蓝羽却在一失足之下,变成了蓝昕羽。在刚刚为自己的幸运而暗暗鼓掌之时却传来噩耗什么?嫁给他?凭什么?既然扭不过命运,那就即来之则安之,井水不范何水。可是~~~~,可是~~~,他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啊。他:被皇帝下令迎娶一位体弱多病的女子,可她怎么看都不像体弱多病啊,她竟然要休夫?她竟然要跟自己比武?她竟然`~~~~,这是什么新娘啊?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轻松活泼,让你在工作之余,来一次轻松之旅。请支持飞飞的另一个文:《【酷总裁系列】恶魔总裁》http://m.pgsk.com/a/83883/谢谢!不好意思,此文突然就成了VIP了,我也是刚刚知道的,为了大家能阅读完整,我把VIP充值的流程告诉大家,辛苦了`~~关于VIP阅读的一些问题,大家可以参照看下。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四、VIP作品的阅读价格根据会员等级划分: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3元/千字(即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2元/千字(即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五、充值的红袖币可以转化为积分,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也即积分1000分。目前,积分可以兑换一些特殊项目的服务,但积分无法直接转化为红袖币。建议有网上银行的读者还是一次性充值20元,那样的话就自动成为了红袖的初级VIP会员,看文3分钱1000字,3000字一章就是9分钱,不是普通会员的4分钱1000字,还是能节省不少钱的。
  •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

    《梦断军营》作者1974年参军,1982年退伍并参加工作工作,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文学创作的追求,拓展了作者的写作空间和视野。《梦断军营》是作者融合自身经历的所见所感而创作的一部集军营生活、人生奋斗、理想爱情为一体的小说,它不同于军旅题材的同类作品,而是一部讴歌70—80年代初军人纯善、纯美、纯爱的情感类小说,不涉及过多的政治要素。其主要内容是讲述一个农村青年放弃上工农兵大学的机会而追逐“红星梦”的故事。全书以林少华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他在一次团机关整顿发言中无意间触动了团5号首长之后所引发的矛盾和纠葛。
  • 丫环不好当

    丫环不好当

    一个二十七岁的女人一个倒霉的女人她,罗梦顔,为了找到心爱的男人,跑到观音庙求菩萨,结果睡一觉就跑到古代去了,还是个不知名的朝代……他是龙翔国的皇上的亲弟弟,他不愿意整天呆在皇宫,所以自己建了龙威山庄,他高傲,冷漠,武术非凡,应俊萧洒,是每个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孟轩他是不可一世,冷血无情的杀手,却注定栽在某个女人的手上,不可自拔……他生来皇上命,后宫妃子众多,却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女人……他们之间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草镯子

    草镯子

    此为“5个8岁”之开篇。从今天往前跋涉近90个年头,才能到达书中“小梅香”长大的时代。小巷斜阳中,青石板、白井栏和缠裹着红漆皮的门环历历在目,而女孩的脚印已经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