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800000010

第10章 吕后——变态女人,权倾天下(9)

“轰隆隆”,天空中响起一声惊雷;“哗啦啦”,吕后忽然间泪如雨下。

“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啊!你怎么忍心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丢下我一个人孤孤单单在世间!儿啊,你这样撒手西去,让我这个当娘的怎么活啊!呜呜呜哇哇……”

吕后果然不愧是实力派演员,在这关键时刻,她没有让观众失望,终于拿出了女人的常规武器,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哭戏。

虽然,其实她现在心里很高兴。

看着痛哭流涕的吕后,陈平总算松了口气:这下安全了。

吕后用这场哭戏向全天下证明了她的演技,从此,在大汉江山这片舞台上,她将扮演绝对的主角,无人能撼动她的地位。

八年之后,又会轮到新的主角登场。

人的欲望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正在吃着油条的人,会看着碗里的豆浆。

官爵官爵,官位和爵位是密不可分的,怎可只有官位,没有爵位?虽然吕台和吕产已经被封为大将,但区区官位岂能满足吕后的胃口?因此,她决定再为吕氏宗族的年轻人谋求爵位——仅次于“帝位”的“王位”。

封王是大事,不能由吕后自己说了算,因此,她必须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左丞相陈平那边好商量,是他先提出要封吕台和吕产为大将的,这次她如果提议封吕氏青年为王,想必他也会一口答应。问题的关键在于右丞相王陵,这家伙没读过什么书,脾气比较臭,又爱认死理,恐怕到时候会让她碰钉子。

果然,在一次早朝上,吕后刚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就被王陵顶回去了:“当初高皇帝曾经与我们这帮老臣有过盟誓,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太后您如今想让吕氏称王,难道是想破坏盟约吗?”

吕后听了很不爽,但又想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只能干瞪着王陵,阴沉着脸,半天没吭声。王陵的脾气倔得像头牛,吕后瞪他,他也瞪着吕后,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一时之间,空气中布满了火药味。

最后,吕后把眼神移向别处,问:“左丞相,你的意见呢?”

正如吕后所想的那样,陈平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说:“当初高皇帝平定天下,让刘氏子弟称王,如今轮到太后您掌管朝政,成了帝国的统治者,封吕氏子弟为王也是应该的,我完全没有意见,举双手赞成!”

“好,好!”吕后抚掌而笑,又问,“太尉,那你有什么想法?”

太尉周勃说:“我的想法就是,太后您真是太英明太伟大了,您是我心中的日月,是绝对正确的伟大领袖!对于您的提议,我不止要举双手赞成,我还要举双脚赞成!”

其他大臣也连声附和:“对对对,太后英明,我们完全没有意见!凡是太后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太后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这下子,吕后心里乐开了花,笑得合不拢嘴:“嘿,嘿嘿!诸位爱卿,你们真是过奖了,我没你们说的这么好啦!”

“太后您太谦虚了……”

在这和谐的氛围中,大臣们一致通过吕后的提议,决定封吕氏子弟为王——不,还有一个人没同意,但他没有一票否决的权力,结果只能沉默不语。

有时候,可贵的不是和谐的氛围,而是提出反对意见的不和谐分子。可惜,这种人往往处处碰壁。

早朝结束之后,王陵气呼呼地对陈平、周勃说:“你们这两个鸟人,难道忘了当初和高皇帝的盟约吗?”

“没忘。”

王陵说:“那你们刚才是怎么搞的?像个马屁精似的,拼命对太后阿谀奉承,你们恶不恶心啊?等你们死了之后,我倒要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脸面见高皇帝!”

陈平心平气和地说:“于今,正直敢言,面折廷争,我不如你;日后,保全社稷,安定刘氏,你不如我。”

周勃看着王陵,没说话,只是向他点了点头。

王陵无言以对。

(第八章)女政治家的手腕

新官上任三把火,吕后如今大权在握,加上又是更年期,火气当然更加旺盛了。她有个习惯,当她上火的时候,不是喝凉茶,而是把火气撒在别人身上。

首先被她拿来泻火的,是右丞相王陵。

跟刘邦不同,吕后发火的时候,并不会用三字经问候别人的祖宗。动不动就开口骂人,图个嘴巴过瘾,爽是爽了,但是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任何一个稍微有点儿素质的文明人,都不会这样做。

所以,吕后决定玩阴的。她所用的手法,叫做“明升暗降”。

于是吕后就下了一道诏书,内容是说右丞相王陵劳苦功高,人长得又帅,而且还很有才,特此提拔为太傅,云云。

太傅,也就是皇帝的老师。在名义上,太傅的官职比右丞相要大,但在实际上,右丞相有权力,而太傅没有。因此,对于这种所谓的“提拔”,任何人都不会感到满意。

吕后有火气,王陵难道没脾气?他接到诏书之后,得,干脆把门一关,说自己得了一升官就会死的病,以后都不能上朝了,希望太后把这大好机会让给他人,又引经据典地说了一大堆,什么“子曰诗云,之乎者也”……

吕后一向都很体恤下属,她一听说王陵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就很关切地说既然右丞相您病了,以后都不能上朝了,那就安心在家颐养天年吧,再也不用涉足官场了!

从此以后,王陵永远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王陵因病退休了,右丞相这个位子就空出来了——怎么办?升官!

这一次,可就真的是升官了。吕后首先是把陈平从左丞相升为右丞相,接着是把情夫审食其升为左丞相。二者不同的是,陈平当左丞相的时候,他管的是朝中大事,相当于人事部长;到了审食其当左丞相的时候,他管的是宫中琐事,相当于后勤部长。

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后勤部长”,实际上,他的权力大着呢!后勤后勤,想向太后献殷勤,就非得先过他这一关不可,想想看,该有多少人去巴结逢迎他啊?

靠着和吕后的裙带关系,审食其在朝中一炮走红,最后,其权力竟然膨胀到了“公卿百官皆因决事”的地步,这是何等的风光!

有人风光,当然就会有人郁闷。这个郁闷的人,名字叫做赵尧。

还记得周昌和刘如意那些事儿吗?当初就是因为赵尧给刘邦出了主意,刘邦才把御史大夫周昌迁到赵国去当丞相的,后来吕后屡次征召刘如意进宫,结果都被周昌挡回去了,托赵尧的福,让吕后生了好久的闷气,她能不记恨在心吗?

这一记恨就是十年。十年之前,刘邦尚在,吕后不敢把赵尧怎么样;十年之后,刘邦已死,刘盈亦已西去,而少帝年幼无知,朝政大权终于落入吕后手中,不把赵尧给办了,岂能消她心头之恨!

谁说“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吕后不是君子,甚至也不是小人,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狂,但是“变态报仇”,同样也是“十年未晚”!

于是吕后就下了一道诏书,说赵尧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造谣生事传绯闻,有损政府官员的光辉形象,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安定团结,为了整顿官风,肃清纪律,特将此人革职查办,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钦此。

也活该赵尧倒霉,谁叫他的名字听起来好像“造谣”呢?

王陵落马了,空出一个右丞相的位子,结果陈平顶上了;赵尧落马了,空出一个御史大夫的位子,这次又该轮到谁顶上呢?

这个人叫任敖,以前是沛县的狱吏。刘邦当山贼那阵子,朝廷派人去抓刘邦,但是没抓着,结果那家伙就把吕后给绑了,还把吕后虐待了一番。这事儿恰好被任敖知道了,而他跟刘邦是铁哥们儿,结果他一怒之下,就狠狠抽了那家伙一顿,骂道:“你丫找抽是吧?连我兄弟的老婆你也敢动,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那家伙倒也识相,赶紧下跪求饶,说:“老大,我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您就饶了我这一回吧!”

任敖眼睛一瞪,说:“还有下次?看我不抽死你丫的!”

那家伙见势不妙,赶紧夹着尾巴逃了。

任敖帮吕后松了绑,说:“嫂子,如今大哥不在,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以后要是还有谁敢来欺负你,你跟我说一声,我马上带人来把他给做了!”

吕后感动地说:“任大哥,你真是个好人,妾身今日在此谢过了!你的大恩大德,我一定铭记于心,等我以后发达了,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这已经是十几年前的陈年老事了,连任敖自己都忘记了,没想到如今他突然被吕后升为御史大夫,他怎么想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能当这么大的官。最后,他一拍脑袋,才想起原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就感慨了一句:“太后,她是真的没忘记啊!”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吕后果然是个爱憎分明的女人。

不独吕后,任何一个新的当权者上任,都要拉拢一批人,打击一批人,为自己日后的政治生涯铺平道路。下一步,当权者将会着手达成自己真正的目的。

吕后真正的目的,是让吕氏家族称王。不久之前,还有很多人跟她唱反调,但是现在,经过一轮大清洗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挡她的脚步了。

两点之间,并不一定是直线最短。有时候,为了达成目的,必须实行迂回战略。

前阵子,吕后想要走直线,结果被王陵顶回去了。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懂得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她现在并没有急于封吕氏家族的人为王,而是先玩了一手“追尊”的把戏。

于是,吕后的父亲吕公,和她的大哥吕泽,这两个吕氏家族的鬼,分别被吕后追尊成了宣王和悼武王。

吕氏家族的鬼已经被封王了,接下来是不是应该轮到吕氏家族的人了呢?

很遗憾,还没有。吕后似乎一点也不着急,还是好整以暇地玩着迂回的把戏,反正鸭子已经煮熟了,难道还怕它飞了不成?

在这期间,她还顺便抽空做了一件事:废除三族罪、妖言令。

三族罪,就是当一个人犯了大罪的时候,不止他要被处死,他的父族、母族、妻族也要连带遭殃,统统陪他下去见阎王。妖言令,就是当一个人说错了什么话的时候,一律以“妖言惑众”罪论处,轻则劳改,重则死刑,剥夺说话权利终身。

吕后这次玩把戏玩得很有意思。想想看,当初是谁诛杀韩信和彭越三族的,又是谁不许别人说话的?

正是吕后她自己。如今她废除了这两条法令,岂不是否定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吗?

非也,非也。此一时,彼一时,不可同日而语。当初她杀人,是经过了刘邦的同意或者默许的。唯有强君才能制强臣,刘邦尚在的时候,这些人或许不敢怎么样,但是当刘邦驾崩之后,他的继任者是谁?

是宽仁软弱的刘盈。他对待朋友像春天一般温暖,但他对待敌人却不能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像他这种性格,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固然可以做一个好皇帝;但是当他面临强敌环伺的处境时,由于他不够果断或者残忍,最后必然会遭到失败的命运。

因此,为了权力的顺利交割,也为了政局的稳定,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精神,像韩信和彭越这种强臣,无论他们是否有反意,都必须死。要么不杀,要么就一次性杀个干净,免得日后有人寻仇,颠覆了汉室江山。

到了吕后执政的时代,政局已经基本稳定,不会再有什么人谋反,这种严酷的法令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及早废除,以免引发民怨,才是正确的做法。

至于废除妖言令,这个也不难理解。一切说话有分量的人,比如王陵和赵尧,都已经被吕后搞定了,至于一般的市井小民,无论他们如何妖言惑众,都掀不起什么风浪,既然如此,那为何不赋予他们言论自由,随他们说去呢?

对比一下秦朝的法律,你就会知道,吕后的做法是多么的明智了。

秦朝的法律以严酷和苛刻而闻名,其中,有一条法令是这样的: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

诽谤者族,意思是说只要有人胆敢诽谤朝廷,或者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不止是他,连他的父母宗族也要全都玩儿完,陪他下地狱见阎王;耦语者弃市,意思就是但凡聚众聊天侃大山的,无论人数多少,也无论谈话内容如何,统统要押到集市里砍了,以儆效尤。

这种严酷的法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了极大的民怨,非但不能巩固和维护秦朝的统治,反而动摇了秦政府存在的根基,致使百姓不堪重负,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所以,刘邦进入关中之后,为了拉拢民心,干脆把秦朝的所有法律都废除了,只跟父老乡亲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样做的效果,就是“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享军士”,而刘邦辞让不受,说“仓粟多,不欲费民”,于是“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汉书·高帝纪上》)

大汉江山是靠农民起义打下来的,刘邦和吕后亲眼目睹了那种摧枯拉朽的巨大破坏力,因此,夫妇两人深知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老百姓是惹不得的,民心是只能顺应,而不可忤逆的。

虽然吕后极度憎恨刘邦,但她并没有盲目排斥否定他的所作所为,基本上,吕后是沿着刘邦既定的方针路线来行事的。

刘邦当初约法三章是为了顺应民心,吕后如今废除三族罪和妖言令也是为了顺应民心;刘邦打不过匈奴就和亲,而吕后虽然被冒顿侮辱,但她不想危及大汉江山,为了不惊扰百姓,也选择了委曲求全。

毫无疑问,刘邦对吕后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亲手把吕后折磨成了一个变态狂,同时,他也亲手把吕后塑造成了一个政治家。在吕后的身上,深深烙印着刘邦的痕迹,完全可以说这样一句话:没有过去的刘邦,也就没有现在的吕后。

这一生,她都无法甩脱他的影子了。

吕后颁布的这条法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减轻了刑罚之后,百姓得到了更多的人身自由,在街头巷尾,常常会有人感叹:“社会和谐就是好呀,就是好来就是好!吕太后万古长青,吕太后永垂不朽!”

吕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她感到很满意。但是,在不久之后,她却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她唯一的女儿,鲁元公主,和她儿子一样,年纪轻轻的,就死了。

如果说吕后曾经爱过什么人的话,那也就只有鲁元公主而已了。毫无疑问,鲁元公主的死对吕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人死不能复生,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唯有安慰活人而已。

终于,吕后要封活人为王了。但是这个人不姓吕,不姓刘,而是姓张——鲁元公主与张敖所生的儿子,张偃。

吕后有个习惯,那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过瘾为止。于是她又一口气封了三个侯,分别是襄城侯刘山,轵侯刘朝,以及壶关侯刘武。这三位“侯爷”都是刘盈的儿子,最近才刚学会走路。吕后封完这三位侯爷之后,还觉得不过瘾,又接着封了两位王爷:淮阳王刘强、恒山王刘不疑。同样的,他们也都是刚学会走路小娃娃,是刘盈的儿子。

这下子,姓张的封王了,姓刘的也封王了,总该轮到姓吕的了吧?该做的我都做了,你们总该没有意见了吧?

迂回也迂回这么久了,是到了该办正事的时候了。

有个太监名叫张释,平时很会揣摩吕后的心思,因此深得吕后所幸。张释之于吕后,正如李莲英之于慈禧,都是主人忠实的走狗。

于是有一天,吕后把张释叫到身边,说:“小张啊,我最近做了这么多事,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我心里的想法了吧?”

张释点着头,哈着腰,说:“明白,明白!太后,奴才一定把这件事办得妥妥帖帖,包您满意!您就安坐宫中,等奴才的好消息吧!”

“很好,小张你果然懂事,算我没白疼你!”吕后笑眯眯地说。

很快,张释就拎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某位朝中大臣的家。但是当他出来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空手。

随后,张释再次拎着大包小包,又走进了另外一位大臣的家。同样的,当他出来的时候,也变成了空手。

一二三四五六个,七个八个九十个,一个一个又一个,个个都不能漏过……

同类推荐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搞怪皇妃

    搞怪皇妃

    做飞机也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有机会学琴棋书画也不错。可是,人太优秀了也不好。
  • 带着儿子闯江湖
  • 惹火不良妻

    惹火不良妻

    李禹生,一个温柔与狂野完美结合的男人。一个足以让任何女人,欲罢不能的男人。她,楼欢欢‘处心积虑’的成为了他的第一任妻子。作为丈夫的他,完美到无可挑剔,温柔的关怀,无边的疼宠。让她几乎错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被他用心宠上天的幸福女人。然而,只有她最清楚,这些不过都是假象。而他对自己的包容和疼宠,只是负责和怜悯。*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抱着浑身是血的婉柔从自己身边走过,温柔的双眸里再也没有她的一席之地。她不会那么清晰的确定,自己做对了。执着的爱,暧昧的情,终究无法双全。带着他留给她的唯一宝贝,她毅然走出他的生命。Butterfly,那将是毛毛虫到蝴蝶的精彩蜕变。李禹生:拥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的英国贵族。娶她,是因为责任和同情。怜她,是因她贤惠和乖巧。从没想过会爱上她,因为他们的日子太过平淡温情。然而,有些事就像吃饭喝水,当真有一天感觉不到,才会发现早已成为你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认识爱,了解爱,学会爱,他用了五年。再见,她却已成他人妻,身边有两个苍白俊秀的男娃相伴左右。现实、残酷无情;命运、一言难尽。冶轩然:从平民里走出的冷酷总裁。苦难教会他必定要站在顶峰,才不会被人伤害。所以他摒弃一切情绪,只为终有一日能向那高高在上俊逸高贵的男子复仇。楼欢欢,一个牵动着李禹生情绪的女子。所以他用孩子将她绑在身边。五年,他放慢了复仇的脚步,却不愿追究其中原因。然而却在看到她的动摇的那一霎那,他毁了那个男人的一切。这是一对情侣从彼此怀疑,走到彼此坚定的爱情旅程。情节发展需要,可能与简介稍有出入,出入不大,但必定更加精彩,敬请期待!◆◇◆◇◆◇◆◇◆◇◆◇【相关说明】◆◇◆◇◆◇◆◇◆◇◆◇◆◇文的内容会比片段精彩,人物再更新当中。亲们若想知道文的后续发展,请进入正文部分。PS:1.本文为豪门言情文,YY成分居多,为了情节需要,不严谨之处切勿追根寻源。2.喜欢本文的亲们,顺手点个收藏吧!表当书霸王,偶尔冒个泡让南风见见亲们,别让咱的留言区和荒岭一样寂静。*104909432不良有群了,喜欢玩闹的童鞋可以来热闹一下!《牛郎的诱惑》热烈推荐好友美文!《血色精灵王》超好的一个姐姐的新坑!!!希望喜欢的亲们去捧个场!!好友推荐:总裁的羔羊小郡主别跑首席未婚妻异世御神好友端木勤勤的亲亲徒弟的文~~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

    很多父母会说,教育孩子很累,比打仗还累。那么父母们姑且就把教导孩子的过程当做一场战役吧。这场战役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仗,父母注定只能赢不能输。因为父母的胜利意味着孩子被教导成一个合格而有能力的人,若是失败,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失败的教育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言而喻,而因为失败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失败的人生更是令人扼腕叹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疯魔乱

    疯魔乱

    疯魔者,疯魔大陆万古传说的禁忌,有关疯魔者的传言,那是无人知晓的秘辛。有言曰:疯魔出,仙佛屠,神鬼诛!无尽的传奇因为疯魔者而存在,但却没有人能够堪破疯魔者的秘密。林凡,落魄家族林家的少族长,他从小便是有着无数的光环,有着光宗耀祖,成为强者的志向,奈何天不随人愿,意外的发生也是使得他在巨大的生死之间挣扎着,痛不欲生,苦不堪言!但是一个偶然的相遇却是彻底的改变了林凡的一生,从此他走上了与天地争命的道路。甚至连他自己都是不知道,疯魔大陆也是因此逐渐的变化着......
  • 恋爱似糖染星光

    恋爱似糖染星光

    如果恋爱是一颗糖,在叶糖糖心里,它一定是一颗糖。从遇到萧宇星的那天起,她的生活就陷入了极端的不平静。先是,被狗仔跟拍,到假扮情侣,再到目不暇接的发布会,舞会。平淡的生活瞬间被包裹上一层浓稠的糖衣。当浓稠的甜蜜随着误会,隔阂的溶解,苦涩,分离露出端倪。萧宇星那颗渐行渐远藏在迷雾之中的心还有叶糖糖数不尽的委屈。属于糖和星光交汇的爱情,会拥有永恒的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