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500000006

第6章 埃文斯牧师的宇宙(1)

罗伯特·埃文斯牧师是个说话不多、性格开朗的人,家住澳大利亚的蓝山山脉,在悉尼以西大约80公里的地方。当天空晴朗,月亮不太明亮的时候,他带着一台又笨又大的望远镜来到自家的后阳台,干一件非同寻常的事。他观察遥远的过去,寻找临终的恒星。

观察过去当然是其中容易的部分。朝夜空瞥上一眼,你就看到了历史,大量历史——你看到的恒星不是它们现在的状态,而是它们的光射出时的状态。据我们所知,我们忠实的伙伴北极星,实际上也许在去年1月,或1854年,或14世纪初以后的任何时候就已经熄灭,因为这信息到现在还无法传到这里。我们至多只能说——永远只能说——它在680年以前的今天还在发光。恒星在不断死亡。罗伯特·埃文斯干得比别人更出色的地方是,他发现了天体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刻。

白天,埃文斯是澳大利亚统一教会一位和蔼可亲、快要退休的牧师,干点临时工作,研究19世纪的宗教运动史。到了夜间,他悄悄地成为一位天空之神,寻找超新星。

当一颗巨大的恒星——一颗比我们的太阳还大的恒星——坍缩的时候,它接着会壮观地爆炸,刹那间释放出1000亿颗太阳的能量,一时之间比自己星系里所有的恒星的亮度加起来还要明亮。于是,一颗超新星诞生了。“这景象犹如突然之间引爆了1万亿枚氢弹。”埃文斯说。他还说,要是超新星爆炸发生在离我们只有500光年远的地方,我们就会完蛋——“彻底把锅砸了。”他乐呵呵地说。但是,宇宙是浩瀚的,超新星通常离我们很远很远,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事实上,大多数远得难以想像,它们的光传到我们这里时不过是淡淡的一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它们可以看得见。它们与天空里别的恒星的惟一不同之处是,它们占领了一点儿以前空无一物的空间。埃文斯在夜间满天星斗的苍穹里寻找的,就是这种很不寻常、非常偶然发生的闪光。

为了理解这是一种多么高超的本事,我们来想像一下,在一张标准的餐桌上铺一块黑桌布,然后撒上一把盐。我们把撒开的盐粒比做一个星系。现在,我们来想像一下,再增加1500张这样的餐桌——足以形成3公里长的一条直线——每一张餐桌上都随意撒上一把盐。现在,在任意一张餐桌上再加一粒盐,让罗伯特·埃文斯在中间行走。他一眼就看到了那粒盐。那粒盐就是超新星。

埃文斯是个杰出的天才人物,奥利弗·萨克斯在《一位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中有一章谈到孤僻的学者,专门用一段文字来描述埃文斯——但他马上补充说:“绝没有说他孤僻的意思。”埃文斯从来没有见过萨克斯,对说他性格孤僻也罢,一位学者也罢,都报以哈哈大笑,但他不太说得清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天才。

埃文斯的家在黑兹尔布鲁克村边缘的一栋平房里,环境幽静,景色如画,悉尼就到这里为止,再往前便是无边无际的澳大利亚丛林。有一次,我去拜访了他和他的夫人伊莱恩。“我好像恰好有记住星场的本事。”他对我说,还表露出不好意思的样子,“别的事我都不特别擅长,”他接着说,“我连名字都不太记得住。”

“也记不住东西搁在哪儿。”伊莱恩从厨房里喊着说。

他又坦率地点了点头,咧嘴一笑,接着问我是不是愿意去看一眼他的望远镜。我原来以为,埃文斯在后院有个不错的天文台——一个小型的威尔逊山天文台或帕洛马天文台,配有滑动的穹形屋顶和一把移动方便的机械椅子。实际上,他没有把我带出屋外,而是领着我走进离厨房不远的一个拥挤不堪的贮藏室,里面堆满了书和文献。他的望远镜——一个白色的圆筒,大小和形状像个家用热水箱——就放在一个他自己做的、能够转动的胶合板架子上面。要进行观测的时候,他分两次把它们搬上离厨房不远处的阳台。斜坡下面长满了桉树,只看得见屋檐和树梢之间一片信箱大小的天空,但他说这对于他的观测工作来说已经绰绰有余。就是在那里,当天空晴朗、月亮不太明亮的时候,他寻找超新星。

超新星这个名字,是一位脾气极其古怪的天文物理学家在20世纪30年代创造的,他的名字叫弗里茨·兹威基。他出生在保加利亚,在瑞士长大,20世纪20年代来到加州理工学院,很快以粗暴的性格和卓越的才华闻名遐迩。他似乎并不特别聪明,他的许多同事认为他只不过是个“恼人的小丑”。他是个健身狂,经常会扑倒在加州理工学院饭厅或别的公共场所的地板上做单臂俯卧撑,向任何表示怀疑的人显示他的男子气概。他咄咄逼人,最后变得如此气势汹汹,连他最亲密的合作者——性格温和的沃尔特·巴德——也不愿意跟他单独在一起。兹威基还指责巴德是个**分子,因为他是德国人。其实,他不是。巴德在山上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兹威基不止一次扬言,要是他在加州理工学院校园里碰上,他要把巴德杀了。

然而,兹威基聪明过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0世纪30年代初,他把注意力转向一个长期困扰天文学家的问题:天空中偶尔出现而又无法解释的光点——新的恒星。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怀疑问题的核心是否在于中子——英国的詹姆斯·查德威克刚刚发现的,因而是新奇而时髦的亚原子粒子。他突然想到,要是恒星坍缩到原子的核心那种密度,便会变成一个极其坚实的核。原子实际上已经被压成一团,它们的电子不得不变成核子,形成了中子。这样就形成了一颗中子星。想像一下,把100万枚很重的炮弹挤压成一粒弹子的大小——哎呀,这还差得远呢。一颗中子星核的密度如此之大,里面的一调羹物质会重达900亿千克。只是一调羹啊!然而,不仅如此。兹威基意识到,这样的一颗恒星坍缩以后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足以产生宇宙里最大的爆炸。他把这种由此产生的爆炸叫做超新星。它们会是——实际上也是——创建宇宙过程中最大的事件。

1934年1月15日,《物理学评论》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的简短摘要。论文是由兹威基和巴德前一个月在斯坦福大学发表的。尽管摘要极其短小——只有24行字——但它包含了大量新的科学知识:它首次提到超新星和中子星;它令人信服地解释了它们的形成方法;它准确地计算出它们爆炸的等级;作为一种结论,它把超新星爆炸与所谓的宇宙射线这一神秘的新现象的产生联系起来。宇宙射线大批穿过宇宙,是新近才被发现的。这些理念至少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中子星的存在要再过34年才得以确认。宇宙射线的理念虽然被认为很有道理,但还没有得到证实。总而言之,用加州理工学院天文物理学家基普·S.索恩的话来说,这篇摘要是“物理学和天文学史上最有先见之明的文献之一”。

有意思的是,兹威基几乎不知道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据索恩说:“他不大懂物理学定律,因此不能证明他的思想。兹威基的才华是用来考虑大问题的,而收集数据是别人——主要是巴德——的事。”

兹威基也是第一个认识到,宇宙里的可见物质远远不足以把宇宙连成一片,肯定有某种别的引力影响——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暗物质。有一点他没有注意到,即中子星坍缩得很紧,密度很大,连光也无法摆脱它的巨大引力。这就形成了一个黑洞。不幸的是,他的大多数同事都瞧不起他,因此他的思想几乎没有引起注意。5年以后,当伟大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在一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把注意力转向中子星的时候,他没有一次提到兹威基的成就,虽然兹威基多年来一直在致力于同一个问题,而且就在走廊那头的办公室里。在差不多40年的时间里,兹威基有关暗物质的推论没有引起认真的注意。我们只能认为,他在此期间做了许多俯卧撑。

令人吃惊的是,当我们把脑袋探向天空的时候,我们只能看见宇宙的极小部分。从地球上,肉眼只能见到大约6000颗恒星,从一个角度只能见到大约2000颗。如果用了望远镜,我们从一处看见的星星就可以增加到大约50000颗;要是用一台5厘米的小型天文望远镜,这个数字便猛增到30万颗。假如使用像埃文斯使用的那种40厘米天文望远镜,我们就不仅可以数恒星,而且可以数星系。埃文斯估计,他从阳台上可以看到的星系可达5万—10万个,每个星系都由几百亿颗恒星组成。这当然是个可观的数字,但即使能看到这么多,超新星也是极其少见的。一颗恒星可以燃烧几十亿年,而死亡却是一下子的事儿。只有少量的临终恒星发生爆炸,大多数默默地熄灭,就像黎明时的篝火那样。在一个由1000亿颗恒星组成的典型星系里,平均每二三百年会出现一颗超新星。因此,寻找一颗超新星,有点像立在纽约帝国大厦的观景台上,用望远镜搜索曼哈顿四周的窗户希望发现——比如说——有人在点着21岁生日蛋糕上的蜡烛。

因此,要是有一位满怀希望、说话细声细气的牧师前来联系,问一声他们有没有可用的星场地图,以便寻找超新星,天文学界一定会认为他的脑子出了毛病。当时,埃文斯只有一台5厘米的天文望远镜——这供业余观星之用倒差不多,但用那玩意儿来搞严肃的宇宙研究还远远不够——他却提出要寻找宇宙里比较稀罕的现象。埃文斯于1980年开始观察,在此之前,整个天文学史上发现的超新星还不到60颗。(到我2001年8月拜访他的时候,他已经记录了他的第34次目视发现;3个月以后,他有了第35次发现;2003年初,第36次。)

然而,埃文斯有着某些优势。大部分观察者像大部分人口一样身处北半球,因此身处南半球的他在很大程度上独自拥有一大片天空,尤其是在最初的时候。他还拥有速度和超人的记忆力。大型天文望远镜是很笨重的东西,移动到位要花掉好多操作时间。埃文斯可以像近距离空战中的机尾射手那样把5厘米小型望远镜转来转去,用几秒钟时间就可以瞄准天空中任何一个特定的点。因此,他一个晚上也许可以观测400个星系,而一台大型专业天文望远镜能观测五六十个就很不错了。

同类推荐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 海啸防范与自救

    海啸防范与自救

    自然灾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能力阻止它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害。大多数人在突然遭遇自然灾难时会彻底崩溃,他们或哭泣、或尖叫.却不知此时是需要迅速行动的最关键时刻。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利用自己所学的灾害自救知识,并迅速采取行动脱离险境、减小损害。因此,如果幸运的你还没有亲身经历过自然灾难,请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谁也无法预料自己会在何时遇到何种灾难。
  • 实验动物科学与应用

    实验动物科学与应用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领头学科之一。实验动物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是活的试剂,是衡量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生物、医学、制药、化工、农业、环保、航天、商检、军工等研究及检测均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作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全新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备受人们关注。
  • 文明解密

    文明解密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
  • 混杂堆积与环境

    混杂堆积与环境

    中国现代(气下)混杂堆积的集中分布带是在青藏高原外缘,尤其是在高原东部——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上,以及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再到大瑶山的中台阶到低台阶的过渡带上。它们既是各类混杂堆积地带,也是盆地的边界地带。
热门推荐
  • 傲妃宠傻王

    傲妃宠傻王

    木清絮,C国商业皇帝的独女,也是代号百变灵猫的第一神偷,但是对同伴的信任,却让她命丧黄泉。沐青絮,昭日国第一商家沐家四岁的痴女,沐家的污点,却是父亲和哥哥的掌上明珠。时空转换,灵魂交错,她的命运将会如何?即墨云帝,昭日国的惊采绝艳的三皇子,却因为一场大火将自己禁锢,变成人人可欺的傻王爷。遇见她,他的命运又将去往何处?片段一“等一下。”沐青絮伸手,挡住韩翔的去路,“韩公子还没给王爷行礼呢。”“要本公子给一个傻子行礼?做梦!”他是太傅的侄子,是这昭日城里多少人巴结着的韩公子,眼前这个是谁?是昭日城里人人都能欺负的傻子王爷。凭什么要他向一个傻子行礼?“那本王妃今天就做个梦!千冥,教教韩公子该怎么向王爷行礼!”“是。”“啊!”韩翔一声惨叫,“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那膝盖碰撞地面的声音清脆而响亮,似乎还夹杂着骨头断裂的声音,让在场的观众心肝一颤。“韩公子学会了吗?”沐青絮冷眼看着韩翔。“公子,公子你怎么样?”听到沐青絮清冷的声音,跟着韩翔来的侍从才回过神来,立刻围在韩翔身边。“你…”韩翔疼得冷汗直流,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怎么?韩公子是还没学会规矩吗?”韩翔咬牙,不再说话。“快点,快把公子扶起来啊!”韩翔的侍从们已经乱成一团了。“都给本王妃把手松开!谁说他能起来了?”冷喝一声,沐青絮瞪着那几个侍从。“王妃,我家公子可是太傅的侄子,您要是…”“太傅?太傅要是对本王妃的教导有任何异议,让他来绝王府找本王妃。”用太傅压她?她连皇上都不怕,这太傅又算什么东西?“絮。”即墨云帝拉拉沐青絮的袖子,声音有些抖。现在的絮好可怕啊!“帝,”沐青絮转身,气氛立刻就变了,一脸温柔地看着即墨云帝,“怕吗?”即墨云帝看了看笑得很温柔的沐青絮,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瞪他的韩翔,缩了缩脖子,往沐青絮身边靠了靠。那人瞪他。“瞪什么瞪!要本王妃命人挖出你的眼珠子吗?”沐青絮阴冷的语气让韩翔不禁打了个冷战,下意识地低下头,躲开沐青絮的视线。片段二“咦,公子,你看那小子,长得跟公子你很像啊。”“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啊,就是小版的公子啊。”即墨云帝身边的两个跟班指着不远处闲逛的小男孩叽叽喳喳个不停。“小朋友,怎么一个人在外边?”即墨云帝也觉得这小孩跟他很像,便露出一个自以为很柔和的笑容,跟小男孩搭讪。“你是谁?”小男孩警戒地后退一步,跟即墨云帝拉开距离。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灵异怪谈:惊悚之悚

    在这座城市里,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穿梭与阴阳之间,以猎魔为责,则天下以己任,隐藏在人群中,有的人亲切地称他们为‘猎魔者’“行之与彼岸,末之于阴阳”是他们生存的宗旨,穿梭于阴阳之间,守护着那永恒的七扇门……
  • 婚宠:我的豪门小娇妻

    婚宠:我的豪门小娇妻

    她是豪门千金,A市首富的独女,无忧无虑,天不怕地不怕!其实只是个缺乏爱的好孩子,他是为了家人,整日奔波,性格沉稳,谨慎,有责任心的腹黑闷骚男一枚,第一次见面,她开着名贵跑车与人在街上争吵,他上前解围,第二次见面,她离家出走被流氓围攻,他又解救了她,一天当中,相遇两次,她却故意隐瞒身份,说是孤儿,无家可归,不得已好心的他收留了她,最后因为误会,还“嫁”给了他,他原本平淡的生活却因为她的出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不时给他来个惊喜,惊吓,总之生活是越来越精彩……
  • 医手天下:冷帝的腹黑狂妃

    医手天下:冷帝的腹黑狂妃

    他杀伐决断,冷情弃爱,谋算天下,一步步踏上帝王之路!她狡黠乖张,身负异能,是他的宠姬,亦是举世无双的神医。内侍来报:“皇上,不好了,又有人来向云姬示爱了!”某帝阴森一笑:“将云姬给朕绑到寝殿去!朕要正法!”某姬惊悚抱胸:“除了这个,你还有木有点儿别的能耐?”某帝笑容暧昧:“对付你,这点儿能耐就够了!”繁华帝都,阴谋诡诈,铁血沙场,金戈铁马,谁在谈笑间指点江山?谁又在肆意而为间扬名万里?PS:这是一个穿越异能女强宠文,喜欢滴亲们直接戳开吧……
  •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冥界双生妃:太子别无礼

    她只是冥界曼珠沙华花丛中的一朵,却不自量力恋上了那转身风华的天界太子。好嘛恋上了就恋上了,可是为毛线这太子没事拎了姐们下界历劫还硬是要收银家为徒?等等他不是才刚历劫回来吗又下界,这是闹哪样?于是,绯君幽带着自己的小宠物跟个跟屁虫一样跟在太子殿下的身后奋力前行,无奈太子殿下一个转身她有眼没看路直接撞了上去,太子殿下圈住她一双眼睛黑不见底:“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绯君幽抬眼看着这风华绝代的男子,心慌意乱表面却淡定道:“我在想,我恋你一生,你可爱我一时?”
  • 好兵帅克历险记

    好兵帅克历险记

    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以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戏而不谑、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暴露得一览无余并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不一样的奋斗

    不一样的奋斗

    行走人生,不可或缺的智慧启迪,走向成功,独辟蹊径的奋斗指南。成功就像走路,前路不通的时候,停下来看清路况,你会发现,希望就在转角处。奋斗就是不停拼搏,永远不放弃希望,即使跌倒一万次,也要有一万零一次站起来的勇气,但奋斗不是稀里糊涂地努力,奋斗也应独辟蹊径。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