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900000020

第20章 道德心理常识(5)

但是人就是这样,天生有一种惰性,如果随着自己的性子,恐怕人什么都不想干呢。我们必须要认识人的这个本性,在做事时,要尽量避免惰性对我们的影响。

怎样战胜惰性呢?最好的办法恐怕就是做事时给自己规定指标。当然我们一般由别人给自己规定指标,有时没有人规定,最好自己给自己规定一下,否则人就很难避免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规定任务指标给任务接受者,会造成一个心理压力,这个心理压力可以激活一个人的行动,为了完成这个指标而做出各种努力。这就是“指标定律”。指标在人生中就是目标。

有许多人,就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船,漫无边际地生活着,不知道未来在那里,只是在原地打转,无奈地挥霍着生命。无聊、空虚的情绪长期占据心灵,自己没有可以倾注热情的事情,白白浪费了光阴。一张纸放在太阳底下不会燃烧,但用聚焦镜把阳光聚在一个点上,纸就会燃烧。人一旦有了目标,生命就开始聚焦,才会在生活中发现新的契机,一步步向理想迈进。

规定指标,也是防止“吃大锅饭”、“滥竽充数”的最常用手段。在群体中,如果不规定出指标,更容易乱了套,人人都想偷懒耍滑,都指望着别人去干。所以,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体,指标都是达成目的的巨大动力。

虚假一致偏差

唐朝时有一个皇族的后裔名叫李载仁,生性迂腐,行动迟缓,不吃猪肉。安史之乱中,他为了逃避战乱跑到湖北一带,在当地的军阀高季兴属下担任了观察推官。

到任不久,他接到通知前去参加会议。正要上马的时候,跟随的两个仆人因为口角打了起来。李载仁见此情景不由勃然大怒,他转身命令仆人从厨房中拿出饼和猪肉,罚打架的人面对面地吃下去。

在其他仆人惊羡的目光下,两个打架的仆人吃完了饼和猪肉,抹了抹嘴。

这时,李载仁板着面孔郑重其事地警告他们说:“以后如果还这样,就在猪肉里面再加点酥油,重重处罚你们。”

李载仁所犯的这个错误,在心理学上称为“虚假一致偏差”。虚假一致偏差是指由于人们认为有很多人的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同自己的一致,所以会出现坚信自己的判断及行为的正确性,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

社会心理学家罗斯说:“人们都有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的倾向。罗斯等人在一项经典研究中,问大学生是否愿意在身上戴一块写有字的大广告牌子在校园里漫步30分钟,有些人同意,而有些人则拒绝了。可是回答问题的两类人都认为大学生中有2/3的人同意他们的选择。显然,他们的估计都不是正确的。

虚假一致偏差是人们坚信自己信念、判断正确性的一种方式。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人们在认知他人时总好把自己的特性赋予他人身上,假定自己与他人是相同的,例如,自己疑心重重,也认为他人疑心重重;自己好交际也认为别人好交际;吸烟的中学生普遍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也同他一样吸烟。在西方的社会调查中,常常发现持有一定成见的人认为大多数其他人的观点同自己一致。

有时候,虚假一致偏差不仅会造成人的错误认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的行动,还可能造成沟通中的不协调。

在《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尧到华山视察,华封人像祝愿其他的人一样,上前祝愿尧能够“长寿、富贵、多生儿子”。但是对这些祝愿,尧都表示辞谢。华封人十分奇怪就问道:“长寿、富贵和多生儿子,是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的,可是您却偏偏说不想要,这是为什么呢?”

尧说:“多生儿子就会经常为他们担心,富贵以后就要整天忙于打理,长寿以后年老昏聩无能,就会受到人们的耻笑。这三样东西并不是什么美德,所以,我说不想要。”如果说上面的华封人的偏差还是受到社会的影响的话,那么尧的开明与观点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如果我们能明白“虚假一致偏差”的道理,就可以在生活中避免出现荒唐的举动。

目标适度定律

1968年的春天,美国人罗伯特·舒乐立志用玻璃建造一座大教堂,建筑预算为700万美元。700万美元对当时的舒乐来说是一个不仅超出了能力范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的数字。当天夜里,他拿出一页白纸,在最上面写上“700万美元”,然后在下面写道:

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28笔25万美元的捐款;

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

卖掉10000扇窗,每扇700美元。

60天后,他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商人约翰·可林,捐出第一笔100美元。8个月后,一名捐款者对舒乐说:“如果你的诚意与努力能筹到600万元时,剩下的100万元由我来支付。”第二年,他以每扇500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每月50美元,分10个月付清。6个月内,一万多扇窗全部售出。

到1980年9月,历时12年,大教堂竣工,最终造价为2000万美元,全部是舒乐一点一滴筹集而来的。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他把捐款分解700美元这种“够得着的目标”。这个大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所谓够得着的目标,要能够看得见。我们看得见它,才会觉得它就在不远处,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这会给我们巨大的信心。

古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实生活中任何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组成的。大目标比较吓人,而小目标则容易达到。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比较难,可以把它分解,一步一步地做。

一个中学生每天6∶30起床。他的爸爸强迫他每天早晨5∶30起床,6∶00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他感到太难了。妈妈出面调停,允许他6∶15起床,他才欣然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也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过了两个月,他就能在5∶30起床了。

渐进的发展不容易被人感觉到。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国外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一个中学生每天6∶30起床。他的爸爸强迫他每天早晨5∶30起床,6∶00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他感到太难了。妈妈出面调停,允许他6∶15起床,他才欣然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让他提前15分钟起床,他也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过了两个月,他就能在5∶30起床了。

逐渐发生的变化,不容易被人感觉到,而突然的巨大变化,则容易让人受不了。当然,我们应该正面地使用这个道理,懂得渐进对达到目标的作用。

这就是说,逐渐发生的变化,不容易被人感觉到,而突然的巨大变化。则容易让人受不了。当然,我们应该正面地使用这个道理,懂得渐进对达到目标的作用。

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样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子,几乎谁也别想把球投进篮圈,也就不会有人去做那些傻的事。但是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差不多高,随便谁不费多少力气便能“百发百中”,大家恐怕也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所以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得篮球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奋争不已,也让许多爱好者乐此不疲。

篮球架子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最有吸引力。有句话:“要吃跳起来才够得着的枣儿。”就是这种意思。人只有给自己定一具稍微高点的且能够得着的目标,才会激励自己以高度的热情去追求它。我们把这个定律叫做“目标适度定律”。

下坡容易定律

物理学有个实验:

斜坡上端的小球,往下滑不费力,且越滑越快;而往上推,则要克服重力。“上坡”就是消耗一定能量,上升一定高度,同时也蓄积了一定的势能。势能也可转变为动能,一旦释放就成为物理学中的“下坡”。

人生的“上坡”和“下坡”也是这样。

做父母的常有这样的体会。想要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监督甚至强制,孩子还是很难养成。而一种坏的行为习惯,不用教,孩子可能一下子就会了。父母不由地感叹:真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啊!

中国还有句古话:“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也是同样的道理。

这似乎体现了人的一种天性:自由散漫一学便会,严守纪律、约束自己则难得多。人们说的“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把这个心理定律叫做“下坡容易定律”。那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这也许要从人性中的本能、欲望的低级需求中寻找答案。

人类学家的观点是,人性首先是动物性的。攻击、破坏、放纵是动物的本能。为了得到生存的环境,为了得到生育后代的利益,动物世界中弱肉强食,最强悍、有力的动物才能得以生存下来。

而守纪律、讲信用、爱劳动、爱清洁、勤奋好学等优良的行为,属于人特有的社会行为,是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的。在培养优良行为的时候,个体需要对本能加以克制和约束。而松散、贪心、懒惰、自私自利等坏的行为,则是受人的生存驱动力的影响、源于本能的低级需求,是对欲望的放纵行为,没有意志力的克制,就会自发地表现出来。

比如,孩子玩完了玩具,一扔便了事,既方便、又无需约束,不用学也做得到。这是来自人的本性中的自私和散漫。而大人要求孩子玩好了玩具放回原处,这种行为与本能相违,需要有意志力和自控力,而这种品质是需要长期而严格的相应训练,才能形成的。所以中国古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当一个人在不懈努力向上攀登的时候,当我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力求上进的时候,就是正在“上坡”。但是,如果我们费半天劲攀登上去的坡,一不小心,可能一下子就滑下来,就是说“上坡容易,下坡难。”

竞争优势定律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内心充满了对对方的仇恨。根据法官的判决,丈夫应该把自己财产的一半转让给妻子。于是丈夫开始出售自己的车、房。但想到让死对头平白无故得到一大笔财产,他感到很不甘心。一狠心,他竞将自己价值几百万元的车和房以几千元的价格出售,结果当然是两败俱伤。这种做法是仇恨导致的竞争心理超越了共同的利益。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与生俱来有一种竞争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自己的对手比自己强。因此人们在面对利益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竞争,拼个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就是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如那位丈夫一样,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定律”。

有这样一个笑话:上帝向一个人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将我打个半死”。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却说明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多么强烈,拼着自己挨点皮肉之苦,也要给敌人更大的苦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概都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在上公共汽车时,明明知道依次上车会更快,可是当一看到车进站后,大家都会情不自禁地蜂拥而上。结果是许多人卡在车门上,半天谁也进不去。这样做的结果只是导致大家的上车速度全都变慢了。其实人们心里也不是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可是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

人往往就是这样不理性,明知道谦让一下,合作一下会对大家都有好处,可是大家心里都想:凭什么要我谦让,他怎么不谦让呢?因为都抱着这样的心理,最后谦让和合作还是不会发生,而人们还是要陷入竞争。

这也是“竞争优势定律”的作用,或者说,人们的天性更加倾向于竞争而不是合作。正因为竞争是人的本性,人在和别人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竞争。那么,合作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呢?

在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根据力量对比的大小来决定:自己应该选择竞争行为还是合作行为。如果对方的力量实在太大,那么,自己多半会选择与之联合共同完成任务,不愿拿鸡蛋碰石头。但如果人们自己有更大的力量时,多半会采用竞争。这说明,竞争还是占优势的,合作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同类推荐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200个心理健康故事,滋养学生的心田。品味百年哈佛的智慧甘泉,锻造和谐阳光的心理素质。
  • 心理知识全知道

    心理知识全知道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心理学,都需要心理学的帮助。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与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常识、法则以及正确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识自我的方法。全书分为:入门篇、认知篇、自我篇、情感篇、身体篇、人际关系篇、社会群体篇、快乐篇、男人篇、女人篇、恋爱篇、婚姻篇、梦境篇、调适篇、障碍篇、治疗篇。内容丰富、方法实用,能带给大家朴实无华而心有灵犀的阅读感受,并带给每个人幸福美满、和谐圆通的人生。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本书来源于弗洛伊德1932年所做的演讲,是《精神分析导论》发表15年以来研究实践和反思的成果。《精神分析五讲》由弗洛伊德1909年为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所做的五次演讲稿组成,它从叙述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癔症开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观察事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关于宣泄法、压抑、梦、失误、性欲和移情等重要思想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精神分析运动史》一文是对精神分析产生、发展和分裂过程的历史总结。《精神分析纲要》既是向读者介绍精神分析基本原理的指南,又是弗洛伊德对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全面而精辟的总结。
  •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为何我总谈人性?因为我记录在哪儿吃喝拉撒对你没价值,对我也没有价值;我想谈国家兴亡,但我谈不到点子上,也压根儿没能力谈到点子上。我谈人性,是因我以此为生。更重要的是,时代会变,观念会变,制度会变,但人性不会变。假设你我素不相识,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我的书,那将是你的遗憾;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性格色彩,那将是你最大的损失。
热门推荐
  •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爆笑小公主:吃货无敌

    小狐狸囧囧下凡间,无敌符咒吃货横行,“凹凸曼,凹凸曼,赐予我肉包子、赐予我大鸡腿、赐予我红烧肉……”熙儿不懂世事只懂贪吃,而这样的她萌萌哒可爱无敌,世间经历千奇百怪,魔界妖王?龙宫太子?天界雷神?就连现代歌星都在追她?汗!熙儿对他们可不敢兴趣,她唯独对热乎乎好吃的肉包子最喜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爱若初见:何处不相逢

    婚姻中忍痛分离的爱人,聚会上重逢的初恋情人,还有一直在身边默默守候的蓝颜知己,几个男女之间的情路百折千回。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后,有谁是陪秦非走到最后的人呢?
  • 重生好孕妻

    重生好孕妻

    上辈子,她命如薄纸,父母重男轻女,上有三个姐姐,下有小弟,十五岁因亲弟弟之故溺水而亡。游荡百年后,她因机缘得以重生,这一次,命运没有重演,她嫁给了一个传闻不详的男人。这个男人对她极好,她的幸福人生也由此起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你的销售错在哪儿

    本书从日常销售工作出发,汇集了销售人员经常遇到的、可能会犯的错误,通过案例进行描述,并对案例进行评析,后面还附有成功销售人员的精彩案例,并就具体的实施方法作了具体的分析,每章的最后都作了总结,对于销售人员的具体操作有着明确的指导。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这套丛书所承载的,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
  •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心理医生简明诊疗手册

    本书由多名心理学专家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分别对心理异常、人格障碍、病态心理、不良情绪、不良嗜好和怪僻等一系列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儿童心理、青少年心理、中老年心理和两性心理等方面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和剖析,并就这些心理问题的治疗与保健方法作了详尽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