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300000011

第11章 做情操高尚之人(4)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着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于是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罢;也想缓缓的落下地去,可是气不足,得等着瞧。可是这里的是偏于中年一代。青年代的知识分子却不如此,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替代的是“正义感”,接着“正义感”的是“行动”,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气”。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等到这个尺度成为标准,知识阶级大概是还要变质的罢?

【品评】

这篇演讲稿是1947年4月9日,朱自清在庆祝联大新诗社成立三周年纪念会上所做的。当时国民党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其反动本质已暴露无遗。在与国民党黑暗统治斗争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注重把握什么样的尺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篇演讲中朱自清层层递进,有的放矢,由冯雪峰的文章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从“气”与“节”的原始含义谈到它们的演变,指出积极的气和消极的节的不同。又进一步说明了与气节内涵的嬗变相关的主体“士”的阶级性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变化,劝导青年学生冲破羁绊,摒弃传统的气节,把正义感作为自己的尺度。

朱自清先生“文如其人”,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欺骗收买知识分子,发了一种配购证,可以低价购到“美援面粉”。朱自清毅然不顾自己重病缠身、生活穷困,而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表彰了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气节,说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这正是对这位著名学者的最好褒奖。

梅岭三章

陈毅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①。旋围解②。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③。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④。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⑤。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注释】

①余:我。丛莽:树丛草莽。莽,密生的草。虑不得脱:考虑到可能不得脱险。得:作成,完成。

②旋:不久,很快地。

③泉台:迷信所说的阴间,人死后所到的地方。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旌旗:各种旗子,这里指部队。

④南国:我国南方。国门:城门。

⑤涯:边际,止境。

【品评】

《梅岭三章》是陈毅在生死关头写下的一曲气壮山河的无产阶级正气之歌。全诗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在内容上它们独立成篇,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及甘愿为人类美好事业献身的革命生死观。

第一首侧重表现作者对革命事业生死不渝的坚贞气节。生死关头,作者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忧戚,而是“创业艰难百战多”,突显了陈毅视死如归、甘于为革命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以及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第二首侧重写对未死诸君的期待,勉励生者为人民解放的未竟事业继续奋斗下去,表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第三首进一步正面抒发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必胜信念和甘愿为之“取义成仁”的人生理想。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的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亳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品评】

1959~1961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为了使广大人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传统美德,从祖国光辉灿烂的历史中汲取力量,战胜暂时的经济困难,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伟大祖国,吴晗写了这篇文章。

在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明确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接着从大量的典型事例,令人信服地阐述了中心论点,在文章的最末,作者归纳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不向任何困难低头,迎难而上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品评】

这是一首著名的“街头诗”。它采取寓正于反的艺术手法,急骤地推出了一个假定的镜头,揭示了假若不去打仗的严重后果,从而激发军民同仇敌忾、与敌人血战到底。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将会面临什么呢?诗人指出了两种严重恶果:一是“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这是有关个人生命安危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二则更进一层,敌人不仅要消灭我们的生命,而且还要从精神上侮辱我们,“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当生命被强敌掠夺,而且还留下耻辱的名声的时候,任何一个有尊严的人都是无法忍受的。俗话说: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女诗人李清照也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体现的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一个没有尊严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而今,早已不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我们只有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奋起直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同类推荐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未解之谜(中)

    《中国历史之谜》选取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中的未解之谜,并加以申述。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万界称尊

    重生之万界称尊

    重生混沌历经百战终于成就至高无上。可是一切真的那么简单吗?洪荒真的是尽头吗,那洪荒的尽头又是什么呢,那无尽的轮回深处到底演绎着一个什么故事。
  •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爱上一位名叫春妮的女子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由名家郑振铎翻译,意境优美、文笔隽永。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 仙罚大帝

    仙罚大帝

    本为废材,难而身生异象,大放光彩。为修真界立下大功,功德圆满。最后方知其前世乃仙罚大帝,仙界仙帝将其复活,重归仙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你是天使我是谁

    你是天使我是谁

    我们的生命千回百转,我们的爱亘古不变。这个温暖又伤感的爱情故事,堪称“中国校园版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每次读完之后,不禁让人泪如雨下……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女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极尽浪漫之能事,不断地变换着花样,直到彻底俘获女主角的心…… 可是,当他们真正走到一起的时候,男孩却收到了一张来自海边的神秘照片,原来,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这里面,原本隐藏着一段曾经荡气回肠地初恋爱情故事。
  • 此生与君绝

    此生与君绝

    我许你整十年的青春年华,你赐我全家火海命丧黄泉;重生之后,午夜的噩梦惊魂,撕心裂肺的疼痛,时时刻刻缠绕着我,提醒着我与你的不共戴天之仇;你欠我的,我终究会一一讨回来。
  • 蜀山剑侠传1

    蜀山剑侠传1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小故事大哲理

    小故事大哲理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