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300000004

第4章 四十年代“小香港”——牛华镇

盐镇传奇

历史上闻名川内,有“蜀川盐城”之誉的五通桥(旧称犍乐盐场),凿井制盐始于秦,到清道光年间达到极盛,井盐产量居全川之冠,有“川省第一场”之称。二十世纪初,盐业已成为我国新兴民族工业的宠儿,三十年代抗战期间,北方国土沦陷,海盐供应渠道受阻,中南诸省抗战前线严重缺盐,为保军需民用,民国政府要求川盐“增加生产,保障供应”,再一次刺激了五通牛华盐业的繁荣发展。

“牛华镇(俗称牛华溪)在桥盐史上的地位非常显赫。牛华溪曾经是乐山盐场的治所地,清乾隆二年(1737年)就在此设有盐场大使署,后来历任的盐务知事都在牛华溪。”(《小城之远》,龚静染著)1921年雅号“虎公”的张善子就在此当过盐业知事,张大千也常出入其府邸。当时五通桥区域内有两大盐场,犍为盐场和乐山盐场,合称犍乐盐场,“井眼旧在桥之西,新眼乃达牛华溪”(《五通桥观煎盐》,程尚著)。故牛华溪有“盐镇”之称。

距五通桥不过数里的牛华溪,不仅与五通桥山水相连在同一盐产区,历史上也一直是五通桥所辖的一个古老小镇。据说这里地下深藏石油,常常漂浮江面。正德十六年(1521年)凿井取盐时,打出一口深达数百米的石油竖井,被称为世界第一口石油竖井,故古人名为“油花溪”或“流花溪”。

提起流花溪这个富有诗意的雅号,还有一段趣闻。据说,镇上一溪水流经石拱桥下,长年流水潺潺,清澈见底,不少文人雅士常聚溪水两岸,以花作信,置于水中任其漂流,流至谁的面前就吟诗一首、饮酒一杯,畅怀于溪水之滨,其情境有兰亭雅集之趣。1943年抗战时郭沫若宣传抗日至此,曾题“流花溪”三个大字,立于镇上场口的半边街。一代文豪郭沫若为何对小小的牛华镇情有独钟呢 原来郭沫若的祖上是在清末湖广填四川中,“背着”两捆麻布上川,在牛华镇靠贩运麻布起家中兴的。他也在牛华溪住过一段时间,1906年郭沫若在乐山读小学,因闹风潮,被校方停学,便到牛华镇南华宫联立小学插班念书。

随着牛华溪盐业兴盛,同时也带来滚滚财源,造就了如吴家、李家、张家、柯家等一批财富明星,号称为“四川第一户”的吴家名震川渝,见证了牛华溪一时的富庶与辉煌。

小城强国梦

抗战中,随着五通、牛华盐业振兴,国内一大批科学技术精英会聚于此,为实现自己的强国梦不懈努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开始使用电力照明和作为机械动力,结束了靠数以万计耕牛维持动力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率先在川内跨进了新兴的工业文明行列。这里不仅吸引了国内外投资如永利川厂、美亚绸厂、亚西机械厂、川康毛纺厂等内迁厂矿,还聚集了一批国内名流学者,其中就有被毛泽东“钦点”的著名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和哲学大师熊十力。抗战中,范旭东把他创办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南迁五通,“由于五通桥没有海盐,制碱遇到困难,后来研究社的侯德榜博士经过五百多次实验,历时一年多,震惊世界的‘侯氏制碱法’诞生了。1952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从此‘黄海’的作用越来越大,‘黄海’的学者、科学家、技术人员,成了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栋梁。”(《中国化学工业史料》)

“黄海人”孙学悟是熊十力的挚友,他主张“工业的基础是科学,科学的基础是哲学。”故推荐熊十力来五通。经范旭东特邀,1947年熊十力来五通“黄海”主持哲学研究部工作,讲授哲学。与毗邻的乐山乌尤寺复性书院开坛讲学的马一浮先生共同为推进新儒学、哲学的进步不遗余力。

1944年,在峨眉山学仙修道三年的国学高士南怀瑾也悄然来到五通桥多宝寺继续闭关修行。一代学术大师云集五通,很快吸引了梁漱溟、沈尹默、赵熙、谢无量、朱光潜、叶圣陶等国内外一大批名流学者。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国学与西学在此交汇,共产党活动频繁,寺庙与教堂同在,各种意识形态纷纷亮相,成就了地方科学文化一时的繁荣兴盛。

盐业繁荣,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兴旺发达。为了开启民智,又开办了书店和平民夜校,并举办科学展览,向百姓普及科学知识。为了发展教育,盐商们不吝惜腰包,出资在牛华盖起了宽敞明亮的震华中学,广纳贤才,在校舍设施、师资配备和教育质量上都堪称川内一流。

开放的环境兼容并包,这是盐城形成多元文化格局的显著特征。“实业兴邦”、“工业救国”、“科学强国”、“教育强国”这样的口号此起彼伏。出国留学,学成归来,报效国家,已成新时代青年的时髦风尚。穿西装、旗袍、高跟鞋,已成潮流,甚至浓妆艳抹、穿超短裙的洋人也在街上招摇过市,可谓中西和鸣、百花齐放。

有尚戏之风的小城百姓,还搭建了各种戏台,来自上海、南京、苏杭等地的名流票友(如梅兰芳的老师、名票王惠芳)演出的昆曲、京戏、黄梅戏与川戏名伶同台竞技。据说在成都的川戏迷张大千,也曾从三百里之外赶来牛华镇为川戏名角捧场。

除传统戏曲外,古戏台上还有许多当时国内流行的如《雷雨》《屈原》《蜕变》《珍珠塔》等一大批话剧上演;1933年中国艺术剧社田汉、陈白尘、白杨等也在五通牛华舞台上演了《孔雀胆》《杨贵妃》《空谷兰》《红玫瑰》《路柳墙花》等一批时尚话剧;通材中学的师生们还排演了《放下你的鞭子》《夜半歌声》等话剧、歌剧;电影《火烧红莲寺》《出水芙蓉》《金粉世家》《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好戏连台;歌咏队的《渔光曲》《流浪三部曲》《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也响彻夜空。小镇之夜灯火通明,彻夜狂欢,故牛华镇又有“不夜城”、“小香港”之称。

来自四面八方、雄心勃勃的人们,在这片热土上编织着自己的强国梦想。

抗日救亡盐城沸腾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地处内陆大后方,勤劳、善良的五通牛华人和全国人民一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高潮。一波又一波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走出校园书斋,奔向大街小巷、工场、乡村宣传抗日。

民族危亡之际,北方大片国土沦陷,国民政府财政部盐务总局上千人的中央机关内迁五通桥。五通牛华盐业工人增加生产,日夜劳作,不仅满足了战时军需和百姓生活,而且以巨额的盐税收入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前线。

1938年,五通桥建立了“战时儿童保育院”,接纳了来自抗战前方的一千多名难民孩子,宋美龄也到收容了七百个女孩的多宝寺视察,并亲自为孩子们剪指甲,大大鼓舞了盐城人民的抗战热情。

1939年,时任国民政府“川康视察团”团长的黄炎培风尘仆仆来到牛华参加了抗日宣传大会,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满怀抗战热血的冯玉祥将军也从千里之外赶来四处宣传、八方赋诗,为前线募集抗战经费。

在盐务总局南迁五通的大批精英中,有一位在抗战中歼灭日寇最多、号称“东方隆美尔”的著名将领孙立人将军不能不提。在松沪战役中损失巨大的孙立人,于1938年2月伤未痊愈便开始组建财政部“缉私总队”,重新招募兵士,于1938—1941年在贵州都匀和四川五通桥整训,并在五通桥完成了抗战出征前的休养生息。“1942年初,他的‘缉私总队’的第二、三、四三个团被改编成新编陆军第三十八师加入缅甸远征军。从此孙立人的这支税警部队从印度横扫缅北,让日本人闻风丧胆,并在一次战役中痛开杀戒,把投降的一千二百多个日本兵全部杀掉,震惊世界。”(《小城之远》,龚静染著)在这支赫赫有名的川军中,就有不少来自五通牛华的铁血男儿,有的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有的建功立业彪炳史册。

三四十年代,牛华五通相遇中国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不仅收获了经济文化的繁荣鼎盛,同时还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的一流学者、专家和科技人才,以及文化艺术精英。由于他们带来的尖端科技文化和时尚文明,不仅大大地提升了地方经济文化水准,还为孕育年轻一代,为胸怀大志,一展抱负,实现梦想的人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

在风起云涌的抗战救亡烽烟中,冲出家庭樊笼,怀揣梦想的青年李琼久,毅然来到牛华镇,并把这里作为他实现梦想的起点,在此暂时停下了他匆匆的人生脚步。后来证明,他适时地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用二十年美好的青春时光,在这山河破碎的大动荡时期,历练个性,感悟人生。在这片群星荟萃的热土,打开了视野,提升了境界,确立了目标。在这里,他找到了艺术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并完成了攀登艺术高峰的前期准备,甚至进行了迎接未来惊涛骇浪考验的精神力量储备。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没有给五通桥、牛华发展的机遇,也不可能孕育出像李琼久这样一棵参天大树。

同类推荐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走过荒原

    走过荒原

    徐传化是陆亚芳近作《走过荒原》的主人公,这位从沙地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做过年,扛过活,跑过腿,十五六岁从老家逃难出来,在钱塘江边搭个草棚住下来,什么活都干,三百六十行几乎干了个遍。这个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老农民,一直在寻找另一种生活方式。终于有一天,他嗅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凭自己的胆识与气度,找资金,找人才,找地方,开始了由两千块钱、一只缸起家的小作坊向一个民营企业王国的进发。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徐传化,他是沙地里长出的一棵参天大树,是沙地里盛传不衰的神话。陆亚芳用的不是笔而是自己的心写这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外表写到内心,渗透了她的智慧和热情。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热门推荐
  • 女王天下

    女王天下

    她,楚氏集团富家千金。二十岁生日那天惨遭家变。最终命运的轮盘指向了她。她穿越到了一个莫名王朝,经历了世俗沧桑的她,已非那个她。狂傲如她,冷傲如她,无情如她。一步步踏上了世界的顶峰,当美男、权力在怀时。她已笑看天下。。。。。
  •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尊自爱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海地战歌

    海地战歌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光辉战斗业绩的大型纪实性报告文学。全书共16章30万字,全面讲述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从甄选集训、出征海地到载誉归来的精彩历程,详细刻画了中国警察在政局动荡、战乱频发的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的真实感人故事,构成了一部恢弘的中国维和警察英雄史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易经 尚书

    易经 尚书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姬昌编著的《易经尚书》用现代白话对其进行了详尽而又明白的解说。《尚书》是古代的重要文献,西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

    《汉口的风花雪月》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汉口人情风貌、历史烟云的小说。小说笔触细腻,情感诚挚温润,整部作品如一扇展开的屏风,将民国时期各类汉口女子的爱情生活和沧桑往事渐次呈现在读者面前:楚剧名伶黎曼姝与沈季均坎坷而富于戏剧性的半生缘;暗恋陈怀民,被他的英勇撞击所感动,最后走向革命道路的富家小姐白梅生;老姑娘葛英素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来到抗战初期的汉口,走的却是一条从爱的追寻到爱的幻灭之路……这些女人往往有一颗不甘沉沦的心,要么果敢,要么纯真,要么就有书卷气,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敢于同命运抗争,走自己的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有一种你无法理解的神奇生物:她有一双如雾如梦的眼睛,如屎一般的浪漫情怀。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杂草一样令人忧伤的命格,周围只要是雄性生物都会爱上她,没爱上她的一定是恶毒的男配女配,总能在“无意”间将她对立面的人弄的生不如死,凄惨无比。不幸的是,苏瑾就没爱上她。幸运的是,苏瑾决定主动出击。
  • 嚣张王爷狂妄妃

    嚣张王爷狂妄妃

    大婚她逃跑……他好心救个“女人”,竟被误认为劫持丞相大人。该死的他不帮忙,还说什么:"充王府后宫吧!"整天看他和别人干坏事,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竟被说成了红杏出墙的花
  • 将门之惊华嫡妃

    将门之惊华嫡妃

    她是月府将门嫡女,草包花痴、胸大无脑的蓝月帝国第一美人,因为错看心爱之人,婚嫁当日新郎府前、众人目光之下被拒婚而含恨终了。她曾是百年将门君府的绝世嫡女,却因错信自以为的良人而惨遭满门被灭,遍地曼珠沙华之间,她发誓若有来生必定会手刃仇人、不惜染满鲜血。然而再睁眼,她成了她,眉眼之间冷艳风华,谈吐之间字字珠玑。草包废物?胸大无脑?有谁知道这蓝月第一美人月妖兰实际上是个懂得隐忍、敛其锋芒的绝世才女!既然上天注定她成为她,那么,便绽放重生!惊才艳艳、冠满惊华,原来她才是那珍珠!一身红衣,飒爽英姿,智斗周围一切企图之人,毁那企图杀她辱她之人。家门中,她是那谈笑间素手颠覆云雨的月府嫡女,一身红衣死守月府一方净土。战场上,她是摆兵布阵、运筹帷幄的护国将门之女,一身红衣下破敌军十万大军。花丛中,她是那逍遥于世却爱她至极的妖孽男的结发妻,一身红衣伴他周游列国踏遍每寸土地。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精彩不能错过】月妖兰手中捧着天山雪莲,嘴角翘起不意外的那个倒霉被追杀的人的手冲着花而来,给他真是白瞎了。那人全身的重量压在她的身上这让月妖兰皱了皱眉头,刚换上的衣服就这么白瞎了。左手的食指戳了戳那人的肩膀,“要死就死一边去,衣服都弄脏了。”“我说月大小姐,救人救到底,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本是好听的男声却让月妖兰全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颤栗了一圈。苏夏似乎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效果,愣了一下看着月妖兰一眼,然后放声大笑,似乎自己不是被追杀的那个人。。。。。。。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鼓励。希望亲们驻留,能够喜欢文文。群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