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900000010

第10章 勉学(2)

【原文】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译文】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必须重视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仍然不会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如果搁置一个月不温习,便到了荒疏的地步。然而人生总有坎坷,如果年轻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还应当在晚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学习《易经》,就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魏武帝和袁遗,越老学习兴趣越浓厚,这都是年轻时勤奋学习直到老年也不厌倦的例子。曾子七十岁时才开始学习,依然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岁才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了大学问家。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靠这门学问登上了相位。朱云也是四十岁才开始学习《易经》、《论语》的,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他们最后都成了大学问者。这些都是早年迷惑而晚年觉悟的例子。现在的人到成年还未开始学习,就说晚了,拖拖拉拉过日子,好像面对着墙壁,一无所见,也够愚蠢的了。小时候好学的人,就好像太阳初升时的光芒;到老来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手持蜡烛在夜间行走,但比那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强多了。

【原文】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角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后,便从文吏,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縚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里间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间焉。

【译文】学习风气的兴盛与衰败,是随着社会对学习的轻视或重视程度而变化的。汉代的贤士俊才,都靠精通一部经书而弘扬圣人之道,上能说明自然界的变化,下能通晓人事,凭着这种特长而得到卿相职位的人可多了。汉末以后就不再是这样了,读书人都空守章句之学,只知背诵老师讲过的话,而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社会事务,几乎没有一个能行的。所以,后来士大夫的子弟都以广泛涉猎为责,不肯专攻儒学。梁朝从皇孙以下,在童年时就必定先让他们入学读书,洞察他们的志向爱好,步入仕途后,就参与文官的事务,没有一个人把学业坚持到底的。为官后还能坚持学业的,只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箫子政、刘縚等人,这些人兼通文学和史学,并不只是口头讲讲而已。在洛阳城,听说有崔浩、张伟、刘芳等三人,邺下还有邢子才:这四位儒者,虽然都喜好经术,但也以才识广博而闻名。以上诸位贤士,都是人才中的上品,除此之外,大多是些村夫闲人,他们说话粗俗浅薄,风度笨拙愚昧,互相之间固执己见,没有一件事能胜任,问他一句,他能答出几百句,若问他话中的主旨,却没有一点要领。邺下有谚语说:“博士买驴,契约写了三大张,还没有写出个‘驴’字。”假如你以这种人为师,真令人气愤。孔子说:“学习,你的俸禄就在其中了。”现在人们忙于一些毫无益处的事情,这恐怕不是正当的事业吧。圣人的书,是用来教育人的,只要熟读经文,粗通注释和含义,经常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符合,也足以在世上立身了。何必对“仲尼居”三字就用两张纸去解释呢?把“居”解作闲居之处也好,或把“居”解作讲习之所也罢,又都在什么地方呢?在这种问题上争个输赢,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光阴最值得珍惜,就像流水般一去不复返。应当广泛阅读书中那些精要的学说,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当然,如果能把博览与专精结合起来,我就再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了。

【原文】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吾初入邺,与博陵崔文彦交游,尝说《王粲集》中难郑玄《尚书》事。崔转为诸儒道之,始将发口,悬见排蹙,云:“文集只有诗赋铭诔,岂当论经书事乎?且先儒之中,未闻有王粲也。”崔笑而退,竟不以《粲集》示之。魏收之在议曹,与诸博士议宗庙事,引据《汉书》,博士笑曰:“未闻《汉书》得证经术。”收便忿怒,都不复言,取《韦玄成传》,掷之而起。博士一夜共披寻之,达明,乃来谢曰:“不谓玄成如此学也。”

【译文】世间的读书人,不能博览群书,除了研究经书和纬书之外,只学学解释这些经典的注疏而已。我刚到邺城的时候,与博陵崔文彦交往,曾谈起《王粲集》中有责难郑玄《尚书注》的事。崔文彦转而给几位读书人谈起此事,刚开口,就被无端指责,他们说:“文集中只有诗、赋、铭、诔等,难道会有论及经书的事吗?况且在先前的儒士中,没听说有王粲这个人呢。”崔文彦笑了笑便告退了,最终也没把《王粲集》给他们看。魏收任议曹时,与博士们议及有关宗庙之事,引《汉书》作为根据,博士们嘲笑说:“我们没有听说过《汉书》可以验证经学。”魏收很生气,一句话也不再说,把《汉书》中的《韦玄成传》扔给他们,就起身走了。博士们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共同翻阅了此书,寻找有关内容,天亮时才来道歉说:“没想到韦玄成还有这等学问啊。”

古代人物【原文】夫老、庄之书,盖全真养性,不肯以物累己也。故藏名柱史,终蹈流沙,匿迹漆园,卒辞楚相:此任纵之徒耳。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诛,触死权之网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积取讥,背多藏厚亡之文也;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拥肿之鉴也;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胜,异东门之达也;嵇叔夜排俗取祸,岂和光同尘之流也;郭子玄以倾动专势,宁后身外己之风也;阮嗣宗沈酒荒迷,乖畏途相诫之譬也;谢幼舆赃贿黜削,违弃其余鱼之旨也:彼诸人者,并其领袖,玄宗所归。其余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洎于梁世,兹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余,实为盛美。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

【译文】老子、庄子的著作,讲的是如何保持本质、修养品性,而不让外物来拖累自己。因此老子甘任柱下史,埋名隐姓,最后隐遁于沙漠之中;庄子隐居漆园为小吏,最终拒绝担任楚相,他们两人都是无所拘束,自由自在的人啊。后来有何晏、王弼,师法玄学,一个接一个地夸夸其谈,如影子依附形体、草木顺风倒伏一样,都以为奉行神农、黄帝的教化,来装饰自己,而把周公、孔子的思想置之度外。然而,何晏因为党附曹爽而被杀,这是触到了贪恋权势的罗网上了;王弼因多次讥笑别人,而招来忌恨,这是掉进了争强好胜的陷阱中了;山巨源因为贪吝积敛而遭到议论,这是违背了聚敛越多所失越大的古训;夏侯玄因才学名望而遭到杀害,这是没有借鉴支离疏以疾病全生的做法;荀粲在丧妻之后,因悲伤过度而死,这不具有庄子在丧妻之后敲缶而歌的超脱情怀了;王夷甫因悼念儿子而悲不自胜,和东门那个面对丧子之痛所抱的达观态度可不同了;嵇康因排斥俗流而惹祸,他难道是“和其光,同其尘”一类的人吗?郭象倾慕权力,仗势专权,他难道有“后身外己”的风度?阮籍纵酒迷乱,背离了“畏途相诫”的古训;谢鲲因贪污而遭罢免,这是违背了不贪多余财物的宗旨:以上这些人及他们的精神领袖,都要归于玄学之宗——老庄哲学。其他的人,像那些在尘世污秽中身套名缰利锁,在名利场中摔爬滚打之辈,就更不必一一细说了。只有玄学中的清谈雅论,剖析玄妙细微之处,宾主在玄谈中相互问答,可以娱心悦耳,但这些并不是拯救社会、形成良好风气的紧要之事。到了梁朝,这种玄谈的风气又盛行起来,《庄子》、《老子》、《周易》被总称为“三玄”。武帝和简文帝都亲自讲论。周弘正向君主讲述以玄学治国的大道理,其风气盛行到大小城镇,徒弟达到一千多人,实在是盛况空前。后来元帝在江陵、荆州的时候,也十分爱好研习此道,他招来一些学生,亲自为他们讲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致他在极度疲倦、忧愁烦闷的时候,也以讲授玄学来自我排解。我当时也在末位就座,亲耳聆听元帝的教诲,但我资质顽钝愚鲁,对玄学也没有兴趣,所以没有什么收获。

【原文】齐孝昭帝侍娄太后疾,容色憔悴,服膳减损。徐之才为灸两穴,帝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满手。后既痊愈,帝寻疾崩,遗诏恨不见太后山陵之事。其天性至孝如彼,不识忌讳如此,良由无学所为。若见古人之讥欲母早死而悲哭之,则不发此言也。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

【译文】北齐的孝昭帝护理病中的娄太后,因辛劳而脸色憔悴,茶饭不思。徐之才为太后针灸两处穴位,孝昭帝握住自己的手,为母代痛,指甲嵌入掌心,血流满手。太后的病痊愈之后,孝昭帝却因病去世了,临终留下遗诏说:“他遗憾的是不能够为娄太后送终安葬。”他的天性如此孝顺,却不懂得忌讳又到如此地步,确实是因为不学习造成的。他如果知道古人讽刺那些盼望母亲早死而痛哭的人,就不会在遗诏中说出那样的话了。孝在各种善行中是最重要的,还需要通过学习去培养完善,何况其他的事呢!

【原文】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译文】粱元帝曾经对我说:“从前我在会稽的时候,我才十二岁,就已喜欢学习了。那时,我身患疥疮,手不能握拳,膝不能弯曲。我在闲斋中挂上葛布帷帐以避开苍蝇独坐,银盆内装着山阴的甜酒,不时喝上几口,以减轻自己的疼痛。我随意读一些史书,一天读二十卷,没有老师传授,有时不认识某字,有时不理解某句,就需要自己反复去读,反复理解,从来不感到厌倦。”元帝以帝王之子的尊贵身份,在孩童闲逸之时,尚且能够如此用功学习,何况那些出身普通希望通过学习以求显达的人呢?

【原文】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向,卒以《汉书》闻。

【译文】古时候勤奋好学的人,有用锥子刺大腿以避免瞌睡的苏秦;有投斧于高树、下决心求学的文党;有在夜间靠雪地反射的光勤读的孙康;有收聚萤火虫以照明的车武子;汉代的兒宽耕种时也不忘带上经书;路温舒在放羊时编蒲草为筒,用来写字;他们算得上是勤奋刻苦了。梁代彭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从小死了父亲,家境贫寒,没钱买灯烛,常买回荻草,按一定尺寸折断,点燃照明夜晚读书。梁元帝任会稽太守时,精心选拔官吏,刘绮以他的才华当上了太子府中的国常侍兼记室,很受尊重,最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义阳的朱詹,世世代代住在江陵,后来到了建业,十分勤学,家贫无钱,竟连续几日不能生火做饭,他就经常吞食废纸充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着狗取暖睡觉。狗也十分饥饿,跑到外面去偷吃东西,朱詹呼唤也不见狗归家,悲凉的呼声惊动了邻里。然而他没有荒废学业,最终成为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元帝所尊重。朱詹所做的,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这也是一个勤学的例子。东莞人臧逢世,二十多岁时想读班固的《汉书》,但苦于借来的书不能长久阅读,就向姐夫刘缓要来名帖、书札的边幅纸头,亲手抄录了一本。军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毅力,后来他终于以精通《汉书》闻名于世。

【原文】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沉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奖。后被赏遇,赐名敬宣,位至侍中开府。后主之奔青州,遣其西出,参伺动静,为周军所获。问齐王何在,绐云:“已去,计当出境。”疑其不信,欧捶服之,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齐之将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

同类推荐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热门推荐
  • 总裁的命定女佣

    总裁的命定女佣

    ***“咣”的一声,她把手上端的黑咖啡泼到了他那价值不菲的西装裤上。“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她惶恐地道歉,却看到一双魅惑的眼眸,禁不住慌张地低下了头。他藏匿于眼底的戏谑在看到她如出污泥般的清颜时却陡然一震,被逼相亲的晦暗一扫而光。***“贱货,你和你妈妈一样,都是狐狸精,为什么要来搞砸我的相亲宴,你知道这对我来说多么重要吗?还是靠你那个傻样能救我们蓝家吗?你以为他会看上你吗?”一个女人怒极的咆哮声在蓝家的客厅里响起,随着啪的一声脆响,蓝天素白的小脸上印上了一个大红印,她没有哭,只是漠然转身进入自己的小房间。被辱骂的日子,早已是一种习惯。***“纪总,这是我们蓝氏企业的合作开发案,只要你愿意娶我的女儿,我们就可以共同赢利了。”明明是自己有求于人却还要摆出一副高姿态的蓝振林,在纪正哲玩味的笑容下心里直打鼓。“噢,是吗?我们合作可以,但是我还有个条件,我正好缺个女佣,让你的二女儿到我家当女佣,怎么样?”......亲们,这是飘的最新文噢,还盼着你们给我多多支持啊!!我会努力的,别看简介不怎么样,但内容还是很精彩的噢!!!推荐好友黛墨儿的文《花心恶少恋娇妻》自己的新文《亿万前妻》
  • 末法时代

    末法时代

    在末法时代下,陈贤有幸得到上古大神残留宝物,获得新生。浩荡时代,屹立巅峰之上,造福万民,永恒于世!!!!
  •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阿拉伯童话16篇(世界传世童话宝库)

    大喊一声“芝麻,开门!”,强盗藏宝的洞门便自动打开了“擦一擦阿拉丁神灯,它就能满足你的任何愿望,”阿拉伯童话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奇特诡异的想象撑起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阿拉伯风情画卷,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走进神秘的世界,体验其中隽永不朽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
  • 网游之暴走萝莉

    网游之暴走萝莉

    小怪:大王!又有冒险者来地下城刷我们了。Boss:没事,那群菜鸟,就算来了我也能让他们全死回去。小怪:大王!不好了!是暴走萝莉来了!Boss:家不要了,快跑!琉夜握着双刀匕首跑进boss房间,纳闷的转了一圈,怎么这个boss也不在了?这是一个关于贫民区的妹纸,跑到游戏来想读书认字,结果一不小心变成了暴走萝莉的故事。由小白到大神,到底是因为她天赋异禀,还是因为她其实是一具超级人间兵器?友情提示:吃饭喝水的各位请咽下去了再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潘宫的预言6:小王子的怪物侍从

    为了追寻怪兽的踪迹,斗鱼和同伴们空降到一片陌生的地带。没想竟无意闯进了安洛蒂亚行宫,掺和进阴谋不断的皇室争斗。斗鱼来到了行宫旧址,幽暗寂静的走廊里不时传来桌椅挪动声。厚实的墙壁内缓缓探出一双青白手臂,小伙伴们一个接一个地神秘消失。虐待怪兽的暴戾王子和行事古怪的管家,躲在湖底的狰狞水龙与被人遗忘的黄金宝藏。究竟旧址里隐藏着什么秘密?怪兽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正当他们一步步接近事情真相的时候,却遭遇王子的疯狂反扑。难道这个王子是假冒的?在重重压力下,伙伴们誓要将这个谜底揭开!
  • 日界线

    日界线

    这个夏天,浓得流不动的暮色下,那个牵着你的手一路走过斑马线去的男生,他掌心的温暖和整个世界的燥热似乎有些不同。这个冬天,刺骨冷寂的冰雪中,这个写着华美文字动人青春故事的女生——夏茗悠,她字里行间流转的冰凉忧伤和这个城市的寒冷也似乎并不一样……
  • 离婚后请好好爱自己

    离婚后请好好爱自己

    毕业的离愁弥漫在空中。浓郁地无法呼吸。刘杨将手放入女孩的长发,轻柔地由上至下。那发丝根根滑落,散发着纷繁的思绪。“不要走,告诉我,我们会是例外!”刘杨薄唇微启。“例外?”邹燕泪眼回望。“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疾病健康,无论人事阻隔,我们永远在一起。”刘杨一字一顿,缓缓道来,话毕,泪从眼眶中滑落。“嗯,我们会是例外,我们不会屈服。”邹燕抿紧双唇郑重点头。他第一个月的工资是620元,他就掏出600元给了他的公主。之后他借口加班,30天没有回来,因为他只有20元了。他拿出电炉子,买了5包挂面,一瓶酱。这样吃了30天。他不觉得苦,一点都不觉得。想到他漂亮的小笨笨,他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邹燕中餐配有水果,但她从来都没有吃过,永远都会攒下来,周一到周五,等他回来的时候,就有5个了。她问自己还可不可以为电影情节流泪,还能不能在寒风中等待那刚出笼的面包?不可以了,她不再会纯粹的笑,也不再可以痛快地哭,更不再有热情等待一些奇妙。燕,跟我回去,我们从头开始。邹燕看着面前这个“陌生”的男人。淡淡开口,字字千金。刘杨,我已经不再相信幸福了。相信是一种能力。可我…已经失去这种能力了。请跟随雀的脚步,看人世间褪色的誓言,咫尺天涯的陌路。美眉们,喜欢此文的话,就收藏下来鼓励我一下吧!首先在首页上方找到“会员注册”,只须30秒就可以得到一个注册名,是免费的!再到了作品页面下方点击“投票推荐”就可以投票了。旁边的“放入书架”就是收藏。收藏后其实看书会很方便,比每天在书海中找寻要快捷多了。每天登录会员后点击左边的“我的书架”你就可以马上看到作者的新章节了。而且一个免费的普通会员可以同时收藏50本书,真地很方便呦。作者在此真心地感谢每一个支持我的朋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