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800000002

第2章 做人要有高尚气节(1)

周子与国休戚与共

春秋时期,晋襄公的曾孙周子(后成为晋悼公),年轻时受族人的排挤,不能留在本国,便客居在周国的洛阳。周国大夫单襄公将他请到自己家里,始终像对待贵宾那样厚待他。

周子年纪虽小,对晋国的时局却非常关心,每当听到晋国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他就闷闷不乐,而发生了什么可喜的事,他就非常高兴,甚至喜极而泣。

古代画扇除了关心晋国的时局,周子平时还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事,行为举止非常老成持重。站立时,他总是稳稳当当,站姿规整;看书时,他总是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话,他也是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说话时,他也是言语平和,忠孝仁爱;待人接物,他也表现得非常友好。

周子恰当自如的言谈举止很受单襄公的赞赏,尤其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更让单襄公深感钦佩,以至于单襄公在得了重病弥留之际,还把儿子单顷公叫到床前,再三地嘱咐说:“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周子,他是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他身在异国,却时时不忘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心忧虑,这种与自己的国家休戚与共的人现在已经很少了。正因为如此,他将来很可能会回国继承王位。你都看见了,最近几代晋国国君的道德修养都很差,在位的晋厉公更是糟糕,公族中又很少有优秀的后代,惟一合适的继承人就是这位被排挤的周子。你要帮助他渡过难关,直到他有机会回去继任晋国的君主,这样,我死后就无遗憾了。”

单襄公死后,单顷公按照父亲的遗愿,精心地照顾和保护周子,各方面都给予他非同一般的礼遇。周子对此十分满意,也非常感激。

没有多久,晋国就发生了内乱。上卿栾书因不满晋厉公的暴政举兵发动政变,杀死了晋厉公,随后便派人到周国把周子接回了晋国,并拥立他为国君。

国家强盛时依恋它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国家贫苦时奋力贡献,国家需要时舍身报国。与国家、与民族、与人民休戚与共,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是美德,更是职责。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与祖国休戚与共,祖国就一定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屈子投江殉国

屈原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记、文采出众,并怀有远大的抱负。屈原曾任楚怀王的左徒,兼管楚国内政外交。每逢楚怀王与屈原商议国家大事,屈原总能提出独到见解,因此深得楚怀王信任。

但楚怀王身边有一批旧贵族结党营私,腐败奢靡,他们深深畏惧屈原的一腔报国之心及他渊博的学识,认为只要有屈原,他们自己的利益就无法维护,就极力排挤他。于是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并贬迁了屈原。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继位,他同样刚愎自用,昏庸无道,将屈原流放到了江南楚国的边疆。

楚国的南疆,即现在湖北省南部和湖南省北部一带。当时,那里人迹稀少,很多地方都是无边无际的草原林莽。屈原从郢(yǐnɡ)都出发,顺长江东下,在洞庭湖和湖南、沅水流域的广大地区,走着艰难曲折的道路,过着贫病交加的生活。

一年一年过去了,屈原衣衫褴褛,面色灰暗,身体日渐消瘦,可他还在等楚王召他回宫为国效力。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下楚国郢都,楚国灭亡在即,人民在战乱中流离失所。这一情景,对于为楚国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屈原来说,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

春天的汨(mì)罗江畔,万花盛开,百鸟齐鸣,蓝天如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只有一位老人对这明媚的春色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却时而低头吟哦,时而仰面长叹,时而放声痛哭,时而阵阵冷笑。他,就是屈原。

经历十几年的流放生活,屈原已从一个精力旺盛的中年汉子变成了一个饱经风霜、伤病缠身的花甲老人,62岁的他哀痛、悲愤、绝望地徘徊在汨罗江边。他决心以身殉国,宁愿跳入江心、葬身鱼腹,也不愿让贞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污垢。

于是,屈原最后作了一首诗《惜往日》,这首诗注入了他自己的全部情感。然后他抱起一块大石头跳入了滚滚的汨罗江。就这样,这位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人民一直怀念着屈原,每当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殉国的日子,人们就用吃粽子、赛龙舟的方式纪念他,这天又被称为“端午节”。

屈原为自己的国家尽心尽力,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他的这种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南宋诗人陆游、清代诗人龚自珍、现代诗人闻一多,都是众所周知的爱国诗人。他们忧国忧民,希望自己的国家繁荣强大起来,其爱国精神可谓千古留芳。他们是爱国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

苏武持节牧羊

汉代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经常侵扰中原边界。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率兵进行反击,将匈奴逼退到大漠以北,至此,大汉和匈奴互通使节。匈奴单(chán)于很不守信,常常扣留汉朝使节,这令汉武帝大为恼火,于是汉朝也不时扣押匈奴使者。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中郎将苏武为正使,副中郎将张胜为副使,出使匈奴,打算与匈奴修好。他们护送着之前被扣押的匈奴使者及大量金银绸缎等礼物,来到匈奴,进见单于。

苏武牧羊单于身边有个叫卫律的谋士,原是汉人,汉武帝派他出使匈奴时被单于扣押,因无法忍受牢狱生活,便归降匈奴,在单于身边出谋划策,死心塌地。卫律有个部下名叫虞(yú)常,是个忠于大汉的热血汉子,一直在找机会除掉卫律,以便回归汉朝。此时,正好苏武到来,副使张胜与他是旧识,于是两人密谋想杀死卫律。谁想这一计划被手下泄露,密告了单于。单于随即下令将虞常逮捕,交卫律处置。

卫律严刑拷问,才知道是虞常、张胜二人要定计害他。这时,张胜已自觉逃脱不过,就来拜见苏武,他把与虞常合谋的经过告诉了苏武,请求上策。苏武非常生气,对张胜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才来向我报告,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方法,不过,想必我也是要被牵连了。”苏武看看张胜,微微叹了口气,又对张胜说:“我们都是大汉派来的使者,代表大汉皇帝出使匈奴,如果给单于押到公堂上受审,那做人的颜面何在?大汉的颜面又何在?还不如趁早自杀了好。”话音刚落,就见苏武拔刀出鞘,向自己砍下,还好被张胜和随员常惠拦下,夺去他手中的刀,把他劝住,但大家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

过了一天,卫律提审虞常和张胜,并请苏武进帐旁听。当着众人的面,卫律杀死虞常,威胁张胜和苏武。张胜胆小害怕,当即下跪求饶,承认是自己与虞常同谋。单于下令把苏武幽闭于地窖之中,不给任何饮食。这时,正值入冬时节,大雪纷飞,苏武在地窖中饥寒交迫,但却从未想过投降匈奴。饿了,他就嚼毡毛充饥;渴了,他就捧白雪止渴。

过了一段时日后,单于见苏武并无降意,就叫人放苏武出来,又以封王赏地、美女金银诱惑他。苏武仍不为所动。单于气急败坏,可又无可奈何。这时卫律又出歪计,建议单于把苏武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说那是个不毛之地,苏武一定无法生存。于是单于下令放逐苏武,只给他一些公羊,还说:“等公羊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苏武明白单于只不过是想长期监禁自己,逼迫自己投降。

北海终年白雪,人迹罕至,荒芜凄凉。苏武带着他那根代表汉朝的旌节及那群公羊,生活得凄凄惨惨。这趟“北海之行”长达十九年,由于风侵雪蚀、忍饥耐寒,苏武早已从铁血硬汉变为白发苍苍的老人。

汉武帝死后,昭帝即位(公元前89年),汉朝与匈奴和亲互好,提出要匈奴放回被扣押的汉朝使节。匈奴欺骗汉朝苏武已死。汉昭帝又派人去匈奴探听消息,才得知苏武被流放北海,并未死亡。于是,汉朝派人传出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打下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有一封信,写着苏武在北海牧羊的话。单于听到传言大惊,担心汉朝皇帝怪罪,只得承认苏武还活着,并派人将苏武送回汉朝。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春天,须发皆白的苏武才回到长安。汉昭帝立刻下令,拜苏武为典属国,重赏了他。

苏武北海牧羊19年,身处绝域,茹毛饮血,含辱受冤,却坚强不屈,终不改汉节,感天地、动神明,让正人君子敬佩不已,让苟活小人无地自容。从此,苏武成为恪守节操、坚贞不屈的表率。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在多民族并存的和平环境中长大,虽不会面临苏武那样的考验,但在国际交往中,涉外贸易中,我们仍需要坚持民族气节,为祖国争光。

诸葛亮鞠躬尽瘁

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最负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但到27岁还未出仕,直到刘备三顾茅庐,拜为军师,他才出人头地。因此,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一直辅佐刘备攻打天下,并为其拟定了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氏,待机进图中原的隆中对策。为以后的蜀汉制定了总的战略。公元208年,曹操南伐,诸葛亮和江东周瑜、鲁肃共同努力,并亲至东吴游说,促成孙权、刘备的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随后,辅助刘备取荆州四郡,出任军师中郎将。后从荆州率军溯江入蜀助刘备包围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刘备出征,他镇守成都,稳定后方,保证供给。

后刘备病重,临终嘱咐诸葛亮继续辅佐儿子刘禅平定天下,共创大业。诸葛亮便又尽心尽力地为刘禅出谋划策。

刘禅继位后,蜀国动荡不安,外侮内患交相煎迫,但诸葛亮不负刘备重托,大情小事一一化解。如五月渡泸、平定边患、六出祁山、抵御司马等。为了蜀国的发展,诸葛亮愿尽其所能。有人就曾劝过他:“您太累了,任何事情都要亲自过问,那岂不是要筋疲力尽了吗?”诸葛亮回答:“先帝待我恩重如山,如果我不尽心为蜀国出力,就对不起先帝的信任和器重了。”

诸葛亮坚持与孙吴的联盟,并多次进行北伐,虽苦心筹谋,企图消灭曹魏,恢复汉室,但都因力量相差悬殊,屡遭挫败,未能成功。建兴十二年(公元220年),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卒于五丈原。就这样,诸葛亮日积月累地劳碌,终于耗尽了全部精力,为了国家献出了生命。

战后,当刘禅得知诸葛亮病死军营,不禁想起北伐魏国前,诸葛亮曾上表奏章——即后人所称颂的《后出师表》,其中分析了当时局势,表明自己忠心为国的坚定意志。《后出师表》中有著名的两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果然,诸葛亮为国操劳,累死军中,刘禅十分感动,便遵从诸葛亮遗愿,将他安葬于定军山,赐谥号“忠武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一生的写照。这种兢兢业业、忠君爱国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世人臣的典范,众人学习的楷模。今天时代不同了,没有了封建帝王,但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等,依然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美德,是国家强大、人民富足的根本所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他曾做过官,后因无法忍受官吏的杂务,没多久便辞官回家,过上了他一心向往的田园生活。

可是,仅靠自耕自养,生活实在简陋不堪,家中又有老母妻小需要养活,因此,无奈的陶渊明又出来做官,担任轻轻松松的彭泽县令。当有朋友问陶渊明为什么又出来做官时,他竟说:“我想暂时做做地方官,积攒点钱,留着等以后隐居时再用。”

陶渊明的性格就如同他山林田野的隐士生活一样,超尘脱俗,所以对那种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官场习气忍无可忍。

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前来彭泽县检查工作,县里的属吏跟陶渊明说:“这是你的好机会,赶快收拾整齐去见督邮,说些好听的话,送些小礼,说不定可以高升。”

没想到,陶渊明非但不像其他下属官员一样恭恭敬敬地迎接,就连最起码的向督邮行礼他都不肯。督邮走后,陶渊明对下属说:“我不愿为了五斗米就弯腰屈膝,小心翼翼地巴结奉承一个乡巴佬。这个彭泽县令,我不想当了。”随后,陶渊明辞去了他的第四个官职——才做了不到九十天的彭泽县令,带着家眷归隐乡间,过起了简单、质朴和避世的生活,还在自己家门前种下五棵柳树,自诩“五柳先生”,作为自身隐逸志趣的象征,而那句经典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成为以后官员自醒的格言。

“时穷节乃现”,这是文天祥《正气歌》中的经典名言,也是对自己诤诤铁骨的最好诠释。一个人一旦具备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气节,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够保持人格尊严。不为威胁利诱所动,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现今,我们生活在新社会,金钱的诱惑常常考验着每个人,在金钱面前,我们也要像陶渊明一样“不为五斗米折腰”,保持气节,不能丧失做人的基本道德。

冼夫人不为儿子只为国

冼夫人,俚族人,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丈夫冯宝,任高凉太守,手握大权。

冼夫人自幼聪明伶俐,勤劳能干。她不仅博览群书,极富文采,而且擅长挽弓射箭,可谓文武双全。到了婚嫁年龄,冼夫人和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结为伉俪。婚后,她全力协助丈夫在俚族人民中间推行政令,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促进汉族和俚族的融合统一。

当时,南方变乱迭起,朝代更替频繁。面对这种动乱局面,冼夫人下定决心要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在她的努力下,广东境内汉、俚等族人民归服了朝廷的领导,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国家一度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公元548年,江南发生了“侯景之乱”。高州刺史李迁仕想乘机割据称雄。所以,他拒不发兵北上参加平灭“侯景之乱”的战争。不仅如此,他还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企图起兵叛乱,以达到称霸广东的目的。

李迁仕为了争取冯宝和冼夫人的支持,就派人请冯宝去高州聚会,说有要事商量。冯宝正欲前往,冼夫人急忙出来阻拦,不让丈夫前往。丈夫很不解,询问其故。冼夫人向丈夫分析了李迁仕的不良意图——叛变朝廷。她让丈夫装病推托,以保全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

冯宝听了冼夫人的分析,没有赴约。没过几天,李迁仕果然打出反旗。这时候,冯宝连连夸奖冼夫人料事如神,并向她讨教平灭反贼的良策。冼夫人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分析,只有智取才能将反贼一网打尽。

冼夫人不顾个人安危,决定亲自深入虎穴。她带了十分丰厚的礼物,由1000多个士兵担着,假装是去恭恭敬敬地拜见李迁仕,以赎前次不赴约之罪。李迁仕听说是冼夫人亲自前来,毫无防范地打开了城门。哪知这些士兵的长担子中都藏着兵器,他们出其不意地杀进城后,占据城门、府衙等要地,并接应后续部队陆续入城,很快就打败了李迁仕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广东地区的安定和统一。

同类推荐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第五辑
热门推荐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锅庄

    锅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三界,乱舞

    三界,乱舞

    她是没有灵力的圣女,她是魅惑人心的血蝴蝶,她是雪族受人爱戴的皇女,他是纨绔不羁的太子爷,他是魔界的尊主,他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他是冷酷的蛟龙,他是雪族受人唾弃的皇子,一场霸主的角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战王的小悍妃

    战王的小悍妃

    (已完结!新文可戳其他作品。)宠她入骨,捧她上天。邻邦皇子愿用两座城池换她。战王殿下为她誓言要打下十座城池。而她,只是相爷府的“丑千金”——沐蝶灵。他娶“丑八怪”的她为妃,为她不惜怒打擂台赛,却从不碰她。有谁知,他对于拥有倾城倾国之貌和特别异能的另一个她,却如君临天下的霸主,千方百计要她作他的小妾。我靠!王妃都不想做,还做小妾?别作梦了!当他发现她们是同一个人时……情不知所起,只是,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眉间心上……所谓刻骨铭心!黯然销魂!除她,风雨欲泣,万物无色。为她疯了!痴了!他说:“小灵儿,没有你,我情愿不再呼吸,要这江山何用?要这天下何用?江山如画,苍天浩瀚,怎敌你,梨窝浅浅一笑,眼角半滴珠泪?”她,来自异次元时空,脑里,掌中,拥有最新科技的微型晶片,可以解读别人的脑电波,可以杀人于无形^……这古典美男竟当她是战俘?,给他一个狠狠的绣花脚!不幸踹中某赫赫战王最弱处,抢夺一匹战马逃之夭夭。
  • 凤谋

    凤谋

    玉儿:阿咧?重生了!刘骜:给我当太子妃!玉儿:阿咧?不行,不行,人家还木有适应古代人的生活!刘骜:给我当皇后!玉儿:阿咧?不行,不行,我不要每天都被一群八卦女围攻。再说,再说,人家不喜欢你这个微胖界的太子,人家喜欢的是小~正~太哟!刘骜:跟我去私奔!玉儿:阿咧?……(瞬间被绑手绑脚,臭抹布塞嘴侍候)刘骜:阿了个咧的,直接扛走,哼哼……******************************************************************感谢寒号彥大大之前送的应急封,感谢安雅star大大做的现在的这个封面,十分稀饭!
  • 人小鬼大.2

    人小鬼大.2

    孩子总是天真烂漫、口无遮拦,丝毫不受人情世故的沾染!孩子的话,常常让爸爸妈妈忍俊不禁却又无可奈何。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每个孩子都是开心果。8蛋是他们的代表人物。听一听他们的声音,是不是有特别的感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避孕是新时代两性关系的产物,旨在更好地为两性关系服务,避孕不仅仅是不生小孩,还在于优生优育以及更好地享受性生活带来的乐趣.本书就是向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介绍避孕优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