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古人一直推崇的美德。在知识日加深广和重要的今天,从师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尊师重道,虚心求教,你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只有不断地去实践它、体会它,这种美德才能成为你性格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李时珍潜心钻研医术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蕲州一个医生世家,从小就对医药很感兴趣,并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到了许多医学知识。14岁时,李时珍中秀才,后来三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都落榜,于是他放弃科举,以医生为终身职业。
李时珍在长期行医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古医书里有许多药物品种记载不全,甚至有些药性、药效的记载还有不少错误。为了对病人负责,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详细而严谨的医药知识,李时珍决定编写一部新的医药书。
于是,李时珍一边给人治病,一边钻研医术。他阅读并搜集整理了大量前人留下的资料,从中汲取医药经验,对各种药物的效用,李时珍更是亲自予以确认。他不怕艰险下到黑暗的炼窑,不畏生死攀登悬崖绝壁,不惜前往炼铅的闷热作坊,实地研究工人中毒的现象……这一切都是为了取得第一手珍贵的资料。
有一次,李时珍得到一种叫曼陀罗的草药,这是一种专用于麻醉病人、减轻患者痛楚的药物,李时珍不好拿病人做试验,就亲自吞服曼陀罗。曼陀罗强烈的药物刺激性使李时珍顿时精神恍惚,失去知觉,幸好最终得救生还。
李时珍广泛深入民间,行走于荒山草原,风餐露宿,白天翻山采药、治病救人,晚上便长伴枯灯,将搜集来的一个个药方筛选整理,依次记录在案。这期间,有过困苦挨饿,有过被猛兽追袭,更有过人们的讥笑嘲讽,李时珍都一步步咬牙挺了过来。他三十年如一日,终于完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书中共记载了1892种草药,一万多个药方,为我国医药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令世人大为震惊。
有句俗语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一个志向明确的人即使面临巨大的挑战,也会全力以赴,征服目标途中的困难,成为自己灵魂的领航人,李时珍的事例证实了这一点。
谈迁历经磨难两度著《国榷》
明代末年,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名叫谈迁。他历经二十多年的考察、搜集和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写作,终于完成了日思夜想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面对这部巨著,就如母亲面对刚出生的孩子,谈迁的喜悦可想而知。然而,现实没有让谈迁高兴多久。
一天夜里,小偷“光顾”了谈迁的家,但谈迁家徒四壁。极为清贫,只有一套桌椅和墙角存放书稿的竹箱。小偷四处搜罗,见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偷,就把上了锁的竹箱偷走了。谈迁那些辛苦积累、编撰的书稿就这样下落不明了。
二十多年的辛苦结晶,转眼间即化为乌有。这样的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对于年过六旬、两鬓花白的谈迁来说,更是一个无情的重创。谈迁伤心欲绝,整日茫然无措,每当想到凝聚自己一生心血的《国榷》,他内心就自责而气愤。可无论多么悔恨,也无法弥补损失,所以,谈迁很快地冷静下来,他下定决心,从头开始,再次撰写这部史书。
又一个10年,谈迁不懈地努力奋斗着,终于,编年史书《国榷》重新诞生了。新的《国榷》脱胎换骨,共104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先那部更详实精彩,也正是这部史书,使谈迁名垂青史。
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收获,主要原因就是在最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毫不懈怠地坚持下去时,他却停止了努力。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能不能坚持。坚持是成功的保证,更是现代人必须信守的美德。
冯玉祥嗜书如命
冯玉祥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小泥瓦匠家庭。父亲在军队当兵染上了吸毒的恶习,连母亲也染上了烟瘾。由于没钱买鸦片,母亲戒烟后不久就死去。
由于家里穷困,父亲供不起两个孩子念书,只好让哥哥一人进了私塾。哥哥在私塾念了不到一年,父亲军中突然有了吃军粮的缺,就退学当了骑兵,父亲交给私塾的学费还可以读三个月的书,冯玉祥就趁机去补读。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以至于先生用旱烟管敲他的头他都觉得疼得有趣。在私塾里,冯玉祥珍惜每一秒刻苦攻读。
三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冯玉祥只好走出私塾自学起来。他每天练习写字,家里买不起纸和笔,他就在一根细竹管顶端塞上一束麻当作笔,再用黄土和上水当作墨水,然后在洋铁皮上写字,后来又改用方砖练习。
冯玉祥不久,父亲退伍,冯玉祥补了父亲的空缺。当兵后,冯玉祥并没有去兵营操练,而是一直在家里读私塾,只是发军饷时去军营报到一下,叫做吃“恩饷”。这也是当时人们抢着去当兵的原因之一。
在家里读了一年私塾后,冯玉祥正式走进了军营。在军营里,他依然没有间断学习。起初,冯玉祥不知道学什么好,读的都是《施公案》和《水浒传》等小说,读不懂的,就找人请教。后来,冯玉祥又开始攻读文言文。经过一番努力,较难的古文他也能读懂了。在读古文的过程中,冯玉祥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视野也比以前开阔了。
在军队里,士兵们都是混一天,算一天,因为他们知道仗一打起来,转眼间连脑袋都会不翼而飞,还读什么书,见别人读书也觉得别扭。所以,他们见冯玉祥整天抱着书本在军营里走来走去,就借故找冯玉祥的麻烦,常常在冯玉祥正读得起劲的时候,故意把蜡烛吹灭,并责怪冯玉祥影响了他们的睡眠。冯玉祥也不与他们计较,悄悄把书拿到军营外面的月光下阅读。有一次,一个老兵喝醉了,撕了冯玉祥的书,冯玉祥气得实在忍受不了,就狠狠地揍了这个老兵一顿。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动他的书了。为了不惹麻烦,冯玉祥做了一个木箱子,把书全装在里面,无论行军到哪里都随身携带。每逢夜深人静,他就把箱子放倒在床铺上,在箱子里点上一盏油灯,把头和肩膀缩进箱子,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一读就是一整夜。
大量的阅读,使冯玉祥的分辨能力和思想觉悟大大提高,远远超越了一般士兵的水平,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著名将领奠定了基础。后来,他的职位不断升高,最终由一名普通士兵上升为师长。
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冯玉祥将军:“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为一个民主的军人,他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而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冯玉祥一直以来的嗜书如命,勤奋苦读。他在书本中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他的这一精神,将永远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成为不灭的明灯。
徐悲鸿励志为国
徐悲鸿,江苏宜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画家,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他画的奔马已成为中国画的一个象征。
徐悲鸿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他从小就开始学画,由于悟性很高,画画技艺进步神速。1917年,徐悲鸿东渡日本求学。1919年,又赴法国留学。1927年回国,为变革中国美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坎坷的求学生涯,使徐悲鸿饱尝人生辛酸,激发出奋进向上的精神;祖国的动荡不安,又让徐悲鸿心系国难,励志报国,无论何时何地,他心中都充溢着中国人的志气和聪明才智。
徐悲鸿作品在法国国立巴黎最高美术学校留学时,徐悲鸿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留学生的地位低下,中国人学习办事都备受歧视。尽管徐悲鸿成绩名列前茅,并具备别人望尘莫及的作画天资,可依然处处遭人忌恨。
有一次,一个狂妄的洋学生肆无忌惮地闯进教室,讽刺中国留学生都是无知的蠢才。尽管在场所有中国人内心全都充满怒火,可身在异国,却又都敢怒不敢言。徐悲鸿极力控制自己的愤怒,针锋相对地说:“先生,你不要说得那么早,到底谁是蠢才,就让我们各自代表自己的祖国比试一下,等到学业结束的那一天,高低上下就自然分明了。”说完,他愤怒地走开了。徐悲鸿心里憋了一口气,他废寝忘食,拼命地学,刻苦地练,不顾身体的疲劳,不管胃病的折磨,参加严格的素描训练,到卢浮宫、凡尔赛宫等处临摹名画,终于取得了成功。1924年,徐悲鸿的毕业油画展出轰动了整个巴黎美术界,给那些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洋学生们以有力的驳斥。
徐悲鸿学成归国,先后任教于南国艺术学院和中央大学,从事绘画创作。他的作品多寄寓着反抗侵略,抨击卖国投降,同情人民,追求光明的思想,表现着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炽热情感和高尚的思想境界,他以一个美术家的身份奔赴国难,参加着拯救国家和民族的战斗。
为了中国的美术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徐悲鸿勤学苦读,奋发向上,其刻苦精神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他的精神就如他善画的奔马一样,将永远留在后人心间。
高士其自强不息战残疾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他将深邃、严谨的科学和浪漫、极富变化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写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科普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细菌大菜馆》、《微生物漫话》和《菌儿自传》等多部科普文章。
高士其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留学。毕业后他留在芝加哥医学研究所深造。1928年,他23岁的时候,一天他正在细菌实验室做实验,一个装着甲型脑炎病毒的试管破裂,病毒顺着耳膜侵入脑部,几天后脑炎症发作,严重损害了他的神经。以后,他瘫痪了,头向左歪,语言含混,双眼发直,生活不能自理。
然而,高士其的心没有衰竭,他没有被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灵上的创伤所击倒。他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坚持学习,最终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1930年,他怀着振兴祖国科学事业的满腔热情回到了祖国。
他从1935年开始喜欢起科普小品的创作。他尝试着写了一篇《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在李公朴等人主编的《读书生活》杂志上。没想到这篇科普小品在读者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深受读者的欢迎。从此,高士其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科普小品的创作中去了。
他以轻松愉快的笔调,通俗易懂的文风把细菌学和卫生学的知识介绍给广大群众,使群众在有趣的故事中掌握了许多知识。他的创作灵感犹如源源不断的清泉,自然流泄到人民的心田,浇开了无数朵科学普及的鲜花。
然而病魔并没有因为高士其的勤奋就停止了脚步,侵入他体内的病菌再一次向他发起进攻,气势汹汹。他的手颤抖得更加厉害,写字已经十分困难。但他以顽强的毅力,使出全身的力气握紧笔杆,继续笔耕不辍。
从1935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了一百多篇科普小品和科学论文。
高士其还怀有一颗报国之心。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高士其冲破重重阻力,到达革命圣地延安。毛泽东接见了他,称他是“中国的红色科学家”。他又于两年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他的病情又继续恶化,说话和行动已十分困难。当时延安地区缺医少药,他被送往香港和国民党统治区治病。治病期间,他坚持进行科普小品的创作。他口述,让别人笔录。
建国初期,高士其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他不顾疾病的折磨,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普及工作之中。从1949年至1965年,他创作了大约60万字的科学小品和科普论文,写下了两千多行科学诗。他撰写出版的科普作品已达到二十多部。
高士其写的科普小品涉及领域广阔,从电子到宇宙,从微生物到人类,从火到原子能,从石器到自动化,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为了写好科普小品和科普著作,他阅读了大量的科学著作。由于疾病已使他不能进行资料摘抄,所以他硬是凭着大脑将有关资料牢牢地记住。他写的科学诗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人们都称赞他是传奇式的残疾人科普作家。
高士其身残志坚,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成绩谱写了一曲生命赞歌,他始终把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他的灵魂是纯洁、高尚的,我们虽没有同他一样渊博的学识,但我们可以学习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或许能做出更好的成绩。
李四光迎难而上开创石油新纪元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湖北黄冈人,他出生在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而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年代。为了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李四光东渡日本、远去英国求学。毕业后,他拒绝了外国高薪聘用的优厚待遇,于1920年毅然回到了祖国,决心为发展中国的地质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20世纪2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刚刚开始起步,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处于逆境。早在20年代初,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投资了300万美元在陕北延安地区打了7眼深井,最终失望而去。1922年,美国又派了斯坦福大学的著名的地质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到中国,布莱克威尔德经过一番地质勘探调查,得出中国“贫油”的结论。这个结论带有权威性,使新中国的许多地质学家都陷入悲观失望中,然而李四光却迎难而上,他对中国石油前景持乐观态度。
1926年,39岁的李四光作为北京大学的代表,去莫斯科参加一个地质科学大会。当列车驶过乌拉尔山的时候,李四光突发奇想:奇怪,这里是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怎么会在平原上出现这个大山脉呢?他打开了随身携带的世界地图。地图显示,乌拉尔山脉从南到北横亘在平原上,它的东面是西伯利亚平原,西面是俄罗斯平原。他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强烈:绵长的乌拉尔山脉为什么会如此南北纵贯在辽阔的西伯利亚平原和俄罗斯平原中间?
在莫斯科地质科学大会上,李四光就这一问题向一些地质学权威请教,但没有人能给他满意的回答。
回国后,李四光翻阅了许多地质学论著,结合苏联地质图仔细研究。他注意到乌拉尔山脉的南面还有一条呈东西延伸而又向南突起的巨大弧形山脉,东起阿尔泰,经高加索,西到黑海以北,与乌拉尔山脉一起构成一个巨大的“山”字,平铺在欧亚地图上。这一发现使李四光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乌拉尔山脉形成于上古生代一次巨大的地壳构造运动中,难道这“山”字形构造正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如果真是这样,一定还有类似构造的山脉存在。
李四光决定到大自然中寻找“山”字形构造,1928年,他带领几名地质队员到江苏、广西一带考察,又发现了两个“山”字形构造。后来,除了“山”字形结构,李四光又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现了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构成的“多”字形构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