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600000009

第9章 B(4)

较《礼记·中庸》稍晚的《后汉书·列女传》就载有乐羊子之妻劝夫不要半途荒废学业的故事。原文是:“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战国时,乐羊子的妻子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妇女。

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高兴地带回家交给妻子。妻子没有接,却摇头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之水,不吃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饭食),讨厌它的名字不雅。你怎么会白白拿别人丢失的东西,让品德受到玷污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送回原处,然后到远方寻师求学去了。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问他:“你怎么刚刚学了一年就回来了呢?”乐羊子说:“在外时间长了,非常想家,所以回来了。”妻子听罢,拿起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旁,说:“这些丝绸,是把蚕茧抽成丝,而通过织布机织成的,是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成寸、成尺、成匹的。现在,如果把它剪断了,就会前功尽弃,从前的时间也就会白白浪费掉。”妻子接着又说:“你在外求学,也是要日积月累,不断地通过钻研提高自己的学识。如果学了一半就回来,这不是与剪断织机上的丝线一样吗?”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这番话,非常感动,重又外出继续求学,一去就是7年。妻子在家照料婆婆,又给远方的乐羊子送吃穿的东西。乐羊子直到学有成就才回来,后来得到魏文侯的重用。

现多比喻做事中途停止,不能坚持到底。常用来劝告人们不可中断努力。

又作“中道而废”。

【半夜三更】bànyèsāngēng

此语源于我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汉武帝太初年间,我国已开始使用“一日分为十二时”(也叫“十二时辰”)的计时制度。它以十二支(子、丑、寅、卯……)为代号,每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时辰正合二十四小时。从半夜算起,相当于现在的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三点至五点为寅时……其余依此类推。清·赵翼《陔余丛书》卷三十四就是这样说的:“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盖自太初正朔之后,历家之术益精,故定此法。”

春秋时,我国已有十二时的名目,不过当时还没有以十二支为代号。晋·杜预《左传集解·昭公五年》的注释中指出: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南移未到正中),日中,日昳(dié)(日偏西而渐下),晡时(日西沉而傍晚),日入,黄昏,人定。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对此补充说:“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dié)者未也,晡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与“十二时辰”相似的,还有分一夜为“五更”的计时方法。“更”是改变、变换的意思。我国汉代时,皇宫里都要指派人值夜,每个晚上分五班轮换,故称为“五更”。作为计时单位的“更”,与“时”相同,每更也是两小时,实际就是夜间的戌、亥、子、丑、寅五个时辰。戌时起更为一更,亥时二更,子时三更,丑时四更,寅时五更,更尽天明。后来,“五更”逐渐演变为代表夜间的名词。当时,值更人叫“更夫”,按时辰敲击木筒,这叫“打更”。

又作“深更半夜”。

【半字师】bànzìshī

因半个字的指点被拜为师。

清代学者龚炜一次出游东海,见一女子作蓝菊诗,有“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两句。龚炜感到很新颖,但又觉得“别”字不太好,于是提笔把“别”字的右偏旁“刂”抹去,保留了左偏旁“另”。原诗“东篱别染一枝花”便成为“东篱另染一枝花”,使诗的音节圆润,韵味更浓。龚炜故有“半字师”之称。

后来,人们常把改动自己诗词等作品中的某个字一半,使之更贴切的人称为“半字师”。

【帮人帮到地头/送佛送到西天】

bāng rén bāng dào dìtóu/sòng fó sòng dào xītiān这两句谚语意思一样,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但它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

帮人帮到地头,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尤其收割季节,更是忙碌劳累。在共同收割中,往往一人四垅或一人两垅往前割。由于各人的体力、能力不同,年轻力壮手脚麻利者往往先到地头,而年老体弱者就后到地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到地头的人就回头帮那些收割慢的人。但有些人帮一会儿就不帮了,结果还落个帮人的名义。人们对这种现象看不惯,就劝这些人: 帮人要帮到地头。意思是好事要做到底。时间一长,这句话含义便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已经受人帮助,而仍需进一步帮助的,人们常劝说帮人者: 帮人要帮到地头。

送佛送到西天,则来源于过去的佛事活动。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故有迎佛请佛之大礼。但佛与人同,时间长了也有想家的时候,故又有送佛回西天的礼仪。据说送佛的礼仪相当隆重繁缛。因佛不饮酒,不食荤,所以供佛送佛时,只摆清茶和蔬果。送佛上路时,一拜再拜。因怕其旁适他邦,往往给予嘱咐:“烈火炎炎,南天不要去;冰雪飒飒,北天不要去;极乐乃故乡,只可回西天!”西天十万八千里,怕佛半途而返,所以给佛带足斋饭干粮,送以纸糊的车马、猎犬,鼓励其别怕险阻,别怕驰驱。并再嘱咐:“佛啊,佛啊,你家在极乐之国!佛啊,佛啊,中道不可以回车!”故称: 送佛送到西天。

【包藏祸心】bāocánghuòxīn

祸心: 害人的心。谓表面和善而暗怀不良的企图。语出《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正月)春天,楚国的令尹公子围,借娶亲为名,率兵前往郑国,阴谋吞并郑国。郑国发现公子围别有用心,便派子羽前去婉言拒绝楚国军队入城。子羽对公子围说:“我国京都地盘狭小,不足以容纳公子的随从兵士,请允许我们在城外安排一块地方,举行迎娶仪式吧。”公子围派太宰伯州犁申辩说:“贵君能把丰氏的女儿嫁给公子已是莫大的恩惠。现安排在野外会面,就等于把贵君的恩赐丢入野草堆中。”子羽听后板起面孔,正言厉色地说:“我们郑国国小,但这国小并不是错误,如果依赖大国而不加防备,那才是错误。我们本想郑楚联姻,遇到危难时能得到楚国的保护。可是楚国却包藏祸心,打郑国主意,我们是不能不警惕呀!”公子围见郑人对他早有提防,也就放弃了原定偷袭的计划。

子羽所说的“包藏祸心”,原指公子围对郑国怀有领土野心。后人则多用以比喻不法分子心怀叵测,处心积虑干坏事。也形容外表和善,心怀恶意。

【饱汉不知饿汉饥】bǎohàn bù zhī èhàn jī

指生活在舒适安乐之中的人,体会不到人在穷困患难之中的苦楚。典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

齐景公时,天连续下雪,景公披上了白狐的皮裘。晏子跑进宫去,景公对晏子道:“真是奇怪,下这么大的雪,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冷。”晏子回答道:“古代的贤君,在饱时应该知道有人挨饿,温暖时应该知道有人挨冻,安逸时应该知道有人在辛劳,现在您却不知道。”景公觉得晏子的话很有道理,就立即下令取出一些粮食和衣服赈济饥寒的人。

后人引用“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对某种难堪的情况缺乏直接感受,因而漠不关心。

【宝贝】bǎobèi

原为动物名,属软体动物腹足类。壳卵形,大小因种而异,壳色美丽,光泽如瓷,栖于海滨岩礁,壳可为装饰。

在我国古代,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贝币,贝作商品交换的媒介,有体小质硬、携带方便、容易保藏等优点,大致在夏代已成为“货币”,至商周时期,贝币的使用达到高峰,仅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就数以万计。随着商业的发展,真贝供不应求,后来又出现了一些石、骨、蚌、青铜等质地的仿贝币,其中青铜贝(称无文铜贝)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距今已有3000多年。至东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刀币兴起,海贝及石骨仿贝的使用退居次要地位,直到秦始皇统一货币废贝行钱,贝才最后退出了流通领域。然而在云南地区,直至元明时代,海贝仍作为货币在使用。

由于贝在历史上曾充当过流通中的货币,成为财富的象征,是人们极力聚敛的财宝,故后人把珍贵之物称之为“宝贝”。

后来,宝贝常用作对自己的配偶、恋人或年轻小辈的昵称。

【抱冰】bàobīng

源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旦也。苦身劳心,夜以接日,目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溃之以水;冬常抱冰,夏还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而求和,越王一心想报仇雪恨。他刻苦自身,劳乏心神,日日夜夜都如此,眼睛疲倦得要闭上时就用蓼草来熏,脚冻得开裂时就用冷水来浇,冬天常常把冰抱在怀里,夏天手里还握着火。他心怀无限忧愁,无比严格地要求自己,把苦胆挂在门上,进出都要尝一尝。十年后,越国国富兵强,终于灭掉吴国,洗雪了当年的耻辱。

后来,人们便借“抱冰”比喻坚定意志,刻苦自励。

【抱头鼠窜】bàotóushǔcuàn

原作“奉头鼠窜”。奉: 捧。捧着头像老鼠一样逃窜。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泽(即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打败齐国后,自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劝韩信背弃刘邦,与刘、项(羽)三分天下。韩信则对蒯通说:“汉王待我厚道,我怎能见利而忘恩呢?”蒯通说道:“当年常山王(张耳)与成安君(陈余)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可是为了争张黡、陈释之事,二人结仇。后成安君袭击常山王,吓得常山王捧着头,像老鼠一样逃窜,投奔了汉王刘邦。后来借兵东下,杀成安君于泜河之南。他们俩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人的欲望大而其心难测的缘故。现在您忠心报效汉王,交情不会比常、成二人深;可您与汉王争论的事却远比他们大。您以为刘邦不会害您吗?那可错了。当年文种为勾践灭吴,立功之后却被赐死。常言道: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论交友没人比得上常山王与成安君;论忠信没人比得上文种。从这两件事您就可以接受教训了。俗话说:‘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您现在为汉王立下的功劳无人能比。有这么大的功劳,您归楚,楚人不信任您;归汉,则汉人害怕您。这些您多多考虑吧。”蒯通后来多次劝韩信,但韩信始终也不忍心背弃汉王刘邦。

“抱头鼠窜”始见于北宋·苏轼《拟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身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而“奉头鼠窜”后来亦作为成语,均用来形容狼狈逃窜的样子。

【抱薪救火】bàoxīnjiùhuǒ

薪: 柴草。抱着柴草救火。语出《史记·魏世家》:“苏代谓魏王曰:‘……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时代,魏国在安釐(xī)王时期,连续遭到秦国的侵略。安釐王元年,秦军占领了魏国的两个城;第二年又夺取了两个城,并且进逼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韩国派兵去救,也被秦军打败,魏国又割让了一部分领土给秦国,才算结束了这次战争。可是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四个城市,杀害了魏军4万人;第四年,更把魏国和韩、赵两国的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伤约15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魏国的另一将领段干子建议再把南阳割给秦国,以便换取暂时的和平。

当时,有个名叫苏代的人,不赞成魏国的这种妥协政策。他是“合纵抗秦”的创立者和主持者苏秦的弟弟。那时苏秦已死,苏代继承他哥哥的遗志,主张联合六国,一致抵抗秦国。他对安釐王说:“侵略者贪得无厌,你这样牺牲领土、主权,想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的领土没完,它的贪欲就永远不会满足。这好比救火而用柴草,将柴草一把又一把地投入大火,想这样去扑灭火焰,怎么办得到?你的柴草不完,火也就永远不会熄灭!”

魏王听了段干子和苏代的话,始终拿不定主意,致使魏国的土地不断被秦国侵占,魏国终于被秦国所灭。

后人引用“抱薪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消除患害,反而使患害扩大。

又作“负薪救火”“泼油救火”。

【抱柱】bàozhù

典出战国·庄周《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古代,有一个男子名叫尾生,他与一位心爱的女子相约在桥下会见,谁知,女子失约没有来,大水却上涨了,尾生不离开约会地点,仍然等待。水不断上升,尾生抱住桥柱,直到被水淹没,始终没有离去,最后淹死在水里。

此后,“抱柱”一词常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玉台新咏·古诗八首之八》:“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后来,人们便借用“抱柱”比喻坚守誓言,决不失约;也比喻死守陈规而不知变通。

又作“尾生抱柱”“尾生之信”。

【暴虎冯河】bàohǔpínghé

暴: 空手搏斗。冯河: 徒步涉河。谓空着两手与虎搏斗,无船而蹚水过河。源自《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意思是:“不要赤手空拳去跟老虎搏斗;不要不准备船只、泅具,就赤脚蹚水渡河。”

《论语·述而》将此语简缩为“暴虎冯河”。原文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思是: 孔子对颜渊说道:“用我,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吧!”好胜心很强的子路马上问道:“老师,如果您统率三军,那么您会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老虎、赤脚蹚水过河、死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要的是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暴虎冯河”即由此而来,现用来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的做法。

【暴殄天物】bàotiǎntiānwù

暴: 暴露。引申为耗损。殄(tiǎn): 灭绝。天物: 原指草木鸟兽等自然生物。不按照礼制规矩打猎,滥加捕杀,古人称作“暴天物”。原指灭绝、耗尽人间一切天生之物。语出《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商朝末年,政治腐败。商纣王(商朝末代帝王,姓“子”,名“辛”,“受”是他死后的“谥号”)为满足荒淫无度的欲念而肆意杀戮各种生物,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人民对此极为痛恨。武王伐纣时,将商纣王的十大罪状公布于世,其中一条是:“商王子辛,残忍无道,耗尽天下百姓物,而且杀害了许多人民。”说的就是他违反规定纵情狩猎,滥杀各种生物的罪行。由此“暴殄天物”被视为一种犯罪而为历代王朝列入刑法。

成语“暴殄天物”即源于此,后用以比喻不知爱惜财物,随意毁坏糟蹋。其比喻义比原来的范围小了。

【爆冷门】bàolěngmén

本义指冷僻的、不引人注意的方面。此语最早来自江苏、上海一带,原来不说“爆冷”,叫做“出冷门”。

同类推荐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王占义先生编著的《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收录中外词目、语目约4300余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本书条目释义简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与释义、溯源相关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无论是对家长和学生读者,还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一般读者,都具有明显的阅读和娱乐功能,既是一部理据分析溯源、始见书证探源、故事解说并重的俗语源辞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阅读型辞典。
  •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一本书读通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宗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领域有研究价值、具探索意义和为人们所关注的多个世界未解之谜,分为宇宙疑云、文明探秘、自然异象、历史迷雾、科学谜团、艺术迷踪、军事秘闻、离奇悬案、考古传奇、名人奇事10个部分,生动剖析了这些谜团背后隐藏的真相与玄疑。虽然这些世界未解之谜目前还没有完美的答案,但是却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类的想象力更好地挑战极限、探索未来。编者精心挑选了许多精美图片,它们与人物、故事、谜题一一对应,为读者展示出更为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带给读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愉快体验。古往今来,世界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历史谜团、离奇事件,我们已熟知的种种谜团还没有得到破解,而新的更加惊魂的谜团又接踵而至。这些匪夷所思的世界未解之谜激发着我们不断地增长探求神秘的好奇心……通过本书,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谜底层层揭开,真相娓娓道来的那种畅快;更能体会零距离接触世界文化和历史,全方位透视人性和历史智慧的感觉。
热门推荐
  • 芳华女侯

    芳华女侯

    我的新文《贵圈真乱》http://m.pgsk.com/a/954719/m.pgsk.com乱世沉浮,宫阙旧事。宣成二十二年,北朝大魏朝中传闻,永历帝得力心腹谋士,似乎是一女子,机变无双,狡黠多端。永历二年,南朝大夏民间传闻,永历帝亲封的芳华侯,也是一女子,闺名青樱,芳华绝代。永历三年,京中亦有传闻,永历帝宠冠六宫的英贵嫔,闺名也是青樱。此女是否彼女?此青樱是否彼青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尘往事和惊天秘密?红烛罗帐,金碧椒房,谣言纷纷,传说芳华侯时常留宿宫中,就在连皇后也不许进入的清明殿中龙榻上……礼部尚书冒死上谏:“芳华侯纵然是有功之臣,夜宿宫中也名不正言不顺,有损圣上清名!还请皇上放芳华侯回府!”他闻言冷笑道:“朕会让这件事名正言顺!”与一向得宠的逸妃在御花园偶遇,逸妃强命芳华侯行礼,谁料当夜便被打入冷宫思过!他阴沉道:“招惹她,这就是下场!”为他甘愿深宫终老,为他指点江山,为他策马沙场,为他远赴北朝纵横捭阖,却在宠冠六宫之时方知,他强留她在宫中,为的只是“得凤潜者得天下。”而她的身份却是……北朝四王拓跋彦,雪山上救她一命,战场上纵她数次,从未山盟海誓,只每年生辰遣人来道:“只盼他负你。”南朝旧事,芳华女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凤府选婿

    凤府选婿

    什么?与学长阳台接吻,竟然摔回古代?好吧!横竖都是活,那她继续玩强的生存吧!活一次也不容易,据说古代流行三妻四妾。那。。。那她一女多夫可不可以啊!某女一脸色相贪婪的问老天。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努力就是一定有收获,事实证明这句话是真理,通过吭蒙拐骗色诱俱全,加上软磨硬泡带粘性,美男是一定逃不掉的。。。不管你是王室贵族,还是江湖杀手,管你是黑白两道,或是武林剑客,她通杀。吃干抹尽的下场一般很惨,当九个出色男人摸上她家时,只有一个要求,负责。可怜的她只有泪流满面,乖乖将九男送入后宫,今后,慢慢侍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重生弃后:贵女不可欺

    相俯千金,一朝封后,世人皆羡。不想确被奸人陷害,惨死在朝堂上。意外重生,她苦恼了。别人重生,即使前世如白莲花般的女子,也会变成腹黑狠毒的邪恶女。斗奸人,铲小人,忙的不亦乐乎!可是她就是窝囊废!论手段,她不如前世那位王夫狠辣!论心机,她更差了十万八千里!论无情,她没有翻脸不认人的本事!这样的她,怎么去伸张正义,为前世的自已报仇恨!罢了,罢了,惹不起,自已还是躲得起。只要这世家人平安,她过上快意江湖的日子就好。奈何你想逍遥自在,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给你机会。你想平平淡淡,他却对你纠纠缠缠!那姑奶奶就不客气的给自已杀出一条血路来。欺我辱我,百倍还之!你若找茬,我必睚眦必报!从此后,她要掌控自己的命运!
  • 朱门嫡影

    朱门嫡影

    重生又来,姊妹狠毒,她亦变得魔高三丈。为了他种的情根,她是相门嫡女,为了改变命运一雪前耻。爱意已断绝,却因命中带煞被弃之如敝屣。最后惨死于爱人之手……她是现代女高材生,却不料渣男竟对她情有独钟,傀儡太子、俊逸王爷、神秘公子,亦不是她,皆对她用情至深,是阴谋还是爱情?是重蹈覆辙,受人指点却一朝穿越,还是佳偶良缘?她寻他而来,他又会不会随她而去?命中的他又到底是何人?且看朱门嫡影为你展开一幅朱门深宅中的锦绣画卷。庶母阴险,她见招拆招,寻找命中眼带朱砂的男子。--情节虚构,她是她,请勿模仿
  • 蜀山剑侠传5

    蜀山剑侠传5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魔动九天

    魔动九天

    从此,废柴的命运改写,领悟无上神诀,唯我独尊!,千般法诀,万般灵宝,统统收纳!他揽美女、收小弟,展神通,修炼旷世魔功。战八荒,天赐体,聚灵气,固金身,淬灵魂,纵横乾坤,逆成仙,渡天劫,破苍穹!根骨奇差少年受尽嘲讽,一次机缘获得逆天改命的涅槃神草
  • 奋斗改变人生

    奋斗改变人生

    本书根据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改编,选取80后的知名人士,如商界的李想、茅侃侃、郑亚旗、林福广,投资界的戴周颖、苏禹烈,艺界的张伯宏、何云伟、曹云金、任月丽,金牌网络写手南派三叔以及男子击剑奥运冠军仲满,采用与嘉宾问答的形式,间插点评,再现80后的奋斗历程,与读者一起分享成功者的经验、智慧和人生哲学,诠释了“励志照亮人生 奋斗改变命运”的格言。这些80后的年轻人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有着各异的身世经历,但他们身上闪烁着相同的光芒,真实、坚韧与执著。80后的年轻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更注重自我,他们勇于展现完整的、真实的自己。
  • 长生仙道

    长生仙道

    后世宅男重生仙侠世界,再掀修仙狂潮!得夺灵异宝,吞噬万千灵气,造无穷丹药!!承血帝功法,跳脱诸天轮回,证长生仙道!!叙写一段荆棘丛生,路途坎坷的修仙之旅,且看林进一个血魔宫的无名小卒,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