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5900000012

第12章 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3)

刘娥当上皇后以后,真正成为了真宗的左膀右臂,不光是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而且在朝政事务和后宫管理上也为真宗提供了不少帮助。史载刘娥“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曾经幽居在张耆家的日子里让刘娥变成了一个才华超群、知书达理的女子,无论朝中宫中都对这位刘皇后心悦诚服。刘皇后的记忆力非常好,机警过人,对朝中大臣的关系了如指掌,所奏之事听一遍就能记得清清楚楚。在后宫里她小心谨慎,勤劳简朴,从不铺张,朝中宫中的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妥当,既能遵照规矩又能给予关怀,真正地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深得真宗信赖,嫔妃拥护,百官爱戴。此时真宗赵恒已经离不开刘娥的辅助,每天奏折中所议的朝中大事都会告诉她,“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而刘娥聪明机警,深谙处世之道,博闻强识,能把书上的道理和现实联系起来,实时处理的得体,所以真宗一有什么重大问题都会和刘娥商量一下,听取她的建议,而刘娥则对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会把历史上的前车之鉴翻出来告诉真宗,与其探讨如何处理得有技巧、有分寸。真宗每天批阅奏章到深夜,刘娥三十年如一日地陪伴在真宗身边,不时给他提出建议。真宗每次出游巡幸各地都会带着刘娥一同前往,二人一起走过了风雨兼程的三十年。但是在儒家思想发展到极致的宋代,等级制度森严,宗族血统非常被看中,真宗虽然暗度陈仓地立了刘娥为皇后,但是朝中的老臣们对此事还是心存芥蒂的。此时朝中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宰相李迪、寇准为首的士大夫群体,一是以丁谓、钱惟演为首的朝中有势力的重臣。为了让百官心服口服,身在高位的刘娥明白必须发展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于是,她让赵美娶了钱惟演的妹妹,笼络钱惟演、丁谓一派。而这两派在朝中水火不容的关系,也促成了刘皇后朝中威信的确立。天熙四年,真宗赵恒病重,太子赵祯年少,所有朝中事宜交给刘皇后处理,而刘皇后这时还是亲丁谓派的,所以丁谓的势力是炙手可热的。丁谓这个人当年是寇准提拔起来的,后来却对寇准大肆排挤,恩将仇报,是个十足的小人。而寇准则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有胆有识的人中豪杰,因此在朝中不免有些恃才放旷,一时间得罪了很多人,一些本来欣赏寇公为人的官员也投靠丁谓手下,其后刚直不私的寇准因为处治蜀中刘氏的宗族,得罪了刘皇后,使得自己在朝中的形势特别被动。寇准心里明白,如今的朝政已经由刘皇后掌握,皇后是亲丁谓一派的,自己要想有前途,还得依靠真宗,于是他便制造“天书”,笼络真宗身边的宦官周怀政。寇准这么做也不是没有效果的。有一天,病重已久的宋真宗对周怀政说:“朕死了以后,担心会出现吕后武周的混乱局面,想让皇太子监国。”周怀政说:“陛下所言极是!”出来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寇准。可是谁能料想到,这正是寇准、丁谓两派矛盾爆发的导火线。此时的太子赵祯只有十岁,太子监国就意味着必然是朝中的士大夫把持局面,这样寇准就可以排挤出丁谓一派,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曾遭贬谪多年的寇准早已摩拳擦掌,他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立即向真宗提出让太子监国、罢免丁谓职务的建议,谁知道病重的真宗竟然糊里糊涂地答应了。寇准乐颠乐颠地回到家中,找来杨亿喝酒,杨亿素来敬重寇公的为人,便答应起草太子监国的诏书。酒过三巡之后,抑郁已久的寇准觉得自己的春天即将到来,酒酣耳热之际居然大声嚷嚷地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隔墙有耳,丁谓几乎在寇准刚喝完酒就知道了这个消息,大为震惊之后便向真宗报告了这个情况,并大肆诋毁寇准,要求真宗对寇准严加查办,病重的真宗居然也稀里糊涂地答应了。于是豪放不羁的寇准又一次被罢相,相位落入李迪之手。这件事让真宗很恼火,一是寇准急着让太子监国,意欲自己掌权,二是寇准居然和真宗身边的太监私交甚密。

周怀政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看情况不妙,估计要引火烧身,索性“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跟平时关系不错的杨崇勋、杨怀吉商量发动一场宫廷政变,废掉皇后刘娥、逼真宗禅位,并召回寇准担任宰相。谁知道这俩人出门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丁谓,丁谓大惊,趁夜间穿上便装坐着妇人的马车去联系他的党羽。第二天,他们把这件事告诉了真宗,说寇准是幕后的主谋,并把寇准先前为了复相伪造“天书”的事情给揭发了。真宗龙颜大怒,想要诛杀寇准九族,李迪从中说了半天好话,真宗最后才决定贬他为相州知州,这时丁谓小人的心态又爆发了,他觉得相州不够远,便擅自改了圣旨,贬寇准为道州司马。

有一天,真宗在召见辅政大臣议事的时候,突然很生气地说:“皇后越来越不像话了,昨天把妃嫔都唤到她那里去,不让任何一个亲近我,把我一个人丢在寝宫里。”说完又睡着了。李迪作为首辅大臣,又是亲寇准派的,再加上因为立皇后的事对刘娥心存芥蒂,于是趁机对真宗说:

“既然皇后如此张狂,皇上就该以国法治她。”正当李迪口沫飞溅地陈述皇后的过失和如何处治的时候,真宗忽然清醒过来了,坐在椅上越听越不对劲,就问大臣们:“这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处治皇后?”众臣面面相觑,便将来龙去脉重新说一遍。真宗大惑不解地问道:“我真的说过这样的话吗?没有的事!”李迪顿时目瞪口呆,从此跟皇后结下了梁子,不久便遭到罢相。到了乾兴元年,真宗已是病入膏肓,自觉大限之期不远,便在承明殿召见群臣下诏说:

“皇太子赵祯资善堂听政,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这道诏令在名分和事实上,都给予了刘娥裁决天下事宜的权力。这道诏书发布不久后,宋真宗赵恒就驾崩了,太子赵祯继位,即宋仁宗。此时的刘娥已由皇后变成皇太后,由幕后走到台前,是大宋天下真正的决策者。就刘太后与仁宗如何坐朝的问题,大臣们展开了讨论,后来宰相丁谓建议,每当朝议时,皇帝坐在承明殿,太后另择一地听取百官汇报。刘娥觉得不可行,就说:

“皇帝视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最后决定,每天朝议时宋仁宗与刘太后一起上朝,仁宗坐在左边,太后坐在右边,皇帝称“朕”,太后称“吾”。就这样,刘太后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听政生涯。

掌权后的刘娥,首先做的是稳定人心,树立威信。虽然真宗一道诏书给予了刘娥统御天下的名分,但是朝中的一些官员对刘太后还是不会心服口服。首先是因为在前代屡屡出现因争夺皇位而父子相残、兄弟反目的前车之鉴,众臣甚为担心年仅十一岁的仁宗;另一方面,刘娥出身卑微,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些人认为她不具有母仪天下的资格,对她还抱有成见。所以刘娥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加固与仁宗之间的关系,不允许任何人离间;二是培植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提高自己的地位。王曾曾经通过钱惟演向刘娥进谏,说太子年纪还小,没有皇后相助是无法成长立足的;而皇后若是不倚仗太子的名义,恐怕也难以笼络人心;皇后如果在这时对太子格外加恩,太子才得平安;而只有太子平安了,皇后和刘氏一族才能最终有所倚靠,平安无事。此后刘娥不但兢兢业业地处理国事家事,而且精力还集中在对少年的仁宗的教导上。她一方面让仁宗随自己一起处理政事,学习治国安天下的道理,另一方面让仁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她还专门在崇政殿的西厢房给仁宗安排了一个读书的地方,邀请全国著名的博学之士给他讲习经史,朝夕诵读,不但修学,而且修身,不但立人,而且立德,为北宋的中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平日里对仁宗的关怀也是细心备至,饮食起居都要过问,断除一些佞臣妄图挑拨他们母子关系的想法。

刘太后当权后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提高自己家族的地位。首先刘娥大力抬高刘家地位,追尊加封刘氏祖宗: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另一方面,宋代以士大夫为尊,刘娥则是积极地和刘氏的士大夫结亲。早在真宗时期,刘娥就有和朝中刘氏士大夫攀亲戚的想法,她找到谏议大夫刘综,而刘综似乎不愿意这么做,回答她说自己家没有亲戚在宫中,搞得刘娥非常尴尬。现在做了皇太后,更需要提高自己家族的地位了,她发现龙图阁直学士刘烨的家谱非常煊赫,祖上都是士大夫,于是她便找到刘烨套近乎让他把族谱拿出来。宋代的士人都非常清高,很有气节。刘烨不愿意和皇太后攀亲戚,就不想把家谱拿出来给她看,而刘太后又逼得急,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装病晕倒,并坚持要去京城以外的地方做官,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刘娥拿他没办法,只能放他走了,攀亲的闹剧就到此为止了。刘娥一看,指望别人家的人是指望不上了,于是就发展自己家的人。她想到了唯一的“哥哥”刘美,他这个人忠厚老实,但是死得早,真宗曾追赠他为太尉、昭德军节度使,刘美的长子刘从德当时年仅十四岁,升为供备库副使,次子刘从广才刚出世也封了个内殿崇班。刘美的女婿马季良也进了史馆,官至龙图阁直学士。

刘娥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罢黜丁谓,收回皇权。因为寇准士大夫一派一直对出身卑微的刘娥心存芥蒂,所以在刘娥正位后宫的时候,她笼络的是丁谓一派的重臣。现在刘太后成了真正的掌权者,丁谓一派当然是炙手可热,飞扬跋扈。当时处理朝中事务的机制是仁宗和刘太后每月上两次朝,朝中大事由刘太后和丁谓等人商量,军政事务由雷允恭奏明太后,由太后批示。这样就形成一个局面:朝中事务丁谓管,军政事务雷允恭管,直接架空了刘太后。丁谓这个人是个十足的小人,惯用卑鄙的伎俩,欺上瞒下,递给刘娥的奏章都要经过他之手,对自己不利的统统不呈报,对百官同僚就拿太后来压制不同意他意见的人,一手遮天。

丧心病狂的丁谓想要借刘太后之手置政敌寇准、李迪于死地,他令人把刘太后发下贬谪李迪、寇准的诏书纂改为诛杀他们的诏书,让使者不得拿出诏书宣读,直接逼李迪、寇准自杀,不过最后寇准还是识破丁谓的阴谋,逃过一劫。丁谓此时有些得意忘形,根本不把年过半百的刘娥放在眼里,这使得刘太后很恼火,以前为了培植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只得笼络丁谓一派,现在真宗下了诏书,刘太后已成为是统御天下的实际掌控者,丁谓这个人在朝中声名狼藉,刘娥决定除去这枚钉子,加固皇权。

于是她找了一个机会:在雷允恭主持修建真宗的陵寝时,他擅自移动了地穴,而且倒霉的是他不偏不倚地移动到了一个泉眼上,这是风水中的“绝地”。这件事他并没有提前通知刘娥,刘娥知情后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雷允恭拘捕查办。这时候,王曾便不失时机地向刘娥揭发丁谓,说他才是擅自移动皇陵的幕后指使者,他意欲破坏皇家风水、毁坏大宋江山,“包藏祸心,故令允恭擅移皇堂于绝地”。王曾的这个举动,恰巧符合刘娥的意图,于是刘娥便将计就计,下旨罢黜了丁谓。丁谓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恐,呼天呼地,指天誓日地为自己辩解,这时内侍走出来问他:“相公在和谁说话呢?太后早就走了。”其实,这是刘娥早就想做的事情,丁谓这回真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经过这三件事情,刘太后完成了对皇权的回收,加固了自己家族的地位,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一心一意地开始辅佐仁宗开创北宋的中兴时代。

刘娥听政的十一年里,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百官诚服,天下祥瑞。

史载“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另一方面,刘娥对后宫事宜也处理得非常得当,有礼有节,《宋史》中描述道:“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赐与有节。”传说邓国大长公主姐妹入宫拜见刘娥,刘娥看见他们年长色衰,头发稀疏,叹道:“姑老矣。”并赐给她们贵重的珠玑帕首,用来遮挡脱落的头发。润王妃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跑到刘娥那索要一份,刘娥婉拒到:“大长公主她们是太宗皇帝的女儿,先帝真宗的妹妹,照顾她们是应该的,我们这些赵家的媳妇就不用太讲究了。”可见刘太后对赵家的子嗣是非常关照的,而对赵家的媳妇们处理得也很得体,不偏不倚。刘娥在生活上也十分简朴,以身作则,在宫中做出表率。有一回,太后宫中的侍女看见皇帝侍女的衣服非常光艳,觉得自己是太后宫中的人怎么衣着还不如皇帝的宫娥?刘娥听说此事,告诫她们说:“那是皇帝嫔妃才有资格享用的,你们哪能有这样的资格。本宫这个坐垫已经十年没有换过了,你们凭什么要天天穿金戴银呢?”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朝中垂帘,刘娥都以国家安定、天下太平为重,从不徇私偏袒。曾经有一个叫方仲弓上书刘娥效仿武则天为刘氏祖宗立庙,还有一次太常程琳献《武后临朝图》,刘娥都对他们怒斥道:“我不会做这种有负祖宗的事情!”在用人上,刘娥赏罚严明,启用大夫们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并予以重任,对刘氏宗亲也不袒护,决不容许他们做违法乱国之事。

但是在这垂帘听政的十一年里,也是不平静的十一年,无论在官场还是民间,始终有一些人认为刘娥的出身与她所拥有的权力不符,何况后妃干政,名不正言不顺,包括范仲淹也曾进言阻止仁宗率百官为刘太后拜寿,对于刘娥的指责和攻讦也从未停止。随着仁宗年龄的增长,要求刘太后还政于仁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明道二年,刘娥冥冥之中感觉大限将至,便决定身着衮衣祭祀太庙,这在宋王朝以前是从来没有的。虽然遭到一部分官员反对,但最后刘太后还是身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太庙完成了祭典初献之礼,并在文德殿接受了百官献给她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过了一个月,刘娥在宝慈殿病逝。在她去世后的第二天,仁宗在皇仪殿召见了宰辅重臣,号啕大哭,并向大臣们询问道:“太后临终的时候,扯了几次身上的衣服,好像有什么话要交待,但已经无法言语了。不知道她究竟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参知政事薛奎听后,心里明白了事情的原由,向明仁宗奏道:“想必太后是不愿意穿着天子冠服入葬,她不想被先帝看见她这个样子。”仁宗这才恍然大悟,随后下令给太后换上皇后的服饰,实现了她侍奉真宗的愿望。九月,赵祯下诏将刘娥和李宸妃安葬在永定陵。

刘娥逝世以后,在刘娥当权时被贬谪的一些官员又重新回朝任职,这些官员纷纷向仁宗控诉刘娥当初不得当的举措,请求仁宗给予平反昭雪。仁宗是个极其孝顺的人,虽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但是不忍心听到别人再说他母亲的坏话,于是下令众人不得再议论刘娥的是是非非。虽然赵祯不是刘娥的亲生儿子,但是刘娥待他百般疼爱,悉心教导,爱护有加,赵祯也对刘娥十分敬爱,在开棺的闹剧发生之前从未怀疑过自己的身世,刘太后死后,仁宗给予了刘家的子孙十分丰厚的待遇。仁宗任命刘美十七岁的儿子刘广为滁州防御使,还为他作主迎娶了荆王赵元俨女儿为妻;在刘广死后,追赠他为昭庆军节度使,谥号良惠。刘从德的儿子刘永年智勇过人,在他死后追赠他为崇信军节度使,谥号庄恪。刘娥一生兢兢业业地陪伴在真宗身边协助处理国家大事,在真宗死后,朝中两派斗争水火不容的情况下,受命于危难之际,完成了皇权的回归,又十年如一日地教导自己的儿子,处理国家事务,处理后宫事务,完成了一个内无大忧,外无大患,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北宋中兴治世。虽然刘娥在政治斗争中为了确立自身地位、维护皇家权力而受到一些非议,但是就她为北宋一个朝代,一个民族所立下的功劳而言,始终是瑕不掩瑜的。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来考虑这个北宋年间情感经历最动人,宫廷生活曲折,辅政生涯最尽心的奇女子,她的人格魅力和光辉都是不可抹杀的。是是非非,沧海桑田,也许有一天这位在宋朝众多皇后中间出身最卑微、经历最传奇、权力最大、争议最多的奇女子也会如同武后一样——“无字碑头镌字满”。

同类推荐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

    《梦想与智慧的力量——闽商传奇》讲述了数十位福建商界英雄的传奇故事,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令人起敬人物的人生理想、创业历程和成功法宝、情感世界,读来引人人胜,引人思考。
热门推荐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盛唐极品纨绔

    盛唐极品纨绔

    一位德智体美劳全优的医疗代表,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时空,凭着他优秀而又执着的品德,在这个时代,开创了一个美好未来的高级励志故事。所有安静的美男子和性感的美女们,请在此留下你们优雅的踪影与美丽的倩影。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父亲的王国

    父亲的王国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满足孩子好奇心的经典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包括生活是一面镜子、快乐的人生两辑经典故事。
  • 嫡女策-盛世女相

    嫡女策-盛世女相

    “姐姐可知道,功高震主之说?”“姐姐可知道,后权大于帝权,就再无夫妻之名?”“姐姐可知道,从你得受万民敬慕的那一天开始,你的夫君,南衡的皇帝,就已经成了妹妹我的裙下之臣?”“姐姐你样样都胜于我,可独独在最后这一刻,还是我赢了。”战场征战之时,她被十二道加急皇令急召回宫,却怎么也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无尽的地狱。曾经出生入死的兄弟,帮着她征伐天下的兄弟,却最终一个个的死于非命。而她,最后却被自己心爱的夫君和最疼爱的妹妹一起设计背叛。一杯鸩酒,让她带着满腔的恨意与不甘,奔赴黄泉之路!一朝睁眼,却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在了曾经被她重创的敌国北流朝的丞相嫡女,从小就是痴儿的墨流卿的身上。这一世,她势要为曾经的恨与怨做一次了解,为了曾经的兄弟,为了她曾经的有眼无珠,她绝对会全部讨回!从相府痴儿,到朝廷权利巅峰,从北流皇朝,到四国鼎力的整个天下,她一步步踩着鲜血踩着白骨走来,而她的身边,慢慢的开始聚集各色完美而出色的男人。【精彩片段】“这里是什么?”某个男人摸着她平坦的肚子,淡淡的问道。“肚子!”女子冷冷的说道。“哦?你还知道这是肚子?好稀奇,竟然还是肚子!”男人衣服惊讶的样子,眼底却带着深深的笑意,嘴角噙着戏谑的笑,声音低沉温润。“......”女人恼怒渐渐的从眼底呈现,这个该死的男人,不只在朝堂上和她作对,私底下更是不饶人,整个人整张嘴就钉在她的身上,却让她打不得骂不得。“哟,墨相这是恼羞成怒了?”男人一副很体贴的样子,上前轻笑的揽住她的肩,轻声的在她的耳边说道:“既然墨相知道这是肚子,就应该知道其作用,要不我们就在这肚子里种个娃娃玩玩,怎么样?”种个,娃娃,玩玩!!!!女人眼底渐渐聚集风暴,精致绝伦的脸上却反而露出绝美的笑容:“既然想玩,那就用你的肚子去种个玩玩好了!如此,我很乐意效劳!!”男人一阵沉默,好半天才幽幽的说道:“也好,我们试一试,看看娃娃到底是比较喜欢我的肚子,还是比较喜欢墨相的肚子,我想,这样的话,墨相应该会觉得比较公平吧!”女人:“......”【本文一对一,喜欢的亲收藏哈!】☆☆☆推荐☆☆☆墨的未来玄幻异能文:【星际女王-首席指挥官】好友君残心的古言穿越宅斗文:【丞相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