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人在某天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有一张奖券,刮开一看,竟然中了一个叫美国远东公司设置的二等奖:88万元,下面附有兑奖电话。老人于是照上面的电话打了过去,一个女的接了电话,听说老人中了奖,比老人还高兴,叫老人先出个人所得税才能给他兑奖。老人心想比起88万来,这1000多块个人所得税不算什么,于是到银行把这个人所得税打到了指定的账户上。接着,那个公司又打电话要老人捐点钱给希望小学,后来又说他们搞错了,是88万美元,要老人补交个人所得税……最后,老人没拿到所谓的“88万美元”,反而给那个公司打了68万元人民币。后来,老人醒悟了,报了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着手调查,结果把这些骗子抓获归案。在破案的过程中,公安人员发现受骗上当的人还真不少,全国各地都有。
这个案件告诉我们:不管天上掉的是烙饼、馅饼还是比萨饼,最好是趁热就扔掉,因为天上掉馅饼,不是圈套就是陷阱。
其实此类骗局在生活中经常发生,但还是不断有人上当受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喜欢贪小便宜。如果不贪小便宜,即使骗子的骗术再高明,人们都不会上当的。
那些白白提供给你的东西几乎都是充满危险的,因为它们通常不是涉及一个骗局,就是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需要你为之付账的东西。凡事有利必有害,“天上掉馅饼”背后更可能隐藏着大害。
从古至今,只有能明事非、辨利害的人,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见利思害。让自己多一些自控力,不要贪小便宜,不把那些看似美味的馅饼放在眼里,才不会身受其害。
穷人最缺的不是钱
穷人最缺少什么?很多人都会这样回答:“穷人最缺少钱。”是的,穷人是缺钱,但穷人最缺少的是钱吗?
如果你现在正过着贫穷的生活,你就应该深思这个问题。
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国博比尼医院去世。临终前,他留下遗嘱,把他46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博比尼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万法郎作为奖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遗嘱。他说:“我曾是一个穷人,去世时却是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走进天堂的。在跨入天堂的门槛之前,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现在秘诀就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的一个私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三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无法从墓穴中伸出双手为他的睿智欢呼,但是他可以从那只保险箱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后,《科西嘉人报》收到大量信件,有的骂巴拉昂疯了,有的说《科西嘉人报》为增加发行量在炒作,多数人还是寄来了自己的答案。
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穷人还能缺少什么?当然是钱了,有了钱,就不再是穷人了。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一些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没遇到好时机,股票疯涨前没有买进,股票疯涨后没有抛出。总之,穷人都穷在背时上。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现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一些人之所以成了穷人,就是因为学无所长。还有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每个党派在上台前,都曾给失业者大量的许诺,然而上台后真正关爱他们的又有几个?还有一些其他答案,比如:是漂亮的外貌,是皮尔·卡丹外套,是《科西嘉人报》,是总统的职位,是沙托鲁城生产的铜夜壶,等等。总之,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那个保险箱。在48561封来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蒂勒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在颁奖之日,《科西嘉人报》带着所有人的好奇,问年仅9岁的蒂勒,为什么想到的是野心,而不是其他。蒂勒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巴拉昂的谜底和蒂勒的回答见报后,引起不小的震动,这种震动甚至波及英美。一些好莱坞新贵和其他行业几位年轻的富翁就此话题接受电台的采访时,都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缺点,即缺乏野心。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贫困的边缘,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已经默认贫穷,从来不思改变,而是安贫乐道,把贫穷的折磨当成一种必然来对待。
贫穷是一种思想病,因此你必须有这种观念:有了“我想要”,才有“我得到”,欲望是财富的原动力。
穷人和富人刚开始时彼此相差的就是这么一步——野心,可是在若干年以后,他们却可能有天壤之别,富人总是上了他的天堂,穷人总是下了他的地狱。
人生成败的关键就只差那么一步。这一步就是走出去,去努力、去奋斗、去改变现状。没有这一步,贫穷是不会消失的,富有也不会诞生。躺在贫穷的床上讨伐贫穷是没有希望的,更多的可能是被扼杀。
给自己一点成功的野心吧,最终,你会从穷人堆中脱颖而出,步入富人的行列。
最好的并不总在更远处
生活中常有这种事情:来到跟前的往往轻易放过,远在天边的却又苦苦追求;占有它时感到平淡无味,失去它时方觉可贵。可悲的是,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我们却依然觊觎那些“得不到”的,跌入这种“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的陷阱中,遗失了我们身边最应该珍惜的东西。
100多年前,美国费城的6个高中生向他们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学多才的牧师请求:“先生,您肯教我们读书吗?我们想上大学,可是我们没钱。我们中学快毕业了,有一定的学识,您肯教教我们吗?”
这位牧师名叫R·康惠尔,他答应教这6个贫家子弟。同时他又暗自思忖:“一定还有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他们想学习但付不起学费,我应该为这样的年轻人办一所大学。”
于是,他开始为筹建大学募捐。当时建一所大学大概要花150万美元。
康惠尔四处奔走,在各地演讲了5年,恳求有志于学习的年轻人捐钱。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辛苦筹募到的钱不足1000美元。康惠尔深感悲伤,情绪低落。当他走向教堂准备做礼拜的演说词时,低头沉思的他突然发现教堂周围的草枯黄得东倒西歪,他便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的教堂周围的草呢?”
园丁抬起头来望着牧师回答说:“噢,我猜想你眼中觉得这地方的草长得不好,主要是因为你把这些草和别的草相比较的缘故。看来,我们是常常看到别人美丽的草地,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园丁的一席话使康惠尔恍然大悟。他跑进教堂,开始撰写演讲稿。
他在演讲中讲了一个农夫的故事:有个农夫拥有一块土地,生活过得还不错。但是,当他听说可以找到埋有钻石的地方时,他便想,只要有一块钻石,就可以富得难以想象。于是,农夫把自己的地卖了,离家出走,四处寻找可以发现钻石的地方。农夫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然而从未能发现钻石,最后,他囊空如洗。有一天晚上,他在海滩自杀身亡。
可是,那个买下这个农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块异样的石头,拾起一看,它晶光闪闪,放射出光芒。他仔细察看,发现这是一块钻石。这样,就在农夫卖掉的这块土地上,新主人发现了从未被人发现的钻石宝藏。
这个故事是发人深省的,康惠尔写道:财富不是仅凭奔走四方去发现的,它属于自己去挖掘的人,属于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属于相信自己能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奇迹的人。
康惠尔做了7年这个“钻石宝藏”的演讲。7年后,他赚得800万美元,这笔钱大大超出了他想建一所学校的需要。
今天,这所学校竖立在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这便是著名学府坦普尔大学——它的建成只是因为一个人从平实的故事里得到的启迪。
“不管远方风雨兼程,我依然独行”的勇气固然可嘉,但若因为远方的诱惑而失去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你将犯下最愚蠢的错误。既然生命之箭一经射出就永不停止,那么与其追逐那虚无的目标,不如将它射在“现在”的靶上,珍惜眼前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