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6300000007

第7章 金屋藏娇终无名——蒋介石的侍妾姚冶诚(2)

原本老太太和大夫人也不是什么太计较的人,一来二去,大家相处得还不错。总听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话没错。但我们多数人往往没有去想这个“背后”,往往就意味着劳苦、放弃、担当、孤寂、委屈与泪水。而蒋介石的背后有这么多坚韧、忍耐、包容、甘于奉献的女人,这只能说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在蒋介石一家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她们虽然没有伟大的外在功绩,但确实算得上伟大女性。他们都应了女作家冰心说过的一句话:这世界缺少了女人,至少没了五分的美丽、六分的温柔、七分的爱和八分的坚强。如果没有这些女人的顽强、体贴、懂事、勤谨与谦卑,蒋介石的人生和革命之路也肯定不会达到权力与事业的顶点。

蒋介石原本害怕爆发家庭矛盾,看到这样的情景,悬着的一颗心也放下了,没有了对姚冶诚的担心,他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到革命中去。

考虑到姚冶诚大字不识几个,蒋介石便专门聘请了毕业于湖州育婴师范学校的毕业生陈志坚来到溪口,当了姚冶诚的家庭教师,专门教姚冶诚看书识字。

回到丰镐房之后,姚冶诚也和蒋介石过起了聚少离多的日子,看到大夫人有亲生儿子蒋经国这个最大的寄托,她的心中隐隐期待,希望自己也能够为蒋家生下一儿半女,也算是完成女人最重要的任务了。可惜,她这个心愿却一直未能达成,虽然在几年间也不是没有和蒋介石朝夕相处的日子,但不争气的肚子就是没有动静。

这时在上海的蒋介石,已经收养了戴季陶的儿子,取名蒋纬国。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1919年的时候,蒋介石便将蒋纬国送回了丰镐房,交由没有孩子的姚冶诚抚养。这一年,蒋纬国虚岁四岁,属于刚刚开始记事的年纪。

三十多岁一直没有孩子的姚冶诚看到蒋纬国的时候,欢喜极了,她生性善良,也很喜欢孩子,尽管不是自己亲生的,但仍然视若己出地来照顾,孩子还小,也很容易培养感情,没多久,这对母子就已经感情好到没有间隙了。

但在称呼上,按照长幼有序的传统,蒋纬国要称呼毛福梅为“娘”,而只能管姚冶诚叫“养母”。

但不管称呼如何,这段母子情缘算是种下了,蒋介石也很疼爱蒋纬国,时常回来探望,要么就把姚冶诚母子接出去玩,享受一下一家三口的甜蜜时光。

得到一些,势必失去一些

但是谁说过,“有失必有得”,随着姚冶诚饱尝当母亲的幸福感,她和蒋介石的关系也在悄然恶化。姚冶诚一生没有什么嗜好,却独独好赌,可能长久内心寂寞,也没有什么寄托吧。虽然有了家庭教师教得她略懂些文字,但也只是皮毛而已,更不要说把读书写字当成乐趣了。相反,一堆人凑成一桌打打麻将,倒是来得轻松惬意得多。

自从蒋纬国来到丰镐房,这不大的地方更显得促狭了,为使大家都住得舒坦,也为了避免日久而生的家庭矛盾,蒋介石便租了溪口上街王昆生家的房子,让姚冶诚带着蒋纬国搬了出来。陡然的自由,无需处处小心谨慎地看着婆婆和大夫人的脸色,姚冶诚自然感到一阵轻松,不用照顾婆婆,闲暇的时光多了起来,寂寞难耐的她经常往返溪口和上海,带着儿子两地居住。

上海是个花花世界,朋友也比较多,原本姚冶诚就喜欢打麻将,到了上海更是像进入了“温柔乡”,几乎每天都有牌局,有时候甚至通宵达旦。

这人一旦沾上了赌,便是很难戒掉的。坐在牌桌上,手指利索地洗牌摸牌,眼睛发亮地盯着自己想要的牌,脑子里算计着“上家”、“下家”会怎么出牌,赢了欢天喜地,输了发誓扳本,哪里还管得了什么春花秋月,儿女情长。

这样一来,蒋介石心里不高兴了,他原本就是被伺候惯了的人,姚冶诚偶尔偷懒,他也是能宽容的,但像如今这样整天痴迷麻将桌,有个事情使唤不动不说,大半夜的还点着电灯“奋战”,完全不顾楼上蒋介石、蒋纬国父子的休息,这就令人生气了。

蒋介石脾气暴戾,一旦有什么不满,往往言语尖刻,恶语相向。他一怪姚冶诚整天痴迷赌博,快赌得没有人性了。二又怪罪姚冶诚不体贴关怀,生活中什么事情还得他自己动手去张罗,越说越气的他甚至指责起姚冶诚没有文化,说话粗俗不堪,在老家的时候把老太太都得罪了,没有一个人喜欢她!说到气头上,便忍不住抓起东西往地上砸。姚冶诚曾经也是宽厚之人,不知是不是忍得太久终于爆发,总之她也学着蒋介石恶言交加,夫妻俩的战争多了起来,家里到处可见摔碎了的什物,全然没有了相敬如宾的礼让谦和与温情。

这时他们住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的一栋房子里,和蒋介石的好友戴季陶、张静江相隔不远,有时候夫妻俩的争吵声甚至能传到朋友家去。朋友出于好意相劝,但这也弄得蒋介石好不尴尬,同时对姚冶诚更加不满和愤恨,几次打主意,要搬出去和姚冶诚分开。

有一天,蒋介石突然发高烧,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姚冶诚也随后炖好了养生的药膳送到医院中来,没想到的是,积怨已久的蒋介石非但不领情,还翻旧账指责姚冶诚整天只知道赌博,不务正业,天天找茬,简直就是悍妇。

姚冶诚热脸蛋贴了冷屁股,内心很不痛快,便回了几句嘴,这下惹得蒋介石大发雷霆,把她赶了出去。

1921年,姚冶诚再度搬家,搬到了奉化县城的西街岭墩,蒋介石便把儿子蒋纬国送到了当地的培本幼稚园读书。

在儿子身上,人们看不到蒋介石半点暴戾乖张的脾气,他经常亲自接送蒋纬国,总喜欢把儿子架在脖子上招摇过街。

如果说此时的姚冶诚已经让蒋介石心生厌恶,那么儿子蒋纬国则成为了他唯一留下来的理由。

可惜,空虚无聊的姚冶诚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婚姻和丈夫的渐行渐远,整日无所事事的她依然靠打牌来打发时间。

1922年,姚冶诚迁居宁波,住在江北岸引仙桥10号。

6月16日凌晨,由于陈炯明叛变,叛军炮击总统府粤秀楼,孙中山先生紧急避难于永丰号兵舰。第三天,孙中山拍了封电报给蒋介石,内容曰:“事紧急,盼速来。”蒋介石于危难时刻赶到永丰号与孙中山及其他同仁共商大事,他因此取得了孙中山先生的高度信任,铺垫了他此后飞黄腾达的道路。

1923年,蒋介石奉命赴苏联考察,姚冶诚显得更加孤独了,儿子已经上学,平时无须她操心,于是愈发沉迷牌桌,不能自拔。

蒋介石从苏联回来后,与姚冶诚的关系明显生疏,虽然没有了原先的争吵,但曾经的关怀也消失殆尽,唯一的交流都是围绕儿子蒋纬国进行的。其实这个时候,蒋介石身边已经有了别的女人,一个年轻、漂亮、知书达理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陈洁如。这是姚冶诚从各方面都无法相比的。

蒋介石费尽心机追求陈洁如,这些事情姚冶诚早有耳闻,她也不是不想闹,不想替自己争取,但她能见到蒋介石的机会都很少,每每谈及这个话题,换来的也不过是争吵罢了。妒忌、不甘、愤恨……内心五味杂陈,只有她自己能够明白。

1924年,蒋介石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带着太太兼私人秘书陈洁如南下广州,把姚冶诚和儿子蒋纬国留在了上海。姚冶诚很想念蒋介石,也非常希望能够去广州和蒋介石一起生活。但聪明的她也知道,蒋介石现在有了新欢,对她这个旧爱早已忘情了,靠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都争取不到南下的机会的。

但,她还有儿子。蒋纬国虽不是蒋介石亲生,但蒋介石却非常疼爱这个过继来的儿子,当蒋纬国刚刚会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时,姚冶诚便让儿子给远在广州的父亲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如下:“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亲爱的爸爸了,心里非常想念,如果我能长上翅膀,我一定飞到广州看望我的爸爸……”

蒋介石收到信之后非常感动,爱不释手地捧着左看右看,见儿子稚嫩的歪歪扭扭的字,仿佛就看到儿子那胖嘟嘟的小脸和最最纯真的笑容。他把信放在办公桌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时常凝望。

这封信也勾起了蒋介石浓浓的思念之情,他即刻命秘书去拍电报,让姚冶诚带着儿子来广州。

有人说,这是姚冶诚的心计,但所有爱情不都是从盲目走向理智的吗?何况她现在已经失宠了,就算利用了蒋介石的舐犊情深,这对于一个苦苦思念丈夫的女人来说,也不为过。

来到广州之后,姚冶诚发现,蒋介石在这里已经名声赫赫了,人人都尊其为蒋校长,出入家门都好大阵仗。姚冶诚明白,要是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那些毛病,是无法和蒋介石相处下去的。于是,尽管先前情分已经淡漠,再见面的时候,姚冶诚却又是那个温柔体贴、无微不至的阿巧,蒋介石也恢复了最初的柔情,两人关系逐渐好转。

不过,蒋介石的新欢陈洁如此刻也在他的身边,这不免让蒋介石有些心慌,害怕陈洁如不悦,也害怕姚冶诚借故找茬。因此在1924年至1926年间,姚冶诚三下广州,蒋介石都安排陈洁如回上海去居住,避免两个女人针锋相对。

这两年间,姚冶诚大抵上是快乐的,大概是因为“远香近臭”吧,两地分居之后,蒋介石和她的争吵少了很多,恶言相向几乎没有了,三次小聚,蒋介石待她和儿子都非常好。尽管丈夫身边有新欢,但还是充分考虑她的感受, 并没有在她面前示威或者秀恩爱。倘若能一直这样下去,守望着儿子成长,相信姚冶诚也是满足的,可是,上天连如此屈就的机会都不给她。

君恩似流水,哪得多年情

1927年,迫切地想与宋美龄联姻的蒋介石把姚冶诚叫回了奉化老家,开口就和姚冶诚谈起了分手的条件。由于姚冶诚只是蒋介石的妾,没有正式的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因此分手也只能私底下解决。

姚冶诚想不明白,当初自己心心念念,不惜与之私奔,不求名分只为相守的男人,为何能够这般薄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往自己心口上插刀子呢?她已经无言容忍陈洁如的出现了,只求能有机会常伴君侧,没想到现在,这个男人竟然要求完全与自己断绝关系!

去他的位高权重,去他的飞黄腾达,当日只想这个男人一定能够成龙成虎,何曾想,一朝辉煌,便要抛弃糟糠之妻。

姚冶诚还想抗争些什么,但她也终于明白,这一次,她是最无权抗争的人了。为了迎娶宋美龄,蒋介石要抛弃的不止是她,还有大夫人毛福梅以及新夫人陈洁如。原本应该针锋相对的三个女人,一时间竟都成为了天涯沦落人。

她们不可能聚在一起抱头痛哭,只能各自承受着蒋介石的薄情,再各自接受着蒋介石的安排。

姚冶诚最终也只得无奈地同意了分手,以后由蒋介石承担她所有的生活费。姚冶诚黯然神伤地带着儿子回到了苏州,暂住在凤凰街吴忠信的宅邸。

这一年,姚冶诚四十岁,与她同岁的蒋介石春风得意另娶新欢,而她却只能孤独地指望着儿子终老了。

没过多久,蒋介石就大手笔地拿出了两万元银洋,在苏州南园蔡贞坊7号为姚冶诚母子盖起了一桩占地十多亩的别墅,三层三开间的青砖洋房好不气派,苏州人至今都将此地称为“蒋公馆”。姚冶诚母子入住后,蒋介石也曾回到这里看望过她们。而对于姚冶诚来说,心已经空了,偌大的别墅,只会显得更加空旷。

有一次,蒋介石外出公干,坐火车要路过苏州,他也早早发电报通知了姚冶诚,让姚带着儿子到车站相见。岁月无情,姚冶诚明显地老了,但蒋介石却风华正茂,二人站在一起,已经非常不搭调。短短十几分钟,蒋介石只来得及询问一下儿子的情况,对姚冶诚只是淡淡地问候了两句。此去经年,他们之间常有通信,但见面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即便蒋介石回来看望,也仅像是朋友一般相处,天黑即离去,再没有过多的瓜葛。

情已逝,一切已成往事,那是追不回的。纵有再多的不舍,也不过是拥着回忆做伴罢了。

转眼抗战爆发,蒋介石担心姚冶诚的安危,便命蒋经国把姚冶诚接到江西赣州,以保全其性命。后来,蒋纬国觉得母亲在赣州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便辗转将姚冶诚接到了西安居住。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之间的矛盾因裁军、行宪与联合政府等议题再度凸显,国共双方更在1946年全面开战。终于到了1949年,国民党撤离大陆前夕,蒋纬国提前将姚冶诚送到台湾,安顿在台北桃园大秦纺织厂附近居住,和亲家石凤祥做了邻居。

此时的姚冶诚经过一番世态炎凉、世事沧桑,已经形成一种淡然的心境,清心寡欲,因此整个人看起都很精神,也很超脱。这样的状态也让时时牵挂她的儿子放下些心来。

随着蒋纬国娶第二位妻子,姚冶诚的住所也由台北迁到了台中,据身边人回忆,姚氏在这里居住时,明显没有在苏州蒋公馆居住时那么开心。

1966年,姚冶诚在住宅中病逝,享年七十九岁。蒋纬国对这位养母感情深厚,本想为母亲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但请示蒋介石后,却遭到了阻拦。蒋介石声称,应该顾全蒋家的声誉,不必大肆声张,蒋纬国也只得委屈母亲,悄悄举行了葬礼。

直到1990年,蒋介石、蒋经国都过世之后,蒋纬国才为姚冶诚举办了一百一十虚岁冥诞追悼会,以寄托哀思。

虽非亲生,胜似亲生,拳拳至情,难以言表。

逝者已矣,不知道已居天国的姚冶诚是否能看到这场时隔多年的隆重的追悼会,但以她对儿子的喜爱来看,即便已经仙逝,冥冥之中她一定也在守护着儿子,保佑着儿子。

姚冶诚的一生,悲喜交加,极致的幸福和极致的痛苦,她都经历过。总的来说,她是幸运的,尽管父母早逝,但于不多的年月间得到过父母满满的爱;小叔虽不是亲生父亲,也对她诸多关怀;第一个丈夫虽然自甘堕落穷困潦倒,但也正是这跌到谷底的窘迫,才换来意外的惊喜;蒋介石曾给过她生命的曙光,带她走出了生活的困顿,为她展开了一幅新画卷,即便这样的时光只有短短十年,但至少她拥有过,并一直深藏在心底;她一生没有生过孩子,却有了蒋纬国这样的养子,将她视为生母,诸事都很孝顺……人生没有两全,更不会圆满,拥有一些定然会失去一些。

无论如何,姚冶诚总算是在一个安宁的地方,无牵无挂地走完了最后的旅程,是命,也是幸。

同类推荐
  •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

    他是中国两代领导集团的核心成员,在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主抓经济的第五号人物,排在毛刘朱周之后。在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中,陈云是“第二号人物”,仅次于邓小平。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素有共和国“掌柜”之赞誉,他的经济思想深度影响了中国经济体制和时代进程,对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邓小平称赞他是“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他在“文革”前经历了三起三落,毛泽东多次说他“右”,但是又不能不在经济发生困难时把陈云“请”出来。他有哪些过人的经济才能?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中,属于少数没有被打倒的高级领导人,遭到的批判也不多,他有哪些高明的人生智慧?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热门推荐
  • 维多利亚时代的鬼故事

    维多利亚时代的鬼故事

    继承堂兄的古堡和美貌的妻子度光阴该是多么幸福的日子,情节惊险,妻子碰见了不可能存在的陌生男,最终是应验了堂兄临终前恶毒的诅咒,结局意外。继而弥留之际的爱妻忏悔词竟是爱上了堂兄的鬼魂。--情节虚构,庆幸的是海科特活了,可是恶梦却跟踪而至。文中的“我”海科特和堂兄因了同样的理由,也去决斗,人物真实,不幸的是女人不爱他,且背叛了他。不经意间被一个单纯又美丽的女孩爱上做了新娘。在堂兄的古堡里,请勿模仿,在欧洲十七。作者手法颇似希区柯克,为女人决斗,对白生动,十八世纪的上流社会不但普遍且为时尚
  • 婚然天成之名门宠妻

    婚然天成之名门宠妻

    人前风光,她是商界的名流夫人,人后暖床。二十九岁生日被相恋五年的男友一脚踹到剩女的大军伍当中去,因为撞破了她高贵冷艳的顶级BOS一个惊天大秘密,就被一只集纯良、腹黑、傲娇、暴走、温柔、各种矛盾体于一身的名门纯禽给拽到了已婚妇女的革命队伍中来。【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宠妻无上限的故事
  • 丑女当道:我是丑女我怕谁(全本)

    丑女当道:我是丑女我怕谁(全本)

    她原名叫沈流萤,忽然心血来潮改名米小鸦,还特别强调是乌鸦的鸦;她原本是活泼可爱的小女生,一夕之间“改头换面”成横行霸道的“丑女”;为什么?林安琪说她受刺激太深了……沈流星说她抗议祖宗十八代给她遗传了丑陋基因……她自己说她要用丑来埋葬曾经以为是美丽的一切,丑女也有权利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她究竟怎么啦?想一窥究竟,就点击进去看看吧!主角经典语录:米小鸦——我们亲爱的女主角(1)我是丑女我怕谁!(2)我是丑女米小鸦,乌鸦的鸦!(3)我就是打不死的韧劲杂草,咋样!(4)是流氓就得耍流氓去!(5)我喜欢你都喜欢成流氓了!龙希澈——我们帅气冷酷的男主角之一(1)你这么丑也敢喜欢我让我很丢脸你知不知道(2)折腾了我十七个月,你,丑八怪,得给我负责!尹夏初——我们温和善良的男主角之一(1)我是帅哥美女你好丑女闪开!(2)也许我早就失去了爱你们的权利,但是请你们一定要幸福!吃过开心果的朋友们,请你们一定去看看我的另一部作品:《丫头,毕业后我们再相爱吧II魅影殇:蓝色妖姬》http://m.pgsk.com/a/65230/五年前,她在他最爱的时候决然离开,他恨她!五年后,她是樱枫市最大娱乐场所魅影殇的红牌公关经理,他是掌控樱枫市经命脉W.D集团的总裁……直接看第二部,从174章开始!Yeah!
  •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企业经理要懂得法律,而且要求企业中的各类人士也要懂得法律,只有这样,法律这一武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另外,企业只有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挺直腰杆干事业。本书立足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解析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要点和关键之处,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了浅显易懂的阐释。着重论述法律策略,其目的是要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防范和系统规避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本书的编写力求语言简练、朴素,简而不繁,各个层次的读者在读后都会有一些收获。相信本书将为您的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成为您开展各种商务活动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造物先造人: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松下幸之助(1894—1989),被人称为“经营之神”——“事业部”、“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松下幸之助为人谦和,无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经营哲学:“首先要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如果你想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日本式管理的精髓,那么最好的入门书就是阅读松下幸之助的教诲和哲学。松下幸之助一生共出版了60多种著作,累计达数百万字。他的著作被译成英、法、德、中等20多个国家的文字,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书中那些令亿万人为之倾倒叹服的经营秘诀,为人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经营成功的大门。
  • 两宋烟雨三百年

    两宋烟雨三百年

    本稿讲述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前世今生,他出身将门,弱冠入伍,在乱世中几经挫折,最终定鼎江山,黄袍加身,结束了五代混乱纷争的局面。该稿充满权谋和霸术,既有乱世的政治博弈,也有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有争权夺利的不择手段,完整展现了五代、宋初的政治情景和天下形势,以及王朝的兴衰更迭,统治者的利益博弈。它是一幅乱世浮世绘。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春秋霸业

    春秋霸业

    当天夜里,风势很大,大家都在呼呼大睡的时候,田风把他们叫了起来,吩咐这几十个人,去周边砍了些树,然后田风把这些树,拿刀截成一段段的,有从地上随意的捡起两块石头,搓呀搓的,众人都不知道田风要干什么,田风把手都搓的通红了,一会之后,突然一阵火光,烧在了被砍断的木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