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6300000014

第14章 是政治联姻,还是自由恋爱——蒋介石的最后一位夫人宋美龄(4)

她愤怒了,任凭哪个女人,都受不了这样的感觉,被丈夫背叛的感觉。尽管是她的出现,陈洁如才从高高在上的幸福云端跌落深渊;尽管是她的出现,让不止一个女人跌落深渊,但现在,蒋介石是她的丈夫,就应该对她忠诚!

重庆城里的风言风语愈演愈烈,宋美龄忍无可忍了,有人说,她动手打了蒋介石耳光,有蒋介石脸上被指甲划伤的痕迹为证;也有人说,家庭大战爆发,夫妻俩大吵了一架,砸了很多东西……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能够考证,但矛盾肯定是有了。

宋美龄感到很痛苦,一方面,国内情势水深火热,身居高位的她一刻也不得安宁,脑子像装了发电机一样随时都在转,夜里也是紧绷着一根弦无法入睡。另一方面,蒋介石的行为更是让她食不知味,无法淡然。她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且五年前受伤的旧疾也随之发作了。

1942年,宋美龄秘密离开了重庆奔赴美国,10月27日,抵达美国的她先住进了医院进行治疗。罗斯福总统接到消息后,即刻派了秘书霍普金斯和夫人先行赶来探望。

在医院住了七十多天,宋美龄的身体才有了明显好转,在罗斯福的安排下,她移居到海德公园总统的别墅中暂住。

这里是个幽静的地方,宋美龄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静静地待了一个星期,遂感到那属于自己的巨大能量终于回来了。

1943年2月17日,罗斯福夫妇热情地引导宋美龄访问白宫。2月18日,宋美龄在罗斯福夫人陪同下访问美国国会,先后在参议院做了十五分钟、众议院三十三分钟的震惊世界的着名演说。宋美龄身穿黑色中式旗袍,身材苗条,举止端庄,立刻以独特的东方女性风韵和地道的英语吸引了美国议员的注意力。这篇演说被大肆报道,更增加了宋美龄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有媒体赞誉她为世界着名政治家之一。她的演说颇能打动人心:

“现在存在一种低估我们对手力量的趋向。当日本在1937年向中国发动全面战争时,各国军事专家都认为中国一线希望也没有。但是,当日本不可能像它宣扬的那样使中国屈膝时,全世界就对这种现象感到宽慰,宣称他们过高估计了日本的军事力量。我们决不能忘记,在遭到全面侵略的头四年半中,中国是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单独抗击日本的残暴战祸的。在中国人经过五年半的抵抗之后,确信应该‘宁可光荣冒险,不愿屈辱认输’!”

在议员们长达四分钟的起立欢呼之后,宋美龄精神抖擞地以讲演的另一重点结尾:“盟军应该改变偏重欧洲战线的观点,而以彻底摧毁日本之武力,使其不复能作战,始可解除日本对于文明之威胁!”

宋美龄是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第一个中国女性。演讲结束后,美国议员和旁听者以长达数分钟之久的鼓掌和欢呼声报以热烈的祝贺,会场实况通过四家广播电台向全美广播,立刻引起轰动。罗斯福夫人在报纸上着文热情评论称:“由此演说,可知蒋夫人不但因为是蒋委员长的夫人,而且是由于她本人有其伟大性格和卓越劳绩,作为其人民的代表,受到举世的尊敬和重视。”

同年6月,宋美龄赴加拿大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且出席了加拿大的国会演说,她清晰的思路,流利的英语以及激昂向上的情绪,为之赢得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6月29日,宋美龄乘坐美国政府特派的专机飞回中国,罗斯福总统派秘书随机陪送。

一别半年多,宋美龄在美洲世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而她的丈夫蒋介石,则窝在重庆与陈洁如肆无忌惮地交往了一阵,引起了更多流言蜚语。但回国后的宋美龄已经不屑去计较这些了,因为她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和蒋介石一起出国访问,这些事情,唯有总统和总统夫人能够去完成,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陈洁如,又算得了什么呢?

1943年冬天,蒋介石和宋美龄抵达埃及,中英美三国领导在尼罗河畔首次会晤,发表了着名的《开罗宣言》。据说,这次会晤,丘吉尔对宋美龄也是大加赞赏,他告诉罗斯福,“这个中国女人不容小觑!”而此后,桀骜不驯,甚至有些目中无人并以骄傲闻名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过宋美龄,说这个女人是自己在世上所欣赏的为数不多的女人之一。她的骄矜和妩媚,都让人极为心动。

宋美龄就此在欧美领导人心中留下了精明强干却也不失妩媚的形象,深获欧美领导人的推崇。

1944年,宋美龄再度启程,前往巴西做客,但这一次,她有一些私人事情要解决,那就是转移资金。她在圣保罗购置了一些资产后又飞往纽约继续治疗她的神经衰弱。

1945年8月,抗战胜利。然而,饿殍遍地的中国却没有得到解脱和救赎,内战随之爆发。这时候的宋家人,开始卷入各种投机倒把的生意,大发国难财,尤其以大姐宋霭龄为首的一家人。

宋霭龄不但爱财,而且尤其喜欢干政,从她当年极力促成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事就能看出来,她眼睛里看见的只是蒋介石的政治前途,而非小妹真正的幸福,也许在她的心中,有钱有权才算得上幸福吧。而她与孔祥熙的子女也尽得夫妇二人的“真传”,贪财恋货,依仗家有靠山为所欲为,即便出了事,宋美龄也会想办法替他们收拾烂摊子。

“国母”家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下面的人了,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简直烂到了根上。

蒋夫人一语定江山

1948年,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和罗斯福不同,他对中国并无好感,也不打算继续往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扔钱,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缩减援华款项。这样,宋美龄便按捺不住了,她打算故伎重施,以私人身份远赴美国呼吁援助。这一次,迎接她的再没有欣赏和崇拜,更没有贴心的关怀,换来的只是杜鲁门的挖苦,“她到美国来是为了再得到一些施舍。我不愿像罗斯福那样让她住在白宫。”

的确,宋美龄此行已有些苟延残喘的意味,争取美国的援助,已经成为了她手上最后一张王牌,但结局却是让人失望的。

1949年1月15日,未争取到任何援助的宋美龄黯然离开华盛顿,赶赴纽约探视宋霭龄。这一次,她的魅力不再,已经拯救不了丈夫那个风雨飘摇的政府了。

国民党退守台湾已成定局,剩下的,就是肮脏不堪的转移财产的过程了。高官政要绞尽脑汁,动用关系,把这些年非法敛到的财产转移出去,不是运到台湾,就是远渡美国,一同押运财产的还有他们的妻儿老小。不得已留到最后的人,无不希望轻装撤退,留得青山在,换个地方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国家的兴亡和人民的幸福,于他们而言,已经事不关己了。

宋美龄和蒋介石也一样。蒋介石辞去总统职务之后,火速赶往溪口会见了江防总司令汤恩伯,并且利用和青帮的关系,转移了很多黄金以及文物。最后,夫妇二人乘坐炮艇前往台湾。

1950年,宋美龄在台湾成立了“中华妇女反共抗俄联合会”,简称为“妇联会”。这个以她为核心的组织,在她的强大斡旋能力下迅速壮大起来,也使得她自身的权力越来越大。可见,宋美龄搞政治、搞外交的心不死,或者只有在政治环绕中,她才能找到最完美的存在感吧。闲暇的时候,她再度拿起了画笔开始作画,尤其是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她便用画画来打发漫漫长夜。

时间滑入20世纪60年代,宋美龄外交心不死,1965年,她和蒋经国一起访问美国,希望美国能够支持台湾“反攻大陆”的策略,可是未能得偿所愿。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在联合国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美国思虑形势之后力劝台湾接受“两个中国”的安排。这一年,宋美龄再度因为一句话而名扬四海。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尽管联合国的大部分成员国都认为应该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加入,可是也有少数国家继续支持台湾的地位。“两个中国”的方案最终得到了台湾外交部的赞同,可是,这个建议拿到台湾当局的高层会议上讨论时,宋美龄第一个站出来,坚决反对,她义正词严地说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由于她在“妇联会”的巨大影响,几乎所有的夫人都站起来支持她的意见,沉默坐在主席台上的蒋介石目光深邃,表情有些苍凉。

这件事情被台湾人戏传为“蒋夫人一言定江山”。在宋美龄的心中,不该有“两个中国”的说法,也不能是“一中一台”,祖国绵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只应该由她,或者说由她的家族来掌控。

然而,国共势成水火多年,国民党大势已去,什么反攻,什么统一,都成了浮云。

步入老年之后,蒋介石的身体状况明显下降。1972年,他先是接受了一次前列腺手术,随后又出了车祸,身体彻底地垮掉了。由于之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过程中长期使用抗生素,以至于普通药物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各种并发症随之而来。

1975年1月,蒋介石在睡梦中突发心肌缺氧,虽然经过抢救捡回了半条命,但大家都知道,他命不久矣。果然,仅仅在病床上煎熬了三个月,他便与世长辞。

宋美龄悲痛欲绝,但也无力回天。失去了蒋介石,她便失去了自己在台湾最大的靠山,或者说,她在台湾已无眷恋,回忆这一生,虽然感受过权势熏天,体会过富可敌国,但最后,没有什么能替她留住爱人的生命。何况,为了得到那些东西,她同时也失去了很多,亲人决裂,成了永远的悲痛,而她自己呢,甚至连个亲生的孩子都没有。

同年9月,宋美龄以身体状况欠佳为由,离开台湾回到美国,隐居在分别位于纽约长岛和曼哈顿区的两处公寓内,深居简出,安心养病。然而,刻骨的孤独让她疯狂地想念起陪伴她走过风雨五十载的丈夫蒋介石。次年4月,为纪念蒋介石逝世一周年,她专程返回台湾。

黑纱黑裙之下,是宋美龄已经衰败的容颜,她表情肃穆,站在亡夫墓前,久久不肯离去。

在台湾住了四个月后,由于皮肤过敏,宋美龄返回美国,此后的十一年间,她再未踏上台湾的土地。1981年,二姐宋庆龄病危,多次表示非常想见见小妹,中国政府也出面邀请宋美龄回国与二姐相见。然而,宋美龄未给任何理由,只是淡淡地回绝了。宋庆龄不甘心,又托人辗转给宋美龄送去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可是由于政治原因,那封信和送信的人竟被关押在台湾六年。

宋庆龄带着永远的遗憾告别了人世,而宋美龄也因此背上了亲情淡漠的骂名。没有人知道她为何如此决绝地对待二姐,可是,事情不能一概而论。当在美国家中的宋美龄听闻二姐的死讯,她静默良久,目光望向远方,似乎要穿越重重迷雾,回到她们相亲相爱的小时候,回到租界旁边的那栋小楼里,回到家中的餐桌旁,回到那个一大家人其乐融融,每天祈祷后再用餐的无忧时代……1988年,蒋经国去世。此时的宋美龄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了,但仍旧精神矍铄,她坐着轮椅进入了蒋经国的灵堂,满面哀容。这个儿子虽然与她并无血缘关系,但毕竟是蒋介石的亲生儿子,且多年来一直尊她为母亲。而今,儿子去了,做母亲的怎能不感到伤心呢?

蒋经国死后不久,蒋纬国在台湾失势,当年赫然雄立的蒋介石铜像被砸毁,宋美龄内心绞痛,深深地感到,台湾已经不是她能待的地方了。

1991年9月,宋美龄在蒋纬国夫妇以及侄女孔令伟的陪同下抵达台北松山军用机场,在这里等待她的,是一架专门为她将头等舱改成卧铺的飞机。没有了总统府相送的官方待遇,没有了政要的礼遇送别,宋美龄的心里说不出来的难受。台湾报纸也比喻说,宋美龄这一别,带走了蒋家王朝的最后一片云。

跨越三个世纪,宋美龄依然顽强地活着,直到2003年去世。整整一百零六个春秋,宋美龄缔造了不朽的生命传奇。

而关于她和蒋介石的婚姻,从二十世纪到如今,依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段藏匿于浓厚政治背景之下的婚姻,究竟是不是如传闻所说的那样,只是一场交易呢?相信体会过宋美龄一生传奇的人,定然无法再轻下结论。

不管出于交易,还是拥有爱情,他们相携相伴几十载是不争的事实,而许多他们之间的生活照也无一不体现出二人琴瑟和鸣的浓情。而今,佳人已逝,尽管相隔千里,中间又阴阳相隔了数十年,但相信蒋介石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定能等到最爱的妻子再续前缘,只是希望那个时候的蒋介石,不要像生前一样,再践踏前三位妻子的幸福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

    保加利亚现代文学大家,阿尔巴尼亚现代文学大家,塞尔维亚和黑山现代文学大家,意大利现代文学大家等南北欧现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

    精选了弗洛伊德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弗洛伊德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

    不是生产力进步的论证,也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批评,历史研究是否还有一条其他的途径可走,廖峰编著的《嘉靖阁臣顾鼎臣研究》通过对顾鼎臣这个被现代视野遗忘的人物的研究,来说明,古典政治并非属于封建残余或迂腐文化,其重要作用或许已经超出了想象。本书的目的是以人物揭示历史变迁,涉及内容包括制度史、思想史、经济史、城防等各部分内容,因此,以顾鼎臣经历为线索,笔者又将重点放在搜集对其经历中所涉及各领域,如经筵、嘉靖初年的赋役改革,以及宗族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热门推荐
  •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少有人走的路:每天十分钟,一学就会的心灵疗愈法

    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大师约瑟夫·查思特罗多年以来对于大众日常心理健康的研究所得、理论分析,和指导意见之精华,对人们理解种种日常心理现象、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比如:如何胜过惧怕,如何战胜社交中的恐惧,如何解决与家人相处的问题等,教读者如何在纷繁的生活下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培养关于美和快乐的智慧等。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最伟大的励志书

    人生离不开故事,生活更少不了故事。不同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借鉴,故事中的智慧让我们瞬间开悟,故事中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人生。本书是一部用故事鼓舞人心、奋发向上的著作。希望您轻松的阅读当中,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七弦音后:极品纨绔大小姐

    她是金牌榜排名第一的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国公府纨绔千金。没有一心致她于死地的后妈,没有萧蔷起怨的嫡庶兄弟,没有因她是废柴而百般刁难的姐妹,只有待她如掌上名珠的祖父母和几位婶婶、姑姑。她横行霸道,无人敢惹;她琴艺无双,可吸引的却尽是禽兽……国公爷有命:“想嫁哪个男人?抢过来就是了!”
  • 绝宠复仇娇妻

    绝宠复仇娇妻

    五年前,一场刻意安排的车祸,让她生死边缘几度徘徊,无边黑夜细数尘埃!五年后,一个精心打造的身份,让她一身风华强势回归,满心仇恨步步惊尘!季烟,明面上的巨星,暗地里的绝魅!誓要手刃小三,将那负心男人狠狠践踏!杜流颜,传闻很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要定的女人,必倾尽一切!当她在他的世界里破坏不断,他却纵容她的一切肆意;当她为报复说出她的真实身份,杜流颜眼波含笑,温柔流转,擒住她的腰肢将她贴向自己:我一早知道是你,仅仅是你,可以在我的世界无法无天!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的天职。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要应对挑战就必须使未来的建设者们具备全面的素质;不但要有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必须掌握人文科学的知识。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人才。一个民族的全体国民要想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就必须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突破口。本选题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助读本。
  • 大明三侠传奇

    大明三侠传奇

    路见不平行侠仗义是侠,盗亦有道劫富济贫是侠,妙手丹心悬壶济世也是侠。西安府大牢里的小杂役牧桐和街头卖艺好友章俊,因为救了被酒楼伙计殴打的少年朱少天而卷入武林纷争,本来没有远大志向的三个少年却不得不身负拯救武林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