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大早,我又听见父亲在楼下喊,叫我起床,虽然心里很烦,我还是起来了。一下楼,父亲就跟我讲:“先清洗厕所,再吃饭。”忍着满腔怒火,我还是清洗完了,父亲问我:“累吗?”我点点头。“比你所做的工作要苦吧。”我又点点头。父亲说:“之所以你会觉得难受,是因为你没把它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你要去适应它,只有这样,你才能吃得苦中苦,才能有所出息。”父亲叹了口气。我忽然惭愧起来,第四天清早,我早早把厕所清洗得干干净净,直到母亲叫我,我才意识到,我竟然在厕所里待了整整两个小时。母亲给我端来早餐,在我身边坐下,给我讲起了父亲为了让我上大学,兼职做两份工作,从以前的180斤瘦到140斤,我的记忆立即像搜索器一样,搜索到了那天回来见到父亲的那种特殊感觉,瘦了,白头发也多了,行动不如以前灵活了。
我想,那些好吃的点心,一定是父亲一直未舍得吃,留给我的,母亲解释父亲让我清洗厕所的原因,是怕我养成娇生惯养的习惯,父亲希望我能吃苦耐劳,将来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个红烧肉是父亲特意为你做的。”顿时,我的心里愧疚极了,我拿起筷子,迅速把肉吃得干干净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后来,我又出去找工作了,再后来,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每次回家,我都起得很早,把厕所清洗得干干净净,我总说:“报告,父亲大人,厕所清洗完毕,请指示。”
每次,我都看见父亲欣慰的笑。
活着的面条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因为家庭贫困,段雅丽初二没读完,就无奈地退学了。辍学后,段雅丽来到兰州,先后做过酒店服务员、超市收银员,也开过小精品店,但由于经营理念不到位,生意惨淡。
2007年10月,段雅丽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了法国巴黎。经过仔细考察,段雅丽发现,在巴黎还没有地道的面条,她的眼睛一亮,这不正是自己将兰州拉面推销出去的大好机会吗?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08年2月,段雅丽的拉面馆在巴黎9区街正式开张了。这个地方,是她和朋友反复考察定下来的,靠近地铁,客流量大,租金也便宜。段雅丽给新店取了个雷人的名字:活着的面条。
活着的面条开张的消息,不胫而走。开业仅两天,小店里已经人满为患。为了确保拉面的正宗,段雅丽请的都是国内专业的拉面师傅,劲道而不生硬;牛骨汤是按规矩熬的,所以极清。现场看拉面,这也成了客人们来吃饭必赏的一道风景。有人就专门计算过,从揉成团,再搓成条,熟练地对折,拉长,反复6次,就是2的6次方,一碗面有64根,约64米。
拉面店刚开张时,店里面还保留着刀叉,好方便外国顾客。2008年3月,一位来巴黎购物的中国小伙子提出建议,既然是打中国牌,提倡正宗,何不把刀叉也取消,岂不更原滋汁原味。
小伙子的建议,得到了段雅丽的采纳。段雅丽让员工收走了所有的刀叉。一开始,有的巴黎老外不太习惯,怨声载道,埃尔·拉法兰就是其中一个。埃尔·拉法兰在附近一家银行上班,因为离得近,他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吃的中餐和晚餐,但自从没有了刀叉后,望着眼前的筷子,埃尔·拉法兰表现得一筹莫展。
无奈之下,埃尔·拉法兰只得在员工的指导下,学习使用筷子。段雅丽原以为这个老外,来了这次,就不会来第二次了,没想到晚上他又过来了,还带来了十多个同事。有意思的是,这群外国人还搞起了比赛,看谁吃得快,其中有一个开始还比较斯文,段雅丽就让懂法文的员工告诉他,尽管大胆吃,发出声音来,没人会笑话的。结果那个老外竟拿了冠军。作为奖励,段雅丽给了他五张一周的免费票。很多员工对此不理解,段雅丽笑着说:“做生意,不就图的老顾客么?今天给他优惠了,明天他就会带更多的人过来。”
也正是这种做生意的诚信,让段雅丽有了大批的回头客,就这样,来段雅丽店里的外国顾客越来越多,甚至许多外国餐厅的老板也过来尝鲜。
因为来的人太多,地方太小,段雅丽只好在店里打出招牌:禁止使用笔记本,吃面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打出这样雷人的标语,结果反而引来了更多的顾客,一拨刚走,另一拨马上就占了位置。
段雅丽并没有因为生意的火爆而偷工减料,相反她比以前更注重品牌形象,不仅严把质量关,而且所有的材料都坚持从兰州进,确保拉面的正宗。就拿辣椒来说吧,尽管比法国本地的辣椒只香一点点,但对于正宗来说却是不可忽视的一大截。
2009年3月,段雅丽用手中的积蓄,在巴黎开了第二家分店,接着,第三家,第四家……短短两年时间里,段雅丽已经开了四家连锁分店,遍及巴黎各大城区。除了在质量上继续保证正宗原创外,段雅丽还根据顾客的意见,在冬季以汤面为主,夏季则推出各式凉面。
在两年多的生活中,段雅丽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法语,交到了很多友善的老外朋友,许多老外提起段雅丽,都赞不绝口地说:“这个中国女人,人好,心地也善良,很不错。”
如今,段雅丽的拉面馆已经拥有员工五十来名,她也不再是几年前那个创业到处碰壁的小丫头,而是收入达到千万、名震巴黎的拉面皇后了。发财致富的段雅丽并没有忘记家乡人民,2010年云南旱灾,她一次就捐了50万欧元。
当问到成功秘诀时,段雅丽笑了:“哪有什么秘诀,其实只要用心,将”正宗“两字做好,每一种行业都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没人能替你走青春
毕业答辩的硝烟刚刚散尽,父亲就迫不及待地在电话里催问:找工作了没?没找就快点找啊。本来想好好散散心,一听这口气,我知道旅游的计划泡汤了。周一起来,父亲再次发来短信,催我立即找工作。我只得带着U盘来到网吧。坐下,打开家乡的人事网,找了几个大点儿的公司投了简历。知道工作难找,我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一周后竟然接到了面试的电话,我立即把这消息告诉父亲,父亲在电话里平静地说:“好好珍惜。”我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去了解公司的现状,三天后怀着无限希望踏进了公司大门,却被告知得从最基层做起,领导给我分配了工作:发货员。我的心一下子就冷了。
不去吧,怕被父亲笑话,去又觉得大材小用,思索再三,我还是决定硬着头皮上。
原以为发货是件很简单的事,去了才知道这是门细致活。主要因为是新手,不熟悉业务,结果发货时把型号弄错了,顾客回去时才发现。第二天,火冲冲地跑来算账。经理把我喊过去,又是道歉又是换货,都没能消除对方心头之气:“你这小伙子,看起来白白净净,想不到做起事情来这么毛手毛脚。”我走上去解释,可越解释,对方的火就越大,看着经理板着的脸,我吓得赶紧闭了嘴。
等他们走后,经理再次把我喊到办公室,狠狠数落了一顿。受了一肚子委屈,回到家,父亲问我今天有什么收获么?我一言不发。父亲微笑着说:“是不是受打击了!”我诧异地望着他。父亲说:“年轻人开始工作都是这样,吃些苦受些累是好事,可以让你知道生活不容易,才会好好珍惜啊。”
正在火头上,我对父亲的话不屑一顾,第二天早上,我对父亲说:“我不去上班了,我受不了那个气,我要换工作。”父亲生气地说:“没听说过吓跑的兵,只听说过战死的兵。”
我不说话了,拿着一瓶牛奶往公司走。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踏踏实实地工作。一个月后,我被公司评为本月最佳员工。
那天,我早早回到家,推开门,父亲正在接电话,是经理打过来的,这时我才知道经理原来是父亲的学生,这一切都是他们苦心安排的,父亲看见我时,一点也不感觉到惊讶,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我也是为了你好。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特差,受点委屈动不动就跳槽,所以我宠着你,只会惯坏你。得让你自己慢慢学着长大,因为没有人能替你走青春啊。”
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想着父亲的苦心,我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哗哗就流了下来。
欲做雄鹰,就要给自己一片飞翔的蓝天
小雨是我的邻居,大学毕业后凭借出色的面试表现,被一家外企老总看中,进了设计部。巧的是,设计部的部长是他的老乡,进公司后对他也是照顾有加。小雨很是自豪,他常常对人说,他找了一个好上司。
事实上也是如此,上司对他栽培有加,一些重要的活动,都带着他参加,在业务上的指点也很细心。在上司的悉心指导下,小雨进步迅速,才进公司两年,就晋升部门副主管。不久后,部长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小雨感到了左右为难:跟部长一起走吧,至少可以在他的带领下,继续稳步前进;留下吧,上司的影响力已经过去,能不能压住别人,真成了问题。小雨便来问我,我说,留下来,你这辈子总不可能一直跟在上司的屁股后面走吧,要是他退休了,难道你也要跟着退休?你还年轻,想做雄鹰,就要给自己一片飞翔的蓝天,只有不断磨炼自己,才能成为真正的王者。
小雨沉默了,其实他也知道当前的危机,虽然身为副主管,但实际上他只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至于宏观的,都是上司一手包办了。现在上司走了,在新领导没来之前,他的部门已乱成了一团糟。
小雨很想改变这种现状,但是他发现他很难服众,甚至还有人冷眼相望:不就是靠着部长这棵大树,你才爬到这个位置的吗?你有什么能力?
小雨也不反驳。我给他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把自己当员工看,不急也不躁。整整一个月,小雨全身心扒在了工作上,一方面他利用这几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他经常出去跑,既做业务员还做办公室文员。开始还有人摆冷脸,可再看到他身体力行,大家也开始行动起来。
半年内,他连做了三个项目,业绩甚至超过了上司在位的时候。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年底的时候,公司新的任命已经出来了,他顺利成为了设计部部长。按照老总的话说,原以为他只是一只跟在老鹰背后的稚鹰,一年的成长,却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后来,在每一年新招的员工大会上,小雨都会说起自己的故事,他还送给每个人一句话:欲做雄鹰,就要给自己一片飞翔的蓝天。
剩下来,才有机会
大学毕业后,怀着美好的憧憬,我和两个室友一起来到深圳打拼,因为学的营销专业,我们很快被一家公司相中。上班的第一天,老总就同我们认真谈了一次话,用他的话说,职场就如同战场,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比的就是毅力和耐心。
出人意料的是,我被调到了宣传科,而两个室友则到了后勤科,这和我们所学的专业相差甚远,这让本打算一展宏图的我们失望到了极点,为此,我们三个几次找老总谈话,但老总都是一句话:先服从安排再说,而且目前这几个岗位确实需要人。
老总的话不无道理,从进宣传科的那天起,我就忙碌起来,大到专题报道,小到打扫卫生、拖地,我几乎成了一个全能型人才。而两个室友的命运也不比我好,无休止的搬运正在一点点地消磨他们的耐心,不熟知内情的同事们,还一度把他们当成了公司的临时工,随意使唤。室友们忍无可忍,再一次去找老总谈判,但老总依然说,再干一段时间再说。老总还打了个比方:“两军对峙的时候,有耐心和毅力的一方才能笑到最后。”
可惜室友们已经等不下去了,扔下一封辞职信就走了,还想拉我一起离开,用他们的话说,这家小公司一点都不珍惜人才,既然在此如此受气,还不如另觅高就。
最终,我还是留了下来,他们走后,我接管了他们的一部分工作,依然还是没日没夜地忙碌着。一次,同事的车胎坏了,当知道他正在和外商进行谈判时,我立即借了辆自行车,跑了五里地,找来了一个修车的师傅,老总知道后,在一次公司全体会议上,高度表扬了我的互助精神。
一年后,宣传科科长被调到了分公司做经理,在竞聘演讲中,我凭借这一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无可非议地坐上了宣传科长这一职务,而我的两个室友,已经换了两份工作,还在最基层的岗位上打拼,我想,我坚持下来是正确的,在公司里,去做与自己专业不对口工作的大有人在,作为员工,既要服从,又要正确对待,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有耐心和毅力地坚持下去,请记住,不管是在什么行业、什么公司,剩者才能真正为王。
姐购的不是物,而是温暖
每次去逛街,总喜欢去那几家店看看,拉拉家常,一声问候,一个亲切的笑容,便让我如沐春风,舍不得离开。
那卖衣的杨婶,每次去都会给我泡一杯舒心的茶,然后把最新最潮的衣服拿出来,给我试穿,也不计较我是否购买,她说:“来了,就是缘分,开开心心的,多好。”她总是把我当自家人,有时从老家带来一些干菜,非得分我一些,她说:“是朋友,就不要见外。”一声“朋友”让我心头暖意丛生。
那卖鞋的小姑娘,每次我去,她都非缠着给我擦鞋,她知道我忙,她说:“灰尘扑扑地,多不好,注意一下形象,也利于你开展工作啊。”有时,买了一双鞋,却没带这么多钱,她就说:“下次给就好,忘记了也没关系,只要没亏就行。”
其实,和她们也谈不上深交,甚至都不知道她们是哪里人,却能在心情郁闷的时候,找她们闲聊,她们再忙,也愿意陪我,用她们的话说:“既然认识了,就是朋友,朋友都不帮朋友,那帮谁?”有时街上偶遇,她们都会给我一个灿烂的微笑,或者一个温馨的拥抱。
有时,我便想,街上卖衣服、卖鞋子的摊位那么多,为何我就偏偏选择了那几家呢?或许是她们的微笑,或者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感动了我,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逛街,要的不就是一种快乐,一份洒脱吗?
而如今,我经常会带着自己的朋友也去他们的店里看看,她们依旧会对每一个来的顾客报以微笑,或者拉拉家常。我常想,对于经常逛街的人来说,其实,购的不仅仅是物,更是一种快乐,一种心境。正是这份快乐,这份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相互传递的关爱,这才是大家愿意常去的真正原因啊。
没人替你走人生
在我带着学生去英国凯特汗姆学校做访问期间,我的一个学生和凯特汗姆学校的一个孩子去海边玩耍,却遭遇了海啸。
瞬间里,两个孩子所在的高处变成了一座孤岛。望着肆虐的海水和狂风,两个孩子都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但是他们知道,如果不选择自救,海水迟早要吞掉这座危险的孤岛。
中国孩子立即想到了打电话求救,但是他发现手机已经没有了信号,英国孩子却找来了两根木头。
半个小时后,海啸开始有所平息。英国孩子经过仔细观察,从这座孤岛到陆地,大概需要游十分钟的时间。英国孩子经过仔细观察,他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将其撕成条,做成了两条绳索,把自己紧紧地绑在木头上,又帮中国孩子绑扎好。
十分钟的距离,因为海水的肆虐,英国孩子不知道呛了多少口水,令他几近窒息,再转头看中国孩子,早已昏迷过去,他只得艰难地靠近对方,努力地推着对方的木头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