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5200000004

第4章 性学三论(4)

精神分析的发现由此可知,癔症症状是源于性本能力量的冲动的替代。我们对患病前这些人本质的了解(可将他们视为典型的精神神经症)及患病时机的把握,都完全符合这种观点。癔症患者的性格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性压抑,强烈地抵抗性本能(这种情况已在羞怯、厌恶及道德中表现过),本能地反抗对性问题的理智思考。其结果是,在一些极端的病人之中,直到性成熟时还对性问题一无所知。

乍看起来,这一特征虽为癔症的明显特征,但却常为它的另一结构特征所掩盖,那就是性本能的过分发展。然而,精神分析通过将两者的对立揭示出来——被夸大的性渴求和对性欲的过分逃避,并以此澄清令人费解的二者之间的矛盾。

对于注定要患癔症的人而言,完全可预测到其患病时机:要么是在渐趋成熟的过程中,要么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不得不面对真正的性情景。在本能的压力及反抗性的矛盾之中,疾病成了逃脱之径。其实,冲突并未解决,只不过通过将力比多冲动转为症状而逃离冲突,例外的情况极少出现;比如一个男人,由于琐屑的情绪问题而患了癔症,这种冲突并非围绕着性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分析总能显示疾病正是由冲突的性因素造成,它使得心理过程偏离了常态。

神经症与性变态毋庸置疑,反对我这种观点的大部分人认为,我在精神神经症的症状中分析出的性行为是正常性本能的结果,然而,精神分析的研究却并不限于此。它表明,这些症状绝不是以牺牲“正常”的性本能为代价的——至少不是以它为唯一或主要代价的。如果它们可以在意识的幻想中及行为中得以直接表现,那么,还可以性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性变态的广义上讲)。因此,这些症状的形成部分是以非正常性活动为代价的;可以说,神经症是性变态的负面表现。

精神神经症的性本能展示了我们所研究过的所有变异,包括正常与变态性生活的变异。

1.所有神经症的潜意识心理生活(无一例外)均显示出变态的冲动,将力比多固着于同性之上。当然,若没有深入的研究,要证明这种因素在决定症状时的重要性是不可能的。我所坚持的不过是,他们总有性变态的潜意识趋向,这对于解释男性癔症尤为适切。

2.在精神神经症的潜意识趋向中,可以追溯到性行为的所有解剖学变异。这表明,正是这些趋向导致了症状的形成,在他们当中,最常发现的便是口腔与肛门黏膜代替性器之用。

3.在精神神经症的症状形成中,某些“组元本能”(component instinct)。起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它们往往成对出现,并不断引出新的性目的,如窥视本能与裸露癖、主动与被动的残暴本能。后者是理解症状的“痛苦性”(suffering)的基本的条件,它几乎总是部分地主宰了病人的社会行为。同时,正是通过力比多与残暴本能的结合,爱才转化为恨,柔情才转化为敌视,这构成了许多神经症的特征,偏执狂者更为普遍。

某些特殊事实更增强了这些发现的有趣性。

1.如果我们在潜意识中发现一种能与其对立面匹对而存的本能,其对立的本能必然也在活动。这就是说,每一个主动型性变态表现都有一种被动表现相对而伴:潜意识中的裸露癖同时也是窥视癖;受施虐冲动压抑的人,在决定其症状的因素中必然也存在受虐倾向的根源。我们在此阐述的和我们在“主动型”性变态中所发现的完全一致,这的确引人注目。但在实际的症状中,对立的倾向中只有一方占据主导地位。

2.在任何明显的精神神经症中,很少发现单一的性变态本能,而总是多个并存,且可规律地发现它们的踪迹,然而,每一特殊本能的发展程度却是独立的。关于“主动型”性变态的研究,再一次为我们提供了它的确切对立面知识。

五、组元本能与快感区

若我们将对主动与被动性变态的研究所得放在一起审视,就似乎有理由把它们视为若干个“组元本能”,它们不具有本能的最基本性质,还需做进一步分析。所谓“本能”,仅指躯体刺激的心理表征,以区别于来自外部的单一兴奋。因此,本能是介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边缘概念之一。关于本能本质的最简单和可能的假设是,本能本身并无什么实质可言,说到心理生活,只可将它视为衡量心理活动的尺度。只有通过与身体的关系及其目的,方可将本能区别开来并赋予其实质。本能源于器官的兴奋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器官刺激。

关于本能的理论还可做出更进一步的假设,这就是身体器官的两种兴奋建立于不同的化学性质之上,其中一种兴奋可描述为性的,所关联的器官谓之“快感区”,“组元本能”即源于此。

快感区的作用极易在赋予口腔与肛门重要性的性变态中发现,这些器官从各个方面看均酷似性器的一部分。在癔症中,身体的这些部分与黏膜的邻近部位变成了新的感受区,神经分布亦有所改变,其过程类似于勃起(erection),好像实际的性器在正常性过程中的兴奋一样。

在所有的精神神经症中,作为性器附属物及替代的快感区的重要性,在癔症中表现最为显著。但这不意味着在其他疾病中就并不重要,而且因为它们较难辨认,比如在强迫症及偏执狂中,形成症状的心理器官远离控制躯体的特定部位,强迫症中这些冲动的突出意义在于,它所产生的新的性目的似与快感区无关。此外,在窥视癖和裸露癖中,眼睛便是快感区,而在性本能中渗入痛苦与残暴的情形下,皮肤则充当了快感区的角色——皮肤的特定部分变成了分化的感受器或变成了黏膜,成为独特的快感区。

六、精神神经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上述讨论或许会对精神神经症的性活动产生错误理解,它给人的印象似乎是,精神神经症者注定要在性行为上变态并远离常人。的确,这些病人若从“变态”一词的广义上讲,存在着身体上的非寻常变态趋势(排除强化的性压抑程度与过盛的性本能)。然而,对于一些轻度病人的研究表明,这后一个结论未必可行,至少在判断其病态形成的过程时尚有其他的因素不容忽视。大部分精神神经症者,或是在青春期后正常性生活的压力之下患病的(压抑主要用于反抗正常的性生活),或是在力比多无法获得正常满足时致病的。在这两种情况下,力比多像主流受阻的河流,向久已干涸的支流流去。同样,精神神经症者强烈的变态倾向(虽然是消极的)也是由支流所决定的,其功能便被强化。事实上,一个人之所以会脱离常态,除了自由受限、正常的性对象无法得到及正常性行为发生危险等外在因素必须考虑外,作为性压抑的内在因素亦不应忽略。

由此可见,不同的神经症者,行为必然迥异:有些人具有先天强烈的变态倾向;有些人则是在力比多被迫离开正常的性目的和性对象之后不得不更多地转向旁门左道的必然结果。将事实上相互联合的两种力量视为对立是不正确的。只有在身体与经验同向而行时,神经症才能有极强烈的表现。身体异常者,或许不必借助经验之力;而身体正常者,亦可能因为生活的强烈打击而变成神经症(巧合的是,这种先天与后天病因学的重要性观点也适于其他情况)。

然而,如果我们坚持认为,性变态强烈发展的倾向是精神神经症体质的特征之一,那么,我们就能依据“快感区”或“组元本能”先天数量的多寡区分出许多体质。然而,在变态体质与疾病的特定形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特殊关系,如同该领域的其他问题一样尚缺乏探讨。

七、幼儿性欲特征的提示

一旦证明了变态冲动在精神神经症症状形成中的作用,那么,可以称之为变态者的人数必然剧增。这不仅因为神经症者就数量而言极多,而且可以说,就神经症者的表现而言,他们与正常人本来就有着无法分开的联系。无论如何,莫比斯(Moebius)确凿地认为,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均是癔症患者。因此,性变态者的普遍存在促使我们设想,趋于性变态的体质并非少见,而是正常体质中的一部分。

究竟性变态决定于先天因素,还是如比纳(Binet)在分析恋物癖时一样,将其归结为偶然的经验,仍然是有争议的问题。我们的结论是,性变态的确存在着潜伏的先天因素,但每人都有先天因素,只不过强度不同,在生活的影响下会有所增强。问题的关键是性本能的先天体质根源。在有些人中(性变态),这些根源可能变成了性活动的实际渠道,另一些人则对它进行了并不充分的压抑,并以症状的形式迂回地吸引了相当部分的性能量;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存在着最有利的类型,他们通过有效的节制或其他的变化过上了正常的性生活。

当然,我们还须指出,这种包含所有性变态基因的先天体质,只能在孩子身上发现,尽管所有的本能表现尚不强烈。一个渐趋成型的设想是,神经症的性活动停在或返回到了婴儿形态。这样,我们的兴趣就转向了儿童的性生活,我们将追溯一下是使婴儿的性活动变成了变态的、神经症的或正常的性生活的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

(第二篇)幼儿性欲

对幼儿期的忽视关于性本能,流行观点的一个特征是,人们认为儿童期并无性活动,直到青春期它才觉醒。然而,这可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错误,而且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即我们对性生活基本条件的茫然无知。关于童年期性形成的彻底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揭示性本能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及根源。

显而易见,致力于对成人的特征与反应做出解释的学者们,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个体祖先的远古阶段;也就是说,过多地强调了远古期对遗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个体的发展即童年期的重要性。当然,我们完全可以设想,童年期的影响更易理解,并比遗传更值得我们思索。的确,在关于性活动的文献中,偶尔也会发现关于幼儿的早熟性性活动,如勃起、手淫及类似于性交的活动。但这些常被视做意外、怪事或骇人的早发性堕落。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一个学者清楚地辨别出童年期性本能的规律性,在关于儿童发展的众多著作中,“性发展”一章总是弃之不顾。

幼儿的遗忘在我看来,造成以上奇怪的忽视现象的原因,一部分由于作者成长过程中对正统思维的屈从,另一部分由于同样尚待解释的心理现象。我认为,对大部分人而言(虽然不是全部),这种奇怪的遗忘覆盖了童年期的前6年或前8年。因此,虽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此疑虑重重,但我们对这种遗忘的事实已习以为常,人们告诉我们,我们是在幼儿期的后阶段才有对事物的不甚清楚和残缺不全的回忆,并且对所得印象产生活跃的反应;同时我们还可以像成人一样表达痛苦与欢乐,也可表现出我们的爱、嫉妒及其他强烈的情感,成人还会根据我们的言谈,判定我们具有明智的判断力。而我们一旦长大成人,竟对此变得一无所知!我们的记忆为何如此落后于其他心理活动?其实不然,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有童年时期,获取和再现印象的能力才是最强盛的。

另一方面,通过对他人的心理研究,我们必然相信,我们所遗忘的印象,实际上在心理上留下了很深的痕迹,并对此后的整个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童年期的印象并非真正的遗忘,而是如同神经症的遗忘一样,只能有近期记忆,由于压抑的作用,这些印象的基本方面已离开意识。但是,是什么造成了童年期印象的压抑呢?谁能解开这个谜,当然也便能够解释癔症遗忘的原因。

同时,幼儿的遗忘这一事实,使我们能从新的观点对儿童与精神神经症的心理状态做出比较。在前面我们已涉及到这一问题,即精神神经症的性欲或者滞留在幼儿期,或者又返回到幼儿期。那么,幼儿的遗忘是否也与童年期的性冲动有关呢?

此外,寻找幼儿期的遗忘与癔症的遗忘之间的联系,绝不是一种文字游戏,对由于压抑而造成的癔症性遗忘,可做出这样明晰的解释:患者已有某一现象的记忆,只不过是意识不到的;由于联想而将这一现象吸引过来,但压抑却将此排出意识之外。因此可以说,没有幼儿的遗忘就不会有癔症的遗忘。

因此,我相信,幼儿的遗忘之所以使人仿佛回到了史前期,并对自己性生活的初萌全然无知,这是因为,就性发展而言从未赋予童年期以重要意义。要填补知识的这一空缺,仅靠单个人是力不从心的。从1896年开始,我就坚持童年期在性生活重要现象起源中的重要性,此后,我从未停止过对幼儿期性问题的强调。

一、童年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关于童年期异常与例外的性冲动,以及神经症者显露的关于童年期的潜意识记忆,已有了层出不穷的报道,这使得我们可以对这一时期的性行为作出描述。

性冲动的基因已存在于新生儿身上,并持续发展一段时间,然后才渐渐地被压制下去。当然,性发展还会因阶段性特征及个体的特征出现中断,这似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我们对这一发展历程的规律性与阶段性却一无所知,儿童的性生活似乎在3岁或4岁时才可观察到。

性抑制正是在这段潜伏期的整个过程或部分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阻止性本能发展的心理力量,它如堤坝一样阻止了性本能的奔流,这些力量包括厌恶感、羞耻感、伦理及道德的理想要求。从这些文明化了的孩子们身上,人们得出的印象是,这些堤坝的构成是教育的结果。毫无疑问,教育确实对此起着作用,然而,事实上,这一发展过程是由遗传决定和固定的,有时在毫无教养的条件之下也会发生。如果教育顺应身体机能的发展,并使其变得更加清楚和深刻,那么,教育就可以适当地发挥功效。

反向形成与升华这对个体文明的提高与正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因素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们也许是以幼儿的性冲动为代价。因此可以说,即使在潜伏期,这些冲动活动也未停止,只不过其能量全部或部分地离开了性目的而转向他用。研究文明的历史学家似乎都认为,使性本能的力量脱离性目标并把它们用于新的目标——这个过程应该被称为“升华”。在此需补充的是,同样的过程对个体的发展也起了作用,而这一过程起始于童年的潜伏期。

由此就可形成一种关于升华过程机制的观点了。一方面,性冲动在童年期不可能利用,因为生殖功能后延了,这便构成了潜伏期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这些冲动似乎又是倒错的,即它始于快感区和源自本能(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但却只能产生不愉快的情感。结果,为有效地压制不愉快,便唤起了相反的心理力量(相反情感),即我前面提到的心理堤坝:厌恶、羞耻与道德。

同类推荐
  • 管理要读心理学

    管理要读心理学

    这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
  • 心理健康36计

    心理健康36计

    体味心理36计,让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灵。让你踏上重获心灵健康与生活幸福的途径;让你超越自我,从平凡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味。过开心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而不在人。好的心境来自于人性的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想开点,看点,不必斤斤计较生活中的一得一失,淡泊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诱惑,有登高临飞宠辱皆忘的情怀。其实,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冷眼旁观,随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悠游潇洒。拥有一份好心境,实在是一种大气魄。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 开心心理学600问

    开心心理学600问

    本书摒弃了以往心理学书籍中那些长篇大论,而是将心理学知识精妙地融汇在一道道题目中,通过答题的形式让你在开心问答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心理学知识。读完本书,你就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了解人们每个行为的背后,究竟表达了什么意义。
热门推荐
  • 腹黑小白兔:小姐危险

    腹黑小白兔:小姐危险

    初见时,他是个丑陋无比的老头,浑身戾气的想要杀她。再遇见时,他完全对她着了迷,但却是因为她特殊的体质让他更迫切的想要算计她。再然后,他救出她,作为条件他彻底留在了她身边,但算计的心思却依稀没有那么迫切了。在逃亡的那段时间,只有他们两人相互偎依,她受伤病重,但他却没了算计的心思,只想好好保护她。那一瞬心意的确定,他雀跃无比,等到的却是她对他的驱逐。他做了那么多努力,甚至不惜催眠她改变对他的感情,但另一个对她无比重要的人却在此时出现了。所以,他跟她是注定了有缘无分吗?今生的牵绊沉沦让他无法自拔,当眼前有个选择放在他面前时,他为了他们的将来,是否会应下?
  •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

    《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分别收入作者刘国芳的小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数十篇。刘国芳是我国有影响的小小说作家之一,二十年来,已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小小说2400多篇,收入《我们听到青蛙的歌唱》的小说和散文富有诗情画意,从精短的篇幅里,浓缩了丰富的生活容量,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著名小小说评论家刘海涛教授说:“刘国芳的名字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小小说发展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创作昭示了一种小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小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
  • 废弃皇后

    废弃皇后

    推荐霓儿的新文《总裁霸上弓》新坑《贡品皇后》,亲们多多支持啊!五百年前的诅咒,五百年前的恩怨,五百年前的玫瑰藤手镯,竟然把她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穿到了古代,不过,幸运的是却捡到了一个皇后的宝座,但是有一个条件——要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她能阻止得了吗?她的出现又会发生怎样的轰动?是继续当他的皇后?还是跟他隐匿于一个世外桃源?还是…第一卷穿越篇她说:同心结同心。他笑了,心里暗暗发誓,我也要一辈子跟这个女子同心。她望着那块大石头上留下的一大滩血迹,不由自责。他愤然,让她闭门思过一个月。第二卷皇后篇她一丝不挂地站在他面前,一脸的娇羞。他迫不及待地抱住了她,那一夜她成了他的女人。她欣喜地站在她面前,他却是一脸的冷漠,似乎不曾相识。她哀伤不已,原来一切真的就是一场梦吗?第三卷邂逅篇依恋坠?古墓里的男子?尹诗的头开始迷糊。她不知道那些消失的记忆跟这些有什么关系,可是心里却莫名地牵挂。十五年了,她的影子在他的心里越来越深。于是他夜夜销魂,只为不去思念。撕心裂肺的疼痛之后,便是沉沦,或许会再遇见。只是不知是何年……本文是慢热,亲们要有耐心哦!推荐+收藏+留言一步到位啊!本文有一点点的伤。有一点点的痛。也有一点点的幽默。亲们不要吝啬你们手中的票票,多多投来吧!这是宝亲给霓儿做的动感影集的网址:非常感谢宝亲,很漂亮!很喜欢王菲的《笑忘书》。云淡风轻群:17486400霓儿书迷群:63445688(感谢紫色的寂寞贡献的群)任意一个《废弃皇后》里的人物即可做“敲门砖”。新文《三夜痴缠》简介:“帮我…帮我…”她忍受着浑身的炙热,艰难地说出这几个字。“嘶--”衣衫被撕裂的声音。他近乎野兽的行为,将她压在了身下。三天三夜,抵死缠绵。“贱人!竟敢给朕下药!”他怒喝,一点不顾三夜的夫妻之实。“我没有!”她倔强地眼神让他觉得害怕。“传朕旨意,从今以后皇后娘娘不许踏出这落霞宫半步!”一场日食,却让她穿越到五百年前的时空。一枚鸾凤吊坠,让她陷入一场权力的斗争。一段孽缘,让她心神疲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把大火烧了寝宫,从此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小七。只身先往东雷国,去寻找一种叫做凤凰的大鸟,。传说,只要见到凤凰的人,便会向它所要一个愿望…当她决定忘记他时,答应做东雷国的皇后的时候,他却已经兵临城下…
  • 态度决定价值,工作树立品牌

    态度决定价值,工作树立品牌

    很多人总是不停地换工作,他们应聘、试用、辞职、再应聘……其实这些人大多很有才华,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工作怪圈?其实是工作态度。好工作从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决定工作成败的也往往不是能力,两是工作的态度;改变命运的也往往不是机遇,而是做事的态度。态度才是一个人优秀的标签。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dnf之百万逆袭

    dnf之百万逆袭

    dnf六年回忆之作【本书主讲dnf金融】,新浪微博:河童咻咻orz作者查阅逾千万字资料(作品相关有资料截图),致力打造最真实的dnf,追求最真挚的游戏回忆。书中涉及dnf游戏改版,名人,大事件,经典视频,经历过的游戏bug等等,时间精准,内容考究。但毕竟年代稍远,难免有错。其中主角早期升级速度是个bug,书中已给出解释。其它的小错倒也无伤大雅,望读者切莫较真……尽孝,专情,重义,是本书主旋律。刷图、pk、商斗,是本书游戏看点。写回忆,尽回忆。
  • 看名医不挂号

    看名医不挂号

    本书中将有最好、最权威的医学专家,告诉你最想知道的健康问题和健康理念,让你轻松避免错误的治疗和保养方法。关键时刻,它可以救你的命!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逆武神

    逆武神

    仁者可得天下,达者可定乾坤。他本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强者,且看他如何修炼,最终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