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一点,前面的章节已经详细论证过,此处不再赘述。不要用偏颇的成见来培养员工,这其实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管理者总是希望把属下培养成和他一样的人,或者总是用严格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权威,他们认为,只有听话的员工才是值得培养的员工。然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恰恰最不需要的就是太听话的员工,因为他们只是被动地执行任务,而不是主动的承担责任。有才能的人往往都敢于挑战权威,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要培养员工,就应该让员工明白,什么情况下,他可以越权行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让员工能有机会独立行事是对他最好的培养。
高桥达氏是日本高考泽电机总公司的总经理。他曾担任过电会社关东电信局副局长,茨城县是他的管辖区。这个县的潮来电话局需要一辆吉普车,以适应鹿港岛临港区域的特殊交通条件。总公司虽然掌握着各种汽车的规格使用特权,但是不包括吉普车,其电话局可以提出购买吉普车的预算。而且电话局长虽然征得高桥副局长的许可而取得预算,但总公司却说要等上一年。大家都很着急,总希望能找到另一种的办法。
最后高桥先生做出决定:“3天之内将吉普车拨给潮来电话局,责任我负。”高桥先生是个能人,他的做法与一般人不同。对于一般的人,如果权限操纵在上级手中,就只能消极等待,遵守繁杂的手续,他们会感到不这样做就没法买到想买的东西,做想做的事情。高桥先生也无权决定吉普车一事,但吉普车是急需之物,对实现公司的目标有很大帮助。所以高桥做出了超越权限的处置,没有因为无权而消极等待。
作为管理者,就应该培养这样的经理,因为高桥更明白一辆吉普车对下属开展工作的重要性,他越权行事的目的并不是藐视规则,而是因为规则已经严重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和目标的实现。这样的人往往会使他的上司感觉不舒服,但是这样的人更愿意对企业的效益负责。
德鲁克所说的第三种禁忌,也很有意义。“公子哥”、“太子爷”式的人物,他们最大的危害就在于眼中没有组织,可以践踏组织的任何价值观和理念,企业一旦使用这样的人并且培养这样的人,这个企业就没有希望可言了。企业需要的是那种能上能下,能吃苦能做事,有谋略懂经营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那种能有一颗平常心,却能做出不平常的事业的人才。
20世纪70年代初,麦当劳看好香港市场。总部决定先在当地培养一批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与选中的一个著名年轻企业家经过几次商谈,还没有最后确定。
最后一次,总裁要求该企业家带上夫人来。在商谈时,总裁问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如果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会怎么样?”年轻企业家沉思不语,但心里在想:我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去洗厕所,大材小用了吧!面试陷入尴尬,这时,他太太说:“没关系,我们家的厕所向来都是他洗的!”就这样,他通过了面试。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上班总裁真的让他去洗厕所。他坚持下来,直到后来他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看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才知道,原来麦当劳训练员工第一课就是先从洗厕所开始的,就连总裁也不例外!
麦当劳独特的员工培养方法的确值得我们深思,管理者往往重视人才的才,而很少关注员工的道德、员工的品性,只有能在基层吃苦的人,才能到高层发展。
一定不做损人之事
德鲁克认为,对于管理者而言,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正确的道德规范。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向2500年前希腊希波克拉底派医师们学习,他们所遵循的首要戒律就是:绝不故意做损人之事。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这就是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必不与人,尤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凡患结石者,我不施手术,此则有待于专家为之。无论至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尤不作诱奸之事。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只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
这一誓言被称为医生的首要戒律,德鲁克之所以特别强调管理者要记住这个戒律,就是因为,最有成就的管理者都是凭“德”,而不完全靠“智”。中国有句古话:“德者,才之率也;才者,德之资也。”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品德端正的重要性。
“小赢靠智,大赢靠德”,这是一个管理者成功的首要素质。
这是在美国广泛流传的一个故事。
美国加州的克帕尔饮料开发有限公司需要招聘员工,有一个叫马布里的年轻人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坐立不安地等待着。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常,衣着简朴的老者进来了。马布里站起来。那位老者仔细打量马布里,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马布里不知所措的时候,老人一把抓住马布里的手: “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儿可能早就没命了。”
“怎么回事呢?”马布里疑惑不解。
“上次,在中央公园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老人肯定地说道。马布里明白了事情原委,原来他把马布里错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先生,您一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儿!”
“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马布里面对这个激动不已的老人只能做些无谓的解释:“先生,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去过呢!”
听到这句话,老人松开手,失望地望着马布里:“难道我认错人了?”
马布里安慰老先生:“先生,您别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你女儿的恩人!”
后来,马布里在开始这个公司里上班。有一天,他又遇见那位老先生。马布里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询问他:“您女儿的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马布里心里很沉重,对公司的一位司机说起这件事。不料那司机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了,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女儿!”
“噢?”马布里大惑不解,那位司机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人才。他说过有德之人才是可塑之才!”
马布里被录用后,兢兢业业,不久就脱颖而出,成为公司市场开发部总经理,一年就为公司赢得了3500万美元的利润。当总裁退休的时候,马布里继承了总裁位置,成为美国著名的财富巨人。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一个一辈子要做有德之人,绝对会赢得别人永久的信任!”
我们既欣赏这位老先生选才重德的精神,也同样敬佩马布里诚实为人的操守。一个人只有先修德,才可修才,无德之人,即使有才,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危害。
一个人的德首先体现在他的人品上。
著名投资家索罗斯极重视人品,他认为一个优秀的人仅仅才华出众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上等的人品。他喜欢诚实的人,对那些做事自私、不够诚实的人,尽管他们十分聪明,也会请他走人。正如他的朋友沙卡洛夫说:“他是我所见过的最诚实的人,他根本不能忍受说谎。”这是对索罗斯的客观评价。他始终认为,许多投机商,包括一些很成功的投机商,并没有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事业,他们只是在投机,一味地投机,而并不明白自己需要坚守的节操。
索罗斯说:“那些才气纵横的赚钱高手,如果我不信任他们,觉得这些人的人品不可靠,我就绝不让他们当我的合伙人。”一次,垃圾债券大王麦克·米尔被起诉后,垃圾债券业务出现真空,索罗斯很想进入这一黄金领域。为此他约谈了好多位曾在米尔手下做事的人,想请他们做合伙人。但是,索罗斯发现这些人忽视道德,很难让人信任,最后原有计划放弃了。他觉得他的团队有这些人参与他会很不舒服,尽管他们积极进取又聪明能干,也很有投资天分。
索罗斯认为,如果一个人不值得别人信任,即使这个人拿世界上所有担保品作担保,也不要借钱给他。
索罗斯如此看重合伙人的人品,与他的观念有莫大关系。他认为,金融投资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不愿意承担风险。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高风险的投资事业。他说:“冒险是很辛苦的事,不是你自己愿意承担风险,就是你设法把风险转嫁到别人身上。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
索罗斯所以重视合伙人的人品,就在于: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为了利益,会为所欲为不择手段,今日的姑息将造成未来巨大的损失。
作为管理者,在选用人才时,必须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品德和责任心。李嘉诚成功不忘老员工,做很多慈善事业,牛根生被认为是中国捐股第一人,他将自己在蒙牛集团所持有的股份全部无偿捐献做慈善基金,这些成功者,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道德境界。
而有些管理者,认识不到坚守道德的重要性。有些人甚至是在故意做损人之事,他们只追求利润,而不顾忌基本的道德操守和职业规范。比如,他们不能足额向雇员支付薪水,或者用苛刻的条件变相地剥夺雇员的劳动所得;为了利己而给员工制订没有意义的管理制度,等等。在德鲁克看来,正是这些人的为所欲为和不受约束,导致管理层和雇员之间的对立。表面看,是劳资纠纷,实质是造成社会的分裂。对于管理层而言,薪水并不是唯一激励员工积极性的因素。员工更喜欢有责任感的管理者,有号召力和感召力的管理者都是靠德而不是靠才领导他的属下的。
尊重你的每一个员工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因此,德鲁克认为,管理者必须尊重每一位员工,尊重并不单单是一种礼貌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主人。
松下幸之助认为,不论是企业或是团体的管理者,都要尊重员工,使属下能高高兴兴、自动自发地做事是很重要的,要在用人者和被用人者之间,建立双向的沟通,也就是精神与精神、心与心的契合。
因此,当你指挥员工去做事时,千万不要以为只要下了命令,事情就能够达成。作指示、下命令,当然是必要的,然而,同时必须仔细考虑,对方接受指示、命令时,有什么反应?你是否尊重他?
只有充分地站在被管理者的位置上思考管理,管理才能产生实际效力。
尊重你的员工,就应该虚心地听取并接受他们的意见。
1965年,在本田公司技术研究所内部,人们为汽车内燃机是采用“水冷”还是“气冷”的问题发生激烈争论。社长本田宗一郎是“气冷”的支持者,所以本田公司新开发的N360小轿车采用的都是“气冷”式内燃机。
然而,1968年在法国举行的一级方程式冠军赛上,一名车手驾驶本田汽车公司的“气冷”式赛车参加比赛。在跑到第三圈时,由于速度过快导致赛车失去控制,赛车撞到围墙上。不久,油箱爆炸,车手被烧死在车里面。此事引起巨大反响,也使得本田“气冷”式N360汽车的销量大减。因此,本田技术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要求研究“水冷”内燃机,但被本田宗一郎拒绝。一气之下,几名主要的技术人员决定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