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600000017

第17章 德意在欧非燃起战火(4)

5月28日,感到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对国防军高级军官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表示要“彻底地解决苏台德问题”,“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

此后,**德国开始忙于制定捷克斯洛伐克的最后计划。到了这年夏末,入侵捷克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全就绪。9月3日,希特勒在伯格霍夫同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一起研究入侵捷克的各项安排,决定各野战部队在9月28日进入德捷边境沿线的阵地。

在这几个月里,希特勒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收到了很多好消息。8月3日,张伯伦派下院议员伦西曼赴捷“调查”,并充当苏台德危机的“调解人”。实际上他的真正使命是为把苏台德区转交给德国人铺平道路。6月8日,德驻苏大使弗里德里希·瓦尔纳·冯·德·舒伦堡向柏林报告说,苏联极少可能出兵保卫资产阶级国家捷克斯洛代克。德国驻波兰大使冯·毛奇不断向柏林报告说,波兰不但不愿让俄国人假道以军队和飞机援捷,而且对捷克的特青地区垂涎欲滴。

希特勒也不忘记对与捷克斯洛伐克有领土争议的匈牙利作工作。8月23日,希特勒在接待匈牙利的摄政霍尔蒂和匈牙利政府成员时,别有用心地挑动他们说:“谁要想坐席,至少得帮厨。”

在内外交困之下,9月5日,贝奈斯总统在赫拉德欣宫召见了苏台德人的领袖孔特和西伯科夫斯基,要他们书面提出他们的全部要求,不论什么要求,他都答应接受。但是,希特勒想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国家。他所担心的正是贝奈斯的这一手。9月7日,根据柏林的指示,亨莱因以捷克警察所谓过火行为而中断了同捷克政府的一切谈判。

此后,欧洲的紧张气氛日甚一日。9月12日,在纽伦堡**党大会的最后一天,希特勒的闭幕演说通篇充满了对捷克国家及其总统的粗暴攻击和恶毒咒骂。

希特勒的演说成了苏台德区叛乱的信号。但是捷克人并没有惊慌失措,捷克政府立即宣布戒严,派兵平息了叛乱,并控制了局势。亨莱因逃往德国,宣布只有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时,法国人也开始坐立不安了。9月13日,法国内阁整天开会,内阁认为,战争迫在眉睫,但法国是否应当根据条约履行对捷义务,内阁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最后,达拉第要求张伯伦设法火速同希特勒谈判。当日23时,张伯伦急电希特勒,提议立即飞往德国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希特勒欣然应允。

1938年10月6日,在德国的支持和操纵下,斯洛伐克宣布成立自治政府,不久以后卢西尼亚也起而效之。这样,本来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便陷于分裂状态。

1938年10月21日,希特勒下达了武装部队必须随时准备清算捷克斯洛伐克的残存部分的命令,以便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

1939年3月初,由德国人鼓动的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分裂活动已经闹到布拉格政府必须作出决定的地步。捷克政府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并于3月6日和9日,先后下令解散了卢西尼亚和斯洛伐克的自治政府;又下令逮捕积极从事分裂主义活动的斯洛伐克总理蒂索、都卡和杜尔坎斯基,并宣布在斯洛伐克实行戒严。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维护自己国家统一的行动,给希特勒提供了干涉的借口。3月13日,希特勒在柏林召见蒂索和杜尔坎斯基,要求他们宣布斯洛伐克“独立”。3月14日,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同日,卢西尼亚也宣布成立独立的“喀尔巴忏—乌克兰共和国”。

至此,布拉格政府手中只有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两块捷克人的土地了。在解决捷克斯洛伐克这块剩余土地时尽量做到合理合法,3月14日深夜,希特勒召见捷克斯洛伐克新任总统哈查和外长契瓦尔科夫斯基。

当时,德军已陈兵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边境,并已占领捷克的重要工业城市摩拉夫斯卡—俄斯特拉伐。

3月15日3时55分,在希特勒、戈林和里宾特洛甫的强迫下,哈查在《德捷协定》上签了字。

3月15日清晨,德国军队未遇任何抵抗便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3月16日,希特勒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在德军侵入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的同时,匈牙利军队也开进了卢西尼亚。第二天,卢西尼亚并入匈牙利。

同日,斯洛伐克“总理”蒂索将德国人为其起草的请德国人“保护”的电报发往柏林,希特勒当即慷慨应允将斯洛伐克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随即,德军开进了斯洛伐克。

至此,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复存在了。希特勒兵不血刃达到了“绿色方案”所要达到的全部目标。

7.德国侵吞梅梅尔

希特勒德国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慕尼黑会议后3个星期就命令他的军事首脑,在准备侵吞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准备占领立陶宛的梅梅尔,以便在侵略波兰时形成海陆两方面夹击的有利形势。希特勒按照侵吞奥地利和苏台德区时已惯用的手段,组织梅梅尔的日耳曼人制造事端,以便为入侵寻找借口,并于1938年11日拟定了代号为“斯德西运输演习”的侵吞梅梅尔的计划。

1939年3月21日,希特勒向立陶宛政府下最后通牒,要立陶宛派全权代表立即到柏林签字,把梅梅尔地区交给德国,“绝不容许拖延时间”。3月22日,希特勒和海军上将雷德尔乘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从施魏恩缪德出发,率海军前往攻占梅梅尔。立陶宛甚至没有来得及向德国的最后通牒表示屈服,德军便占领了梅梅尔。在英法等国的默认下,希特勒又一次公然撕毁了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条款,吞并了立陶宛的梅梅尔。

8.德国制造但泽危机

在消灭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时,波兰人将特申—西里西亚抢到自己手中。但目光短浅的贝克等人当时万万没有想到,德国对捷克斯洛克的占领也为德国“奠定了对波兰行动的基础”,而德国对梅梅尔的侵占则进一步完成了德国对波兰的包围。

慕尼黑会议之后不久,德国就认为,波兰和德国之间达成全面解决的时机已经到来。1938年10月24日,里宾特洛甫向波兰驻德大使利普斯基提出3条要求:(1)把但泽自由市归还德国;(2)由德国在波兰走廊建一条超级公路和一条双轨铁路,二者都要享有治外法权;(3)波兰参加反共产国际公约,共同反对苏联。作为报答,德国愿意将德波条约从10年延长到20年,并且对波兰边界作出保证。

11月19日,利普斯基根据外长贝克的指示通知里宾特洛甫:“任何使自由市并入德国的趋势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场冲突,不仅是局部性的,而且是危及整个波德关系的冲突。”

希特勒对此作出了激烈反应。11月24日,他向三军司令发出命令,要求德国军队做好占领但泽自由市的准备。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在伯希特斯加登接见波兰外长贝克,两人再次谈到但泽问题。希特勒说:“但泽是德国的,它永远属于德国,它迟早会成为德国的一部分。然而他可以保证不会在但泽造成什么既成事实”。希特勒试图说服贝克答应德人的要求,但未能奏效。第二天,在同里宾特洛甫的谈话中,贝克表示,在但泽问题上,他“看不出有什么可能取得协议”。

3月21日,里宾特洛甫约利普斯基,再次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仍态度傲慢,气势逼人。里宾特洛甫警告说,元首“对波兰的态度愈来愈感到惊讶”。他希望波兰对德国的要求做出满意的答复。26日,利普斯基把波兰政府拒绝德国建议的备忘录转交里宾特洛甫。波兰不允许德国侵占但泽。

面对威胁,波兰征召后备兵入伍,并宣布实行局部动员。里宾特洛甫拒绝了波兰的备忘录,对波兰的动员措施大发雷霆,并宣布波兰军队对但泽领土的任何侵犯都认为是对德国的侵略。第二天,里宾特洛甫再次召见波兰驻德大使,无中生有地指责在波兰境内发生的对日耳曼少数民族的迫害,说什么这件事“在德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声称,由于波兰政府的态度,两国之间的关系已迅速恶化。28日,贝克召见德国驻波大使,向他声明,由德国或者由**的但泽参议会任何改变这个自由市现状的企图,都将被波兰视为开战的理由。

德国在外交上采取攻势的同时,在军事上也在进行针对但泽自由市的准备。

2月底起,每天都有德国军火从埃尔平运往但泽的警察营房。3月13~14日,东普鲁士的德国军官沿着埃尔平—但泽公路和“可能的战场”一带进行侦察。在斯洛伐克被占领后,德国立即在这个保护国中开始修筑工事。在27~31日的几天里,不断传来德国军队在斯洛伐克朝着波兰边界方向频繁调动的报道。为防止不测,波兰在3月17~25日期间也将部队和战争物资运往德波边界地区。

另外,但泽市的民社党党徒也猖狂活动,他们准备于3月29日起事,只是由于德国当局认为,“通过但泽去波兰是不合适的”,出面进行干涉,才未动手。

在3月的最后几天里,在波兰,人们预料德波战争可能随时爆发。到30日,波兰驻柏林大使馆的大多数官员和波兰侨民已将其家眷遣送回国,领事们已接到销毁机密文件的命令。此时,波兰国内,举国上下也在为抗击德国侵略进行着紧张的准备。

1939年5月25日,希特勒已决定摧毁波兰。此后,德国便加快了但泽军事化的进程,它利用多种借口将人员和武器送往但泽。

但泽当局大大增加警察的人数并组织志愿兵。6月底7月初,在但泽市区周围建造了工事,在维斯杜拉河上建造了一座浮桥,征用了房屋以储存军火,检查了全部摩托车辆和动员了马匹。7月3日,但泽参议院颁布动员劳动力的法令,4日,关闭了霍尔小岛、以供存放武器和驻扎志愿兵之用。为德国私运武器进入但泽,波兰与但泽当局还发生了持续数月的海关争端。在整个6月和7月,人们都一直在担心,但泽会随时遭到德国的袭击。

8月初,**德国领导人开始直接干涉波兰驻自由市的代表和但泽参议院之间的争端,对波兰施加更大的压力,直到9月1日战争爆发。

9.德意制造国际危机

1939年4月28日,希特勒宣布废除1934年1月订立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和1935年6月签订的德英海军协定,要求英国归还殖民地;并且以激烈的言辞和讥讽的口气,拒绝罗斯福于4月14日向德国和意大利发出的要维护和平不要再继续采取侵略行动的呼吁。这样,德国就直言不讳地宣布了自己对波兰的侵略意图,表示出对英国利益的威胁,同时也表明了执意推行战争政策的顽固态度。

为准备战争,德国还加紧外交活动。它以纵容匈牙利反对罗马尼亚相威胁,逼签奴役性的德罗经济协定,使罗马尼亚的经济服务于德国的战争经济。劝南斯拉夫退出国际联盟,加入“反共条约”;设法同斯的纳维亚四国接近,希望这些国家一旦在波罗的海发生战争会保持中立;同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同日本和意大利进行旨在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同英国进行旨在破坏英法苏结盟的秘密谈判;同苏联进行以解决德国两线作战为目的的缔约谈判。

墨索里尼将罗斯福4月14日的和平呼吁说成是,“进行性的麻痹症的结果”;违背1938年4月16日英意协议向利比亚增兵,并发出废除该协议的威胁;支持并利用克罗地亚民族分裂主义者,企图分裂南斯拉夫;命令加紧修建指向希腊边境的道路,指望时机一到立即进兵向希腊;要英国驻意大使珀西·洛兰“告诉张伯伦,如果英国准备为保卫波兰而战,意大利则将同盟邦德国一起拿起武器”,摆出一副要同德国一道发动战争的架势。

德意的侵略行径与战争威胁,在欧洲引起了巨大的战争恐慌。

同类推荐
  • 一百个理由

    一百个理由

    在当今的世界环境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如一只海龟般趴在太平洋风涛里、总是令人难以琢磨的日本,需要警惕,需要谴责,也需要和平共处。《一百个理由》中,作者引用丰富例证想要说明的是:中国有一百个理由谴责日本,也有一百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中国欲一扫近代以来的耻辱与颓唐,走向民族的全面复兴,非得通过日本这道心理门槛;在很大程度上,这道门槛将考验中国能否成为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与此同时,日本要洗去孤独与暧昧,成长为世界性大国,更是绕不过中国这道道义门槛;在某种意义上,这道门槛成了判断日本能否重铸为一个政治诚信国家的试金石。所以,这一百个理由,给中国,也给日本。
  •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武乡敌后文化的中心》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从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明之火娓娓道来,讲述欧洲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的种种。在这里面,本书共分四大章,有发明的喜悦,有战争的痛苦,也有令人敬佩的哲人、英雄,当然也有令人痛恨的战争的发动者。所有的一切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我们依然能触摸。我们精心编写这本书,就是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
  • 隋走危机(上)

    隋走危机(上)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

    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

    你是否丢了自己的幸福? 丢到哪里去了?是谁绑架了你的幸福,他人,社会,还是你自己?马银文编著的《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告诉你,你的幸福失落在了哪里,去向何处寻,打开你的幸福之门……《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总结了幸福人生必备的9项修炼,谈及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家庭,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等几大方面,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生动案例的解析,来说明幸福在哪里,我们如何修炼到幸福的智慧,找到幸福生活的钥匙。从关注现实说起,归结到调整自己的心态,平衡好自己与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保持一颗积极的、向上的、充实而宁静的心,把握当下,珍惜所有,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 星辰微暖萤火光

    星辰微暖萤火光

    一场考试的失利,令她与他不期而遇。原本像平行线一样的人,却被一封封书信紧紧拴在一起。飞舞的红色萤火虫,寻不到的白色月亮门,徘徊在楼下的卷发男孩,事实扑朔迷离;被背叛的友谊,被欺骗的亲情,被反抗的命运,未来晦暗不明。他们,像雪地里跌跌撞撞的行人,固执地守着彼此的秘密,慢慢前行,直到萤光倏然大亮,直到眼泪变成春花。待真相一一揭开,她还他一个清白,他许她一个未来。青春本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大雨。所幸,她一抬头,就能看见他如星辰般熟悉的眼眸。
  • 凶案追击

    凶案追击

    听说的未必都是传闻,眼见的也不一定是事实。华丽面具的背后,或许面目狰狞,想要还原真相,必须洗刷人为的粉饰。扭曲的事实背后,总有扭曲的人性和心灵。想要看透迷雾,还请睁大眼睛。小莫的V群:200144356欢迎任意书中主配角名+读者ID+粉丝值来敲门
  • 红楼之水掬黛心

    红楼之水掬黛心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原为女儿结公案,怎奈得红颜皆薄命?西方灵河绛珠草,一抔甘露恩泽今生偿。一抹情天世外仙姝魂,化作尘世清泠女儿身。神瑛情不情绛珠情情,泪尽还本命中注定。算不过,前世悉心滋养另有其人;算不过,今生情深意重却是海王;算不过,前世今生女儿命格改动。呀!泪儿化露清偿前世债;呀!心儿凝情只为今生缘。流不尽的灌愁海水水王情,剪不断的绛珠仙草木主缘。穿不遍的绫罗绮纨,吃不完的山珍海味;说不尽的繁花似锦绣,却暗藏祸机无数。只说金玉是良姻,却为何处处窥探水木情?都说水木是情缘,却为何情深似海祸如沙?薛宝钗的算计,玉铭君的深情,请看她闺阁女儿如何处。抚着眉心的一点百花痣,却原来缠绵悱恻前世早定。娇小柔弱的她,面对属于她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她不会后退,风刀霜剑亦无悔。温文尔雅的他,面对着欲抢自己的爱情和幸福的敌人,他浑身霸气凌然,不见丝毫退缩。天边的两颗孤星,就是他和她,前世的缠绵不尽,今生的心心相印,爱上了,无悔,亦不悔。没有波涛汹涌,却暗流无数;没有惊天动地,却温馨甜蜜;没有轰轰烈烈,却细水长流;没有隔阂误会,唯有心心相印。爱情来源于生活,爱情亦离不开生活,从那一刹那,早已注定他们的爱情属于生活,亦归于生活;细水长流的爱情,掺杂着从小的亲情,因为生活并不仅仅依靠爱情维持,还有那份不可磨灭的亲情。******************************走过路过,收藏,投票,多多益善大力摇旗欢迎志同道合的亲亲,至于不喜欢的人,就请绕道,没人强迫你们看若发人身攻击言语,一律删除不怠.......********************梅灵的红楼系列文,欢迎大家去看。红楼之禛惜黛玉:红楼之水掬黛心:情续红楼画眉蹙:红楼之禛心俜玉:红楼之蛊惑香玉:红楼之雍帝霸玉: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也许,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因为我感到。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
  • 背包十年

    背包十年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八份工作上路,整整十年,小鹏没干过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背包十年,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变成为内首位职业旅行家。
  •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人生要经得起磨难

    经历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人生也是这样,只有历经磨炼才能造就精彩的人生。许多的如意和不如意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如果能经常换个角度思考,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精彩的。你不能改变容颜,你为什么不放纵一下自己的笑容:你不能改变环境,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自己。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尽量地放松你的心情吧,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大声抱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