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900000014

第14章 割与斧,灵魂整体论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马其顿王国全盛时期国王亚历山大幼年的宫廷教师,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利用自身所处的这些优越条件系统地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著书立说,形成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著的《论灵魂》就是欧洲史上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专著。他采用了当时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心理现象,比较系统地讨论了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他认为理念世界是虚构的,它和现实世界矛盾,现实世界才是真实的。灵魂是形式,身体是质料,两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犹如“割”之于“斧”;没有“斧”,“割”也不存在。不过,他把灵魂看做是生命的本质,身体只是灵魂的工具,只有灵魂才能使身体的动作得以实现。这样,在身心关系上,他是灵魂形式决定身体质料的唯心论者。

在心理分类上,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知、情、意三分法,强调灵魂是整体的,不能分为部分。他按生物的不同等级加以划分,提出植物具有营养和消化的灵魂,动物具有感觉灵魂,人具有理性灵魂。高级灵魂包含所有低级灵魂,人是最高级的,因此同时具有三种灵魂。它们在人体中是统一不可分割地起作用的。此外,他还按灵魂的功能进行分类,提出人的灵魂有两种功能:理性的和非理性的。非理性的功能是被动的,与肉体同生死;灵魂的理性功能是主动的,肉体死亡,灵魂复归于纯粹形式。这样,亚里士多德又一次回到他的形式决定质料的唯心论观点上来。

在感觉心理上,亚里士多德有许多建树。首先,他把感觉看做动物生存的必要手段,提出感觉的第一特征是辨别力。例如,视觉能辨别黑与白,味觉能辨别甜和苦。动物有了这种天赋的感觉能力,才能在一定距离内知觉对象,做出趋避的动作,以保持生存和繁殖种族。其次,他承认,外部物体的作用是引起感觉的原因,没有外部事物的作用,感觉就不能产生,物体是先于感觉存在的。第三,感觉过程产生的印象是真实的,不会犯错误。他把外物作用感官产生的感觉印象或痕迹,比之于金戒指印在蜡块上的印纹一样,是真实的。第四,他把感觉分为特殊感觉和共同感觉。特殊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5种。每种感觉都有特殊的对象:视觉的对象是颜色,听觉的对象是声音,嗅觉的对象是气味等。每一种感觉和对象之间都有自己的媒介物:透明是视觉的媒介物,空气是听觉的媒介物,身体是触觉的媒介物等。他对各种感觉都给予了一定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触觉是最原始的感觉,是生物是否活着的标记。味觉具有营养作用,听觉、视觉、嗅觉都是距离感觉。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动物的生存,而是为了动物更好地生存”。感觉所接受的对象是有一定范围的:声音过小了固然听不见,过大也是听不见的。感觉和两种物体相互作用的比率有关:比率适当就感到愉快;不适当就感到痛苦或者有害。感觉的程度是相对的。例如,尝过强烈味道的味觉器官(舌),就不能辨别轻微的味觉;受过强烈响声刺激的耳朵就会暂时变聋;一只手接触到比手硬的物体就觉得硬,接触比手软的物体就觉得软。

在解释了特殊器官的感觉后,亚里士多德还对共同感觉加以说明。其实,他的共同感觉就是知觉。例如,他认为共同感觉执行着想象和记忆的功能,指的也是知觉。对于共同感觉和特殊感觉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上页的图解来表示。

亚里士多德把记忆看做是感官知觉留下的意象的再生或重新活跃。他认为记忆有两种特性:(1)记忆的对象是过去的东西,一切记忆都会有逝去的时间。凡是能知觉时间的动物都有记忆。(2)记忆对象总是和当前的知觉对象有关的东西相联系:看到一张画,当他从这张画本身而不是从与画有关的东西——相似的东西进行联想时,这就是思维。当他把这张画作为与某物相似的东西或作为肖像时,那么,那个被作为肖像想起人物来的过程就是记忆。因此,记忆过程常和思维过程交错在一起。例如,想要记起一件事情却记不起来时,如果改变观点就能突然记起。他以为,这是把有关的相似的东西同要求的东西联系起来了。他还指出,记忆也常和想象相混淆:神经错乱的人,常常把纯粹的幻想当做记忆的事实,这就是因为把不相似的东西当做相似的东西看了。在他看来,记忆和回忆不同。记忆是被动的再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回忆是主动的,要求有思维的推理起作用,所以只有人类才有。关于记忆的条件,他总结出三条规律:(1)联想有助于回忆,如相似的、相反的和邻近的事物都有助于想起要回忆的东西。(2)情绪对回忆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情绪激动时会妨碍记忆。因为激动会失去意志的控制,使回忆不能按照要回忆的方向进行;相反的,愉快的情绪会增加人的记忆效果。(3)组织得好的材料,比组织得不好的材料更有利于记忆。

亚里士多德还说到情感、欲望、需要、动作和意志等心理现象。他以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例如,滋味本属于营养性质的,但气味常常和一定食物的性质相联系,即和动物所需要的食欲相联系。动物需要这种食物时,它的气味就使动物产生适意之感,从而迫使动物行动。他还描述了动作的产生过程,首先动物的缺乏之感引起对所缺乏事物的需要,然后产生需要的意象,意象引起追求的欲望,迫使动物做出动作。不过,他认为,像饥渴欲望得到满足的行动是本能动作,而高级行动则有理性思维参加,是意志行动。

总之,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欧洲史上对心理现象做出最为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个人。他的著作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还有现实意义。美国某大学一位教授让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某些章节后,有学生询问,这是哪个大学教授的著作?当教授哈哈大笑地回答,它是2300多年前的哲学家的著作时,学生们都惊讶地赞叹不已!

同类推荐
  •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儿童趣味脑筋急转弯

    本书精选了近千条适合孩子阅读的脑筋急转弯,选条注重健康、趣味、巧妙,同时每页还设有幽默有趣的小拦目,让你在紧张的挑战中得到快乐与智慧的双重收获。
  • 慧心巧思大赛场

    慧心巧思大赛场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空中大历险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答案总在意料之外

    未来社会是一个多元素的社会,孩子不仅需要机智、灵敏的头脑,更需要有发散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而脑筋急转弯恰好符合了培养孩子这种能力的需求。《答案总在意料之外》汇集的脑筋急转弯题目科学合理、语言轻松幽默,再配以独一无二的原创精美插图,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 防灾避险我来学

    防灾避险我来学

    事实上,除了成年人的防灾避险和保护外,我们少年儿童也需要通过自身学习及训练来掌握防灾避险常识,这不仅保护自身生命安全,更造福全家,终身受益。学生安全问题,既关系家庭的幸福,也关系社会的稳定,面对灾险,其实我们可以自行应急、转危为安的。
热门推荐
  • 滥情老公

    滥情老公

    第二部:《婚后也风流》一段婚姻不在于“忠诚”,也不关乎物质以外的“感情”!而是在乎于经济上、物质上的……一种独特享受!她,项紫晴,拥有三层身份;宫家长媳妇: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网络、出版写手:编出一部部精彩的网络文;还有,LN酒吧的幕后老板娘;冷艳是她的个人特色;淡漠是她的保护色;冷血是她的个人写照!……他,宫天阙,有妇之夫,宫氏跨国企业集团的龙头老大因为孩子,奉子成婚;因为孩子,把捆绑在身边三年的女人扶为正室;婚后,夫妻之间不受任何束缚花心,是他的个人写照;滥情,是他的座右铭;风流,是他的无情;留情,是他的无心!第一部《滥情坏男人》他,滥情的男人,对女人处处留情但从不会付出真心面对养在家的女人,只有淡漠的溺爱她,言情小说的网络写手,是一个处事淡漠的女人对养她的男人,她从不把情放在他身上因为她懂得两人之间需要的是什么面对对女人处处留情的滥情、花心情夫,她从不为所动,永远只有一个情绪,就是——漠然!以为可以一直漠视下去然而,她却……
  • 跳吧舞

    跳吧舞

    慢慢的时间久了,众人就会发现严冀有个习惯,一听到类似“下午”、“下午茶”这类的字眼,他就会皱眉,或者偶尔晃神。只有少数人知道,多年以前有个叫“夏舞”的女孩疯狂地热爱着他。在雨夜他家的阳台下大声喊着他的名字,为他跳上一支芭蕾舞,轻盈地像雨中的天鹅。
  • 恋爱似糖染星光

    恋爱似糖染星光

    如果恋爱是一颗糖,在叶糖糖心里,它一定是一颗糖。从遇到萧宇星的那天起,她的生活就陷入了极端的不平静。先是,被狗仔跟拍,到假扮情侣,再到目不暇接的发布会,舞会。平淡的生活瞬间被包裹上一层浓稠的糖衣。当浓稠的甜蜜随着误会,隔阂的溶解,苦涩,分离露出端倪。萧宇星那颗渐行渐远藏在迷雾之中的心还有叶糖糖数不尽的委屈。属于糖和星光交汇的爱情,会拥有永恒的结局吗?
  • 重生之嫁个将军

    重生之嫁个将军

    李雅34岁时被迫自杀,死后重回到她11岁,一切悲剧都还没有开始的时候,依靠预言般的前世记忆开始了复仇之路,一步一步将敌人算计到蛊中踩死……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