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多疑(一)
中国有句谚语,叫“一人不入庙,二人不看井”,意思是一个人不要到荒凉的寺庙里去,不然有可能被恶僧所害;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不要探头看井,不然有可能被另一个人推到井里去。从这些警句中,中国人的猜疑心很重可见一斑。
中国还有一本关于外出旅行参考的书,叫《示我周行》。书的开始就以旅客的心得体会揭示了出行注意的十二法则,主要是对盗贼、诈骗、掏摸、偷换等事情的提醒。在社会治安不好的时候,注意这些是应该的,但是把别人都看成是盗贼,就显示出了中国人爱猜疑的本性。在中国的男女之间、同僚之间以及君臣父子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看一下中国的历史,改朝换代是相当频繁的,君臣的位置也经常更换。中国是一个“今日臣下,明日君主”的国度。《左传》中说:“君臣无常位,社稷无常奉。”也就是说,君主要想得到臣子的忠心不贰, 那是很困难的,所以,不得不随时关注着臣子们的行为举止。
软弱的君主,如刘宋顺帝、隋恭帝,在被夺位后忧郁地度过了一生,只发出“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或“愿自今以往,不复生帝王家”的感叹。有为的君主,为能稳坐帝位,往往借机对权臣进行杀戮,“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清朝黄莘田有过这样的诗句:“汉家多少韩彭将,不得铭旌一字看。”这是对一向以宽容大度而著称的汉高祖刘邦登位后,将韩信、彭越等功臣杀害这件事发出的感叹,认为高祖对功臣的恩情实在太淡薄了。
性情仁慈一点儿的君主,如宋太祖,巧言说服老臣解甲归田;残暴凶狠一点儿的君主,如明太祖,公开对功臣进行杀戮。虽然手段上有所不同,但做事的目的是一样的,对臣子的猜疑心是一样的。可以共患难,却难同富贵,这就是中国君臣的写照。
敏感多疑(二)
儒家是中国政治和教育的榜样,而法家是官制的核心。法家讲究的是人本性恶,应该对此加以警惕,因此法家维护君权的策略是让臣子之间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仔细看来,中国历代官制组织,显示出来的不是对官吏的信赖、利用,而是对官吏的猜疑、防备。
例如清朝官制,一方面对百官有专门的督察员,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官吏都有弹劾权,这就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的机制。中央大员可以弹劾地方官,地方官也可以弹劾中央大员;总督可以弹劾巡抚,巡抚也可以弹劾总督。这种体制的产生,不得不说和中国人的猜疑心密切相关。
中国官场有严密的回避制度,也正是中国人猜疑心很深重的最好证据。这种回避包括地方官不能到他的家乡上任;科举考试时,和考官有亲属关系的考生就可能不准参加考试等。由此可以看出,回避的要义就在于,排除官吏们徇私枉法的可能。
敏感多疑(三)
明哲保身,是中国官僚生存处世的第一原则。为了自身的安全,为了能在君主的猜疑、同僚的猜忌下存活,官僚们费尽了心思。
唐朝时,娄师德任宰相,他的弟弟也是一个有名的地方官,即使兄弟二人都身居高位,但是也害怕招来祸事。娄师德曾多次告诫弟弟,虽为高官,但一定要注意谦让忍耐。他的弟弟说道:“从今以后,有人吐我一脸的唾沫,我也不做声,自己默默地抹去。”娄师德听后说的一番话,不禁让人感叹中国官吏的苦心实在是太惨淡了。娄师德皱着眉头说:“要是我的话,我不会随意擦拭的,那样可能招来对方的怒气,要保持微笑,让唾液自然地干掉。”
唐朝有一位大臣叫苏味道,他处理事情从来没有提出过明确的建议来,一直是模棱两可的,被人称为“苏模棱”。其实,中国的官吏,大多是“苏模棱”之流,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曾国藩曾指出官场成功的秘诀是“拙进而巧退”。要看清在中国的官场中,消极、宁静、保守比之积极、活动、革新,更能很好地生存下去。这只是事物的一面, 并不能囊括事物的全部真相,但大体上是如此的。
中国人的猜疑心,牵制了其他人分内的事,却推诿自己应该做的事,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贝子载振曾奏请改革官制,认为中国官制存在着两大弊病,即推诿和牵制。可以说,是中国人的猜疑心导致了这两大弊病的产生。
敏感多疑(四)
中国是一个家族式的国家,父子关系被看成是家族、社会和国家的基石。虽然观念是这样的,但是看中国的历史,悲惨的事件经常发生在天子和皇太子之间。皇太子之位,很容易招来天子的猜疑和其他皇子的嫉妒,很少皇太子能够善始善终。为此,清代的皇族立下了这样一个规矩,即皇帝生前不宣立太子。取而代之的是,皇帝从众多的皇子中选出能继任大位者,亲自写下姓名,密封在一个匣子里,并把这个匣子放在乾清宫内世祖御笔的“正大光明”匾之后。等皇帝驾崩后,大臣们再将匣子取出打开,奉匣内署名者为帝。父子、兄弟之间太多的猜疑和妒忌之心,是设置这一制度的理由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男女的界限就很严格,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古时,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例如,男女七岁以后就不能同坐一张席,男女讲究授受不亲等。十年以前,北京的动物园、保定的工厂,还有这样的规定: 单数日是男性参观日,偶数日是女性参观日。这种区分,或者是出于对男性的猜疑心和忌妒心吧。
除今天的中华民国外,中国历代后宫使用宦官的动机,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宦官制度经历了众多朝代的更替,始终没有被废止,甚至连主张废止的人也没有。像司马光、丘浚、顾炎武、黄宗羲等中国政治学者,对于宦官制也只不过谈到其弊病,主张降低宦官的地位,减少他们的数量,而从没有提到要彻底废止。
出现这种情况,可从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是古书上曾有宦官的记载,连圣人孔子都认可的事,尚古保守的中国人不会提出废止的要求; 二是对后宫女子的监管,如果不用女子或无性的宦官,猜疑心很重的中国人,心里一定会不安。
在中国传教三十余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在其著成的《中国人气质》一书中曾举出许多例子来说中国人很重的猜疑心。例如,一个仆人行为不检点,受到主人的训斥或被解雇,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先会怀疑是谁向主人告的密,然后想办法对其报复;如果同时雇佣几个工人,在支付工钱时要一个一个给,不能让人代领,不然容易产生矛盾,其他人会怀疑代领的人有不公正的行为。中国人猜疑心之重,从这些事实中就可以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