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200000012

第12章 《动机与人格》(1)

关于作者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哲学博士、教授,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1967年的美国心理学会的年届主席。

马斯洛1908年4月1日生于美国纽约市鲁克林区,他父母是从苏联移居美国的犹太人。

马斯洛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两年后又转学威斯康星大学,并于1930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硕士学位。1934年,在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哈利·哈洛的指导下,马斯洛完成了题为“关于猴群中支配地位的建立”的博士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在论文中,马斯洛认为支配似乎源于一种“内在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获得博士学位后,马斯洛重返纽约,以卡内基会员的资格到哥伦比亚大学工作,后又到布鲁克林学院,直至1951年。这期间,他把有关支配研究推广到对人类支配问题的研究上来,他发现具有强支配型的个体总是倾向于创新、很少遵奉宗教和具有外倾型性格,他们也不易焦虑、不易妒忌或患神经症。从研究对象上看,马斯洛最初关注的是健康的、卓越的、占据支配地位的典型人物。在二战期间无数思想家逃往美国之际,马斯洛也相应地把研究对象转到杰出人物上来,并因深深钦佩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和魏思麦,而立志于个体自我实现方面的研究。

1951年至1969年,马斯洛在布兰迪斯大学工作,全身心研究心理最健康的个体。这期间,他曾任布兰迪斯大学心理系主任兼教授,并成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的领导者,担任美国心理学会1967年~1968年度的主席。1970年7月8日,马斯洛因心脏病猝发与世长辞,享年62岁。

马斯洛的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 (1954年)、《科学心理学》(1966年)、《存在心理学探索》(1968年)、《人性能达的境界》遗作等。

马斯洛是世界闻名的心理学家,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西方、苏联及我国引起很大反响,并在教育、工业、组织管理等领域得到实际应用。

关于本书

《动机与人格》(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1954年)由纽约哈珀和罗公司1954年首次出版,1957年第二次出版。中译本由许金声等人根据第二版译成,1987年11月由华夏出版社作为《二十世纪文库》第一版图书得以出版,全书共441页,356万字。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的开山之作,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同时也是其伦理思想的主要代表作。该书以人本主义和整体论的科学观为方法论,以性善论作为理论前提,建构了以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为支柱的理论大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虽然不尽完善,却洋溢着理想精神的乐观主义的人性化心理学和伦理学。

1954年版本的《动机与人格》旨在传统心理学派别的基础上有所建树,通过深入探索人性的“高级”层次,来扩展我们对于人格的理解,建立起一个新的心理学派。在1957年的修订本中,收入了大量的新的研究成果,对初版进行了全面的实质性的增补和修订,以期建立一种范围极广的世界观。

作者总结了16年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整体的、动态的和文化的整合,从而提出一种多重动机和多层次需要的学说。作者认为,任何动机均由多种因素组成,并不是单一的,满足了某一需要之后,立即会产生新的动机。每种动机又都有最深层的原因,这种原因往往是无意识的。心理学要研究健康的人,以致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完备的自我实现者,虽属少数,但毕竟存在。这种人超越国界,是道德情操最高的人;一般人达不到如此高级的水平,但只要顺应人性的需要层次发展,大体上能成为健康人。神经官能症患者是因为他的自我实现通路堵塞了。

他呼吁要进行社会改革和变革,他说,这种完整的人生哲学是新的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它可以应用于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人类工作的一切行业和社会、教育、法律的一切机构。评论家认为,这部著作有一贯的乐观主义,信赖未来的人性和真正价值;它的缺点是主观唯心论,甚至连作者也承认关于完善的自我实现理论近于乌托邦。

内容梗概

本书一般被认为是马斯洛的奠基作,在这本著作中,他的一些主要思想都已形成,其中包括影响极大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方法

马斯洛认为,一种综合性的行为理论必须既包括行为内在的、固有的决定因素,又包括外在的、环境的决定因素。弗洛伊德学说只注重第一点,而行为主义理论只注重第二点,这两种观点需要结合在一起。仅仅客观地研究人的行为是不够的,要有完整的认识必须研究人的主观,必须考虑人的情感、欲望、企求和理想,从而理解他们的行为。马斯洛强调在心理学研究中要采用整体论方法,应该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研究。既然每个部分与其他部分都紧密相关,那么除非研究整体,否则答案将是片面的。大多数行为科学家都企图分出独立的驱动力、冲动和本能来,对它们分别作研究。但这么做一般都不如整体论方法有效,因为整体论方法认为整体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

二、人类动机理论

人类动机理论是本书的核心部分,这种理论几乎可以运用到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也是本书自始至终都在阐述人类动机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斯洛认为,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互相关联的。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这些需要不是生理,而是心理的,它们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东西,文化不能扼杀它们,只能抑制它们。马斯洛把人类的各种需要分成几种递进的需求层次。

1生理的需要

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是生理的需要,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性交、睡眠和氧气。一个同时缺少食物、自尊和爱的人会首先要求食物,只要这一需求还未得到满足,他就会无视其他的需求或把所有其他的需求都推到后面去。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在所有的需要中排在前位。其具体的意思是: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一个生活中缺乏任何东西的人,主要的激励因素是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一个缺少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的人,他会对食物的渴望比对其他的东西更强烈。如果所有的需要都得不到满足,机体就会受到生理需要的支配,所有其他的需要简直变得不存在了,或者被推到了一边。这时可以用“饥饿”一词来描述整个机体的特征,人的意识几乎完全被“饥饿”占有。所有的机能都被用来满足饥饿,这些组织机能几乎都为一个目的所支配:消除饥饿。此刻,感受器官和反应器官都可能被看做是消除饥饿的工具。那些对达到这个目的的无用的机能则潜伏起来,或退入隐蔽状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又有更为高级的需要出现,以此类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人的基本需要组织起来成为相对的优势需要等级”的意思。

2安全的需要

当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人就会有另外的需要,我们可以把它们大致归为安全的需要。这类需要大致包括对安全、稳定、依赖的需要,希望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法律和保护者实力的需求等。

在现实这样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中,凡健康、正常的成人通常不会受到野兽、暴政等的威胁,社会治安也相对良好,其安全需要基本上都得到了满足。

像饱汉不会感到饥饿一样,一个安全的人也不再感到危险。如果要直接地、清楚地看到安全需要,就必须观察那些有神经症的人以及那些经济上或事业上的失败者。在上述这两个极端情形之间,人们可以看到安全需要的心理现象的下列表现:人们偏爱有职位保障的固定工作,要求在银行有积蓄以及加入各类保险(如医疗、失业、残废、老年等)。

同类推荐
  •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市场营销中的潜规则

    本书在内容和结构上都作了调整、优化与创新,本书有意识地把消费者行为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及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最新具体实践相结合,即在阐述世界各国消费者行为的共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阐述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性。学会这些潜规则将对你...
  •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用人的11条准则

    比尔·盖茨带领的微软公司在二十多年里一直在飞速地发展,微软公司的软件大军像当年的蒙古军队一样横扫世界。那么比尔·盖茨是如何领导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勇往直前的呢?这大概是最值得管理学家们反思的地方。
  •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一分钟抓住客户的营销妙招

    永远不要表现得“像一名推销员”!接近客户的30秒,决定了营销的成败: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场白!客户的拒绝将带来销售,只要你处理得当!60秒成为营销之王!
  •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中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团队中才能更好地成就自我。总览古今中外,数之不尽的成功故事都在向世界证明: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俗话说:“单人不成阵,独木难成林”、“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还需绿叶扶”……一个英雄如果没有团队的支持,即使他本领再大,也无法创造历史。同样,一个企业家或管理者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不懂得团结协作,不善于激发团队的凝聚力,那么在现代残酷的市场环境中,就会失去竞争力。
  • 最牛投资客

    最牛投资客

    为什么研究温州的图书不胜枚举,但迄今为止,依然没出现第二个“温州”、第二群“温州人”冈为真正的财富密码,依然掌握在温州人手中。
热门推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

    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打开心灵的一把钥匙,是一盏直抵心灵的指路灯,更是培养品行的一种极好方式,通过一则则短小精悍的寓言,可以把做人的道理以最质朴、最形象的方式诠释得淋漓尽致。《少儿喜爱的寓言故事》由李鹏和张茗馨编著,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人物故事;中篇:动物故事;下篇:人与动物故事。
  • 魔音

    魔音

    大学女生夏千迪意外得到一根项链,里面封印着一个转世苏醒了三次的古代歌姬若雪的灵魂,因此夏千迪拥有了若雪的别人无法企及的歌喉,并一举夺得校园歌手大赛冠军,获得了奇怪的评委著名音乐人郁冬的青睐。在与若雪的相处中,千迪发现若雪的身份绝不仅仅是个歌姬那么简单,本是明朝郡主的若雪的遭遇慢慢展现在千迪脑海中。千迪在酒吧驻唱时遇到一个戴着翡翠手镯的女孩柳含菲,两人相见时彼此都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恐惧感,危险的信号感染了在场的三个人,千迪,含菲,郁冬,这个带着翡翠手镯的女孩究竟是谁,为何能让一向平静的若雪产生巨大的不安感?千迪又会在即将到来的比赛时遇到怎样的危难?神秘的音乐人郁冬为何见到千迪的项链会如此震惊?他和若雪、含菲之间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系?三个人之间纠缠了三世的命运又将再一次轮回。
  • 僵尸暴君太疯狂

    僵尸暴君太疯狂

    他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僵尸之王,历经沧桑等待死去千年的爱人女巫转世!她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天煞孤星,不受家人宠爱镇上的煞星,以为嫁给心爱之人便能拜托命运的捉弄,岂不知出嫁的路上被劫亲,她来到一个陌生的孤岛上救她的人非但绝美得不像人还要让她以身相许,当她坠入他无边无际的爱河时却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替身,而他的身份竟然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僵尸,天帝的阻挠、亲人的相继离去、可怕的真相一步步揭开后她该情归何处?
  • 兵珠三界域

    兵珠三界域

    一个灵气的时代,兵器镶嵌宝珠的时代,全文以灵贯穿。根据主角的成长之路,伴随其人生的转折,讲叙一个玄幻的故事。分三界,兵珠闯,作主宰,灭妖兽,得传奇。其中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了作用,更有对战的壮烈,智谋的高效,力量的爆发,搞笑的情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凤倾天下之独霸后宫

    夕阳火热,洒下热烈的光芒,划过天空倾于大地,这是一个炎夏,划过的微风柔和的吹着人的脸颊,吹得人一阵舒爽,好似吹走热气的同时也吹走了所有的烦恼,连心情都跟着轻松了是的。“唔……秦楚,这里的风景好漂亮,以后我们常常来玩好不好。”山顶上,女孩扎着马尾,穿着合身的运动服,整个人都显得阳光、富有活力。她站在郁郁葱葱的大树前,浓郁的绿色衬得她更加青春。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女孩会是特工界……
  • 庶女嫡妃

    庶女嫡妃

    (宅斗)高材生穿越成丞相府庶出女,穿越第一天便被爹爹杖行至昏迷,再来是嫡姐合谋设计,让她嫁于跛腿冷漠的王爷,即然已经嫁了,那便好好过日子吧!只要他睡床我睡廊,就行了。可看似处处依顺她的相公,实则暗藏祸心,百般利用。瞧着温柔可人的妾室,却是蛇蝎心肠,肖想着她的地位。蛮横跋扈的嫡姐,也时不时凑凑热闹。姨娘百般刁难她,目的只为将她赶出府中?她当真就长了一张白痴脸,可怜相不成?正所谓她能忍一时不能忍一世,再敢放肆,直接暴走。
  • 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