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9200000017

第17章 保卫斯大林格勒(4)

9月13日、14日、15日,对斯大林格勒保卫者来说,是极其艰难的日子。市区争夺战异常残酷。当时,德军用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兵力有50多个师,其中13个师直接投入市区的战斗。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虽已拥有6个集团军,但各个师都严重缺员,有的师甚至仅有800人。防守市区的苏军仅9万人,但是,苏军士气高昂,为保卫神圣的国土,个个视死如归。德军从南、北、西三面包围了斯大林格勒,苏军的陆上交通完全被切断,伏尔加河成为支援这次会战的惟一运输线。敌人不顾一切,一步步通过市内的废墟,愈来愈逼近伏尔加河。似乎斯大林格勒保卫者要支持不住了。但是,只要敌人一向前推进,苏军第62和第64集团军的英勇无畏的战士就加以阻击。市内古老建筑物的废墟变成了堡垒。然而,兵力却在每时每刻都在减少着。在艰巨而且看来似乎是最后一刻的时候,罗季姆采夫的近卫第13师起了转折作用。该师一渡过伏尔加河进入斯大林格勒后,立即就对敌人实施反冲击。该师的突击完全出乎敌人的意料之外。9月16日,近卫第13师夺回了马马耶夫岗。

戈洛瓦诺夫和鲁坚科指挥的航空兵的突击,以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队由北面对德寇第8军各部队所进行的冲击和炮击,援助了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向第24、近卫第1和第66集团军的官兵、空军第16集团军和远程航空兵的飞行员不惜一切牺牲,对东南方面军的第62和第64集团军固守斯大林格勒,给予了无可估价的帮助。尤需指出的是,如果没有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队顽强的反突击,如果没有航空兵的不断攻击,那么,斯大林格勒的情况可能还会更加恶化。

从9月中旬起,斯大林格勒全市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激烈的战场。苏军浴血奋战,为争夺每一个街区、每一幢房屋,甚至为每一层楼或每一个房间,都要展开反复的残酷的战斗。后来甚至为争夺废墟而战。第1火车站在1周之内曾13次易手,战斗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保卢斯集团军的一位德军军官写道:“我们军的各个部队在9月份抗击敌人企图由北面突破我斜切阵地的猛烈冲击时,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在这个地段上的各个师虚弱不堪,一个连一般只剩下30~40人。”

9月底,斯大林又把朱可夫召回莫斯科研究更具体的反攻计划。这时,在东南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研究反攻条件的华西列夫斯基也回到了莫斯科。去最高统帅部以前,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会了面,以便交换意见。

在讨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地段的情况时,斯大林向朱可夫问道:

“你对戈尔多夫将军的看法如何?”

“戈尔多夫在作战方面是一位成熟的将军,但与参谋人员及指挥人员有点不和。”朱可夫汇报说。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任命另一位司令员担任方面军的领导。你看谁适合?”斯大林说。

朱可夫提名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为这个职务的候选人。华西列夫斯基支持朱可夫的意见。于是,当时斯大林做出决定: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由罗科索夫斯基担任,其参谋长由马利宁担任。新组建的西南方面军司令员预定由瓦图京中将担任。决定以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部为基本核心扩建成西南方面军司令部。该集团军司令员莫斯卡连科调任第40集团军司令员。

接着,斯大林、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详细讨论了反攻战役的计划。之后,斯大林转过头来对朱可夫说:

“请飞回前线去。要采取各种措施,更多地消耗和疲惫敌人。要再去看一看计划中规定的预备队集中地域和西南方面军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右翼的出发地域,尤其在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得列茨卡亚地域。华西列夫斯基也应以同样的目的再去一次东南方面军的左翼,并在那里研究计划中规定的所有问题。”

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奉命在现地详细研究了准备反攻的所有条件后,回到最高统帅部,再一次讨论了反攻计划。斯大林随即批准了这一计划。反攻计划由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签署,最高统帅斯大林签字批准。

“不要暴露我们计划的企图,应该征询各方面军司令员对他们以后行动的意见。”

10月1日朱可夫返回莫斯科,进一步拟定反攻计划。

10月份,根据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决定,有6个以上满员B的师经伏尔加河调入斯大林格勒,因为原第62集团军编制内,除后勤和司令部门外,实际上什么部队也没有了。顿河方面军也得到了一些加强。苏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对新组建的西南方面军尤为关注。

在斯大林格勒市内和附近地区,最激烈的交战正在继续进行。希特勒要求其“B”集团军群指挥官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于最近期间拿下斯大林格勒。按德国国防军参谋总长哈尔德的说法,“希特勒的决定与自古以来公认的战略、战术原则不再有共同之处。他的决定是一种狂暴的天性在一时冲动下的产物,这种天性不承认可能性是有限度的,而只凭愿望和梦想行事……”希特勒总是“对自己的力量病态地估计过高,对敌人力量有害地估计过低”,而且根本听不得不同意见。有一次,有人把一场非常客观的报告念给他听。报告上说,斯大林于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以北、伏尔加河以西地区仍能集结100万至120万生力军,在高加索的50万人还不包括在内。这份报告证实了俄国为前线生产的坦克每月至少达1200辆。希特勒未等听完,便擦着拳头、嘴角挂着白沫,把念报告的人大骂了一顿,不许他今后再念这种“愚蠢的废话”。用哈尔德的话说,“用不着有未卜先知的天才,也能预见到一旦斯大林把这150万大军用于斯大林格勒和顿河翼侧,将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正是因为哈尔德十分清楚地向希特勒指出这一点,而招致被免除陆军参谋总长这一职务的后果。

继哈尔德担任德陆军参谋总长的是库特·蔡茨勒将军。陆军参谋总长一职曾在德国陆军中职务最高、权力最大,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现在库特·蔡茨勒担任这个职务时,却比希特勒的一个听差好不了多少。

调换一个参谋总长并不能改变德国陆军的命运。这时兵分两路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的德军,受到苏军的顽强抵抗,阻滞不前。10月份一个月中,斯大林格勒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德军逐屋战斗,虽获得一些进展,但损失十分惊人。凡经历过现代战争的人都知道,大城市中的断垣残壁,对顽强而持久的防守十分有利。苏联英勇无比的士兵充分利用这些障碍物,拼命争夺每一寸焦土废墟。尽管哈尔德及其继任者对希特勒作过警告: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已疲惫不堪,但是一意孤行的希特勒仍然硬要他们继续前进。一批又一批新的师投入战斗,但转眼间就在这人间地狱中化为齑粉。

进攻斯大林格勒本来只是德军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但是现在却成为目的本身了。当德国部队已到达斯大林格勒城郊的南北两面的伏尔加河西岸,几乎切断了伏尔加河的交通时,这个目的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但现在对希特勒来说,能否占领斯大林格勒已成了一个关系到个人威信的问题。有一次,蔡茨勒终于鼓足勇气,斗胆向希特勒提了一个建议:由于沿顿河一带漫长的北翼战线情况危险,应将第7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到顿河弯曲部一带。希特勒听后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说道:

“德军士兵到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

尽管困难重重,损失惨重,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却于10月25日打电报向希特勒报告:他估计最迟可于11月10日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听到这项保证兴奋极了。翌日便下达命令:第6集团军和正在斯大林格勒南面作战的第4装甲集团军应准备于斯大林攻陷以后,立即沿伏尔加河向南北两面继续向前推进。

难道希特勒不知道德军在顿河翼侧战线所受到的威胁吗?不是的。德军最高统帅部大事日记的记载表明,这种威胁曾引起希特勒忐忑不安。问题在于:他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威胁的严重性,结果没有设法应付这种威胁。他深信局势已在他掌握之中,于是,在10月的最后一天,他和最高统帅部人员及陆军参谋总部撤出了在乌克兰维尼察的大本营,回到腊斯登堡的“狼穴”。他确实相信。如果苏联果真会发动冬季攻势的话,也只能在中路和在北路战线发动。那样,他在东普鲁士的大本营可以更好地进行指挥。

但是,他一回到“狼穴”,坏消息便接踵而至。

10月14日,德军出动5个师,再次派出2000架次飞机,对苏军发起新的进攻,妄图一举结束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但是,和先前一样,德军又遇到了苏军的顽强防御。苏军第95师、第112师、第138师、坦克第48旅及近卫第13师、近卫第37师尤为勇猛善战。日日夜夜,战斗不停地在街道上、建筑物内、工厂内、伏尔加河岸上,到处进行着。苏军各部队遭到重大伤亡,据守在斯大林格勒的许多不大的“岛”上。

苏军士兵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冲锋10月19日,顿河方面军各部队转入进攻,支援斯大林格勒保卫者。这次也像以往各次一样,德寇被迫从突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中抽调了大部分航空兵、炮兵和坦克来抵御顿河方面军的进攻。与此同时,第64集团军在库波罗斯诺耶、绿草地地域由南向敌进攻部队的翼侧实施了反突击。顿河方面军的进攻和第64集团军的反突击减轻了第62集团军的困难处境,并粉碎了敌人攻占斯大林格勒的企图。如果没有顿河方面军和第64集团军的援助,第62集团军就会支持不住,斯大林格勒也可能会陷入敌手。

11月初,德军数次企图消灭市内的各个防御基点。11月11日,当苏军已充分做好反攻准备时,德军又一次企图进攻,但均未得逞。这时,德军已精疲力竭,其部队和兵团的人数极少,不仅士兵,连军官的士气也一落千丈,很少有谁相信,能够活着离开这个令人苦恼不堪的数个月交战的地狱。

从7月~11月期间,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地域和斯大林格勒的交战中,损失近70万人,1000余辆坦克、2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1400架飞机。德军在伏尔加河地域的总的战役态势也复杂化了。没有师和军预备队,在“B”集团军群两翼上是战斗力不强的军队,他们已经开始懂得了自己所处的暗淡无光、岌岌可危的困境。

苏军在顿河上占领着可以保障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的反攻出发地位的有利阵地。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以前,第51集团军以局部反突击把敌人驱逐出湖间隘路,牢固地把萨尔帕湖、察察湖和巴尔曼察克湖这段有利的地区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据华西列夫斯基建议,这个地域被选作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左翼11月份反攻时的出发地域。

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激烈交战持续了3个多月。全世界人民都在屏住呼吸注视着顿河、伏尔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大会战。苏军的胜利、苏军与敌人的英勇斗争鼓舞了全体进步人类,并增强了他们战胜***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会战对苏军来说是一次十分严峻的考验。指挥人员和参谋人员取得了组织步兵、坦克、炮兵、航空员协同动作的重大实践经验。部队学会了在城市实施坚守防御,并将防御与机动结合起来。苏军士气大为高涨。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为苏军转入反攻准备了有利条件。

这是保卫斯大林格勒的一个小小的苏军单位1942年11月中旬,以斯大林格勒地域和北高加索的防御交战,结束了在苏联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卫国战争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对苏联人民及其武装力量来说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沉重的,尤其是散布死亡和破坏的德寇进到列宁格勒、莫斯科附近和占领了乌克兰后,更是这样。

至1942年11月,敌军占领了苏联的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的大片领土。战前,在这片土地上居住着约8000万人。遭受战祸的数百万苏联人被迫背井离乡,撤往苏联东部地区。在当时的军事形势下,苏军不得不退往苏联腹地,撤退时人力和物力都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苏联军民也从未丧失粉碎敌寇的信心。生死存亡的危急使苏联军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苏联共产党的周围,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在所有作战方向上阻挡住了凶猛的敌人。

在历时16个月的战斗中,德军在苏德战场上遭到了苏军和占领区人民的顽强抵抗,损失极为惨重。至1942年11月,敌军死、伤和失踪者达250万人之多。这些都是德军中的精锐力量,到战争第一阶段结束时,德军统帅部已无法加以补充。

由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的巨大努力,苏军手中已掌握足够数量的现代化坦克、飞机、战斗技术装备和辅助技术装备。1942年生产了作战飞机2.1万余架,坦克2.4万余辆,而且,根据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决定,从年底开始,还将批量生产自行火炮。可靠的武器装备更加提高了苏军的士气,他们战斗得更富有成效。

以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防御交战而结束的战争第一阶段是学习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一所大学校。苏联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部、各部队的首长和司令部取得了组织与实施积极防御交战和反攻战役的丰富经验。

在战争第一阶段最激烈的交战过程中,苏联军民表现出惊天动地的集体英雄主义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无所畏惧的勇敢精神。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很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布列斯特要塞、列宁格勒、莫斯科、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斯大林格勒、基辅、新罗西斯克、刻赤和高加索保卫者的英勇斗争,以光辉的一页载入战争第一阶段的光荣史篇。

截至1942年11月,苏德双方在苏德战场上的兵力兵器对比是:苏军作战部队中有660万人,坦克7350辆,作战飞机4544架,火炮和迫击炮77800门。在最高统帅部战略预备队内储备有27个步兵师、5个独立坦克和机械化军以及6个独立步兵旅。德军有266个师,共编有约620万人、坦克和强击火炮5080辆、作战飞机3500架、作战舰只194艘、火炮和迫击炮近21700门。由此可见。在战争第一阶段结束前,兵力对比开始向有利于苏联的方面转变。苏方对德寇的优势还表现在,苏联武装力量已学会对自己的作战意图严加保密,慎之又慎,并制造大量假情报迷惑敌人,隐蔽地变更部署和集结兵力,对敌实施突然打击。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大全集)

    全书十三篇,《孙子兵法》,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

    崛起成为特种兵王。成就步兵巅峰,炊事班的兵,王牌利刃!
  • 大决战:平津战役

    大决战:平津战役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况。平津战役以1949年1月14日攻打天津的战斗作为明显的起始点,其余都是对国民党军队分割包围,且围而不攻,仅发生一些小规模战斗。尤其是北平,通过我党艰苦细致地对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做工作,得到和平解放。结束的时间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为标志。该次战役,与辽沈、平津战役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力量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反动力量经过多年较量之后的决战;是打倒蒋介石、成立新中国前夕的决战。不同点是战役发生在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驻地西北坡周围,又以我国著名的古都和新中国未来的首都北平为中心。这一战役中,有40%的国民党军队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其统帅也不是蒋介石嫡系将领,而是当时国民党军内部非嫡系的代表人物傅作义将军。上述的相同之处,决定了这一场决战的残酷性和重要性;而上述的不同处,又决定了这场决战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使得这场战争呈现出来的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并不都是冲杀与血战,还有大量既复杂又紧张的另一条战线的斗争。而这种斗争的结果,则是古都北平的和平解放。
  • 世界军事百科之近代战争

    世界军事百科之近代战争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热门推荐
  • 冷面骑士专宠俏丫头

    冷面骑士专宠俏丫头

    她,活泼温柔他,冷漠帅气他从始至终都对她情有独钟,从刚开始的暗自倾心,暗恋,到后来的真情告白,而她对他的爱慕却毫不知情,和别人拍拖起来面对她的决定,他选择祝福在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竟然坐怀不乱,白白浪费一夜春宵在她遭遇困难时,毅然站出来给她排忧解难,共同进退她慢慢地被他的魅力所征服,放心地把自己交给了他好事多磨,她的情敌出现了经过一番的波折甚至离家出走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俩人终于走到一起
  •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晋江当红作家尤四姐再掀京味儿古言浪潮,独家番外首面世。温家嫡女温定宜年幼时,父亲犯事,一夜之间,繁华崩塌,锦衣玉食的日子仿佛梦一场。全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只剩下她一个,被奶妈子救了出来。为了谋生,定宜扮成小子,拜在顺天府最有名的刽子手乌长庚门下做学徒。寒来暑往的,长到了十七岁。这天出门没看黄历,一不留神把七王爷给得罪了。对方是天潢贵胄,看她和看只蝼蚁没什么区别,眼看着定宜就要被人拉下去当瓜切了,命悬一线之际,踱过来一个人,随口几句话,救了她一条小命。很久很久以后,有一次定宜问起他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他挑起一道眉,说:“小个儿,娘娘腔,站在大太阳底下歪个头、眯个眼儿,像个二愣子。”定宜:“……”
  • 异界之不灭霸刀

    异界之不灭霸刀

    绝代刀法高手破碎虚空白日飞升之时遭遇万年难遇的九星连珠天象,肉身被世间最神秘的星辰之力粉碎,灵魂受创,在意外情况下转生到一个剑者的世界!一个刀法高手如何在强者如云的剑者世界打出一片属于刀的天空?如何成就一段刀的传奇?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从思维、定位、心态、规划、职业、人际、财富、创新等方面,通过经典的案例深刻阐述了成功的思路和寻找思路的策略,为广大读者搭建了一个解放观念、引爆思维的交流平台,提供一些实用而富有创意的忠告和建议,帮助读者拓宽眼界,开阔思维,突破思维定式,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机遇,能为人之不能为,敢为人之不敢为,从而开启成功之门。我们想要不断地获取生活和事业上的成功的话,与时俱进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 鬼藏人(天黑莫上山,夜半鬼藏人)

    鬼藏人(天黑莫上山,夜半鬼藏人)

    这座神秘的城池,不仅没有城门,里面还遍布着巨大的人骨坑,狼窟,只有谷爷爬回来,东家组队上山。巨大的狼形石雕,(新书《憋宝人》已经上传)三十年前,一支神秘的勘探队在大兴安岭深处全军覆灭,半空中悬挂着手腕粗的铁链子,背上刻满了地图,手掌上刻着“三十年后……”;三十年后,谷爷的外孙小七,在北京过着皮货店掌柜的悠闲生活,突然间得知一位猎人死在大兴安岭林子里,临死前扒开桦树皮,咬断手指在树干上血书小七的名字……为查明真相,风干的肉干。一个足以颠覆想象的宿命轮回抹平了时间的痕迹……,却发现另有两支队伍也在暗暗行动。经历种种后,他们被莫名的力量引到阴山狼城
  • 冷颜笑

    冷颜笑

    从小就看透了人情冷暖,看透了人性的丑恶所以她无心,无情,无爱,对任何事都不在乎她很淡,淡的就像是一杯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原本只是想很小心与世隔绝的活着,只是老天却偏偏不如她的愿他安定国的三皇子,俊美无双,只要见过他的女子无不倾心于他喜怒无常,天生的恶魔在他一步一步的逼迫下,她当真可以无心,无情,无爱吗?具体内容亲亲们自己看吧,我也不怎么会写~————————————————————————————————————本文看完花费3.7元,还是老规矩,一瓶饮料钱~!推荐本人已完成作品《穿越爱上十三岁的你》地址:
  •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优雅、机警、灵活、精致、漂亮。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无穷的乐趣。
  • 新常态改变中国

    新常态改变中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现象明显,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国内最权威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剑之终结

    剑之终结

    妖修、人修、魔修、剑修!这里是一切皆可修炼的仙魔世界!小青年无天意外穿越而来,先成了独孤家族传承人,又获灵剑仙法,从此踏上修真练级的成仙之路!人剑合一惹人妒,独揽佳人更逆天!却不想仙界与魔界都看他不顺眼!面对正邪两派的联合绞杀,他又将如何御剑抗敌,一登异界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