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从是第一执行力
狼族是动物界是执行力最神速的族群。在共同捕猎时,狼王就是最高首领,狼群的一切行动都要听它的指挥。在狼王的指挥下,每条狼都有自己的任务。对于自己的任务,每条狼都是无条件地绝对服从,即使是为了试探对手的实力而佯攻的狼也毫无怨言,即使它们很有可能因为狼群的整体利益而受伤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否具有狼族那样的服从精神呢?试问:当上级安排一项任务让你执行时,你首先会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有的员工会说:"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务"。然后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执行中去。
有的员工会说:"是让我做吗?好吧。"可能将任务放在一边,上级查核时才不得不做。
有的员工会说:"这样的工作我从没做过呀,小张这方面有经验,是不是让小张做?"倘若这个借口推辞不掉,接着寻找别的借口。
这三种态度,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哪一种是领导最想听到的回答呢?下面的故事也许能告诉你答案:
1898年,美国准备对西班牙宣战,麦金利总统认为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是和古巴起义军合作,尽快同卡利斯托"加西亚将军,这位古巴起义军的领导人联络上。当时,加西亚将军正率部为独立而战,西班牙人正全力搜捕他,谁也不知道他确切的消息。
麦金利总统召见了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问到哪儿找一个信使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瓦格纳上校推荐了一位年轻的军官--安德鲁"罗文中尉。
一个小时之后,罗文来到瓦格纳上校跟前。"小伙子,"瓦格纳上校说,"你的任务是把这封信送给加西亚将军,他也许在古巴西部的什么地方……你只能独立执行并完成这项任务,它是你一个人的任务。"
说完,瓦格纳上校和罗文握了握手,又强调说:"把信送给加西亚。"
罗文一个字都没问就走了,历尽险阻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并将加西亚的回复转达给了麦金利总统。
从罗文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现代卓越员工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如敬业、忠诚、自动自发,这都是执行的要素。对于执行来讲,还有一种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品质,那就是服从。当瓦格纳上校交代完任务后,罗文绝对地服从,一个字都没有问,立即动身出发了,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赢得美西战争、解放古巴作出了重要贡献。
再来看看前面的三种态度,哪一种正确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当领导安排一项任务时,优秀的员工会很坚决地说:"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务"。
也就是说,首先要服从,无条件地服从。这是一种责任,是对工作高度负责的表现。因为只有无条件的服从,才会立即无任何借口地执行;也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才会斩断推诿和拖延的念头。
试想,当一个人第一时间服从并决定立即执行任务时,还有时间琢磨怎样推诿甚至拖延工作吗?一旦树立起了无条件服从的责任意识,执行就会立竿见影,在这个讲究效率和速度的时代,还意味着抢占了先机,赢得了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服从是第一执行力,唯有坚决的服从,才能确保执行的效果,也才能创造出大的业绩和作为来。
如果罗文中尉向瓦格纳上校问这问那,甚至抱怨任务的艰难,不情愿地接受任务后,又不竭尽所能去寻找加西亚将军,甚至在丛林里开起了小差,结果会是如何呢?那肯定会影响到麦金利总统的决策,甚至贻误战机,改变战争的结局。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个优秀的狙击手没有任何自我观念,他所需要做的就是服从命令,只用一颗子弹完成任务。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中一位叫迈肯"里德的狙击手虽然完成了既定任务,但他仍然被开除出队,因为他没有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行事。绝对服从,是军队的核心精神。同样,服从也是现代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员工必须要服从于领导。
在欧美职场,所有的管理者和所有的员工都熟知一条定理--领导定理:
第一条,领导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当领导不对的时,请参照第一条。
"领导定理"所揭示的员工最核心的素质就是服从,领导就是领导,员工就是员工,员工必须服从领导。
每个员工都要牢固树立服从上司、服从领导的意识。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领导没做决定前提出自己的建议。一旦领导决定了,就要坚持服从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违背了自己的意愿,也要绝对服从。每个员工在工作中一定要有"服从第一,个人第二"的观念,有令必行、迅速执行的组织才有高效率,才有竞争力;有令必行、坚决地、迅速地执行的员工才能有大的作为,得到领导的重用和提拔。
2、马上动手,立即执行
在深圳某家公司的一次会议上,老板忽然命令全体员工站起来,看自己的座椅下结果员工们都发现了一张钞票,小的一元,大的一百元。这是怎么回事?员工们交头接耳议论。
这时老板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你们看,如果坐着不动,就永远赚不到钱。"
这位聪明的老板其实是想让员工们明白,一个人要获得财富,不能一味地空想。而要马上行动起来。当你坐着犹豫不决的时候,真正的智者便已经果断地站起来"捡起了自己座椅下的纸币",然后转身再拾起属于你的那一份。
你的理想是干出一番大作为,登上更高的位子,但只有理想而不行动,只会消磨你的意志,你将一无所有使你灰心丧气。
最削弱生命活力的事情,莫过于总是梦想身居高位、富甲天下,却不去用行动来实现这些梦想。拥有宏大的志向,但又因为疑虑、困惑和拖延而停滞不前,不能立即执行,就像有魔鬼守在门口一样,使你永远无法叩开成功的大门。
在美国内战中,林肯总统花费三年时间寻找一位能一统南北的将军。林肯的条件是:这个人勇于行动,敢于负责,而且善于完成任务。用今天管理界的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寻找一位有很强的"执行力"的人。
谁是这样的人?
林肯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
"那些年是我一生最困难的时刻。战争已经爆发,国家处于动乱之中,战火焚烧了老百姓的房舍。政客们为了各自的利益每天争吵不休。而战局对联邦一点儿也不利。我常常在想: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像西点军校这样的全世界最著名的军事学府,为什么就找不到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人?庆幸的是格兰特适时出现了。他真是一个不错的家伙。你把任务交给他,嘿,你从来不用再去费神,他一定斗志昂扬地告诉你:没问题。然后他就雷厉风行地去实施,把胜利的捷报传回来。"
为什么许多人看上去比格兰特优秀,但事实却证明格兰特是最优秀的呢?
原因之一就是,命运不再垂青那些仅仅懂得基本生存技能的人们,而是垂青那些像格兰特一样马上行动的人,主动执行的人,不找任何借口保证完成任务的人。
这个世界的机会是留给这些人的:他们懂得完成任务的技巧和艺术,他们不仅保证完成任务,还知道怎样执行任务,怎样把事情做得最好。
美国管理学者托马斯说:"一个合格的战略,如果没有有效地实施,会导致整个战略的失败。但有效的实施不仅可以保证一个适合的战略成功,而且还可以挽救一个不适合的战略,或者减少它对组织的损失。"
当今的组织员工唯有像格兰特那般去立即执行,才能跃居"将军"的"宝座"。
当今各种组织呼唤执行力强的员工,领导器重的是能够立即执行的员工。在管理界有名俗话,叫做"三分策划、七分执行"。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曾说:"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更好。"没有执行,制度就形同虚设;没有执行力,想法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执行才是组织成长壮大、个人成功的关键。
那怕是最简单的理念或者想法,只要坚持去执行,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可以说,执行是连接组织战略与目标实现的桥梁,缺少强大的执行力,组织的战略目标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战略决定方向,执行则会决定成败。许多组织的不成功并不是缺乏制度,不是缺乏发展战略,不是缺乏资金,而是缺乏持之以恒的执行力,缺乏具有卓越的执行力的"格兰特"式的员工。
当今的职场骄子,无一不具有强大的执行力。他们不仅能立即执行,而且使执行一以贯之。
如果把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造就大作为的职员的成功仅仅归用于深思熟虑的智慧和高瞻远瞩的眼光,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有一项共同的特质就是在审时度势、做出决定之后能在第一时间付诸行动。这才是他们出类拔萃、身居最高最好"位子"的原因。"马上动手,立即执行"是他们的口头禅,正是这句口头禅铸就了他们的作为与地位。
3、主动工作,自发作为
著名成功学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先生,在其影响全球职场的畅销书《致加西亚的信》中曾写到--"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但是你必须具有一种这样的品质,那就是"主动自发地去工作""。
阿尔伯特认为,大致而言,在现代职场,存在以下几类员工:
第一类的人,不用别人告诉他,他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这是组织最需要的员工,也是领导最器重的员工;
第二类人,就是别人告诉了他一次他就能去做,在组织内部会得到领导很高的称赞和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
第三类人,就是别人告诉了他两次,他才会去做,就不会得到荣誉,报酬也非常微薄;
第四类人,只有在被形势所迫的情况下才能把事情做好,他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员工是在磨洋工;
第五类人,就是这样一种员工: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员工到哪里都不会长久,永远面临着被淘汰掉、"下岗"的危机。
德尼斯最开始在杜兰特的公司工作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职员,但现在他却成了杜兰特先生的得力助手,成为了一家分公司的总裁。他能如此快速地得到升迁到这样高的位子,就是因为他总是自动自发地多做一些工作。
德尼斯如果是说:"我刚来到杜兰特的公司工作时,我发现,每天大家都已下班后,杜兰特先生依旧会留在公司工作到很晚。于是,我决定自己也留在公司里。是的,谁也没要求我这么做,但我觉得我应该留下来,在杜兰特先生需要时给他提供帮助。"
"杜兰特先生在工作时经常找文件和打印材料,最开始他都是亲自做这些工作。后来,他发现了我时刻都在等待他的吩咐,于是,便让我代替他去做这些工作……"
杜兰特之所以愿意召唤德尼斯为自己工作,就是因为德尼斯自愿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可以随时见到他,并且主动为他服务。尽管德尼斯并没有多获得一分钱的报酬,但他的主动自发的精神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机会,让身为领导的杜兰特先生认识他的能力,为自己的晋升创造了条件。
德尼斯无疑是阿尔伯特所说的第一类员工的典型代表。一个主动自发地工作的员工必有一番大的作为,其地位的晋升是注定的了。
在现代组织的管理体系中,每一个组织的高层领导者都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他得扮演一个乐队指挥,要能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一首奏鸣曲;同时他又要是一个教育者、训练家,把每位员工都带上路;随着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部分工作的模糊化,他还得是一个设计师,为每位员工都规划好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如果能够自发地做好自己领域里的各项工作,无需依靠领导指挥和指导就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并且还能主动找事情做,积极地替领导分忧解难,这样的员工怎能不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呢?
如果有一天,你主动地就本部门的重要工作这样向领导建议:"我认为这个工作应该这样做,因为……";如果有一天,领导提醒你,要注意某某问题,你回答说:"我已经查过了,情况是……"那么足以证明你是一个有主动自发精神的员工了,你在工作深度上已经赶上了领导,你同他一样也是一个思想者了。从此以后,你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成熟的员工,你已经是所在领域的专家了。以后针对该领域的所有问题,领导将与你讨论、协商办法,你将成为领导的合作者。这是一位普通员工的最高境界--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真正地与领导一样坐在会议室圆桌边上,成为一名"准"领导者了。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当今的职场上,阿尔伯特所说的第一类的员工很稀缺,而第四、五类的员工则太多了。
在我们周围确实存在这么一些员工,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依然与那些受低等教育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并且在工作上不如那些受低等教育的员工出色,作为和业绩也赶不上后者。关键原因是由于他们不但不能够主动地去工作,还有一种吹毛求疵、怨天尤人的恶习。他们不愿意主动自发地工作,总是在一种被迫和被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要知道,被动地工作与主动工作的效果往往有着天壤之别。
一个不具备主动自发精神的员工,其职业前景是黯谈的。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说过:"有两种员工是根本不会成大器的: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不然打死也不主动做事的员工;另一种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员工。"
在别人的喝令和监督下被动地干活的员工,不可能有大作为,不可能升迁高位子上,反而,组织结构裁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他们。
"我钦佩的是那些不论老板是否在办公室都会努力工作的人,这种人永远不会被解雇,也永远不必为了加薪而罢工。"阿尔伯特在《致加西亚的信》一文中如此说。
如果只在别人注意你的时候你才有好的表现,你将永远也达不到成功的颠
峰。卓越员工都会自觉地为自己设定最严格的工作标准,而不是等待上司去要求自己,督促自己。
如果领导对你的期许还没有你自己对自己的期许高的话,你将永远也不可能被辞职,反而你将永远面临着晋升的机遇。
自动自发地工作吧!这样一种积极作为的工作态度将会把你塑造成为组织中的高层人员。因为成大事者和平庸的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成大事者总是主动地工作,自发地创造一番大作为。
4、执行,就应该激情四射
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新东方",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徐小平先生,可以说是当今赫赫有名的成功人士。
徐小平自认为自己的成功之源,在于当初在美国满怀激情地送比萨的经历:
"我扫地洗碗,给必胜客送外卖。把滚烫的比萨在没有变冷或变硬之前送到客户手上,成了我唯一的艺术追求--同事笑我:送个比萨也这么有激情!可我感到自豪,激情不是浮躁,也不是幻想;激情是执着于当下,全身心投入,激情是做好眼前事的一种素质。"
是激情成就了徐小平此后的"新东方"事业,促使他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