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300000019

第19章 寄机变于糊涂的低调之法(2)

第七章 寄机变于糊涂的低调之法 (2)

郭子仪得知儿子与公主吵架并说了些有辱皇上的话后,很恼怒,立刻派人把郭暧囚禁起来,带回宫中等候判罪。代宗听说女婿被他父亲囚禁了起来,连忙前去打圆场。代宗说:“儿女们的事,父母何必那么认真?民间有句俗话:‘不装聋卖傻、假装糊涂,是不能当好家长的。’儿女们闺房中的话,怎么能相信呢?” 

郭暧同妻子吵架时,说了些有辱皇上的话,如果代宗火上浇油,不仅仅郭暧夫妻关系会恶化,而且郭子仪一家性命难保。然而,聪明的代宗却假装糊涂,简单几句话便巧妙地化解了一场家庭纠纷。

其实“大事不糊涂”者怎么可能“小事糊涂”呢?须知大事就是小事积聚起来的啊。所谓小事糊涂,只是装糊涂而已,因为真正的智者不屑在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

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事必躬亲会活得很累。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但是他治理蜀国事必躬亲,最后活活累死了。而他死后不久,“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在三国中最先灭亡。 

在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上,有人提出了一种论点:大事小事都精明——少;大事精明,小事糊涂——好;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糟。在古罗马律法中就有“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细节”一条。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领导者,普通人也时时面对自己的大事和小事,我们也就没有必要老是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耗着了。 

何为大事?影响全局的事为大事,决定整体的事为大事,范围内的工作之重为大事,也就是说以结果来评价事之大小,而不是以事之大小决定。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讲,不管其工作性质如何,内容多寡,其工作程序和本质是不变的。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行为应视为大,在这些问题上,思路必须清晰,不能糊涂。 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也精明,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算计,就不可能拥有很多朋友,也不可能在团队中发挥最好的作用。诸葛亮是个至察的智者,魏延脑后的反骨都让他老人家看得一清二楚,结果,他不得不用马谡守街亭,不得不用廖化做先锋。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

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

《老子·洪德》中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往往看起来很笨拙;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平时看起来却像个呆子,并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看起来就好像不会讲话一样。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处理一般人际关系,锋芒不可毕露。

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才华而不被或少被人忌,避免功高盖世,才算是更大的才华,这种才华才能使自己事业有成而又不会给自己带来危害。 

东魏孝静帝时,和安在宫中侍奉孝静帝,他恭敬小心,脑筋灵活,善于逢迎别人的意思,很得孝静帝的喜欢。 

一天,孝静帝深夜在宫中和几位有学问的大臣研究天文,便让和安出去看看北斗的斗柄指向何方。 

和安出去装模作样地观望了一番,回来后忐忑不安地说:“陛下恕罪,微臣不识北斗。”

孝静帝和几位大臣听了,既感到惊讶,又为他的无知感到害臊。

要知道,北斗七星是所有星座中最耀眼,也最易辨认的,稍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和安却不知道,也实在够丢人现眼的了。 

然而身为中书舍人的和安当真无知到这种地步了吗?当然不是! 

当时朝廷大权握在丞相高欢手中,孝静帝不过是个傀儡而已。而古人认为天象对应着人事,从天象的变化便可查知人事的变迁,所以一般人研究天文,妄谈休咎都是犯忌讳的。

孝静帝和大臣闲着没事,研究天文自娱,也算不上大事,但权臣高欢却认为此举大有深意,说不定是借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暗示大臣们要尊王权,废臣权的。因为在古代天文的说法中,北斗代表着丞相这个位置。当然孝静帝未必有此意,和安却马上想到更深一层,知道此举触犯了高欢的忌讳,宁可因为“无知”遭人耻笑,也不能因为卖弄聪明招惹杀身之祸。结果他非但无事,反而令高欢觉得他淳朴厚道,提他当了仪州刺史。 

乾隆皇帝好卖弄才情,写过数万首诗。他上朝时经常出些辞、联考问大臣。大臣们明明知道有些对联是很粗浅的,也不说破,故意苦思冥想,并且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这意思无非是让乾隆自己说,然后大臣一片礼赞之声。是满朝文武无能人吗?非也,这是免招惹是非的处世技巧。 

切斯特菲尔德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实际意义。 

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而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条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希望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不至于被出卖。保持沉默,便是避祸。 

有人说言语是一种卑贱的东西,一个说话极随便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多言是虚浮的象征,因为口头慷慨的人,行为常常吝啬。有道德者,绝不泛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多言取厌,虚言取薄,轻言取侮,保持适当的沉默,别人将以为你是一位有涵养、可信赖的人。 

不必待到“棱角也磨平了”

“明知故昧”的意思是明明知道的事情而故意装作不知道,看得分明的东西装作看不见。通俗一点讲,就是虽然明白一切,但却故意装糊涂。那么,明明知道、明明看见了却装作不知道、没看见,这当然是一种策略。例如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使目的达到,你都必须这样做。比如你偶然知道了你不该知道的事情,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你必须缄口不言。人人都有身处险境、尴尬难堪的时候,“明知故昧”常常是明哲保身或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 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因为李信在追击燕军时表现极为出色,便问年轻将军李信灭楚需要多少兵力,李信非常自负地说:“二十万足矣!”秦王嬴政又问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王翦,王翦说:“非六十万不可。”于是,秦王认为王翦已经年老胆怯,没有了昔日的锐气,便委任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率军20万伐楚。王翦顺水推舟,推托有病,解甲归田,告老还乡。 

第二年,李信出师不利,大败而还。秦王大怒,心里特别后悔当初没有听王翦的话,迫不得已,只好亲自到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王翦的住宅,向王翦承认错误,说:“寡人不用将军之言,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难道忍心抛弃寡人吗?”

王翦说:“我有病在身,不能为将了。”秦王不答应,坚持让王翦挂帅平楚。王翦说:“如果非要用老臣不可的话,非六十万军不可。”秦王一口答应了王翦的要求,“空国中甲士”,征集起六十万大军,全部交由王翦伐楚。 

大军出发前,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大军送行,王翦请求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好作为子孙的家产。 

秦始皇听后觉得这点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答应了。 

王翦带领军队进了函谷关,心里还惦记着地产的事,接连几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赏赐地产的要求。 

王翦手下的将领见他率兵打仗还念念不忘田宅,觉得不可思议,便问他:“将军如此三番五次地恳请田宅,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 

王翦答道:“不过分,秦王这个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现在他把秦国的全部军队让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为子孙们今后自立做些打算,难道还要他怀疑我有二心吗?” 

事情也的确如此,秦始皇让王翦带走几乎全国的大军,心怎能不忧心忡忡?

现在,王翦通过自己的“贪心”让秦始皇明白,王翦只不过是贪图利禄而无政治野心的平常人而已,遂感放心。王翦通过请赏田宅以除去秦王嬴政的怀疑,使得秦王放手让他独立自主地指挥战斗,遂灭楚国。 

王翦灭楚后,终保一生荣华富贵,不仅自己善终,而且荫及子孙;其孙王离在秦二世时尚为将军,在赵高当权之时,许多功臣宿将惨遭杀害,而王翦家族却能够得以保全,这不能不说王翦有先见之明。当然,这主要是因为王翦善于避开锋芒,韬光养晦,既得收楚之功,又保存了自己,可谓是老谋深算矣! 

晋代的阮籍本来是一个很有志向和才能的人,他也很想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是,他所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非常激烈。司马氏和曹氏两大贵族集团争权夺利。当时,许多有才能、有名望的人,由于卷入了帮派斗争的政治旋涡而被杀害。 

阮籍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一方面不愿意与最高统治者合作,另一方面又想躲避政治祸害,以保全自己的性命。面对黑暗凶险的社会环境,怎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

阮籍选择的办法是喝酒,而且常常喝得烂醉如泥。他这样做,当然对自己的身体有损害,但有时,也因此确实免去了一些麻烦。 

司马昭有一个儿子名叫司马炎,阮籍有一个女儿长得非常漂亮,又聪明伶俐。司马昭欲为其儿子到阮家求亲。 

同类推荐
  • 包容比批评更重要

    包容比批评更重要

    练就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掌握世事练达的做人秘笈。包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生活中,只有懂得包容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
  •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辨是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故事的形式,帮助青少年同学们认识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懂得如何铸造判断是非善恶的良知的标尺,学习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忙碌的现代人,常常被工作、被生活、被感情所烦扰,甚至奴役,似乎人生的不如意愈来愈多,而留给幸福与成功的空间则越来越狭小。真是如此吗?不尽然。事实上,现代人往往是被自己的心困住的。欲望太多,计较的太多,对人对事不够包容,得失荣辱看得太重,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容不得,成为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最大障碍。
  •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有所得必有所失:决定人一生的148个选择与放弃

    人生中有许多得与失,都需要选择与放弃,要想拥有辉煌的人生,就必须拿得起,放得下,解决好人生的困惑,生活才会更加亮丽多彩。“观钱塘潮者,赏其潮头也;著奇文者,一波三折也;伟大在世羡煞后生者,三起三落也!”没有坎坷不必走,没有失败的尴尬和忍辱哪来成功的喜悦?也许你就是忍受不了人情的冷暖和失败的打击,抱头哀叹,早已说过“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自己还会遇到,那就当它是横亘于面前的一块石头吧。摆正它,蹬上去!也许视野会更开阔、心胸会更豁达呢!有所得必有所失,要想拥有一个好的人生,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而不是去批判生活,因为失意也是一种收获。总之,失意在所难免,权且把心放宽。
  • 人生大点拨

    人生大点拨

    《人生大点拨:人生关键问题的智慧点拨》将帮助你把握和衡量你的人生中将要发生的重大问题。本书择取了人生中普遍出现的100个问题,对其进行充满哲理的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的经典例子,借以和读者分享,并启发读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勇于挑战困局,争取成功与辉煌。
热门推荐
  •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雍正皇帝:九王夺嫡

    本书记叙了康熙四子胤真从夺嫡登极到整肃朝纲,实现政治抱负的全过程,刻划了上百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被评认家认为是“自《红楼梦》以来最为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百年不遇的佳构”。
  • 拽丫头:校草校霸都爱我

    拽丫头:校草校霸都爱我

    “拽丫头”系列姊妹篇,续写拽丫头与校霸的爱情故事。拽丫头第一天到学校,先和一个大帅哥吵架,后来脸盆砸到他的头……这个帅哥竟然是学校第一大风云人物:慕容雪。他竟然当众说喜欢拽丫头,还要带着拽丫头去开房……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首!
  • 考试高手

    考试高手

    本书从心理、复习方案、考前准备方略、考试方略、选择题方略、非选择题方略、选志愿方略七个方面,介绍了考试高手的成功秘笈。
  •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混混校草暗恋乖乖女

    人人都说欧阳校草冷酷、绝情,对女生不屑一顾,她却道欧阳校草是个大色狼。他竟然把她推倒在学校的主席台上强吻她。并且吻完一次又一次。还被很多同学看到了!怎么办?她恨死他了……欧阳辰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林希儿是普普通通的小女生。他暗恋她,想尽办法接近她。而她却浑然不知,以为他只是想欺负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教你毽球·壁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毽球·壁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 我的老婆很腹黑

    我的老婆很腹黑

    婚内出轨还是新鲜事吗?那怎样收拾渣男,才能稳、准、狠?夫妻上演猫鼠游戏,谁是福尔摩斯,谁是莫里亚提?婚姻没有输赢,段位却有高低。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男性第一视角,直面现代婚姻、情感、人性中的迷失和选择。一本能让男女读者都一口气读完的婚恋小说。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

    《端上餐桌的中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食物中药的发展史、如何运用简单方法鉴别食物中药的真伪优劣、现代研究所阐明的食物中药中的营养和活性物质及如何应用和保存食物中药;第二部分根据食物中药的来源和食用部位分为六大类,共介绍78种食物中药。
  •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睡梦中,某人欺身而来,对她上下其手,亲亲揉揉。她惊醒,从枕头下拿出结婚协议:“沈先生,我们有协议,只结婚,不爱爱。”某人笑得狡黠,接过结婚协议瞥一眼,“结婚协议:只结婚,还爱爱!”她反抗挣扎,“你无赖,明明不是这样的!”某人坏笑,“光说不练假把式。”为辩真假,他亲力亲为用行动表示。事后,她才明白,协议神马是困不住腹黑狼的狼爪。而他,则用自己的方式,对她施以此生无尽的霸宠。
  •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蚂蚁王国大冒险(牛吹吹科学童话)

    但竟然被称为世界上力气最大的动物!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跟随《动物时报》的记者牛吹吹一起去探究蚂蚁王国的秘密吧!,蚂蚁的个头很小
  •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别怕,我家孩子也是爷爷奶奶带

    智慧妈妈育儿经验谈系列三部,这个系列从过来人的角度,为正在迷茫的年轻爸妈们指点迷津,理清思路,提出建议。别人的经验可能不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你可以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