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2000000008

第8章 隆美尔(7)

他把所有积蓄——2.5万意大利里拉,约合60美元——塞进了信封,请求即将前往维也纳的伯尔恩德中尉一定平安地转交给露西。一并捎去的还有一些秘密文件。

他已作好了必死的准备。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乘胜追击。11月4日早晨7点25分,德军南线总司令凯瑟林元帅飞抵隆美尔营地,他是赶来给部队打气的。

隆美尔一见到凯瑟林就报告说:“元首的命令已经不遗余力地贯彻下去了。”

“很好,”凯瑟林赞许道:“自然,元首已从俄国战场得到了深刻的教训:坚守现有的牢固阵地一直是最好的策略。”

“你现在还有多少坦克?”凯瑟林接着关心地问道。

“只剩下22辆了。”隆美尔冷冷地回答。

“真的只剩下22辆了吗”凯瑟林立刻皱起眉头,额头上渗出汗集珠,“看来不能再坚持下去了,对于元首的命令,我一向认为应该灵活掌握。”

隆美尔执拗地回答:“不行,军令如山,应坚决执行。”

“但是元首绝不愿意你和你的士兵葬身此地,第三帝国还需要你们。”凯瑟林反驳说。

“要想保住北非军我看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边打边撤的战术,”隆美尔悲伤地说,“但必须要元首对自己的命令作出明确的修正,我才能执行。”

“你立即给元首回电,就说部队伤亡惨重,无法再守住防线了,要想在非洲保存实力,以便日后东山再起,唯一的办法就是边打边撤,”凯瑟林急切地说,“另外,我也将电告元首此事。”

隆美尔果然给希特勒拍了电报。同时,他仍旧一连几个小时地执行着固守的命令。

没多久,意大利的军队已经开始没命地溃逃了。

中午,拜尔莱因跑进地下掩蔽部,上气不接下气向隆美尔报告:“元……元帅阁下,冯·托马将军……出事了。”

隆美尔像弹簧似地跳了起来,急问道:“怎么回事?快说。”

“冯·托马将军认为元首发疯了,才下了坚守的命令。他挂上自己所有的勋章,乘坦克朝着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去了,”拜尔莱因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接着说,“我得知此事后立刻开车去追他,沿途看到的只是一堆堆燃着熊熊火焰的坦克,尸体和反坦克炮。当我远远地看到他,快要追上他时英军的坦克迎了上来,我清楚地看到托马将军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帆布包。”

“我清楚地看到托马是有意去投英国人了,否则他的一家可要遭殃了。”威斯特法尔闭上眼睛,摇着头说。

11月4日晚,在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部里。

蒙哥马利与被俘的非洲军团司令冯·托马正在共进晚餐。他们一起谈论着9月间的战斗和正在进行的战事。

晚餐方毕,蒙哥马利立刻令人收拾餐桌,然后拿出一幅埃及沙漠地图,摊在桌上,他对冯·托马说:“我的部队今晚将接近富凯,您有何想法?你将如何处置?冯·托马将军?”

但是,冯·托马只是说:“非常严重,确实非常之严重。”(据威斯特法尔后来回忆,在以后的一次战斗中,隆美尔的部队缴获了一些英军文件,其中有一份英军第8集团军的情报总结报告说:托马接受了蒙哥马利的邀请,共进晚餐后,和盘托出了隆美尔的未来计划。)

同一天晚上,隆美尔不再等待希特勒的命令,断然下了撤退的命令。

次日凌晨,希特勒同意撤退的命令才送到隆美尔手中,可是已太晚了。

就这样,隆美尔的7万人部队开始了艰难的撤退,开始了一场2000英里长的远征。

蒙哥马利终于取得了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这是一个辉煌的胜利,它是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大转折点之一,从此,英军开始进入了反攻。德国非洲军团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阿拉曼这个地方既是隆美尔的发迹地,也是他的伤心地。然而他的伤心之时却是全世界人民的大喜之日,因为魔鬼***的丧钟已敲响了。

9.溃入突尼斯

隆美尔率军从阿拉曼战役撤下来,一路向西。在沙漠的公路上,燃烧的车辆喷着烈火,焰光冲天。

11月5日凌晨,隆美尔本人到达富凯并在那里建立了司令部,非洲军团的大部分部队、第90轻装甲师和若干意大利摩托化部队也到达了。隆美尔原打算在富凯停留一段时间,以便让正在行军的步兵摆脱困境,但他很快就认识到停留是没有希望的。当天夜里,他下令机动部队向马特鲁港撤退,不再理睬意大利步兵师了。

隆美尔(左一)在战斗中。11月7日,隆美尔又放弃了马特鲁港,向布雷加一线撤离。

蒙哥马利试图从两翼迂回包抄隆美尔,可每一次英军到达时,德军总是先人一步,溜走了。另外,他一直小心翼翼,不愿让部队快速追击,以免中了隆美尔的埋伏。其实,蒙哥马利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此时德军主要部队仅剩下大约4000人,仅有11辆坦克和少量野战炮和反坦克炮,他们是无法对英军实施反击的。

11月8日,当隆美尔刚摆脱英军追击,喘了口气时,传来了盟军在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登陆的消息。

隆美尔听到这个消息后,绝望地喊了声“完了”。蒙哥马利的英军已让他疲于逃命,他原指望向西撤退,能在那里站稳脚跟,伺机反扑。而现在艾森豪威尔的部队已在他背后登陆,对他实施夹击,他感到已无任何立足点了,最好的选择就是撤出非洲。

他写了一封信给希特勒,告诉他,非洲军团已无法守住昔兰尼加,请元首立即派潜艇、小船、飞机在夜里尽量把这一批身经百战的德军士兵运回欧洲,投入其他战场。

但是希特勒没有答应,他不想放弃北非。英美军队在北非登陆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登陆的前一天,情报官告诉他有一支英军船队驶入地中海,当时他认为这支船队是往马耳他岛去的,因而并不在意。盟军登陆后的第二天,他决定全面占领法国,并在突尼斯建立一个桥头堡。

11日早晨,德军和意军开进了法国的“自由区”,维希政府垮台。与此同时,大批德、意军队来到了突尼斯,组成了第5装甲军团,由阿尼姆将军指挥,企图制止美、英军的前进,守住非洲的最后一个堡垒。

希特勒不想撤出非洲,隆美尔也不想再说了,他在希特勒身边干过一阵子,了解他的脾气,他决定了的事,别人再说也无用。因此,隆美尔继续按计划向西撤退。

11月23日,隆美尔率领他的装甲军团,撤到了布雷加一线,这里离阿拉曼已经有800公里了。

到达布雷加后,隆美尔对该地区随即进行了视察,这条防线长达100英里,是阿拉曼战线的一倍半。他一没有汽油,二没有机械化部队可以抵挡蒙哥马利对他的迂回包抄。在阿拉曼战场,他有50万颗地雷,而现在,仅有3.2万颗。部队已丧失了许多重型武器和反坦克炮。要想守住这条防线,只是一种幻想。

于是,隆美尔请求继续后撤,但却遭到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拒绝,他们要他坚守住布雷加,顶住英军的进攻。

11月24日,隆美尔、凯瑟林、卡瓦利诺和巴斯蒂柯4位陆军元帅召开了一个长达3个小时的会议。

在会上,除了隆美尔,其余3人都认为要坚守下去,这使隆美尔大为恼火。他大声说道:“死守布雷加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既然领袖和元首要我坚守,再争论其他的选择也是徒劳无益,不过,我要提醒诸位,我手中只有35辆坦克和57门反坦克炮,而蒙哥马利手中却有420辆坦克和300辆装甲车,一旦布雷加失守,在的黎波里作任何抵抗都徒劳无益。”

凯瑟林连忙捧场:“我们十分钦佩您从阿拉曼的撤退,在一条800英里长的路上拉回一支庞大的部队,敌人毫无办法挡住你,这在战争史上是空前的。”

隆美尔不耐烦地回答说:“假如有一两天里敌人在这条防线上缠住我军,然后以强大的兵力迂回夹击,我们该怎么办?”

他的话一出,三位元帅顿时哑口无言,他们也实在想不出好的对策来了。

11月26日,巴斯蒂柯又电告隆美尔,墨索里尼正期盼着隆美尔能指挥装甲军团向英军的先头部队发起进攻。他在电文中还告诉隆美尔,没有他和巴斯蒂柯的直接允许,隆美尔无论如何不许再往后撤。

隆美尔气极败坏地把电报一扔,然后转身简短地命令纳瓦里尼和缨勒上校,做好撤至布厄艾特的准备。

他下完命令后,叫上副官,向“亨克尔”飞机走去,他要到“狼穴”去面见希特勒,向希特勒面叙撤退的原因,他坚信,元首是理解他的。

当天下午,隆美尔来到了东普鲁士大本营。

当他走下飞机时,凯特尔和约德尔两位元帅已在机场等他。他们不高兴地问隆美尔找希特勒干什么。

隆美尔没有理睬他们,只是说了声:“有关北非之事”就坐上汽车径直向“狼穴”驶去。

5点多钟,隆美尔走进了元首大本营的会议室。

希特勒一见他,劈头就说:“没有我的允许,你怎敢擅离职守!”

隆美尔惊讶地望着希特勒。

此刻气氛极为紧张,连空气都几乎凝固了。隆美尔没有明白希特勒最近心情很不好,这不仅仅是北非战场问题,在俄国战场,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已成了瓮中之鳖,在别的战线,也出现了一连串棘手的问题。隆美尔这位不速之客的来临自然引起了元首的不满。

隆美尔开始向希特勒作汇报。当隆美尔汇报到自己的军队所处的困境和新防线的不利时,希特勒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你手头还有多少人?”他问。

“大约6、7万。”隆美尔回答说。

“英军进攻时,你有多少人?”

“8万3千人。”

“看起来,”希特勒指出,“你并没有遭到什么损失。”

隆美尔回答说:“可是我们的武器几乎都丧失了。成千上万的士兵甚至连支步枪都没有。”

希特勒扯开嗓门叫道:“那是因为他们把枪都扔掉了。”

隆美尔也大声嚷嚷:“非洲已无法固守,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快地把德军撤出非洲。”

重新提出撤退,就如火花飞进了火药桶。希特勒勃然大怒:“你提出的建议和我的那些将军们去冬所干的完全一样。他们要求退到德国边境,我拒绝这样干,事实证明我做对了。我不允许这样的戏在非洲重演。我们必须在北非保留一个大的桥头堡,因为他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原因。假如我们丢掉了北非,意大利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反响。因此以后别再提放弃的黎波里塔尼亚了。你的部队会得到足够的武器,使你能够把每一个士兵都投入前线。你必须把后勤部队削减到绝对的少数。凯瑟林的空军将竭尽全力护送给养到队伍。”

晚上,隆美尔带着希特勒向他提供更多援助的许诺,坐上了帝国元帅戈林的豪华专列隆隆地驶向罗马。

在罗马,经过激烈争论,墨索里尼终于稍稍改变了初衷,决定只有在隆美尔确信蒙哥马利即将进攻布雷加的情况下,才允许他撤到的黎波里以东200英里的布厄艾特一线。这一指令实际上等于允许隆美尔可以自由撤出布雷加。

12月2日,隆美尔飞回到了利比亚。

不等蒙哥马利发起进攻,12月6日夜,埃尼·纳瓦里尼将军的意大利步兵先头部队就开始撤出布雷加一线。隆美尔命令每辆汽车前面必须有一人步行,在夜色中引路。在必要时,可用步枪击灭车灯。但是不一会儿,非洲军司令部打电话告诉隆美尔,意军的先头部队大开着车灯,飞快地向西驶去了。

整整一夜,意大利的部队乘坐数百辆军车行驶在通向布厄艾特的沙漠公路上,待到天亮时,路上已空无一人。

对于非洲军团的撤退,英军毫无察觉。

9日夜间,意大利最后一支部队比斯托伊亚步兵师一部也平安无事地撤离了布雷加防线。

12月10日半夜,蒙哥马利的炮火向布雷加防线进行了猛烈的轰击。

然而,那里一带空空荡荡,“沙漠之狐”又再次逃脱了。蒙哥马利又扑空了。

在匆匆忙忙的大撤退中,汽车、坦克、装甲车争先恐后地向西奔驰,生怕英军的轰炸机落在自己的头上。终于,布厄艾特到了。

但是隆美尔的主意又改变了。他决定放弃布厄艾特。

隆美尔找到了巴斯蒂柯,坦率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布厄文特防线与其他防线一样,南部地带经不住迂回夹击。我们手中现在只有几十门反坦克炮,一半以上的士兵手中仅持有步枪或机枪,地雷、弹药和其他给养物资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因此,我们只能再继续撤退,撤到马里斯那样的高山阵地上进行防御。”

巴斯蒂柯这次同意了隆美尔的看法,就将此事禀报了罗马。

墨索里尼看到非洲军团又要求后撤,顿时火冒三丈,他亲自拍来了电报:“我再次重申,抵抗到底。在布厄文特防线的德意装甲军团的所有部队必须抵抗到底。”

隆美尔已全然不顾领袖的命令,他下令立即撤退。

1月18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比墨索里尼允许的日期提前3个星期到达了霍姆斯防线,这是利比亚首府的黎波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这条防线由于没有来得及做好防御准备,不宜久留。

英军的坦克仍在追击。

隆美尔来到霍姆斯防线后,顾不上休息,就前去察看前沿阵地。

他发现在德军的尾部,英军的坦克正在作Z字形推进,进展十分缓慢。

就是这一可疑的举动引起了隆美尔的警惕,英军的这些坦克不过是作一次牵制性进攻,目的在于将他拖住。英军一定有别的部队在作迂回进攻。

隆美尔下令立即对英军实施大范围的侦察,当天下午2点,德军的侦察飞机带来了消息,他的估计是正确的,在他原先确信坦克不能通行的山地那边,一支拥有1400辆坦克和车辆的大部队正在横跨这个区域向西挺进。

下午4时,第19轻装甲师俘虏了一名英军高级军官,从他身上搜出了一份秘密文件,文件表明,蒙哥马利的战略目标是的黎波里外围30英里海岸公路上的托维尔。显然,英军正在从更远的地方对德军进行战略包围,霍姆斯是守不住了,的黎波里也只得放弃。

墨索里尼坚决不同意放弃的黎波里。这里是意大利统治利比亚的象征,丢掉的黎波里,意味着失去了他们在北非和东非殖民地帝国的最后一部分,这个帝国是他们在半个世纪里以巨大的物质代价,精心建立起来的。他想作最后的挣扎,保住的黎波里。

但是,隆美尔根本不予理睬,他不想冒的黎波里落入敌军手中同时又使德军全军覆没的风险。他下令于1月21日黄昏时全部撤出的黎波里。

像以往那样,隆美尔下令对的黎波里实施破坏。这座美丽的城市顷刻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1月25日,隆美尔告别了利比亚,进入了突尼斯。

蒙哥马利的追击总是差半拍,l月23日,当隆美尔的军队已全部撤出的黎波里后,英军的先头部队才开进了这座城市。当天中午,蒙哥马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亚的意大利副总督处正式受降。

2月3日和4日,丘吉尔和布鲁克亲临第8集团军视察。蒙哥马利为他举行了阅兵式。参加检阅的有苏格兰师、新西兰师、皇家装甲部队和皇家陆军后勤部队。看到威武雄壮的第8集团军,丘吉尔非常高兴。他要求第8集团军乘胜前进,冲破马雷特防线,进入突尼斯,彻底消灭德军。

同类推荐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4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国际佣兵,京城大学机械和化工双料硕士,脑海里带着京城图书馆的书库,穿越成为幼年汉武帝。1.发展不出体系工业?那就带去体系完整的书库,3119万册够不够?2.没有人才?办上几十年书院够不够?3.儒家意识形态无法撼动?汉初的儒生帽子都被当尿壶,还不乖乖创立新儒学?4.粮食制约人口规模?不会去找土豆,地瓜和玉米?占城稻都能找到,还怕没杂交水稻?5.天灾不断?汉朝抓来战俘是要当奴隶的,修水利,养牲口。6.匈奴的马快追不上?打下大宛你想要多少汗血马?7.交通不便?新中国修桥铺路才用了多少年?8.信息不畅?大汉弄个电报不过分吧?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地枭雄

    天地枭雄

    在一个八大世家之首的家族里面,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极品家奴,他来历神秘无比,行事低调,没有人知道他存在,而当他锋芒毕露的时候,整片大陆都被他玩得团团转,天地万物皆沦陷为他的掌中之物,最终成为了俯瞰宇宙的天地枭雄……于是曾经嘲讽过他的纨绔子弟都唯他马首是瞻。曾经看不起他的绝色美女们都开始芳心暗许……,在一个没有国家、没有官府、只有流血与战争的修真世界,奉行的是强者为尊的原则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这样喝汤更营养

    这样喝汤更营养

    巧搭食材,喝汤不喝药。一碗好汤,无论是选料搭配,还是炖煮方式,甚至是时间火候的掌握,都融汇了煲汤养生的精髓。选用原生态的健康食材,煲一碗适合自己的营养好汤吧!
  • 恋上古代傻王爷

    恋上古代傻王爷

    【已完结】亲们记得要收藏哦!现代女李欣睡觉也能玩穿越,穿越成什么小姐也好皇妃也好,偏偏穿越成丫鬟,还被鞭打过的丫鬟。小姐要嫁给裕王爷,让自己陪嫁,以为只是当陪嫁,没想到还要当代替品。天哪,有这样整人的吗?这王爷长得倒不错,只不过有点傻,不知是撞坏了脑子还是怎么的,还好容易骗。看现代女怎么恋上这个傻王爷,最后他会不会不傻了?他们能在一起?
  • 学会走商路

    学会走商路

    本书《学会走商路》,说到底也是念生意经的学问。书中再现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商家和各有千秋的奇招。以精湛的故事,列举并评析了商人在创业、经营、招揽人才、搜集情报、新产品开发、销售、广告、公关等不同战场上的决胜过程,俾使今天的经商者在对“前度刘郎”们的经验有所参照和参悟。从而运用商战的技巧,在攻与防、进与退、新与旧、苦与乐、胜与败、兴与亡等方面,得心应手地趋吉避凶。历史上的商人千千万万,限于“商家典要”之故,仅精选出些许学习之楷模。
  • 一代丑妃

    一代丑妃

    他是当今东秦国最阴佞的王爷,他拥有至高无尚的权位,却不能自主自己的婚姻。是他的妃,在他眼里,她却是一个连奴隶都不如的“贱人”为了她,他不能给予自己最心爱的女人名份,却因她,差点失去他最爱的女人。她该死,她一直都该死。可是当他真正可以下手了结她时,望着那双含泪却露着讽刺与畅然的美目时,为何他竟有刹那的迟疑与颤抖?是,他没杀她,却毁了她。他害她成了世上最丑陋的女人,却练就了她一颗无比坚韧的心!她,一代丑妃,受人唾弃鄙夷,唯有那个至高无尚的天子理解她。从此,她与他,惺惺相惜,哪怕差错十年的代沟。当一切成空,她成为实归名至的弃妇后,她笑着落崖.多谢一直支持淫淫的亲们,在你们的支持下,淫淫不负使命将老书完结,此次要告诉亲们,淫儿开了新书,书名《残王弃妃》《夫君为年度贺岁轻喜剧小说》¥¥¥¥¥¥¥¥收藏···票票……全部打劫!有时间,亲们还可以留言支持!!!其实,我并不傻,拿现代的话来说,我只是大智若愚罢了。因为我的个性平和,不喜争斗,所以总是以退为进,以和为贵。而你,堂堂东昭国的丞相之子却以为我傻得掉渣,而且极度认为娶我为妻就如娶了一个笑话。其实你错了,你错得离谱。以一个有着现代思想的我,又岂会真是一个傻子?只是很多时候,我不想强迫你罢了,事事由着你的后果,竟然换来的是助纣为虐。好吧,你来得猖獗,好我也“傻”得坚决。正文段落*1;新婚半月,我独守空房,你怕遭人耻笑,放下屋中娇娘不管,而倚在风尘女子的怀中畅饮独醉。我得知,只是笑,并不责怪,因为我能理解一个娶了自己不爱之人的心。2;初次见你,你竟带着一位美得挪不开眼的女人在房中大演春宫,我诧异的同时,只能故做平静的说;你继续。其实我虾米也没看到”然后上前取了一块薄弱不堪的丝绸垫子自觉去书房入睡。而你,却认为我是一个彻底的傻子,看见自己的夫君与别的女人相好,却无动于衷,也只有傻女人才会如此。3;回家数日,你一声不吭,你又领着那美绝人寰的女子离家三月,再次回来,你们不干正事,又躲在屋里娇喘连连。我真的真的并非有意推门,我只是单纯的以为有人被绑架了,因为我清楚的听见一名女子在屋内痛苦的娇喊;“爷,你别…别,奴家快不行了,快…放开…”后来,映如眼帘的是不堪回首的一幕,我没说什么,而你却因此事说我意图偷窥你们。唉,我只能仰面长叹,好人难当啊!
  • 腹黑王爷的娃娃妃

    腹黑王爷的娃娃妃

    一生一世一双人,本以为青梅竹马的师兄会是她一生的良人。可谁知,郎骑竹马来,用青梅换取千金前途。被欺骗背叛,她决然转身离开。高高至上的王爷对她这个孤女体贴备至,渐渐暖了她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师兄却在这时找到她说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徘徊的心该如何抉择,谁才会是她最终的归宿。本文架空,1对1,偶尔有点小虐,会有阴谋之类的,腹黑,宠溺无限,结局一定会是HE。新书《一宠成瘾:萌妻养娇娇》上架,有存稿,坑品有保证,求支持求推荐!
  • 不懂谈判,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谈判,就当不好经理

    经理人成功的谈判,是当双方离开谈判桌时,就不可能做好经理,彼此都是赢家。,谈判技术已经发展成集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行为学、传播学、公关关系学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科学。经理人成功的谈判,获得成功。现代企业的经理人。是平衡和创造有效的结合,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既维护客户的需要与利益,如果不能在商务活动中把握谈判的技巧和艺术,又能使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彼此合作创造更大的整体价值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