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0000000028

第28章 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行动 (1)

第九章 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行动 (1)

华莱士夫妇:成功不难

——刘燕敏

聪明不等同于成功,因为聪明往往使人人苛求更多的捷径,而漠视已经具备的成功条件,从而失去了机会。而成功者清醒地知道时机永不会成熟,所以他们从不等待,而是选择行动。

1921年6月2日,电报诞生整整25周年。美国《纽约时报》对这一历史性的发明发表了一篇简短的社论,其中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是:现在人们每年接受的信息量是25年前的25倍。

对这一消息,当时在美国至少有16人作出了反应。那就是,创办一份文摘性刊物,让人们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尽快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这16人中,有律师、作家、不动产推销员,有本来就在新闻部门工作的编章、记者,有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一位名叫瑟·麦卡锡的国会议员,他们都认为这类刊物必定有广阔的市场,投资创办之后,其收益必将不可限量。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这16位有先见之明的人,都到银行存了500美元的法定资本金,并领取了执照。然而,当他们到邮电部门办理有关发行手续时,却被告知,该类刊物的征订和发行暂时不能代理,如需代理至少要等到明年中期选举过后。

得到这一答复,其中的15人为了免交执业税,向新闻出版管理部门递交了暂缓执业的申请。只有一位叫德威特·华莱士的年轻人没有理睬这一套,他回到他的暂住地——纽约格林尼治村的一个储藏室,和他的未婚妻一起糊了2000个信封,装上征订单寄了出去。

在世界邮政史上,这两千件信函也许永远算不了什么,然而对世界出版史而言,一个奇迹却诞生了。到2002年6月30日,他们创办的这份文摘类刊物——《读者文摘》已拥有19种文字、48个版本,发行范围达127个国家和地区,订户1亿1千万,年收入5亿美元。在美国百强期刊排行榜中,几十年来一直位居第一。德威特·华莱士夫妇也由原来的不名一文,成为美国的富豪和有名的慈善家。

近年来,各国出版界不断有人组织会议,从编章出版的角度探讨《读者文摘》的成功经验,然而从华莱士夫妇个人角度探讨成功经验的却不多。前不久,偶尔在网上看到美国出版署公布的一份历史资料,读后感慨颇深。

我想,为什么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而成功者却很少呢?是因为很多聪明人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成功的条件时,仍在苛求更多的捷径,从而失去了机会。而成功者从不等待时机的成熟,因为他们知道时机永远都不会成熟。

职场感悟

俗语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足以表明成功的不易。然而,华莱士夫妇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成功不难。是的,成功并不难,但没有行动永远不可能成功。李践说不行动就带不来价值,就是这个意思。

世界上为什么聪明的人很多,而成功者却很少呢?是因为很多聪明人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成功的条件时,仍在苛求更多的捷径,从而失去了机会。而成功者知道时机永不会成熟,所以他们从不等待时机的成熟,而是选择行动。对于还没成功的人来说,什么阻碍了成功,不过是惧怕,推辞罢了。事实上,只有敢于迈出第一步你才能走向成功,才能有机会接纳成功。

行动的实质就是付出。要成功,就必须明白付出的道理,没有付出,单单坐享其成是不现实的。而付出了,并不一定就有收获,这时候我们要明白,行动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坚持才能胜利,半途而废的人是永远不会与成功结缘的。付出了,坚持了,还需要专心致志,专心致志是一种“瓦伦达心态”,看看华莱士夫妇的一心一意便可以明白决心和专心的重要性了。不要在没有成功之前便反复揣摩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失败,而是应该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就是职场的优秀人物成功的必备的素质。成功不难!

没有签署的宣言

——高飞舟等

优秀的人善于行动,而不是站着抱怨,优秀的人认定,任何时候、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就有可能成功。阻碍人们变优秀和成功的,只是因为想象不可能而选择了放弃罢了。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马维尔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啊?

林肯说:“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没弄明白林肯这句话的含义。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一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买下。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主人就不卖给我们了,它是一座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

“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我们在农场里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我们就把它们给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晃动它们。”

林肯在信的末尾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读到这封信的时候,马维尔已是76岁的老人,就是在这一年,他正式下决心学习汉语。据说,三年后的1917年,他在广州旅行采访,是以流利的汉语与孙中山对话的。

职场感悟

奋斗是一把钥匙,在职场的空间里游走,打开成功的大门。然而,很多人缺少奋斗,或者他们打算奋斗,却往往否定自己的判断:我走这条路是不可能走成功的,还是换一条平坦的路来走吧。林肯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是的,“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可惜,能知道这个道理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渴望成功,总是习惯于夸大困难,不愿去尝试和努力,最终往往会自己把自己吓住。一个优秀的员工绝不会经常否定自己的追求而选择工作量最少的。

莎士比亚说:“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许多人没有成功,关键就是没有下定决心去努力。所以,自己认为有价值、有必要的事情,想好了就马上行动去做,不要再找推辞的理由,马上着手参与计划,继而展开行动,你就会在职场中变得一帆风顺,业绩突出成功。行动从现在开始,如果不立即行动,再好的计划最后也只是一场空。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必须明白,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就有可能成功。

拉斐尔赢了

——流沙

生命不已,学习不止。一个人只要不怕失败,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那么,总有一天会走向成功。

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被人贬得一文不值。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她。

她来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练好语言,她花了三年的时间。但是,在波多黎各的日子里,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只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的。

在以后的几年里,她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人辞退,有些电台指责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主持。

1981年,她来到了纽约的一家电台,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这个时代。为此,她失业了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的职员推销她的清谈节目策划,得到了他的肯定。但是,那个人后来离开了广播公司。她再向另外一位职员推销她的策划,这位职员对此不感兴趣。她找到第三位职员,要求他雇用她。此人虽然同意了,但他不同意搞清谈节目,而是让她搞一个政治节目。

她对政治一窍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她“恶补”政治知识……

1982年的夏天,她的以政治为内容的节目开播了。凭着她娴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风格,让听众打进电话讨论国家的政治活动,包括总统大选。

这在美国的电台史上是破先例的。

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名,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

她叫莎莉·拉斐尔。现在的身份是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全美主持人大奖。每天有800万观众收录她主持的节目。

在美国的传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矿,她无论到哪家电视台、电台,都会带来巨额的回报。

莎莉·拉斐尔说:“我平均每1.5年,就被人辞退一次,有些时候,我认为这辈子完了。但我相信,上帝只掌握了我的一半,我越努力,我手中掌握的一半就越庞大,有一天,我终于赢了上帝。”

“我赢了上帝”这句话曾经作为标题,出现在美国的许多媒体上,包括国家电台对她的一个访谈录。

职场感悟

同类推荐
  •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员工励志版)

    转型时期的智慧全书,危机年代的成功宝典。困难面前,信心就是力量,展望未来,坚定必胜信心。“心暖则经济暖”,企业发展不怕金融危机,就怕信心危机。信心是带我们走出困境,迈向成功的力量。
  •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优秀员工要有好心态好方法好素养

    全球500强企业奉为圭臬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为你造就优秀员工的第一思想准则和行为指南。帮助员工纵横职场,实现员工职业梦想;提升员工自身素质,成就员工卓越人生。心态决定状态,方法决定效果,素养改变命运。良好的心态+有效的方法+一流的素养=优秀员工。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冬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冬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第二次来到阆中。第一次是今年春上,参加重庆书展签名售书活动后,我慕名来此专访。第二次则是因为大型历史纪录片《风云三国志》……
  • 财富始于野心

    财富始于野心

    本书通过对卡内基生平精彩故事的讲述和经典案例的引用,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总结出27条忠告,虽然不是什么秘诀,但绝对是获得成功的有益经验。
  • 说话有技巧 做事需手段

    说话有技巧 做事需手段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热门推荐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重生相府三小姐

    重生相府三小姐

    她,穿越成青菱国相府嫡三小姐,不受宰相父亲待见,府里姐妹也欺负她。本和清河王爷有婚约在先,庶出妹妹却抢了她的未婚夫,夺夫之仇不共戴天……对她好的人她会好好珍惜,对她不好的人她要以十倍百倍还回来,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
  •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大学中庸(国学启蒙书系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在本书中,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编选相关的精彩故事,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本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本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
  •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追寻美,追求爱,期盼逃离现实的藩篱,渴求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平衡等等都是艺术家们永恒求索的话题,在《迷失威尼斯》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答案。
  • 沧海(第一辑)

    沧海(第一辑)

    本书集汇了作者多年来思考和学习的成果,展示了作者“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其贯穿始终的中心思想,是与现实主旋律紧密合拍的,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作为享誉百年的世界名校,北京大学获得了世人的一致赞誉,能够参加北大的课程学习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1994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在管理上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正因如此,学习一下北大的管理课,对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来说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