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800000002

第2章 科举灰色地带(1)

科举是隋唐以来官方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前后实行了1300年之久。这个选拔官员的制度,曾经长期影响着中华帝国时代文官队伍的建设风貌,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向,影响着帝国时代知识仕人对于生活道路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隋唐以后历朝历代的国运。

隋唐至宋,通过科举入仕者并不占官僚队伍中的多数。但自唐朝中期以后,这一制度在官僚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正因为如此,科举取士就成为宋以后各朝代朝野内外关注的焦点。

为了鼓励人们投身科举事业,宋真宗赵恒亲自作了《劝学文》,文中说:“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金钱、美女、高官、厚禄、香车、宝马、名利等等,人生所欲,不过如此。既然科举制度能将其全部网罗其中,读书做官就成了唐宋以后所有有志之士孜孜以求的目标。

清入关以后,出于稳定政治局面、完善自身统治的需要,基本上继承了明朝各项重大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337中记载,清初,清政府十分重视科举制度对维护其政治统治的作用,“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宫、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使用”。

大清皇帝在这里说得明白,士人一中秀才,即视为跻身仕林,即可享受国家种种优厚的待遇。如果中了进士,即可成为国家官员,从此,宝车锦衣,荣华富贵,前程灿烂。

这个充满诱惑力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将广大民众牢牢笼络其中,稍有条件的家庭,无不倾全家之财力,支持孩子投身到科举仕途之中。

但是,漫漫科考之路,至如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晚清,科举名额有限,考中机会很少。按照政策规定,秀才大府20名,大州县15名,小县4名或5名。全国秀才名额在25万名左右,举人限额在1500名上下。自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批准各省增加生员名额起,至同治十年(1871年)停止,各府学考试中生员名额已增加了20%,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25089人增加到30133人。乡试中录取举人全国限额保持在咸丰元年(1851年)的1770人以下,光绪七年(1881年)下降到1254人,19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一度恢复到正常的1500人左右。按此限制,一个步入科举途程者,从熟背四书五经开始,童生考取秀才,秀才考取举人,举人考取进士,踏上科举之路的每一级台阶都无不荆棘丛生,坎坷艰难。

举人与秀才限额的比例按规定大体是1/20,但是,具体到真实情况,添加历年落榜者,20∶1的比例就大打折扣,按大、中、小省,分别是80∶1、60∶1、50∶1,淘汰率十分可观。参加会试殿试中进士,比例大致是30∶1、40∶1。这种选拔考试都是三年一次,顺利通过三级考试,大体就要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从童生到进士的考中机会大概是百分之几,越往上考,淘汰率就越高,要是在哪一级上蹉跎一下,一晃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任恒俊:《晚清官场规则研究》,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在这种情况下,科场腐败之风在中国这个人情的社会下就自然而然地油然而起,下面抽几条主要的加以说明一下:

一、作弊花样众多

清代科举继承了明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方法,同样也带来了明代科场的舞弊之风。在科场作弊方面,晚清更加腐败。大大小小的考试之中,舞弊行为屡禁不止,层出不穷,花样翻新,贿买、钻营、夹带、枪替、割卷、传递、顶名、冒籍、通关节等等花样,其中夹带、枪替、通关节三种情节尤为严重。

夹带就是把有关考试内容的书籍或文字带进考场,以便答卷时进行抄袭。这种方法最为常见,其他如贿赂考官、雇用枪手都要用金钱交易,涉及面广,容易暴露,而夹带则省钱省事,不易觉察。所以唐、宋、元、明之科场中此种作弊手法可以说是司空见惯。清代夹带这种作弊手段更为普遍,衣带、衣里、糕点、酒瓶、考篮、馒头、砚台、靴底、帽子等等都是夹带工具。而夹带内容则主要是石印袖珍本的“四书”“五经”,以往考试后公布的优秀考卷,当时叫“程文”,以及考生们预先准备的模拟、猜测的习作,多是押题作文。

《清稗类钞·考试类》中说:

同治以后,禁网渐宽,搜检者不甚深究,于是诈伪百出。入场者,辄以石印小本书济之,或写蝇头书,私藏于果饼及衣带中,并以所携考篮、酒鳌与砚之属,皆为夹底而藏之,甚至有帽顶两层,靴底双屉者。更或贿嘱皂隶,冀免搜检。至光绪壬午(1882年)科,应京兆者至万六千人,士子咸熙攘而来,但闻番役高唱收过而已。及壬辰(1892年)会试后,搜检之例虽未废,乃并此声而无之矣。

枪替,即雇人代考。这种作弊方式历代皆有,只不过是到了清代,枪替者人数更多,手段也更加高明而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就有科考中,居然有考生用鸽子把考题带到场外,由场外的枪手答好卷子以后再带回号舍之内的事情。道光二年(1822年)举行满文和汉文的翻译考试,富泰是旗人童生,找到兵部员外郎的翻译人员当枪手,此场的监试御史舒英眼光敏锐,将其查出,因为作奸犯科的两个人都是旗人,处分相对轻一些,但也要号枷三个月,期满后还要再受鞭笞,几个知情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关节,是指考官与考生之间的一种幕后交易。清代科场通过关节作弊之事说来令人不可思议,简直骇人听闻。其关节名目就有十类:1故意招收冒籍学生,以索银两;2未经考试,通过关节就可录取入学;3考试座位号多编多印,暗地里出售;4敲诈考生家庭,威逼恫吓;5因为武学易考,将文童冒充武生,入籍后再改回来;6以劣等充优等,私改等第;7考官与教官搞泄题、约定暗号;8考官不亲临考场,故意将本州考生放到别的州县去考试,从中收受贿赂,因为考生不愿意到其他州县考试,所以只得用钱通融;9在登记造册时冒名顶替;10卖情面于上司、权要、亲友,从而收受报酬。于景祥:《金榜题名——清代科举述要》,辽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222页。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陈碌等五位青浦县考生同船到南京应乡试,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仆人于傍晚船到下关之时送来一封密信,他们打开一看,信中说此次考试题目出自《尚书》,但收信人不是他们,而是一位贵家公子。他们在这个偶然的误会中得到提示,精心准备,考场上发挥得又快又好,结果五人全部高科及第,顺利迎来了自己寒窗苦读后的春天。

光绪十九年(1893年),殷如璋、周锡恩奉朝廷之命南下,到浙江担任主考。到了苏州地界之后,船停在阊门之外。这时苏州太守王仁堪按例请见。正在谈话之时,有人忽然送来一封密信,并且请求马上回复,按照功令,典试之人在路途之中不准与亲友通报音信,以防营私舞弊。殷如璋得到密信之后,让王仁堪拆开来看。王拆信一看,大惊失色,立即叫手下人将下书人拿住。因为信中所写,都是贿买关节之言,并且夹带有一张一万两的银票。信的署名为“周福清”,此人为浙江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知县。殷如璋见事泄露,也拍案大怒,请示上司将下书入拿下严厉查办,以表明自己的清白,这样周福清便被收捕治罪。

由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作弊现象不仅花样繁多,而且比较普遍,因此造成清代科场中大案、要案多次发生。但不管朝廷动用多么严厉的刑法,因为利益所在,科场作弊现象总是有增无减,愈到后来,这种现象也愈加严重。

二、选拔举人的潜规则

每次大考,朝廷都要委派学政到各地专人专事负责。考官们得到这个差事,其出发点不是为国家选拔人才,而是将到外地选拔生源的机会作为不可多得的敛财门径。学政选拔生员,往往不是依据考生的真才实学,而是视其家财富有程度而决定录取的对象。这些学政们,一到所派之地,除了接受各种好处外,其中最认真做的一件事就是让手下人搞清楚考生们的家庭背景与经济收入状况。凡是家庭财力雄厚者,最容易中举。因为这些有钱人从此成为了考官们的门生,以后为了中进士与做官,他们对老师的报效自会源源不断。李伯元在《官场现形记》中将此中奥秘描绘得淋漓尽致:

原来这些当穷京官的人,好容易熬到了三年,放了一趟差,原指望多收几个财主门生,好把旧欠还清,再拖新账。那吴赞善自从二月初头到于今,那些新举人来京会试的,他已见过不少。见了张三打探李四,见了李四打探张三。如若是同府同县,自然是一问便知。就是同府隔县,问了不知便罢,只要有点音头,他见了面总要搜寻这些人的根底。此亦大概皆然,并不是吴赞善一人如此。目下单说吴赞善,他早把赵温的家私问在肚里,便知道他是朝邑县一个大大的土财主,又是暴发户,早已打算他若来时,这一份贽见,至少亦有二三百两。等到家人拿进手本,这时候,他正是一梦初醒,卧床未起。听见赵温两字,便教请到书房里坐,泡盖碗茶。老家人答应着。幸亏太太仔细,便问:“贽见拿进来没有?”说话间,老家人已把手本连二两头银子,一同交给丫环,拿进来了。太太接到手里,掂了一掂,嘴里说了声:“只好有二两。”吴赞善不听则已,听了之时,一骨碌忙从床上跳下,大衣也不及穿,抢过来打开一看,果然只有二两银子,心内好像失落掉一件东西似的,面色顿时改变起来。歇了一会子,忽然笑道:“不要是他们的门包也拿了进来?那姓赵的很有钱,断不至于只送这一点点。”老家人道:“家人们另外是四吊钱,姓赵的说得明明白白,只有二两银子的贽见。”吴赞善听到这里便气得不可开交了,嘴里一片声嚷:“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回头叫他不要来见我。”说着赌气,仍旧爬上床去睡了。老家人无奈,只得出来回复赵温,替主人说道乏,今天不见客。说完了这句,就把手本向桌上一撩,却把那二两头携了去了。赵温扑了一个空,无精打采,快快的出门坐车回去了。钱典史接着,忙问回来的为什么这般快?可曾见着没有?赵温说:“今儿老师不见客。”钱典史说:“就该明儿再去。”到了明日,又赶了一个早跑了去。那老家人回也不替他回一声,让他一个人在门房里坐了老大一会子,才向他说道:“我看你老还是回去罢,明日不用来了。”赵温听了这话,心上不懂,正待问他,老家人便说:“我就要跟着出门,你老也不用坐了。”赵温无奈,只得依旧坐车回寓。钱典史知道他又不曾见着,晓得这里头有点不清,便把从前要靠赵温走他老师这条门路的心也就淡下来了。

原来,考官吴赞善之所以让考生赵温中举,并不是看中了他的学问,而是盯上了他的家财。这才是晚清科举场中的考官录取生员的真实目的。

三、点状元背后的实情

同类推荐
  • 国家行动

    国家行动

    百万三峡移民工程足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大事件,被称为世界级难题。本书以此为背景,通过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抉择、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移民干部的呕心沥血、各级社会矛盾的冲突碰撞等一个个真情故事,塑造了一大批动人的形象……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我们最深刻的体验是——信息以10的N次方在增长,财富以10的倍数在变化,而人的寿命只以小数点级在增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同时信息垃圾充斥使人迷茫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致富,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快速贬值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人类用有限的寿命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寿命微不足道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变化的时代。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倒霉天使的恋爱物语

    最甜美的都市童话。宇宙无敌倒霉丫头苏小钻从来都是迟到大王,清早起床常常会袜子少了一只,出卧室会被拖鞋拌倒,刷牙时牙膏会从后面出来,洗脸的时候水龙头会突然坏掉,出门时就算没迟到也会因为公交车坏掉而迟到,偶尔还会连续一星期被来路不明的大狗追着咬……谁知道这只害她天天做噩梦的动物竟然是她暗恋的桑墨帮忙照顾的……桑墨喜欢穿白色衬衫,拥有世界上最英俊的侧脸以及最温柔的性情和最好的头脑。bt的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地区联盟年度排行,十个学校分别选出最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并排名,而桑墨就是这个学校内定的最佳人选。本来完美如桑墨,一切都很平静顺利按部就班。直到……那个总是出状况的苏小钻将满满一盆水浇到他的身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最强战神

    最强战神

    圣武大陆这是一个修炼元力、以武为尊的界面,陆奇出生在圣武大陆的大家族——陆家。偶的灵书为陆奇开启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修炼的巅峰,最强的战神……
  • 喜田乐嫁

    喜田乐嫁

    张曦秀一睁眼,古代?穿越了?重生了!不错,就这么过吧,好歹看着是个官家小姐。不过,恶奴欺幼主?原来父母皆亡!不怕,张曦秀秀眉一立,斗恶奴拉幼弟,咱不过官小姐的日子,那就过地主田园新生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国宝大熊猫

    重生国宝大熊猫

    阎王殿上,阎王问郑平:下辈子你想投胎成什么?郑平说:那就让我一辈子吃也不愁,穿也不愁,人见人爱,车见车载,永远逍遥快活吧。阎王同意了,然后郑平就投胎成了一只熊猫。
  •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深刻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万万不能做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并熟谙职场中的潜规则和规则,掌握同领导、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头的分寸与尺度,规避风险的技巧和招数,让你在恰当的时刻能够醒目地亮出自己,在危急时刻能够占得先机,能够看清表象后面的真实,听出谎言背后的真相,让你看透职场的本质,在工作中不踩地雷,不做“炮灰”,进退自如,平步青云。
  • 说话可以很艺术

    说话可以很艺术

    说话是门大学问,是门最实用且可赏可鉴的大俗大雅的真正的艺术。同样表达一个意思,但说的方式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大相径庭,一个人能否把事情办成,很多时候不在于作了多少,而在于说了多少和怎么去说,台湾著名的成功学家林道安说:“一个人不会说话,那是因为它不知道对方需要听什么样的话;假如你能像一个侦察兵一样看透对方的心理活动,你就知道说话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了!”
  • 血日之战

    血日之战

    但是他们的强大让他们变的骄纵、蛮横,终于招来了神魔的愤怒,三界大战爆发了。在神魔两界的攻击下人类死伤惨重,千百年前的人类强大无比,古老的文明几乎全被摧毁,人界更是横尸遍野到处都是死尸,终于人类觉醒了。但是一切都来的太晚了,人类已经失去了主宰自己命运的力量,就在他们即将失去最后的自由时……
  • 吕雉:后宫天下

    吕雉:后宫天下

    我原本只是项羽身边一个侍妾,对于项羽,我投入全身心的爱意。直到一个名叫虞姬的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无名无分的侍妾如何一步一步攀上权欲的高峰,在后宫中摇曳生姿最后坐上汉朝第一太后的位置……(不予正史,不符野史,纯属虚构)QQ群:5687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