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3800000015

第15章 无为即有为(1)

晚清时,有好事者将官场做官事态填写成一首《一剪梅》。这首辛辣锋锐、广为流传的诗词,全面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晚清官场中保位取荣不做事的官僚们的做官手段、做官态度和做官心理。

这首《一剪梅》写道:

仕途钻剌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通,一味谦恭。大臣经济要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在从容,议也毋庸,驳也毋庸。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赞襄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后世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

这首词内容显然取材于官场模特,原型人物也大有人在,全词意味深长,并非无病呻吟,它确实道出了晚清达官贵人们做官的技巧和方法。这就是:

(1)“仕途钻剌要精工,京信常通”;

(2)“炭敬常丰”,贿赂长行;

(3)“圆通”,少做事,“莫显奇功,莫说精忠”;

(4)万事在拖,能不作为即不作为;

(5)官官相护,“好也弥缝,歹也弥缝”。

吴趼人在《官场现形记》中说:“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一言道破了晚清官僚们的做官态度与官场的实情。

以三朝元老曹振镛为例,曹振镛,字俪笙,安徽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乾隆时授侍读学士,二品大员,嘉庆朝又连续拜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兼军机大臣。进入道光朝后,他更是红得发紫,直居首席军机大臣15年,并晋封武英殿大学士,官衔加到太子太师。道光皇帝倚信他为心腹股肱,亲自为绘在紫光阁的曹氏功臣画像题字:“亲政之始,先进正人。密勿之地,心腹之臣。问学渊博,献替精醇。克勤克慎,首掌丝纶。”道光十五年(1835年),曹振镛在81岁时去世,道光皇帝又亲自下诏说:“大学士曹振镛,人品端方。自授军机大臣以来,靖恭正直,历久不渝……实心任事,外貌讷然,而献替不避嫌怨,朕深依赖……其予谥文正。”生加太子太师,死后又荣谥文正,并入贤良祠,这在有清一代的汉族大臣中很少有人能够享有此殊荣,其地位尊崇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那么,曹振镛的做官秘诀究竟是什么?他以一个汉族大臣,生前死后,能够荣光如此,该肯定是业绩超常了吧?可实际上,曹振镛本人才具平常,并没给后人留下多少可圈可点的文字可资鉴评,做官多年也并无赫赫实绩可言可赞。

那么,曹振镛成功的做官秘诀到底是什么呢?

据《清史稿·曹振镛列传》记载,嘉庆死后,枢臣代草遗诏,一时疏忽,竟说乾隆皇帝诞生在避暑山庄。曹振镛听编修刘凤诰指出这个错误后,在招对之时将此事告诉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闻之龙颜大怒,立刻罢斥枢臣,将曹振镛提升为领班军机大臣。曹氏则从此成为军机领袖。曹振镛工于心计,善于揣摩道光的心事,所以能够讨得皇上的欢心。如曹氏看到道光皇帝终日埋首几案,批阅奏章,辛苦异常,就建议道光皇帝抽出几份细看,挑出书写的错误大做文章,在大臣中传阅,众多的臣工就会感到恐惧而从此以后再不敢草率应付了。此招一试,果然灵验,把道光皇帝从日理万机的苦海中解救了出来。就是凭借着上述几项的“献替精醇”,曹振镛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器重。

其实,曹振镛为道光皇帝所赏识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能深刻洞悉道光皇帝的心思,善于揣摩与察言观色,一切以皇帝意志为转移,遇事小心谨慎,唯唯诺诺,不去擅自主张罢了。但就是靠着这样混饭吃的本事,他却成了三朝元老,顶阁大臣,跟着哪个主子都吃香。

清人朱克敬在《暝庵二识》一文中披露:“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这就是曹振镛自己概括的“身名俱泰”的秘诀了。

曹振镛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官诀,还向门生后辈加以提倡,甚至告诫那些专负纠弹之责,本应多说话,不磕头,敢于直言面君的御史们也要行此官诀。

《暝庵杂识》中记载:“道光初,曹太傅振镛当国,颇厌后生躁妄。门生后辈有入御史者,必戒之曰:‘毋多言,毋豪意兴!”这些御史听了曹振镛的话,都“循默守位”,能不说就不说,得过且过,去过着保位取荣的荣华生活。

在《官场现形记》中,有一段华中堂向门生贾大少爷传授“多磕头,少说话”官诀的描写,华中堂就极像曹振镛。

书中写到贾大少爷向华中堂请教关于磕头的问题,华中堂说:“多碰头,少说话,是做官的秘诀。”“应该碰头的地方万万不要忘记不碰:就是不该碰,你多磕头总没有处分的。”书中又写到黄大军机向贾大少爷称赞华中堂的秘诀:“华中堂,阅历深,他叫你多磕头,少说话,老成人之见,这是一点儿不错的。”

比曹振镛晚数年的奕劻也是同一类型的典型人物。

奕劻(1838—1917年),是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自幼过继庆郡王绵慜为嗣。道光三十年(1850年),袭封辅国将军。咸丰二年(1852年)正月,封贝子。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进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加郡王衔,授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他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进封庆亲王。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此后,一直深受慈禧太后的信任,权位渐崇。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政府设立督办军务处,奕劻奉命参与其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往西安,奕劻奉命留京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各国议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奕劻仍任管部大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十四日,首席军机大臣荣禄病故,次日,奕劻即入值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直到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军机处撤销,之后在成立的皇族内阁中,奕劻又担任总理大臣直到内阁解散。

奕劻为什么能由一个闲散贵族一跃而成为晚清政坛上一个继曹振镛之后的又一个不倒翁?能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数朝而不倒,地位愈来愈高,官职愈来愈大?

事实上,在晚清长达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奕劻所以能够执鞭不坠,一直官星高照,其根本秘诀就在于他少说话,少作为,不惹事,一切以慈禧太后的意志为意志,在历史重大关头很善于借别人做避雷针。奕劻的做官秘诀,如果概括成为一句话,那就是:无作为即有作为。

1898年戊戌变法时,奕劻深得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双重信任,巧借荣禄做了避雷针;1900年庚子事变中,他虽然因为任总理衙门大臣身当其冲,但他又巧借端王载漪做了自己的避雷针;1901年在辛丑谈判中,他因为维护慈禧太后有功,事后很快成为政府首脑;在清末新政中,他又借袁世凯为他推卸责任的避雷针;慈禧太后去世、袁世凯被载沣罢黜后,他又攀结徐世昌、那桐及隆裕皇后以保位,直至清室退位,他才真正退出了政坛。

晚清吏治腐败,政局多变。官场上圆滑趋避之术十分流行,其艺术技能也日渐精深。与曹振镛、奕劻辈相比,身历咸、同、光三朝的显宦王文韶同样也是一个精于圆滑趋避之术却不做实事的典型。

王文韶(1830—1908年),字夔石,号耕娱、庚虞,又号退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同治年间任湖南巡抚,光绪年间任兵部侍郎,后任云贵总督,擢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晚年升任户部尚书兼协办大学士,官至督办政务大臣、武英殿大学士。

王文韶曾做过很多高官,在地方上做过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在朝廷做过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可谓官运极佳。他做官的诀窍就是遇事圆滑模棱,不担责任。

《清史稿·王文韶传》说:“文韶更事久,明于趋避,亦往往被口语。”因其圆滑模棱至极,所以被人讥为“琉璃球”、“琉璃蛋”、“油浸枇杷核子”。清人何刚德说:王文韶“人极圆通,人以琉璃球目之”。郑逸梅说:“王文韶为人柔和宛转,有琉璃蛋之称。”《清朝野史大观》中说:“京师士大夫艳传文勤(王文韶)有油浸枇杷核子之徽称,盖甚言其滑也。枇杷核子固滑矣,若再加以油浸之,其为滑殆有不可以方物(形容)者。”在清代官场上,类似王文韶这样的油滑官吏极多,因而该书又说:“清代官场,无论京官、外官、大官、小官,皆含有枇杷核子性质,未可专以此谥文勤也。”

王文韶圆滑世故、无作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遇到重要问题需要表态时,常常推三躲四,装聋作哑。李伯元《南亭笔记》讲到一件事,很能说明王文韶的这一特点:王文韶入军机后“耳聋愈甚”,一日,二大臣争一事,相持不下。西太后问王意如何,王不知所云,只得莞尔而笑。西太后再三追问,王仍笑。西太后说:“你怕得罪人?真是个琉璃蛋!”王仍笑如前。王文韶的耳聋半真半假,他常以假聋作为躲事避风头的手段。深知其奥秘的清末官员梁土诒在给其父的一封信里说:王文韶“有聋疾,而又遇事诈聋”。王文韶圆滑成性,素不与人争,而一旦遇到势大的权臣驳斥自己的意见便特别受不了。有一次在讨论对外政策的御前会议上,他的意见被某权臣驳斥后,竟吓得“汗流浃背,俯首不敢再言”。

对于自己的这套圆滑处世之道,王文韶不但不羞愧,反而颇以之为得意,认为自己这样做与世无争,与人无仇,可以稳坐官位。他当军机大臣时,每天凌晨入宫值班,轿前都导以写有很大“王”字的灯笼,使人一望便知是他。有人以革命党正谋炸权贵劝他去掉灯上的字,他说:“我一向与人和平共处,没有仇人,正怕误伤。所以特地把灯上的姓字写得很大,以便人能看到。”由此可以看出,王文韶是很欣赏自己的圆滑处世,以无作为即有作为为立身之本的。

《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六回“模棱人惯说模棱话,势利鬼偏逢势利交”一节中,写了个圆滑模棱的徐大军机,很像王文韶。书中说:

同类推荐
  •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超越权力:网络时代的领导行为

    21世纪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我们最深刻的体验是——信息以10的N次方在增长,财富以10的倍数在变化,而人的寿命只以小数点级在增加。这是一个信息爆炸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机会,同时信息垃圾充斥使人迷茫的时代;这是一个可以快速致富,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快速贬值的时代;这还是一个人类用有限的寿命创造无限的生命意义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寿命微不足道的增长远远跟不上变化的时代。
  •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做纯洁的共产党员:谈谈入党动机

    所谓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在入党前固然要端正入党动机,入党后更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端正入党动机需要每个共产党员一生的不懈努力。本书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端正入党动机是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首要问题;正确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党员的第一个关口;错误入党动机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现阶段影响入党动机的环境因素分析。等等。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入党积极分子、新老共产党员以及党的各级干部。本书有助于大家思考“我为什么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应当做什么、如何做”这些问题,也就是说,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合格党员。
  •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

    共分为五篇,主要内容包括:奔向全面小康、唱响和谐之歌、保护绿色赣鄱、建设精神家园、弘扬文明新风。并选取了50个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式新颖活泼,内容丰富厚实,是面向青少年宣传普及党代会精神的好读本、好教材。
  •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

    本书从新工人群体微观的故事引导我们走向社会结构层次的总体把握。中国经济的崛起造就了一个新的群体,这就是新工人群体,我们通常称之为打工群体。两亿多的打工者从农村来到城市,本书通过一百多个访谈故事来反映他/她们在城市待不下、却也回不去农村的迷失状态。本书强调,迷失是崛起的前奏,中国新工人的主体意识正在觉醒。中国新工人的未来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热门推荐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每天学一点历史常识

    本书包括人物春秋、要事回眸、史迹觅踪、典制与文化、历史典故等。
  • 职商

    职商

    HR硕士毕业生苗衿凭借丰富的产品及管理知识力压众多竞争对手走马上任人事经理,壮志满怀地投入到人事改革的洪流中,殊不知改革就是要破除陈规和触动既得利益.在各方利益的激烈较量中,疏于自我防范的苗衿尽管初步取得成效,但更大的漩涡却在一步步向她靠近。《职商》不同于其他职场书籍急欲传授专业技能,她以细节见长的故事性描述手法悉数关于招聘面试的实质、关于上下级的关系处理、关于同事之间的交道、关于对下级的管理、关于工作任务的安排、关于和客户的交往等等精彩故事。不同于当前书架上泛滥的“白领到金领”喜剧式的教科书,堪称一部求职入职者的警示录——在我们闯荡职场的过程中,知道哪条路不通和知道哪条路可行同样重要!
  • 最强丹修

    最强丹修

    双瞳蓝血,神秘血脉背后的隐秘。古老传承,绝世毒宗的丹修少年。毒宗传承弟子迟凡,在师尊丹道真人九九重劫陨落后,落到了武林门派断魂门中。为报断魂门二当家王志海当年的收留之恩,迟凡出手为王志海疗毒,却被断魂门的掌门王志天和断魂门的长老发现他乃是修仙之人。断魂门的人想要对迟凡的修炼功法窃取豪夺却被迟凡早一步发现,准备离开断魂门。而同样知道断魂门中有迟凡这么一个修仙者的周药师也通知了同样是武林门派的神医门。
  • 异世狂妃:废材战天下

    异世狂妃:废材战天下

    现代的她是冷酷冷血冷艳的金牌特工,异世的她是相府天生毫无灵力的三小姐,人人口中嫌恶的废物,爹不亲,娘不爱,被兄弟姐妹任由欺负,还差点成了灵兽口中之食。一朝穿越,现代的她,成了异世的她,明眸睁开,懦弱无能褪去,拥有的是超强战斗力,战灵兽,战魔法,战天斗地,还成了大法师预言中的命定太子妃。哈,极品废材也能咸鱼大翻身,还有什么是不可能。风华绝代,傲世天下,看极品废材如何绽放璀璨光芒,在异世逍遥赛神仙qq群:293874178,欢迎加入
  •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自己生命的帘子,血液就注定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将全部交给罪恶,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我们都渴望着,世界就在足下。而面对后天的后天,经岁月浇筑成的版图,才是痕迹的回音。一代人,活在梦里,不知时日如何飞走。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谁告诉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过去留给了历史无数的遗憾。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实就是捉弄自己的双手。
  • 王牌替身的君宠

    王牌替身的君宠

    曾经那么爱着的两个人,只是女人爱说违心话,怀孕后,她兴奋地想去和他和好,不再继续这个谎言。却不曾想,一个和自己神似的女人出现,带着一个神似他的小男孩。他冷言“你的替身期结束了。”她笑靥“给我五千万佣金就可以了。”转身她潇洒地离开,一切不过是个玩笑。不想在二年后。他只身一人闯狼窝,见她被拥在怀,冷眼“这个女人,不是谁都可以碰。”她的命运似乎从一阵风开始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替身的开始,体验自己的爱情。那些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