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900000009

第9章 神话故事(9)

老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郎神在这个故事里无疑是个令人厌恶的形象,他对自己的妹妹和亲外甥都太过冷酷,所以众叛亲离,最终也没能阻止沉香救出自己的母亲。而沉香则与之相反,他善良勇敢,不畏强权,所以才得到那么多的帮助,最终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救出了被困的母亲,一家团圆。

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帮助。想得到大家的帮助,必须完善自身的修养,能够充分体谅他人。只有像沉香一样,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佛道双修

南北朝时期,有一户姓陶的官宦世家。有一天,这家的女主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条青龙从怀里飞出来,两边还有神人侍立左右。后来她便有了身孕,十个月之后生下一个孩子,生得骨骼清奇,相貌不凡,耳朵上有两寸长的毛,右膝盖上有几十粒排成北斗七星状的黑痣。这个孩子就是陶弘景。

陶弘景自小就表现出一些过人之处。四五岁就能认字念书,八九岁就读遍了儒家经典。10岁的时候,无意间得到晋葛洪的《神仙传》,非常喜欢,开始仰慕神仙之道。到16岁的时候,他已经是江东著名的才子。20岁时,陶弘景开始仕途生涯,但是却在官场上屡屡受挫,终于心灰意懒,在36岁的时候辞官归隐,自此开始了真正的修道求仙生涯。

陶弘景隐居句容茅山之后,他德高望重,文章、书法在当时广为称颂,而且精通兵法、骑射以及很多“旁门左道”,如阴阳五行、风水历法等等。当时慕名前来拜师的人非常多。后来,陶弘景率领众弟子在积金岭上开宗立派,花了7年时间终于修成一座道观,取名“华阳宫”。

在茅山期间,陶弘景不仅开设道馆,而且撰写了大量的道书,最著名的就是《真诰》,这部书让陶弘景更加声名远扬,茅山自此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称为茅山宗。后来,有一个叫何承天的人写了一部《报应问》,引起了佛道两家的争论,长达数十年。当时儒道两家结成一派共同挑战佛家,双方互不相让,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陶弘景则积极主张佛、道、儒三家互相融通,共同发展。

陶弘景不仅热衷道家,对佛家也一直很仰慕。华阳宫建成之后,他在中间开了一间佛堂,隔日便贡上香花烛火之类。后来他又在皇帝所赐的朱阳宫,东西各设佛道两家的标志,表示双修之意。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佛祖告诉他将来修成正果之后,他的名号是胜力菩萨,第二天他便前往阿育王塔前斋戒,正式成为一名佛家弟子。

公元502年,南朝齐将萧衍在陶弘景的鼎力相助之下,夺得帝位,建立梁朝,史称梁武帝。梁武帝非常感激陶弘景的帮助,对他百般恩宠,他的影响范围也就越来越大。梁武帝多次请陶弘景入朝为官,陶弘景都婉言谢绝了。但是梁武帝有什么疑难仍然要派人去山中向他请教,因此人们称他“山中宰相”。在梁武帝的大力帮助下,陶弘景不断扩山建宫,茅山宗日益发展壮大,陶弘景在道教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陶弘景与世长辞,享年81岁。死后面色如生,身体柔软,香气满室,好几天都没有散去。入葬的时候,陶弘景身穿道袍,以袈裟覆盖全身,随葬品中的造型,僧人在左边,道士在右边。

中国有句俗语:“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话是奉劝人们不要钻牛角尖,一条路走不通可以另寻他途。陶弘景最初步入仕途,屡屡受挫,终于决定放弃。虽然后来选择了略带消极色彩的出家,但是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不仅创立了茅山宗,让道教发扬光大,而且也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这是他以前为官之时一直想达到却没有达到的目标。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方法、道路有很多,没有必要大家都走同样的路。有的人总是盲目跟在别人后面,丝毫也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一旦失败了便怨恨、愤懑,却不知道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聪明的人往往对自身有极充分的了解,能够分辨什么样的路适合自己,什么样的路不适合自己,然后作出最佳的选择,从而取得成功。

巫山神女

神女瑶姬,是王母娘娘的第23个女儿,她心地纯洁,相貌美丽。王母娘娘特别疼爱她。可是,瑶姬在天宫住得实在腻烦了,有一天趁王母娘娘不注意,偷偷跑到人间游玩。

恰好她来到巫山下,碰上很多人哭哭啼啼逃难。正想上前打听,忽见上空乌云滚滚,狂风呼啸,原来有12条孽龙正在兴风作浪。它们一瞪眼,就是一道闪电,使人的眼睛发花,站不住脚;一声吼叫,就是一声炸雷,使房倒屋塌,村庄成了废墟;一个翻身,就是一阵大暴雨,使山洪暴发,淹没了田地,打翻了行船。瑶姬见了很气愤,心想:这不都是东海龙王的属下吗?怎么能这样猖狂,随便害人!

瑶姬赶紧驾云,靠近那些孽龙,好言好语,劝说它们回东海里去。

那些孽龙不但不听,反而闹腾得更凶了。

瑶姬再也忍不住了,从头上轻轻拔下了一支碧玉簪,朝着12条孽龙一挥,一道闪光之后,立刻风停雨住,云散天开,12条孽龙全死了。

可是孽龙死后还害人,它们的尸体变成了12座高山,就是巫山,挡住东去的江水,这里便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百姓们还是不能安居乐业。瑶姬看到百姓受苦,不忍离开他们,便留下来了。

后来,大禹到这里来劈山开峡。瑶姬知道了,便交给他一本《黄绫宝卷》,教他用锤、钎凿石,造车、船运土。大禹在她的帮助下,带领众人,凿石运土,辛苦了好多年,终于把三峡开通了,使江水流进了大海。据说现在巫山城外的授书台,就是当年瑶姬授书的地方。

再说,王母娘娘知道瑶姬偷偷跑下人间,又气又恨。听说她留在荒山野谷,又是心疼。于是,她派其余22个女儿去巫山把妹妹找回来。

22个姑娘便乘云驾雾来到巫山,找到了瑶姬。姐妹们久别重逢,又是喜,又是悲。姐姐们都劝瑶姬回到天宫。瑶姬摇头不答应,情愿留在人间照顾百姓。

姐姐们埋怨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你怎么不爱天宫,偏要呆在这荒山野谷里呢?”

“姐姐,你们看,百姓在受苦,我怎能忍心走开不管他们呀!”瑶姬说。

姐姐们觉得瑶姬的话也有道理,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觉得应该帮助百姓,愿意陪着瑶姬留下来;也有的不赞成。瑶姬数了数,一边11个,正好是对半。她说:“姐姐们就一半回天上,一半留人间吧。”

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地分了手。留下来的是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风、圣泉、登龙和瑶姬自己。后来,她们变成了巫山12峰。

紧临着长江,耸入蓝天的是望霞峰,又叫神女峰。透过缭绕的烟云,可以看到那峰顶上有一个俊秀美丽的影子,若隐若现,像石头又像人,在天上又在人间,那就是神女瑶姬。

孽龙祸害人间百姓,最终借瑶姬之力才得以除害;大禹治水,也是靠瑶姬的《黄绫宝卷》才得以最终成功。对人间百姓而言,瑶姬之力作为神力,是一种外在力量的象征,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帮助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外在力量,孽龙之害能否除掉,大禹治水能否成功,我们还不得而知。

由此可见,外在力量的帮助在很多时候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我们学习,还是工作中,就如百姓、大禹接受瑶姬的帮助,适当接受他人的帮助对我们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月老传说

唐朝时候,有一位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晚上住在旅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个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边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地走过去问他:“老人家,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啊?”

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又问:“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是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一定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信,以为老人在开玩笑,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再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立刻跑掉了。当韦固再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14年过去了,这时韦固已经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眉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她的眉间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气愤,14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姆陈氏抱着她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地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14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说:“那保姆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异,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呢?”

韦固证实了这一点之后,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14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盘说出。

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话,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妇俩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不久这件事传到宋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便把那个旅店改为“订婚店”。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韦固因好奇而与老人交谈,因交谈而叫家奴刺杀女孩。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他命人刺杀的女孩却成了自己的妻子。世间万物的发展就是如此神奇,联系是如此广泛。我们此时此地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对我们的未来有重要影响。

所以,我们不要轻视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要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马虎。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能按我们自己的设计实现。

鲁班造木鸢

鲁班是敦煌人。他小时候,双手就很灵巧,会糊各种各样漂亮的风筝。长大后,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带很有名气。

这一年,他成婚不久,就被凉州的一位高僧请去修造佛塔,两年后才能完工。他人虽在凉州,但对家中父母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怎样既不误造塔又能回家呢?他在天空飞旋的禽鸟启发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鸢,安上机关,骑上一试,果然飞行灵便。于是,每天收工吃过晚饭,他就乘上木鸢,在机关上击打三下,不多时便飞回敦煌家中。妻子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怕惊动父母,他也没有言语,第二天大清早,又乘上木鸢飞回凉州。这样,时间不长,妻子便怀孕了。

鲁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儿子回家之事。见儿媳有孕,还以为她行为不轨。婆婆一查问,媳妇便将丈夫乘木鸢每晚回家之事说明白,谁知,二老听了不信,晚上要亲自看个真假。

掌灯时分,鲁班果然骑着木鸢回到家中。二老疑虑顿消。老父亲高兴地说:“儿呀,明天就别去凉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让我骑上木鸢,出去开开眼界。”第二天清早,老父亲骑上木鸢,儿子把怎样使用机关作了交待:“若飞近处,将机关木楔少击几下;若飞远处,就多击几下。早去早回,别误了我明日做工。”

老父亲将交待记在心中,骑着木鸢上了天,心想飞到远处玩一趟吧。就把木楔击了十多下,只听耳边风响,吓得他紧闭双眼,抱紧木鸢,任凭木鸢飞翔。等到木鸢落地,睁眼一看,一下子飞到了吴地。吴地的人见天上落下一个怪物,上面骑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还以为是妖怪,围了上去,不由分说,举起乱棒就把老头打死了,举起乱刀就把木鸢砍坏了。

鲁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见父亲返回。他怕出事,又赶紧做了一只新木鸢,飞到各处寻找。鲁班先是在离家乡不远的地方寻找,可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消息。后来他猜想父亲可能去远地了,于是又飞到更远的地方寻找,一直到找到吴地以后,一打听,才知父亲已经身亡。他悲痛欲绝,气愤不过,心里恨死了吴地的人。回到肃州后,鲁班雕了一个木头仙人,手指东南方。木仙人神通广大,手指吴地,大旱无雨,当年颗粒无收。

三年以后,吴地百姓从西来的商人口中得知,久旱无雨原是鲁班为父报仇使的法术。便带着厚礼来到肃州向鲁班赔罪,并讲了误杀他父亲的经过。鲁班知道了真情后,对自己的做法深感内疚,立即将木仙人手臂砍断,吴地当即大降甘露,解除了旱灾。

之后,鲁班左思右想,认为造木鸢,使父亡;造木仙人,使天大旱,百姓苦,是干了两件蠢事。便将这两样东西扔进火里烧了。木鸢和木仙人便就此失传了。

任何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鲁班所造的木鸢虽然灵巧,却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木仙人虽然神奇,却害苦了一方百姓。所以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其中一个方面,必须以全面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走极端,看到一件事物的好,往往就会忽略其中不好的一面,同理,看到一件事物不好的一面,又往往忽略其中好的一面。只有两面都看到,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然后再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好的一面,尽量避免不好的一面,才是正确的对待事物的方法。

十二生肖

据说,古时候,人们是没有生肖的。玉帝为了给人们排定生肖,决定在天庭里召开一个生肖大会。他给各种动物发了道开会的圣旨。

那时候,猫和老鼠是很要好的朋友。得到通知后它们都很高兴,决定一起去参加。猫很爱打瞌睡,所以在开会前一天,就叫老鼠第二天喊自己起床,老鼠一口答应了。

可是,第二天早晨,老鼠很早很早就起来,独自上天庭去了。对正在熟睡的猫,它一声也没有叫。

住在清水潭里的龙哥哥也得到了开生肖大会的通知。龙是生得很威武的,但是龙哥哥头上光秃秃的,缺少一对角。它想:如果我再有一对美丽的角,那该有多好啊!正巧一只大公鸡从谭边经过,那时候,公鸡头上是有一对大角的。龙哥哥一见,连忙游过去,向公鸡找呼:“鸡公公!明天我要开会去,把你的角借我戴一戴好吗?”

鸡公公回答说:“啊呀,龙哥哥!真对不起,明天我也要开会去呢!”

就在这时候,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一条蜈蚣。蜈蚣是很爱管闲事的,立刻就说帮龙哥哥作保人,鸡公公这才答应把角借给龙哥哥。

第二天,天廷里就开了一个盛大的生肖大会,各种动物都到齐了。玉帝在动物中选出了老鼠、牛、马、羊、狗、猪、兔子、老虎、龙、蛇、猴子、鸡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因为老鼠去得最早,所以排了首位。老鼠可高兴啦!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我们也唱着这支歌奔赴了北大荒…… 本书的作者是记者出身的作家,中华儿女志在四方……大概每一个知青战友都会唱这首歌、它是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的插曲。本书的类型是他最擅长的纪实文学。书中主要描写了哈尔滨、上海、北京的六十多位知青,迎着晨风迎着阳光,跨山过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产,在“前青知时代”或“ 后知青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又最具个性的故事。一群意气风发背着行李的上海知青坐在大卡车上。这首歌曾让我们热血沸腾、激情浩荡。,他们高唱着这支歌向塔里木荒原进军
  • 当代散文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名家散文佳作,有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有对亲人的无限深情,还有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并且由专家、名家为您解析,引导您鉴赏每一篇散文,使您更加深刻体验文中的韵味与涵义。
  •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

    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升降沉浮,不过是命运经盘上的一次次轮回。这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和坏人,我想尽力全景式地写出这台大戏来,也没有真正的侥幸者和发迹者,本书将至少涉及两代知识分子,有的只是一片历经烟熏火燎、遍布断壁残垣的废墟,通过序曲至尾声,以及在这废墟里被理性的血泪渐渐浇灌出的人格的新芽……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热门推荐
  •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酒桌礼仪与说话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接待技巧,又介绍了酒桌禁忌、应急手段以及东西方的酒文化,中国南北地区的敬酒差异,以及少数民族独特的酒文化。同时精选出各种场合的祝酒词,题材丰富,实用性强。
  • 以疼痛之名

    以疼痛之名

    朴树的歌声干净而透明,容易让人跌进无尽绵长的回忆中去,在香烟氤氲的烟雾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她们,看到了我们的年少轻狂。微带着疲倦笑容的美丽的茹颜,倔强的面无表情的娃娃,流着泪的微微颤抖的安冉。这些影像都像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那个遥远的浙江,那个遥远的培烁,那里有我所有的爱与不爱。甚至,我甚至怀念那个男孩子,那个叫刀疤的,与我势不两立的男孩子。他曾是那样地为爱付出,又同样地被爱所伤,六年前,我们都还只是孩子,固执地一直往前跑而不愿回头张望的孩子。而四年之后,我坐在这松软的沙发上,回想起这些风吹的往事,心里除了无比的怀念与自责,更多的,则是怅惘。
  • 伊犁马

    伊犁马

    该书收有作者的《白房子》《马镫革》《诱惑》《伊犁马》和《大顺店》等短篇小说。除《大顺店》写一名惨遭过日军蹂躏的“慰安妇”茴香扭曲畸形的人生经历外,作品大多写一名边防战士复员前后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这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的一些重要的中篇小说。例如《白房子》,例如《雕像》,例如《大顺店》,它们在发表时都产生过大的影响,现在在网络上依然有着很高的点击率。评论家朋友们认为,这几个中篇都是代表中国转型时期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邀约:3日婚令通告

    恶魔邀约:3日婚令通告

    推荐新文《999次宠婚:鲜妻,很撩人》——她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忽然间变成枪林弹雨!纵有美男保驾护航,也难免小命突然喀嚓!面对如此变故,她淡定地喝茶,瞅着眼前红底金字写着‘通知书’的玩意儿,问——“这是什么?”“哦,婚礼通知书。”他瞥了眼淡淡回答。“谁跟谁的?”她喝茶继续问。他抬头瞥了她一眼,继续淡定回答:“3天后,你和我的。”What!她不淡定了!谁求婚是直接扔给对方一张通知书的?鲜花呢?气球呢?戒指呢?罗曼蒂克的烟花呢?!而且,为什么他俩要结婚了,她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 昆虫奇闻

    昆虫奇闻

    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巳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链。然而昆虫由于其种类、食性及行为的多样,决定了其在生物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通过对昆虫知识的详细介绍,使青少年朋友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密切关注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
  •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本书收录的这些演讲,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品读出净化心灵的语言、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它们是拓展视野、获取经验的宝贵资源。
  • 寡情帝王天价妃:许你来世

    寡情帝王天价妃:许你来世

    在现代,她是为偿还情债一心求死的大姐大;在异时空,她是遭爱人背叛一心求死的相府小姐;本着活着不易,且活且珍惜的态度,她只想安分守己。奈何阴谋、阳谋,让她数度徘徊在生死边缘。原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最无用的就是忍耐,她不但要活着,还要好好的活着!看清淡欢颜的女子如何惊艳涅槃!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什么?不能这么贪心?那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江山为聘,当风华绝代的王侯宣布要娶这个罪臣之后,某人美目潋滟,翩然一笑。我有富甲天下之财,要这深宫牢笼何用?天大地大,自由最大!
  • 异世逆天

    异世逆天

    本文玄幻,慢热。女主冷情、嗜血、邪恶。简介随时修改:《悲伤版》犹记得男子凝满深情爱恋的双眸,字字句句仿若誓言:“天儿,凌霄爱你,下一世,天儿可否做凌霄一个人的天……”“可否做凌霄一个人的天……”“逆天,只要你不在恨我,让我留在你身边,哪怕你不愿再看枫灏一眼,我亦知足了……”“知足了……”“啊……啊……啊……啊……啊……”女子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径自回荡着……盘旋着……擎霸天看着那人痛不欲生的模样,心痛的难以形容,无力的跪在那片被鲜血染红的云上,整个人被悔恨淹没,他后悔了,后悔如此对她,后悔让她如此痛苦,后悔杀了那两个男人。他想靠近她,可是虚软的身体早已失去了行动的力量……他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接近她的勇气,甚至失去了看到她的资格。夜去晨至,日出日落,也不知过了几个日夜,那呆坐的女子,红发成雪,血泪满眶,蜡白的近乎透明的脸上,滴滴血红的眼泪滚落,阳光下,那血红的泪滴仿若耀眼的血红玛瑙,绝美而凄然……只见那女子摇晃的站起身,慢慢的走到那跪坐的男子面前,声音轻的彷如飘渺的风,“看到这样的我,你满意了?”“哈哈哈……”讽刺的笑声自女子口中溢出,带着诀别的凄凉,带着噬心碎魂的悲痛……“这个世界真是可笑,人永远被欲望主宰,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老天,既然你让我欠下这么多的情债,如果我死了,是否就可以还清了?”凌霄,你为我白发,此刻我还与你,你为我殒命,我已命尝;雪枫灏,你与我纠缠十世,就让我的死来做个了结吧……只希望下一世,你们不要再遇见我这般无心的人,永远不要再遇见我……心,好累,好累,此刻活着对逆天来说太沉重,太痛苦,不如归去……不如归去……那些爱着她的男人,那些给予她爱的亲人,那个可爱的小人儿……再也与她无关……白色的身形变得透明,乳白的浓雾,九色绚丽的光华,围绕着那满身悲凉的女子旋转着,仿佛有生命般,发出一声声悲鸣。随着时间流逝,那绚烂的光华淡了,浓密的雾气消散了,女子已随雾散魂归……男子平淡的看着那被浓雾笼罩的透明身影,他知道,她要去了,这里再也没有她所留恋的,这偌大的尘世再也留不住她……他好不甘心,为什么?他能够主宰世界,却不能让她心中有他,眼看着那人就要羽化而去,男子疯狂的怒吼着,“煜风,你以为死了就可以逃离吗?你做梦……你做梦……”
  •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带队伍:不会带团队,你就只能干到死!

    能否管理好团队,是决定一个职场人士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作者全方位讲述如何建立领导力、完善制度、高效沟通、科学考核、提高执行力、做好时间管理等团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他通过简洁有趣的描述,翔实动人的案例,告诉你应该如何建设和管理一个团队。内容简洁易懂,定位清晰明确,是中高层管理者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读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