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1900000011

第11章 神话故事(11)

三人又经过许多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须弥山。一连走了整整三天,才终于走到半山腰,山上的气温也越来越低。她们冒着严寒,三步一拜,又走了三天,忽然看见一座石牌坊,上面刻着“胜境”两个字。再往里走了大约一里地,来到一座石室,石室里面端坐着一位长眉老人,三人立即拜倒在座下。老人对妙善说:“你前身本是慈航大士,立志救度世间苦难,所以投胎凡间。如今尘缘将尽,不日便可成正果。你所寻之白莲已移到南海普陀洛伽山做了你的莲台。”说完,又递给她一只羊脂玉净瓶,说:“带回去好生供着,只要见到瓶中有水,水中长出柳枝来,你便成道了。”

妙善带着玉净瓶下了山,仍旧回到金光明寺。过了不久,那瓶里果然溢满了水,长出了柳枝。妙善便沐浴更衣,之后徐步登台,在禅床上入定,终于得成正果,称为观音菩萨。

人之所以能战胜凶恶的飞禽走兽,是因为人拥有智慧。妙善在得道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弱女子,但是在朝圣的路上,她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比她强大得多的神鸦和野人,终于得成正果。

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拥有极发达的头脑和无限的聪明智慧,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但是,真正能正确运用我们的智慧并且求得自身发展的人并不多,尤其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恐惧往往让我们忘记了自己所拥有的最强大武器——智慧,而勇敢的人则往往能在最危急的关头用智慧战胜危险。

鱼篮观音

观音菩萨得道之后,便化作普通百姓,深入下层人民,对他们进行教化。有一次,观音得知东海之滨住着很多化外之民,不懂礼仪,不谙教化,于是便化妆成一名渔妇来到东海之滨一个小镇。正赶上小镇的集市很热闹,便提着一只竹篮,竹篮里装着两尾鱼,便混迹在那一群卖鱼人当中。

众人忽然看见一个很漂亮的渔妇来卖鱼,便一拥而上,纷纷抢着买鱼。可是渔妇却问他们:“你们买鱼作什么用呢?”众人都说:“当然是回去做菜吃。”渔妇却微笑着说:“我这鱼呀,不能卖给你们做菜,只能卖给你们放生。”众人一听,都不愿意,谁也不想花钱买条鱼又放了。结果渔妇站了一天,两尾鱼都没有卖出去。

第二天早上,渔妇又来了,仍然坚持只能卖给他们放生,结果还是没有人愿意买。只是有个叫马郎的人却开始注意渔妇。他发现那渔妇卖的还是昨天那两尾鱼,可是那鱼离开了水整整两天还是活蹦乱跳,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可又实在看不出什么名堂。

不久,金沙滩上的渔民,特别是那些单身汉,见渔妇长得实在漂亮,于是便纷纷跑来说亲,争着想娶她为妻。渔妇笑着说:“你们这么多人,叫我嫁给谁呢?这样吧,我教你们颂经,你们谁先在一天之内学会,我就嫁给谁。”大家一听,都觉得可行,于是便答应了。渔妇便教他们念颂《普门品》,结果一天之后,有半数的人背会了。渔妇又说:“还是不行,《普门品》只是入门的,还不能最后分出胜负,我再教你们念《金刚经》,谁一夜之间念会,我就嫁给谁。”十多个人都同意了。于是渔妇又教他们念《金刚经》,第二天,能完全背会的,只有三四个人。其他人只好怏怏不乐地走了。

渔妇又对剩下的几个人说:“先别急,最后的胜负还没有分出来,我这里还有一部大乘宝藏《法华经》,谁能在三天之内背会,我一定嫁给他。”结果三天之后,只有马郎一个人背会了。于是渔妇便答应嫁给马郎。可是新婚那天,新娘却无缘无故地死了,而且尸体很快就腐烂了。马郎很是难过,可又没有办法,虽然心中奇怪,也只好将尸体掩埋了。此后,马郎经常没事的时候便念颂渔妇教给他的三部经,念来念去,竟也悟出点什么。

观音菩萨脱身离去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马郎已经开始悟道,于是便又变成一个老和尚,前去点化马郎,跟他谈经论道,指点迷津。后来又告诉他,原来他以前娶的的那个渔妇是观音菩萨变的,不信可以掘开坟墓看看。马郎将信将疑,果真跑去掘开了坟墓,里面真的没有尸体,却只有一副黄金锁子骨。

那老和尚说:“现在相信了吧。菩萨化身渔妇是为了点化你。她既然教给你三部经书,你就应该宣扬佛法,切莫辜负菩萨一片度化之心。”马郎听了,连连点头,忽然那和尚就不见了。马郎知道肯定又是菩萨在点化他,于是回去之后,便把自己三间草屋变成庵堂,又塑了菩萨的神像供奉起来,仍然是渔妇的模样,人们便称之为“鱼篮观音”。

教化育人必须善于引导。观音大士如果只是单纯地给那些蛮荒之地的人们灌输教义,却不能引导他们一步一步悟道,那么她的传教就是失败的。好在她懂得利用世俗之人爱美之心,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她的教化,不知不觉走上悟道之路。

善于引导不仅只是在教学中起作用,同样,处理人际关系时也要善于把自己的意愿转换成别人能够接受并且愿意接受的东西,这样就不会事倍功半,甚至以失败告终了。

三面观音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当时的河南洛阳,民心不古,世风日下。

这一天,洛阳街头忽然出现了一个老太婆,看上去挺普通的,可是却拿着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高声叫卖。有人上前问她:“老人家,你这镜子多少钱愿意卖?”老太婆微笑着说:“1000两纹银,多一分不要,少一分不卖。”一个少年一听,有些奇怪,说:“小小一面镜子,就算是黄金做的,只怕也值不了一千两银子,你这镜子究竟有什么特别,怎么这么贵?”老太婆说:“我这镜子,一可以照你以往的所作所为,二可以照你心地善恶。绝对不错丝毫,有这样的好处,难道还不值一千两银子吗?”那少年一听,摇头道:“老人家,您别开玩笑了,这世上哪有这种宝贝。”老太婆仍然微笑着说:“你不信可以试一下,但是照一次要给我三文钱。”少年低头想了想,便掏出三文钱递给老太婆。老太婆接过钱,便取出镜子拿在手里,对少年说:“照的时候一定要心无杂念,不然可什么都照不出来。”

少年依言对着镜子照了大约一盏茶功夫,果然镜子中照出了自己以往的所作所为,没有丝毫差错。照到最后才知道自己堕入了畜生道中,来生投胎成了一条狗。少年看得心惊胆战,满头大汗淋漓。可是旁人看去镜子中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老太婆收了镜子,对少年说:“我没有骗你吧?绝对没有丝毫差错。这三文钱不冤吧?”少年脸色苍白,仿佛大病一场,围住他的人都纷纷问他看到了什么,少年也不好回答,只一个劲地说:“三文钱,值!你们也照一下吧,肯定值!”之后便急匆匆走了。旁人一看,好奇心大起,于是纷纷排起长队,花三文钱照一下那面镜子,结果惊动了全城的人,那天照了镜子的就有三千多人。大部分人照完之后就像那个少年一样,满头大汗,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讶和恐惧,只有极少一部分人面带喜色。

眼看天色不早,老太婆收起镜子,说:“这么好的宝贝,只卖一千两,竟然都没有人买,可见此地无识货之人。天色不早了,我要走了。”说完,老太婆将镜子装起来,站起身来,弹了一下身上的灰尘,就在抬头的瞬间,老太婆却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形象。恶人眼中的老太婆是凶神恶煞,平常人眼里的老太婆则带着怒气,而心地善良的人眼中的老太婆,却是慈眉善目的观世音菩萨。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观世音菩萨前来点化他们,于是把他们看到的菩萨的三种不同的法像叙述综合了一下,最后商定三副面目:一副是慈眉善目的,一副是大怒状的,一副是微微含怒的。然后他们集资在原地修了一座庵堂,塑了那三副法像供奉起来。

从那以后,这里的人,有恶的去恶从善;原本行善的,更加坚定了行善的决心。民风为之一变,淳朴了不少。

一面小小的镜子照出人心百态,照出是非善恶,甚至照出今生来世,这个神话的寓意确实非常深刻。观音大士的聪明,在于她利用了人们的侥幸心理,行恶之人总是以为他们的行为不会被发现,就算被发现别人也无可奈何。然而菩萨打破了他们的幻想,由于恐惧,然后改过。

那样一面神奇的镜子并不是实在的东西,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心里。有的人时时刻刻用心来照自己的行为,有错必改,这样的人往往成为佼佼者;有的人却根本忘记了这样一面镜子的存在,于是胡作非为,等到后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以心为鉴,可以照将来。

龙女拜观音

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说人间玩鱼灯,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可是龙王死活不答应,龙女便半夜偷偷溜了出去。

龙女来到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有黄鱼灯、鳌鱼灯、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人形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样了。

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躺在海滩上动弹不得。

正巧,海滩上来个捕鱼小子,看到这条金光灿灿的大鱼,一下子愣住了。边拨弄着鱼边自言自语:“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说不定能赚点银子用用呢。”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

那小子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大家议论纷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把它切开来零卖吧。”那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肉铺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

正在这时,却见一个气喘吁吁的小沙弥挤进人群大声道:“慢!这条鱼我买下了。”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

小沙弥见众人满脸奇怪和猜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出一把碎银,递给捕鱼小子,并请他将鱼扛到海边。捕鱼小子暗自高兴,连忙背着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两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捕鱼小子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向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捕鱼小子见鱼游走了,摸出碎银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原来小沙弥是观音身边的善财童子,见龙女遇难,抓了一把香灰就跑来救她了。

龙女回到龙宫,龙王怕玉帝怪他“教女不严”,气得把龙女逐出了龙宫。

龙女伤心极了,哭哭啼啼来到南海。观音菩萨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财龙女洞”。

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后来龙王后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牢笼一样的水晶宫去了。

龙女被龙王逐出龙宫之时,哭哭啼啼极度伤心;后来,龙王后悔,叫龙女回龙宫,龙女却依恋普陀山,不愿回去。龙女虽然被迫由龙宫到普陀山,然而却给她带来了新的生活和希望。如果没有当初龙王的“驱逐”,也许龙女依旧生活在牢笼般的水晶宫。

很多时候,我们由一个环境“逃避”到另一个环境,也许开始时是被迫;然而,这个新的环境却往往能够为我们的成才与发展提供意想不到的条件,使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这就如“跳槽”:虽然很多时候是极不情愿的,但往往却使人获得更大的发展。

有易亡国

在成汤王以前六七代,殷民族在东方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他们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王,叫做亥,人们称之为王亥。

王亥非常善于饲养牛羊,他当了国王之后,就把他饲养牛羊的方法四处传播,很快他的国家里的牛羊就多得铺天盖地了。当时北方有一个国家名叫有易国,盛产谷物、金属制品和丝绸之类,但是他们没有牛羊,于是王亥提议用他们多余的牛羊去和有易族人交换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大家都很赞成王亥的提议。于是,王亥和弟弟王恒带领着大队人马和牛羊向北方的有易进发。

路过黄河的时候,因为河伯分别和王亥以及有易国国王绵臣都是好朋友,所以很愿意帮他们沟通,于是在河伯的帮助下,兄弟俩带领的大队牧夫和牛羊就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有易国国王听说殷国国王和王爷带着大队牛羊来和他们进行交易,非常高兴,于是亲自迎接,之后又设宴款待他们。兄弟俩在有易国一住就是好几个月,异国的舒适生活让他们流连忘返。

有易国国王的妻子是当时有易国最美貌的女人,并且生性风流。很快,一向浪荡惯了的王恒和王后就暗中搅在一起。但是不久,王后就厌倦了王恒的甜言蜜语,又把目光投向了老实敦厚的王亥,开始勾引他,最终王亥成了她的俘虏。两人的不正当关系很快就被王恒和除国王之外的其他人察觉。被王后冷落的王恒开始憎恨王亥,满腔嫉妒像烈火焚心,让他失去了理智。终于,王亥和另一个也曾经被王后抛弃的青年卫士暗中谋杀了王亥。王亥死在王后的床上,他们的奸情也终于被绵臣知道了。国王大发雷霆,气得浑身发抖,立刻下令没收了王亥带来的所有财物,并且把王恒驱逐出境。

王恒狼狈不堪地逃回国中,向族人叙述了这场大变故,但是却隐瞒了谋杀王亥的事实,把所有罪责都推在有易国国王身上。于是愤怒的人们拥戴王恒做了新王,开始整军练武,准备向有易报仇。但是王恒却害怕万一真的带兵去了北方,有可能被人揭穿他谋害王亥的事实,于是提议先让他去跟有易国国王交涉,索还被没收的牛羊。开始国民不同意,但是拗不过新王,只好勉强答应。

王恒以国王的身份再次来到有易国,绵臣知道强大的殷民族不是好惹的,只好把所有没收的财产都归还给王恒。但是王恒留恋有易国的美酒佳肴、美女佳人,连国王也不想做了,于是便留在有易国不愿回去,一住就是好几年。绵臣也拿他没办法。

殷族的人见王恒一去不回,以为又发生了变故,赶紧拥戴王恒的儿子,英明能干的上甲微做了国王。上甲微痛恨有易国杀了伯父,又扣留父亲,于是统领军队浩浩荡荡向有易国杀过去,走到黄河,河伯虽然不愿看见两个朋友互相厮杀,可是又不好推辞上甲微的请求,只得勉为其难把殷族的军队送了过黄河。

可怜有易国国小力弱,很快就被殷国杀得血流成河,几乎连人烟都绝了。但是王恒也在混战时被仇恨中的有易族人杀死。上甲微班师回朝之后,河伯对绵臣的被杀非常痛心,暗中把有易族的孑遗集合起来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居住,后来成为秦国人的祖先。

同类推荐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

    在叙述中,说者先要被说,然后才能说。主要靠主体意识回向自身才能出现。《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由赵毅衡所著,本书介绍了叙述行为、叙述主体、叙述层次、叙述时间、叙述方位、叙述中的语言行为、情节、叙述形式的意义等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读者阅读学习。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野蛮妻

    霸道总裁野蛮妻

    一个是组织老大,性情冷傲不驯,但心有芥蒂,儿时的事始终都是他心里的梗。爱好算计利益,素来喜欢各种刺激,理性。一个是E团头目,自营一家酒吧,仗义却暗含冰霜,长着一张高贵的脸,内心柔软,偶尔会同情心泛滥,但理性多于感性。两人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白天&黑夜

    白天&黑夜

    24岁的奕,简单、自由、独立,从法学院毕业,通过纽约州的律师资格考试,在曼哈顿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第一份工作。同年夏末,她和34岁的富家子莱尔·奥尔顿在一个酒会上邂逅相识。两个不同母语,不同国籍,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人,从游戏到认真,相爱却不相知。他们因为奕的意外怀孕而结婚,很快又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冲突而分手。离婚之后,两人在抚育女儿的过程中逐渐磨合,相互了解,开始尝试为共同生活而改变。正如书里的结束语说得那样:我不知道我们会走到哪里,也不确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我们还是不合适,可能这段新的关系一样会结束。到那个时候,我们之间或许就真的了结了。就是这样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
  • 千秋雪

    千秋雪

    有人说,这是一部让他看了很久才看明白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他所看过的最为特别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本该写成架空文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不错的武侠风格的清穿文;有人说,这是一部假如出版他就要去出版社打、砸、抢的清穿文;小喜说,这其实是一部穿清文而不是清穿文,这是一部不知何时可以开始的玄幻大作的前奏,这是小喜心底埋了很深很久的一颗种子萌发出的一点点小芽;你会怎么说?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唐臣(下卷)

    唐臣(下卷)

    这是一段日薄西山的帝国记叙,凄苦飘零的唐王,分崩离析的社稷。乱世,造就了一位平民皇帝——行伍揭竿起,孤身护龙驭。百战平三川,王道服人心。他忠于唐室,却最终称帝,目不识丁,却求贤崇礼。麾下名将云集,身连英才笼聚,他缔造了前蜀霸业。是史上罕见的为北方政权所尊崇的南方大帝。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最受你喜爱的友情故事(智慧背囊)

    最受你喜爱的友情故事(智慧背囊)

    关于友情,古诗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哲人说: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另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人的一生中,无论是童年、少年、成年,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友情。友情,是更雨季的伞,严冬的炭,它以不求回报的热量,慢慢温暖我们的心灵。本书汇集了几百个友情故事,以友情告自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体味友情,回忆友情,以一颗关怀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让友谊之花处处开放,使人类的大家庭更加和谐、美好。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新颖的版式、漂亮的配图带给你最与众不同的感受,助你的人生更上一层楼!
  • 暗夜魔妃

    暗夜魔妃

    她,是现代杀手,一朝穿越,她成了东武帝国皇室唯一的废材,最不受宠的二公主。他,是魔界至高无上的魔皇,但,为了她,他甘愿放弃整个魔界,亦赔她一起受轮回之苦。她生,他陪,她死,他随,前世兄妹,今生恋人,生死相随,万年情缘,天启大陆,且看两人如何笑傲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