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500000010

第10章 探访玛吉阿米

大约300年前,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星空如蓝幕,坐落在拉萨八廓街东南角的一座藏式酒馆来了位神秘人物,此人一脸的年轻和高贵。忽然门外有人掀帘窥望,是一个月亮般姣美的少女,就在那一刻,少女的绝世容颜深深印刻在这位神秘人物的心里,待他追将出去,少女已消失在茫茫月色中。从此,年轻人常常光顾此地,期待与少女重逢。思念的痛苦点燃了他赋诗的激情,也带来了无数的灵感,他在这家小酒馆里留下了许多诗篇。

“初三的白色月亮,领略过你的幽光,请求你答应我吧,如十五的月亮一样!”

“压根儿没见是最好的,也省得情思萦绕。原来不熟也好,就不会这般颠倒。”

偶遇

出了大昭寺我一直游荡在八廓街上,到下午6点多,太阳好像还挂在中天。我顺着八廓街一直向前走去,最后看到一家书店,很小很小,丝毫不引人注意。但是仿佛将我拉进了现实与浪漫之间的梦境,无法醒来。

我曾经钟情过一本书的名字——《玛吉阿米的留言簿》。在这个小书店里,我居然发现了这本书,但是内容与我想象的却不尽相同。不过尽管如此,它为我带来的触动仍然是清晰可辨的,神秘、机缘、命运的突如其来与命中注定之感交错相袭,不由我不触动。

我喜欢在黄昏来临之际,坐在八廓街的露天茶馆里边喝茶边看转经和买卖的人。在这样宁静的下午,我看到八廓街上的芸芸众生,来往往穿行不息。隐藏在闹市之中的大昭寺是那样的神秘,那样的深藏不露。同时,我一直在琢磨着那个名字——玛吉阿米。

来西藏旅行的人都会说,那里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一个会让人油然而生流浪之感,遭遇瞬息情缘的地方。但是我静坐在露天茶馆中,竟然有些情怯,唯恐找不到那种感觉,从而打碎了它在我心中的唯美。

活佛定情

在游览布达拉宫时,我就发现仓央嘉措的痕迹少得可怜,一座座绮丽宏伟,富丽堂皇的灵塔中,唯独没有他的。可是他的情诗传颂到今天,像风一样在西藏四处流传。他诗人的美名甚至远远盖过他在政治上留下的痕迹,人们习惯叫他“仓央嘉措”,而不是“六世达赖喇嘛”。

作为西藏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之一,仓央嘉措的确是达赖喇嘛中的另类。我曾凝视过仓央嘉措的塑像,却分明看到了他眼里释放出来的,是数百年来一直深深掩藏着的痛苦和忧郁。他如此年轻,如此文质彬彬。命运,却非要将他推上圣坛,成为至高无上、无欲无求、俯仰众生的达赖活佛。

传说仓央嘉措雪夜私会的心上人,名字就叫玛吉阿米。据说,这对惊世骇俗的恋人当日幽会的地方,就是而今大昭寺旁、八廊街角玛吉阿米餐吧的所在之处。但也因那次雪夜幽会,他的脚印留在了雪上而被识破,最终他被幽禁在布达拉宫中,成了政治与宗教的牺牲品。

可是,仓央嘉措的名字在西藏家喻户晓传颂至今,在西藏很多地方都留有他不灭的“神迹”。他的命运和他的作品一样,充满羞怯、激情、惋惜、坚贞、怨憎、苦难和传奇,是藏传佛教史上一段无法抹去的传奇,圣城拉萨内一道艳丽的伤痕。因为残缺,所以更加唯美。

这个活佛定情之处散发出一股强而有力的吸引力把我拉向它的怀抱。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我终于在大昭寺的东南角,找到了这个不是很起眼,却非常有味道的餐吧。一座黄色的小楼,与其他雪白的墙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美丽而温馨的感觉。

悲情诗人

餐吧共有三层,第一层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过道。严格地说,玛吉阿米并没有三层楼,它的顶层是一个露台,覆盖着硕大的帐篷,第二层才是真正的餐吧,地方不是很大。透过众多宽大的窗户,夕阳让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了金色,古瓶中盛开着的鲜艳格桑花。古朴藏式装饰,黄昏的橘色迷漫在不大的空间中。一眼的熟悉,一脸的眷念,真的,我曾经来过。空气中飘荡着苍老缓慢而又不失温柔的藏语歌声,情思如雨。忽然间,清泪两行幽然而下。

我一直在想,当初仓央嘉措在这里等待所爱的姑娘时,心里是何等的幸福和哀伤?身在“玛吉阿米”,心念苦情的仓央嘉措,我很想问,你的娇娘还在吗?而我的那位娇娘又是谁呢?或许有人会说我是一个极其感性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会流露过分的情感,我想我只是准备好了一颗易于感动的心来迎接这一切罢了。仓央嘉措,这个悲情的诗人,所有读过他的诗、了解过他的故事的人不是都会被他感动吗?

等待

二楼有很多外国人,我不想让他们看到我流露的情感,就赶紧绕着木梯向顶层走去。那一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知在顶层的露台上,是否有一人正在优雅地品着酥油茶?而当她听见我笨拙的脚步声是否会怦然心动?这就是这个地方的奇妙之处,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异乡人,都是为了这座城市无法抗拒的诱惑,为了那样一种奇妙感觉的牵引而来。不一样的语言,共同的情结。我们总在怀疑宿命的存在,缘分的存在。

在这里,客人只需买一壶10元钱的酥油茶,就能舒舒服服待一个下午。我叫了一壶酥油茶,在顶层一个临街的位置坐了下来。这里不是最角落的位置,也不是可以观赏整个八廓街的位置,可以说不算一个好位置,可是我还是心存一份奇妙感觉。仿佛能感觉到大千世界匆匆过客曾在这个座位上留下的温度,那些尚未谋面和已经过往的人,是我此生的缘分。昏暗的光线,浓香的奶茶,以及周围的窃窃私语,使人昏昏欲睡。这时很容易产生幻觉——你久违的情人,正从拐角的木梯一步一步,拾阶而上,鞋跟磕着楼梯“咚咚”轻响。或许,在下一秒钟,他或她的倩影就会展现面前,或嫣然一笑,或杏眼圆睁——一段故事将徐徐展开,而主角只能是你。

在这个给人幻觉的地方,时间虽然看似静止却过的极快。很快一轮接近圆满的月亮,从飘着经幡的屋后升起来,照着楼下著名的八廊街。这条热闹的街道正是拉萨魅力的缩影,一个世俗而繁荣的小商品市场,一条围绕大昭寺转经的神圣之路。在商业气氛浓郁的八廓街,这幢黄颜色的小楼就像是一首诗。

瞬息情缘

这时,一阵“咚咚”的脚步声把我从遥远的思绪中拉了回来,我转过头,看到木梯上走上来两位女孩,她们一边四下寻找位子一边弯腰喘气,看来有些高原反应呢。我在内心问自己,这不会是我的邂逅吧?她们会不会走过来坐在我的对面呢?不过事实很快给了我答案,她们选择了我对面的那张桌子。

我习惯在旅途中去看人,然后猜测他们的内心,最后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点奇怪的文字。我对面的那两个女孩,从她们的语言可以判定是重庆人,想必也是为了寻找那种奇妙的感觉而来,所以很快就静静坐定,陷入沉默。其中一个女孩穿着黑色的风衣,带着大大的太阳镜,样子非常神秘,但是从她的动作中能够看出她对旅行的娴熟。她举起茶杯时姿态非常慵懒,给我一种“小资”的感觉。

也许有人喜欢这个时候去搭讪,但是我们都不属于那一类人,因为那样做我就不会再相信缘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偶然的眼神,刹那间的心意相通已经足以让我们遐思许久了。我们都是钟情于道路,而不善言谈的人,唯一过人的长处可能就是思考与感受,所以我们都很沉默。最终,我们以一种似笑非笑但带着试探性的眼神进行了交流,但是很快又被沉默淹没。

记得看到有人在网上说,西藏是最容易交到朋友的地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这里,为的却是几乎同一个目标,志同道合之下当然也就很容易做朋友。我更喜欢那种缘聚缘散,飘忽不定的感觉,今天还在一起,也许明天就再也寻不到彼此。在这里,朋友不需要经营,我们都在忙着寻找各自心中的梦,哪里还顾得更多呢?

每一个来西藏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他们怀揣着埋在自己心底的故事,来到这雪域高原。试想,如果单单为了旅游,为什么不去九寨沟,为什么不去苏杭,而偏要来这空气稀薄的高原?因为在这里我们离真实的自我最近,穿越重重混沌之后,我们能在世界之巅找到自我。我们对着高原捧出自己的故事,高原用蓝天白云来接受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我知道我要找的东西已经找到了,就起身走木梯下楼了。我想她们可能在等下一阵脚步的打扰,抑或下一个眼神的到来。

邂逅与别离

走下顶层,我在二楼看到了放在柜子里的数十册留言簿,那是真正玄妙而吸引多数游客的东西,是历年游客留下的“墨宝”。由各种人用各种语言和笔墨书写在绵绵的藏纸上。游记、誓言、期待、忧伤、歌颂甚至痛骂,个别作者还附有绘画和照片,多数文章都堪称美文。一位男孩子写道:离开玛吉阿米后,希望马上邂逅一位可爱的女孩,我会带她到拉萨——最好她有高原反应,这样我就能好好照顾她啦。有个女孩子则含泪描述,每当听到楼梯响,她都要惊惶地抬头张望,既渴望又惧怕那个人的出现。她发誓,每年都会来玛吉阿米,坐在这张椅子上,静静地等待他的脚步,就这样等他一生。

我突然明白,在天涯相逢,转瞬又在天涯相忘,不问过往,不问去处;恍如月光,皎洁圆满,可望而不可即,却遥远而真实,普照人间。就是这样一种无声的邂逅与别离,让我在离开的路上,面对几近中天的月亮,感到心月同光。

我常常想起《悟空传》中的一段话。唐僧说他醉了,第二天可以晚一点上路,然后他就扶着墙走开了。猪八戒很不屑地说,没有见过喝水也会醉的人。唐僧并没有回头,但他说,何须喝水,有时候想想也就醉了。

是的,有时候想想真的会醉,而且醉得很深……

同类推荐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清凉菩提

    清凉菩提

    “菩提十书”之《清凉菩提》:我们不能只有知性,也应该充满清明的感情,知性是看见浩渺宇宙与众生心地都有星星,戌性则是让自己的心恒常亮着一颗星星。我们的星星在交会时有小小的感动、小小的开悟,互相闪烁、互相带来清凉,使我们能痛快积极地生活,并且珍惜人心。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六部,给热恼的人间带来清凉,有如醍醐与甘露。
  • 万水千山走遍

    万水千山走遍

    我国地大物博,奇观胜景美不胜数,自古就引得文人政客“江山如此多娇”的赞叹。能将这些美景一一游览,实为人生莫大的荣幸与乐趣。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多数人都要借助他人的画笔去欣赏心中的风景。郁达夫说:“江山亦需文人捧。”为此,《悦读季·名家经典:万水千山走遍》特意精选了朱自清、老舍、张抗抗、舒婷等名家的这类作品,但愿这些锦绣华章绘成的画卷能够定格天南地北、五湖四海那些最美的风景,伴你足不出户纵心游览万水千山!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热门推荐
  • 总裁,别碰我妈咪!

    总裁,别碰我妈咪!

    “签了吧!”桌上,摆放着一张的离婚协议书,在男方的那个位子之上,已经签上了男方的名字。“为什么?”华飞飞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就是因为,结婚三年,她还没能给他们殿家,生下一儿半女吗?“你自己清楚的!不用我多说!”殿颜夜坐在沙发之上,看着眼前的跟他同床共眠了三年的女人,当年娶她,就只是为了给他们殿家传宗接代的,既然她没有办法为他们殿家生下一儿半女,那么他就应该再找一个,可以为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这是一本职场励志书。公司好比一艘船,有既定的航程与目的地;员工好比船员,各司其职,保驾护航。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忠于职守,并与大家收获一路的风景;糟糕的状态则是——有人嫌这嫌那、整天抱怨,既拖累团队,也看不见风景。如果是前者,公司这艘船,一定能乘风破浪,顺利驶达彼岸;如果是后者,请停止抱怨,主动下船——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解放自己去找寻理想的船。请记住:瞎混日子、怨天尤人,是最不可取的。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追求爱情不只是少女的专利

    追求爱情不只是少女的专利

    我是一个爱听音乐和爱写小说的女人,我觉得爱情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缺少的,婚后的爱情跟我想像的不一样。当我的真命天子振彬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时候,我就跟自己说,无论要我面临多大的困难和要我付出多大的代价,我都愿意,但是要我伤害我最好的朋友和伤害爱我的人,我就犹豫了。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我该如何做决定呢?
  • 俊美七少

    俊美七少

    《合卺词》镜子的古文镜子新文《重生—硬碰硬》莫桐未,现代能力颇高但懒散不称职的逍遥杀手,一朝穿越跑到民国,成了临安军督军。临安原总督军流失在外的女儿,排行老七,绝色倾城,本为佳人,世人却皆为男儿身,人称莫七少,征战杀场。一穿就继承了原身的所有恩恩怨怨,据说杀了清允军老督军,境遇颇狗血。风倾宇,清允军老督军七子,人称风七少,长相俊美绝伦,能力天资傲人天成。父亲老督军一死,从法国回来任清允总督军之职。志向颇乌龙,以游戏折磨临安督军莫七少为乐。誓为父报仇。军阀割据,狼烟四起,场场杀戮,恩怨纠缠。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途,走向了情感的不归路?风火弥漫,挥刀斩棘,点点花红,意乱情迷。是谁在争战中模糊了双眼,沦陷对方无心铸起的城池?民国乱世,一场纠葛,且看俊美两个七少,孰胜孰负?终是,谁负谁的倾城,谁染谁的华池。片段一:风七少黑洞洞的枪口顺着莫七少的精致五官一点点下滑,额头,眉宇,鼻息,嘴唇,脖颈,一路对准心脏的位置。俊眉一挑,语气不羁玩味:“都说莫七少是个娘娘腔,依我看倒像个绝色倾城的佳人呢。”莫七少淡笑如风:“竟不知众人口中极爱美人的风七少还有这样诡异的嗜好,到底是佳人还是男人,风七少要不要亲自尝一尝?”一阵薄香扑面,一张冷唇贴上来,细细吸吮,一点凉意一点诱惑。莫七少一惊,猛然推开,恶狠狠的擦拭嘴角冷斥:“你真是个变态!”风七少撇撇嘴,风轻云淡的笑开:“别说,这男人的味道比女人的还要好上几分。”片段二:喧哗的人群洋溢着沸腾的喜悦,清允统帅风倾宇娶亲。门当户对,几省督军的掌上明珠,娇滴滴的军家小姐。人群被拔开,喧哗即刻止息。来人一身戎装,肤胜白雪,眉似远山,眸若星辰,盈盈浅笑间唯有风情万种。嘴角一抿,透出男人的坚定和强硬。飒爽的气质与隐约的婉约矛盾又强烈地融合在一起,令人连感叹都变成了惊艳。“风倾宇,你想娶亲可问过我?我莫桐未不许,你风七少夫人的位子就得给我莫七少留着!”众人再次唏嘘哗然,临安军主帅莫七少来劫风七少的亲,这……这男人和男人啊!成何体统?!风倾宇懒散的揉了揉眉宇,面带微笑,波澜不惊的样子:“莫七少好大的口气,我风七少粘着你的时候,你都不要。现在来说这样的话算什么?”莫桐未一挑眉宇,颇显无赖,纤手一扬,笑道:“看好了,自己签的卖身契,风七少堂堂清允督军想赖帐么?”风倾宇一怔,笑开。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燎剑

    燎剑

    故事从悲情展开:我是一只在北京光华寺长大的哑猫,生来听得懂人语却从不会叫,是年早春被仙华山圆觉寺的方丈通觉大和尚从北京带到江南古刹。在寺里,我遇到了为情所困,对分手三年的爱人求不得放不下、绝望之际欲求出家的男子海剑。我与他的不期而遇,似曾相识的目光对视,同悲同喜的心灵感应,让故事进入一个求解的过程——我们将共同揭开圆觉寺三百年来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海剑带着一把青铜剑同我毅然闭关的时候,尘世的喧嚣恍然隔世,而属于我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阿·托尔斯泰认为:“微型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则总结出微型小说的三个特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微型小说讲求新、奇、怪、辣、深。一些像雨果、歌德、列夫·托尔斯泰等这样的文学“巨匠”,一些如海明威、斯坦倍克、伯尔、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作家,都为读者留下了精彩的微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