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9900000020

第20章 家庭生活中的幽默(1)

家是我们的避风港,家是我们欢乐的海洋。不过,这欢乐的海洋有时也会掀起一些或大或小的风浪。要维持家庭的和谐幸福、缓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幽默的气氛是必不可少的。

家庭幽默增亲情

如果说亲情是太阳温暖着你和我,那么家庭中的幽默就像弯弯的虹桥连起我们的心。

人人都希望家庭的港湾宁静而和谐,而宁静的生活也需要笑声做点缀,和谐的日子也需要幽默来调剂。在家庭中适当运用一些幽默话语,能使家庭气氛更融洽,家人生活更幸福。几位文化名人的做法可供效仿。

著名剧作家沙叶新极具幽默感,其女儿也天生具有幽默细胞,还在童年时就对“女大不中留”有过一番妙论:“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女儿大了,不在中国留学,要到外国去留学。”后来她果然去美国留学了。

一次回国探亲,她和父母谈起同在美国留学的弟弟,说弟弟想娶个黑人女孩。母亲不由大吃一惊。“妈妈怎么还有种族歧视?黑人女孩是黑珍珠,身材好极了,长得也漂亮。”“我倒没有种族歧视,”沙叶新插话说,“我就担心他们以后给我养个黑孙子,送到上海来让我们带。万一晚上断电,全是黑的,找不到孙子那不急死我们!”女儿连忙说:“那没关系,断电的时候你就叫孙子赶快张开嘴巴,那不是又找到了!”

在父女之间的这场温情脉脉的唇枪舌剑中,父亲显示了他开阔的胸襟、年轻的心态和幽默的天性,而女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机灵的回答、狡黠的反击为久别重逢的父女增添了一份额外的喜悦。

在读者眼里,钱钟书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不苟言笑,其实不然。

钱氏夫妇在清华养过一只很聪明的小猫。爱猫成癖的钱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根,倚在门口,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爬出来,拿了竹竿帮自己的猫打架。和钱家猫打架的是邻居林徽因女士的猫,妻子杨绛怕钱钟书为猫伤了两家的和气,就引用钱氏小说《猫》中的一句话来劝他:“打狗要看主人的面,那么,打猫更要看主妇的面了。”钱钟书调皮地笑道:“理论总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此后却不那么冲动了。如果杨绛硬去阻止生着气的他打猫,也许会适得其反,最聪明的办法当然是迂回出击先逗他笑。

表面上看,他俩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但隐匿在一问一答中的幽默,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俩是妇唱夫和,其乐融融。

台湾诗人余光中育有四女,再加上妻子,家里十足的阴盛阳衰。好在余光中已习惯与五个女人为伍,沙发上皮包和发卷散乱地放着、浴室里弥漫着香皂和香水的气味、餐桌上没有人和他争酒等等,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余光中戏称自己的家为“女生宿舍”,称自己为“舍监”。

由于家中的电话装在余光中的书房,所以他总是忙得不可开交:“四个女儿加上一个太太,每人晚上四五个电话,催魂铃声便不绝于耳了。我就像个现代殷洪乔,成了五个女人的接线生。有时我也想回对方一句‘她不在’,或者干脆把电话挂断,可又怕侵犯了人权,何况还是女权。在一对五票的劣势下,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在余光中的满腹牢骚中,我们分明可以听出他作为家中唯一一名男性的自得与骄傲。与其说他是忍气吞声为家中的女人们忙进忙出,不如说他是心甘情愿为家中的女人们吃苦受累;与其说他忙得焦头烂额,不如说他是忙得不亦乐乎。聪明的余光中是以正话反说的方式向妻女“谈情说爱”的。

倘若说余光中的“叫苦”还有一丝“欲说还休”的味道,那么,当代著名漫画家丁聪的“抱怨”则完全是“一吐为快”了。

有人问漫画家丁聪:“你身体这么好,有何养生之道?”他回答说:“大概是有个好饲养员吧。饲养员就是我老伴,她做什么,我就吃什么,从不挑食,不挑食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当然,丁聪所谓的“不挑食”仅限于肉类,至于蔬菜,他是难以下咽的。对此,丁聪说:“我的理论是顺其自然,想吃说明身体需要,不想吃说明不需要,何必勉强呢!所以,我是想吃什么吃什么,当然还要在老伴的管辖之下——我什么也不会做,因此只能逆来顺受。”

有时,丁聪索性将老伴称为“家长”,他的幸福感便表现在不时地向朋友们抱怨“家长”的管束。名为诉苦,实为夸耀,丁聪正是运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老伴表达情意的。

作为当代宿儒,钱钟书的“痴气”几乎无人能比。他曾很认真地对杨绛说:“假如我们再生一个孩子,说不定比阿圆(钱氏独生女)好,我们就要喜欢那个孩子了,那我们怎么对得起阿圆呢!”

对女儿如此“用情专一”,堪为天下父亲的楷模。

上海作家陈村也视女儿为掌上明珠,谈起女儿他就没大没小、口无遮拦了:“我现在是名花有主,动辄得咎。出门要请假,回家要汇报,自己看自己也觉得有教养多了。之所以有点滴的这些进步,全赖于女儿每天对我的栽培。”

倘若不是深爱女儿,陈村怎么可能对女儿言听计从、毕恭毕敬呢?

他还说过:“我从小就没有父亲,不知道一个标准的父亲是怎么样的。我本可以自学成父,可是真的当了父亲才知道比较困难。好在女儿的懂事和宽容。”“自学成父”一方面是指陈村从小没有品尝过父爱的滋味,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成为一个好父亲的决心。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曾感动过无数少男少女,在撒哈拉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地方,是幽默的话语使他们的生活情趣盎然。有一次,荷西指着岳母从台湾寄来的粉丝问三毛:“咦,什么东西?中国细面吗?”三毛随意发挥道:“这个啊,是春天里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冻住了,山民们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束卖了换米酒喝,买到不容易哦!”

在三毛极富诗意的回答中,在她对荷西的小小“欺骗”中,新婚妻子对丈夫的亲昵之情溢于言表。善于制造幽默使妻子三毛平添妩媚,品味幽默使丈夫荷西倍感甜蜜。

家教离不开幽默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大都严肃多于宽容,从一些俗话便可见一斑。比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往往弄得非常对立。殊不知,最好的家教应该是略带一些幽默。请看下面这个故事。

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和老公有时会为到底谁是家长争论一番,各自不服。

一次,我提出,咱们竞选吧,谁当选谁就是。

当时,我是有些小心思的,因为儿子从小是我带大的,老公在外地,儿子与我的感情更深些,当然会选我。

没有竞选宣言,我们就马上开始投票。

第一次投票,三个人,每个人自己投了自己一票。

儿子很兴奋,他以为自己也会当选家长。我暗自生气,我说儿子你应当选妈妈,妈妈对你多好。

没想到,老公对儿子说,你不可能当家长,你如果选我当家长,那么,我就任命你是副家长。

第二次投票结果可想而知,老公两票当选家长,儿子是副家长,我是成员。

家长对副家长说,他在家的时候,就什么都听他的。他不在家的时候,就要听妈妈的。

于是,这个副家长,成了一个虚名。

因为家长总是摆个臭架子,我的心比较软,所以副家长也很后悔自己的错误选择,总想再次竞选,让我当选,可惜家长不同意,再次竞选似乎遥遥无期。

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使其敢于自嘲,学会用微笑面对人生,正是让他们的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朋友八岁的孩子因为痴迷于武侠电视剧,天天冲冲杀杀的,朋友很是担心。一天,孩子又在商店里看中了一支新式玩具步枪,缠着要买,而家中的武器玩具早就堆积如山。朋友说:“儿子,你的军费开支也太大了,现在是和平时期,咱们裁减点军费如何?”儿子扑哧一声笑了,从此,再也没有让父亲买过武器玩具。

家庭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总的说来,不外乎疾言厉色、心平气和、风趣幽默三种。

家庭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二字,无论哪一种教育方式,都离不开生活理念的灌输,但是不同的灌输方式产生的效果大不相同。疾言厉色的教育可以威慑孩子,但它容易让孩子产生对抗心理,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育方式。

心平气和式的教育能使孩子体会到自己与家长在人格上的平等。但由于语言平淡,不疼不痒,无法产生持久的效果。风趣幽默的教育触动的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因而更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不灭的印迹,他们时刻以此警示自己。

幽默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笑声。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贯穿其中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幽默是家庭的“减震器”

有人说幽默是家庭的花絮,有人说幽默是家庭的味精,我说幽默是家庭的“减震器”。

家庭是拉着一家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前进的马车。生活这条道路,有时笔直平坦,有时坎坷崎岖。要减少和减轻马车经过坎坷崎岖路段时的震动,就必须有减震器,这个“减震器”就是幽默。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布·特鲁指出:“繁琐的家务需要幽默。”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幽默,并把它运用在家庭生活中。要做到乐观还必须学会幽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分歧、尴尬,甚至隔阂,影响我们乐观的情绪。而幽默则可以帮助我们化解矛盾,减少分歧,消除尴尬和打破隔阂。幽默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幽默的语言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它能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欢乐的气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尤其需要幽默。原本相对独立的两个人成立了家庭以后,夫妻之间便开始朝夕相处。恋爱时的浪漫、相互间的仰慕都会被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琐碎的家务劳动所吞噬,夫妻双方常常会为这些枯燥的永远做不完的家务劳动而发生矛盾,使家庭的欢乐气氛越来越少。而幽默却能使家庭矛盾得到化解。事实证明,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幽默感的话,那么,他们之间的感情纽带就会比别的夫妻更牢固,也更能经受得住生活中的磨难和考验。同时,那些原先繁琐的家务,也会在幽默感的润滑下,变成一曲令人心情愉快的家庭幸福乐章。这样的家庭更具有欢乐的气氛。

夫妻间难免会产生矛盾和争吵。如果双方都没有幽默感的话,小吵就会变成大闹,甚至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同类推荐
  • 性格决定命运的秘密

    性格决定命运的秘密

    《性格决定命运的秘密》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资产。只要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性格特长的发展方向,你就会发现一个崭新的自我。你平日里喜欢强调的是你的优点还是缺点?要生存下去,你靠的是什么?如果整天抓着你的弱点不放,那么你将会越来越弱。如果强调你的优势,你将会越来越自信和成功。发挥性格优势、克服弱点是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感恩做人 负责做事

    提升职业精神的经典读本,铸就负责态度的行动指南。 最大的人生智慧就是感恩做人,最强的工作能力就是负责做事。唯有在感恩做人、负责做事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事业的满足、成功的喜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体会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时代,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你如何实现自己的使命呢?那么,怎样营选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得到身边人的敬爱和尊重呢?本书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 活在路上

    活在路上

    还没毕业,市场上的资本格局就已经形成;还没工作,白领就已经民工化;还没结婚,房价就已经涨到天文数字……但是,我们没有因此消沉也没有停止奋斗的脚步,我们依然活在路上,并且,我们还是那样古灵精怪,还是那样把生活变得生动幽默。这个励志不太猛,可以温柔地让你找到生活的勇气!
  • 名人的闲情逸致

    名人的闲情逸致

    一年之计在于春。青少年,正值人生春天,更是读书的黄金期。读书,犹若一日三餐。餐者,在于长身体。书者,在于长智慧,长精神。青少年读书,期于人生奠基,根基越深,后劲越足。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杀神(上)

    杀神(上)

    世人都知道进阶炼气是成名称霸的第一条件,但是,无名小卒雷动天却另辟蹊径,别人修神,他灭神,杀一人为贼,杀十人为卒,杀百人为将,杀尽世人变为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别随情绪做傻事

    别随情绪做傻事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些问题,人们会产生欢乐、悲愁、痛快、难过、焦虑、不安、舒适、压抑等五花八门的情绪,这些情绪经常给我们造成困惑和迷茫。如果我们不能足够重视它们,就很可能会失去自我,让情绪左右我们的人生。《别随情绪做傻事》列举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情绪,列举生动例子来说明其表现,正本溯源探讨了产生情绪的各种原因,让我们更清楚应该怎样面对不良情绪。此外,《别随情绪做傻事》依据心理学书籍给读者详细介绍了应对不良情绪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方法简单实用,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可以很快掌握这些方法,并得心应手地运用到生活中。
  •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新月集(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诗集中,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
  • 豪门新婚:亿万绯闻冷妻

    豪门新婚:亿万绯闻冷妻

    “顾筝生,嫁你可以,何时那啥得由我说了算!”她仰着清冷的小脸,固执看着步步逼近的男人。“好——”男人满口答应,彼时却如饿狼扑食!事毕,小女人扶着腰,愤怒无比,“顾筝生,你混蛋,说话不算话!”顾筝生抽着事后烟,吊儿郎当吐个烟圈,“本少爷是说好——难。”
  • 萌狐要逆天:邪少快护驾

    萌狐要逆天:邪少快护驾

    天啊!她居然穿越了,基于前世活得太他嘛的累,这次既然重生那就好好的做人呗,只要人不犯她,她绝不犯人,当她还没弄清这里是牛朝还是马代时,某妃来势凶凶,好吧!看你是女人的份上,她就免为其难的为来人整容了,...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 凶案背后

    凶案背后

    世事无论好坏,总是先有因,而后才有果。每一起凶案的背后,都曾有罪恶的种子在发芽。作恶的是否十恶不赦?被害的是否白璧无瑕?究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还是有些人生来就携带着罪恶的基因?种种疑问,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无人可以解答。小莫的V群:200144356欢迎任意书中主配角名+读者ID+粉丝值来敲门
  • 葬经

    葬经

    魏晋时期,随着朝野上下笃信风水,风水观念深入人心,郭璞所著的《葬经》一书则堪称风水第一书。《葬经》诚如吴沉所说,明白简易。全书虽仅两千余字,并且只是专论阴宅术,但却提出了一系列风水术最基本的观念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