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9000000008

第8章 王振滔:德润奥康,鞋济天下(2)

盛名世界的福特公司在詹姆斯的鼎力协助下几年后便成为全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然而,福特一世晚年却思想保守,独断专行,致使许多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纷纷离他而去。这导致了福特公司的滑坡。福特一世无奈之下,只好让他的孙子福特二世来主持大局。福特二世继任以后,打破了家族管理,聘请了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对公司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不久就扭亏为盈。到1950年,福特再度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可无奈的是,福特二世又步上了他祖父的后尘,在公司进入到正常的轨道后,他也开始刚愎自用。到了最后,福特公司又面临着衰败的境地。可这时,已经积重难返了。于是,福特二世一咬牙,彻底废除了家族管理,他将自己总经理的职务让给了贤能之人菲利普·卡德威尔,而自己只任高级顾问,开创了家族企业由非家族成员执掌大权的先河。

台湾塑胶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说:“起用刚由学校毕业的少爷当经理或总经理,父子天性之爱,这是一回事;企业的经营是追求工作合理化,追求高效率,每一点、每个角落都要有适当的人选,即适人适所。提拔儿子,抹杀人才,公司前途完蛋,最后宝贝儿子也被耽误了。”

有句俗话说,“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不敌父子兵”,可是如果一个企业里里外外都是老总的自家人,那企业的员工肯定没有归属感。进企业的能人也不能及时公平地提拔重用,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企业也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若老板及其管理者凭优越感而滥用权力,亲疏分明,就会造成大多数员工有怨言,这类企业当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其弱点非常明显,最后企业会不攻自破。随着家族企业的成长,其内部会形成各类利益集团,由于夹杂复杂的感情关系,使得领导者在处理利益关系时会处于更复杂,甚至是两难的境地。企业领导人的亲属和家人违反制度时,管理者很难像处理普通员工那样一视同仁,这也给企业内部管理留下了隐患。要想避免家族式企业的危害,一定要在所有问题处在萌芽状态时就将其咬牙扼杀,以免后患。

常言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族企业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必须打破亲情、血缘的观念,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亲人都要远离自己的企业,毕竟并不是所有的亲戚都在钩心斗角。再说从创业开始他们就在为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而努力,也经受了很多的磨炼。在对公司的熟悉程度方面,从外面进来的人才是远远比不了他们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振滔确定了这样一个原则:每一个岗位,都只给最合适的人。举贤不避亲。在这样的思路下,王振滔在让大多数亲戚离开奥康之后留下了自己的亲弟弟王振权。原因只有一个,他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公司的职务,公司也确实需要这样的一个人。

王振滔的胞弟王振权,从15岁开始,就跟哥哥王振滔一起打天下,虽说在别人眼里还是个孩子,可他却特别能吃苦。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日子过得特别艰难,生产、销售、进原材料,很多的活都得自己做。王振权每天都要蹬着自行车到温州去进皮料,有时候一趟得进二三百斤,堆在自行车后面就像小山一样,从后面根本就看不到人。哪怕是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他也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由于很小就辍学,王振权没有读过什么书。可是他平时很爱学习,也喜欢琢磨,一心都在想怎么让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有一件事,让王振权至今回忆起来都很自豪。

1997年,整个温州的市场都很不景气,很多商店都关门了,制鞋企业也纷纷倒闭。在这种情况下,奥康也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和考验。对此,王振权的心里也非常着急,一直在想,怎样才能生产出与众不同、新颖的产品,打开销路,帮公司渡过难关。于是他天天跑到街上,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看,不看别的,只看别人脚上穿的鞋子。

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一位先生脚上穿的鞋子非常好看,款式新颖,在市场上没有见过。于是他就跟在那个先生后面,仔细观察那双皮鞋,就这样一直跟了好几条街,直到把皮鞋的样式、颜色都深深地记在脑子里,这才罢休。他赶紧回家,找来工人,连夜加工,把这款皮鞋设计了出来。这款名叫“西力士”系列的鞋子,一共有5个款式,都非常漂亮,不仅款式新颖,而且含有很高的工艺,采用的是聚氨酯的鞋底,非常轻便,一双鞋加起来才几两重。结果这个系列的鞋子,一上市就销售得非常火爆。当年就卖了200万双,销售额将近2亿元。这在当时低迷的市场环境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中国香港中信集团总经理荣智健则说:“假如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做中国香港中信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但假如我仅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中国香港中信也不会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规模。”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在家族企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浑水摸鱼。自从破除家族企业以后,奥康规定,凡是牵涉到业务的事,不管是谁,一律公平竞争。有能力就上,没能力就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第一,避免了没有能力的亲属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形成阻碍;第二,对于确实有真才实干的亲属,通过公平竞争来选用。举贤不避亲,广纳人才。

2003年,王振权被提升为副总裁,开始由管生产转为管销售。当时,很多人都不服他,认为他从来没有做过销售,是凭关系才上来的。但王振权并没有被这些风言风语所动摇,他相信凭自己的能力,一定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走马上任后,他烧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彻底消除销售中的呆账、死账现象。在主管销售后不久,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当时销售都是先给代理商供货,等卖出去后再结款。但有少数代理商,经常拖着不给钱,甚至卖完了连人都找不到,这在无形中给公司造成了一些呆账和死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振权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后凡是代理商再来进货,一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场结款。

此规定一出台,几乎遭到了所有销售经理的一致反对,很多人说:“先供货,后结款,这是众所周知的行规。若不这样做,谁还会来进咱们的货?”“现在竞争那么激烈,我们求代理商都求不来,现在居然还要把人往外赶,这明摆着是往死胡同里钻吗?”

可王振权却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决定,因为他坚信:奥康的产品好、质量好,不愁没有人要。而且还可以借此淘汰一批不讲诚信、浑水摸鱼的代理商,培养一批真正认可奥康、希望长久发展的代理商。

为了保证这一制度执行到位,王振权还出台了一项措施:各销售经理必须对销售出去的产品负责,如果谁先将产品供应给代理商,而年底没有将款项收回来的话,那么有多少钱没收回来,就要从经理的薪水、奖金和股金中扣多少。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王振权只是说说而已,吓唬吓唬大家,也就没太当回事。等到年底的时候,有几个经理果真没收回货款,于是王振权按照事先订好的规矩,毫不留情地扣了他们的奖金,最多的一个被扣了十多万元。这一下子,大家才当了真,从此以后,销售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呆账、死账的情况。同时,这一举措带来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代理商的整体素质提高了,而且销售额也呈直线上涨。

第二把“火”:对销售指标进行改革。以前,每年年初召开全国营销工作会议,给大家制订一年的指标,往往要花上一个星期。而王振权主管销售后实行了改革,现在,订指标的会议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结束。

因为以前订的指标太高,尽管奖励也高,但因为老也达不到,所以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总是要讨价还价,指标总是分派不下去。而王振权采取的方法是,按照每个地方不同的情况,将指标定得稍微高一点,只要努力就能达到。他打了个比方说,从某地到机场需要45分钟,可是如果现在只剩下10分钟了,相信谁也不会去机场,因为肯定赶不上。可是如果现在还剩下40分钟,谁都会去赶一赶,因为只要努力一下,是可以赶到的。订销售指标也是一样的,不能不切实际地拔高,这样会打消大家的积极性。合理的指标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每次订的指标都能完成,有的时候还能大大超额完成任务。

第三把“火”:将自营店开设的审批权收回总公司。王振权上任后发现,当时奥康的自营店有一部分是亏损的。通过调查,他发现,很多自营店亏损,并不是奥康的产品不好,而是选址不对,这才导致客流量少,产品卖不出去。以前自营店的开设,都由各分公司自己决定,这样一来,往往会由于对全局把握不够、信息不全面而导致一些决策的失误。于是王振权实行了改革,将自营店的审批权收回了总部,由总部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确定自营店的开设。通过改革,自营店几乎全部实现了赢利。

通过这“三把火”,公司上下对王振权终于心服口服,再也没有风言风语了。

1.奥康不追求企业的规模最大,不在乎财富多少,而是在做强做大企业的同时,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人类的进步而服务。

2.人的一生中,花钱和赚钱同样重要,做企业要赚钱,成立慈善基金会则是为了花钱。只有把钱花到该花的地方,人生才有意义!

3.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退出财富榜,进入慈善榜。

4.我现在的梦想是:用爱心在地球上建筑一座世界上最高、最稳固的“慈善大厦”,而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构建这座“慈善大厦”的每一砖、每一瓦。

5.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做起,让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同步发展,从而推动浙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同类推荐
  • 关于这个世界,你不快乐什么

    关于这个世界,你不快乐什么

    我发现我不快乐很久了,彻底不快乐的那种。理论上,我应该快乐,可是我真的不快乐。我想唱歌,可是不记得一句歌词,唱难听了,自己还先脸红了。我想跳舞,可是刚跳上几步《江南style》,就又想起了我们江南的那个姑娘。我想出去转转,可是该死的北国天气让我在寒风中哆嗦,将我的皮肤吸干得像木乃伊。
  •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读者文摘精粹版3:天使走过人间

    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他的全部,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爱是神奇的,它使得数学法则推动了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会觉得只有半个痛苦;受摧毁死亡,让死之变得空虚;爱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带来价值,让不快乐的人获得真正的快乐。
  •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

    饭局经济学是一门边缘却又现实的学问,看似简单易行,实则别有洞天。我们收集了诸多古今官场、商场、职场、关系场的精彩之“局”、代表之“局”和那些劳而无功甚至起了不良影响的“反局”,为您解析其中关系与利益的博弈,精彩评说“局”外功夫。
  • 南洲翁遗训

    南洲翁遗训

    西乡隆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被誉为日本最后的武士。《南洲翁遗训》是西乡隆盛的语录汇编,也是西乡哲学的精髓体现。在这本遗训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敬天爱人”。这个理念后来影响并成就了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成为稻盛哲学的主体内容和他重要的经营理念。
  • 善于变通

    善于变通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让问题迎刃而解,让人生游刃有余。四两拨千斤的睿智,败局变胜局的法宝;走出职场迷途的罗盘,告别人生困境的圭臬;战胜职场危机的利刃,走向人生成功的秘诀。山重水复+变通=柳暗花明,穷途末路+变通=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刀马旦

    刀马旦

    周海亮,《读者》、《思维与智慧》等杂志汁签约作家,《新锐作家》、《小小说火山屏》、《月明中》等文学刊物顾问,最受青少年喜爱的作家之一。周海亮的文笔很细腻,很温馨,文章虽短,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本书从孩子的心态、学业、志向、品德及应对挫折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中外名人教子事例、哲理寓言、经典案例等,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的教育方案。本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信每位家长能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子良方。
  • 轻舞轩之桃花劫:何处惹尘埃

    轻舞轩之桃花劫:何处惹尘埃

    (完结)深宫苑围,妾以色待君,君因色宠之---非吾意.....况且吾本平庸,不枉自期盼----不过金丝鸟儿一只!她说,进的宫廷去,便是一只没有自由的鸟,她说不喜欢皇帝。“收拾收拾进宫去。”他险些气炸了肺,她的轻视激怒了他的自尊和自信。他要让她爱上他,然后毫不留情的将她送给别人。
  • 谁在喧哗

    谁在喧哗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星语星缘:女神的贴身大少

    星语星缘:女神的贴身大少

    很多时候,碧落都在想,一辈子的时光温柔又绵长。而他们这些人,总是匆匆从岁月里打马而过。自始至终,她还是一个人。她却忘了,何许一直站在她身后,只要她一回头,就看得见。到头来,吴凡终于让他们都明白,事情的始末,永远不像因果本身那么简单……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