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8400000009

第9章 记忆力好的人和记忆力差的人(2)

从2011年开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参加司法考试:一种是“法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另一种就是成为“预备考试预备考试是日本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考试,通过预备考试的人才能获得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译者注合格者”。

关于这一考试制度,法科研究生学院的老师这样说道:“预备考试的合格者人数不断增加,考生们准备考试的方法就是回归到旧时的重视背诵。”

这位老师认为,过去的司法考试重视背诵,言外之意就是,“重视背诵不好”以及“司法考试不重视背诵”。

认为“司法考试以背为中心”的考生和认为“重视背并不好,司法考试不重视背”的老师之间意见完全不同。指导者和被指导者的意见如此相悖,想要考试合格自然也就没指望了。法科研究生学院中没有人能通过司法考试,难道不正是这个原因吗?

这里的问题就在于对背和记的认识。我在准备司法考试时,不是死记硬背的。但我希望大家注意,虽然死记硬背对考试没有帮助,但背诵却绝不是没有益处的。

认为“司法考试以背为中心”的考生和认为“重视背并不好,司法考试不重视背”的法科研究生学院的老师,都没有深入了解背和记的意义。

在这里,我要对两者的意思稍作整理。单纯片面地认为“背诵却不经过自己的思考,所以背诵并不好”并不正确。因为这种说法把“思考”和“背诵、记忆”当成了两个相反的概念,错误地认为两者是不能兼顾的。

不解决这一根本的错误认识,就会不断地重复同样的失败。

当然,在这里,不加理解的死记硬背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在思考某件事时,好好地背下来并记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记忆,也就没有学习和思考了。

比如,学英语的时候,大概有的老师会说,背是不行的,要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但是,首先,要背诵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基础英语语法,不懂这些就无法学习英语。

作为思考的前提,必须记忆基础的知识。也可以说,记忆,就是思考。

重申一下,死记硬背靠不住。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不只是司法考试,就连大学考试和其他各种考试也不可能通过。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记忆。思考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如果把理解之后再记忆的过程称为背诵,那么,背诵就是为思考准备的基础和平台。

我们的目的不是不假思索的死记硬背,而是掌握能高效率记忆并能广泛应用的记忆术。

有时全部背下来更好

既然我总说死记硬背不实用,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死记硬背呢?我认为,死记硬背的定义是,不做任何理解单纯地背诵内容;尽管不了解其中的意思,却仍然不做任何思考地背下来。

之所以说这样做没有效果,是因为不理解内涵,也就不知道如何应用。即使记住了也不会用,这种信息不具备任何意义。

而且,不知道怎么用的信息很可能会被用到错误的地方,这样一来,就可能对考试和工作造成巨大的伤害。人类总是希望能熟练运用已经掌握的信息,所以,才会把好不容易记住的知识点写到答案上。

于是,某个知识点因为被用在了错误的地方或是写得不正确不仅可能会导致考试失败,甚至还会成为工作中的耻辱,更严重的还可能招致大家的不信任。

死记硬背不实用是指没有注意到记忆不正确。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记忆是不正确的甚至会造成致命的错误。

比如,法律用语要求严格,虽然要求“准确、缜密、精度”,但如果只对其死记硬背却不做任何理解,就会连用错了也不知道。

以法律用语中的“嫌疑人”和“被告人”为例。“嫌疑人”是指起诉前。“被告人”是指起诉后。

宪法规定,法院可以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指定辩护人的辩护费由国家的税金支付,所以,没有钱的人也可以由法院指定辩护人。但是,这只针对被告人,嫌疑人是没有这项权利的。

被告人和嫌疑人的意思完全不同,如果不能正确地运用这两个定义,使用了错误的知识点,对初学者来说无疑是自掘坟墓。所以,要尽可能地避免死记硬背。

那么,死记硬背是不是就毫无意义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有时,也可以将难以理解的部分死记硬背下来,留待以后慢慢理解。

以前,日本的寺子屋寺子屋,日本江户时代(16—1868)寺院所设的私塾,以庶民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机构,提供类似现代的小学教育,学童年龄大多是6~10岁,以训练读、写及算盘为主。明治5年(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各地纷纷设立小学,寺子屋便逐渐消失。——译者注中,小孩子就背诵论语和汉诗。孩子们并不理解意思,只是在死记硬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就会渐渐地明白其中的意思。在欧美人看来,这些日本人也是很了不起的。

像这样,将最初难以理解的部分死记硬背下来,牢牢地留在记忆中。随着学习的推进,已经记在脑中的内容就能慢慢地被理解。

或者,记住背诵内容的使用方法,这样一来,即使不理解其中涵义,也可以熟练运用。

必须理解了所有的意思之后才能记住,这种死板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而且,可能还会有人用“不理解这段是什么意思所以就不用背了”这种观点来逃避记忆。记忆的学习也有痛苦的一面,所以会使人在无意识中产生逃避的想法,而为了让这种想法看上去并没有不妥之处,就可能会以“还没理解,所以暂时不用背”为借口。

对于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难点,也不必强迫自己一定要理解,只要记住使用方法就可以了。只要意识到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内容,今后再慢慢理解就足够了。

这是因为,掌握了使用方法也就等于理解了内容的关联性,如此一来,对内容的理解也就指日可待了。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情况,还可以使用“出现在这里的时候,就先把死记硬背下来的内容写上”的方法。

认识记忆的四大种类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记忆,我想记忆会分为不同的等级。

①马马虎虎能想起来大概的内容=概要

②需要想出细节部分=详细

A被人提醒才能想起来的记忆,读到听到才会想起来的记忆=被动的

B需要自己想起来的记忆,需要自己说自己写的记忆=主动的

所以,“关于这个只要记住大概就好”和“这个内容从头到尾都要记住”是不同的。“看到汉字能读出来就可以”和“自己要能正确地写出来”也是不同的。

分清楚要记忆的部分属于哪一种,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这样一来,就能从无论什么都要详细记忆的紧迫感中脱离出来。

即使在法律界,记忆也分为“读的时候明白意思就行”和“请写出答案”等不同种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张弛有度才能事半功倍。

在我的课堂上,我会“这个知识点属于A级”,“那个知识点属于B级”这样划分类别来教,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详细说明。

另外,有时还需要用到①②和AB的组合。比如,到对方公司做提案的时候,需要亲自做简要说明,这就需要用到①×B。

司法考试中,必须亲自写出详细的答案,这就要用到②×A。

像这样,熟练掌握知识的运用方法,考虑清楚用四种类型中的哪一种来记忆也会使心情变得更加愉悦。这就是在考虑效果的前提下记忆。也就是说,对效果的思考也是很重要的。

头脑好的人,不正是能瞬间判别该采取哪种记忆方法并熟练运用的人吗?

大脑的结构告诉我们记忆原理

我也指导学生,要多次、反复复习以巩固记忆。要考虑一下此时的大脑结构是什么样子,关于这一点,前文中讲到的《加强记忆》的一书中曾提到过。

头脑中的每一个神经细胞,都和其他神经细胞相连,数量不止一万个。一个神经细胞和其他的一万个神经细胞相连,进行着电波信号的交流。

而且,受到某种刺激向神经细胞传达信号时,要由接受信号的神经细胞判定是否要把信号传达给下一个神经细胞。

比如,如果相连的一万个神经细胞中只有两三个传来了相同的信号,那么,接受信号的神经细胞就不会有反应。

但是一万个中有一百个左右的神经细胞都传来了相同的信号,接受信号的神经细胞就会认识到“这是重要的信息”,而将信号传达给下一个神经细胞。

也就是说,受到刺激的强度决定了神经细胞是否传递信号。而印象深刻、多次重复、刺激强烈就容易记忆,也就因此找到了科学根据。

并且,通过向一直不传递信号的神经细胞发送信号,这部分就会产生新的回路。按照池谷裕二的说法,这种神经回路的组合正是记忆。

为了巩固记忆,多次重复复习,给予刺激非常重要。这样新产生的回路会越来越强、越来越粗。“这样就会进展顺利”,“这样就会失败”,不断重复的刺激,会转化成记忆,会不断积累“这样就能顺利进行”的成功记忆。这是引导大家走向“正解”的力量。

所以,需要人们有毅力而且不断努力。而且,虽然有些结论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能从科学的角度证明这一结论,大家的干劲会更足。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因为一个神经细胞和一万个神经细胞相连组成了各种各样的记忆线路,所以有时候也会出现线路混乱或是错误的情况。

人类的记忆是很暧昧的,所以才会出现判断错误。“这个信息传过来的时候,必须要传到那个线路上”,但却流向了其他的线路。而电脑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人类的大脑也是含糊不清的,同一些意想不到的线路连在一起,就会出现新的点子、灵感和联想。电脑无法模拟的人类创造力,正是来源于这种记忆混线,这一点非常有趣。

灵感的产生正是源自于记忆线路,如果什么记忆都没有,也就没有灵感闪现了。

停止思考的重要性

司法考试考生所在的大学和法科研究生学院的老师们大多认为,在法律学习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但背诵的作用并不大。

当然,死记硬背的作用并不大,但如果说连记忆都不需要,那就是重大的误解了。重思考轻背诵,只会导致失败。

另外还有一点:思考是很重要,但同样也需要判断应该在什么地方停止思考。

如果不怕理解错误地一直走到这一步,光是思考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学会在什么地方停止思考才可以。

停止思考,就是决断。不经过“决断训练”,不仅不能通过考试,也不能成为实干家。也就是不能熟练运用所学技术。

作为实干家,不管法律界人士也好,还是商务人士也好,都有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候。那也不行,这也不行,得不出结论就无法完成工作。

这就是要求我们停止思考。我将有意识地停止思考定义为“决断”,但是这么重要的技巧,学校却没有教给我们。

在大学和法科研究生学院,经常举行被称为“苏格拉底方式”的交流会。老师给出主题,让大家相互提出各种见解,之后会说“回去后要自己多思考”,剩下的就全权交给学生。

学生们觉得这种交流非常有趣,所以上课一结束,就开始激烈地讨论。大家相互说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今天讨论得很热烈啊”,最后满意地结束讨论。

最后记忆中只留下了愉快的疲倦和热烈的讨论,这并不能称为学习。这是因为,这种方式对通过考试成为实干家没有任何的作用。

仅把思考作为自己目的的学习并不能令自己满足。我看到过很多以此为目的的考生,他们学习得都不是那么顺利,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进步。

停止思考,是指只留下本质的部分,剩下的统统丢掉。为了自己的目的留下必要的部分,不做多余的讨论,这就是我所说的停止思考,即决断。

比如,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方式。如果采用了多数人的意见,肯定会有人问“少数人的意见怎么办?”但少数服从多数就是只放弃少数人意见的方法。经过充分的讨论,最终决议是采用多数人的意见,而彻底否决、放弃少数人的意见。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尊重少数人的意见也很重要。在审议讨论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少数人的意见,但是,投票结果一出来,就必须否决少数人的意见,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方式。

而且少数服从多数的意见一旦确定,在否决了少数意见开始实现决策之后,如果产生不正确或不满意的结果,少数人的意见有可能会再次变成多数人的意见。

在经过审议讨论决策施行之后,少数意见又作为多数意见重新出现在大家面前。这种反复,就是民主主义。

世界上有很多复杂的多元方程式。尽量地将这些方程式按照特征分类,再通过一个一个的决断反复进行,事物才能获得发展才能进步。

这种决断,就是必须训练有意识地停止思考。一旦具备了停止思考的决断力,记忆对象也就变得明确了。人生中,只有这些才能称得上是记忆的技术。

考生们最需要的精准记忆书

同类推荐
  • 7招赶超优等生

    7招赶超优等生

    学习方法是一个学生成绩优秀的关键。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不会有成功的学校教育。改变孩子的学习状态,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起。只有在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才可能取得好成绩。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能早日赶超优等生。
  • 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

    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

    《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新装畅销版)》是在全面透彻研究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汽车驾驶操作技能和驾驶证考试实际需要,以全新的思路、科学的理念,向广大爱车族全面介绍了汽车驾驶基础动作的练习方法和有关道路交通管理常识;并以丰富的汽车驾驶教学经验,重点阐述了汽车驾驶的操作技巧,从而使初学者能迅速掌握汽车驾驶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编写过程中,尽量以图解形式,力求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掌握。《汽车驾驶速成与禁忌(新装畅销版)》适用于准备学车、正在学车或新驾驶员自学,并可以作为汽车驾驶学校的教材,是爱车族学习开车的良师,是独立驾驶、保证安全的助手,是提高技能、步人高手的阶梯。
  •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转魔方步步高(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轻松管出好课堂

    轻松管出好课堂

    本书分为三篇,由近70篇文章组成,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美国教育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英才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撷取英才的成长故事,是读者在阅读中塑造优秀拼着,拥有高尚情操。1594年,他得了胃病,胃疼再有发烧,使他几乎有两星期没有怎么吃东西,也无法入睡,终于逝世,和他于1590年去世的女儿葬在一起。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威尼斯。
热门推荐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一路看着女儿泪尽夭亡,直到贾家覆灭,林如海方得以解脱重生。保住老婆孩子,一家五口幸福美满。咦,为什么是五口?林如海重生,林妹妹还会悲剧么?
  • 千金有毒:Boss的落跑新娘

    千金有毒:Boss的落跑新娘

    “签了它!”他目光幽深语气清冷,一纸契约宣告他的占有。“敢碰我的女人,杀无赦!”他狠辣果决,一怒为红颜。“叶晚晴,你不过是仗着我宠你……滚!”他宠她上天,弃她入地狱。她浅浅一笑,华丽转身,“唐少,但愿不再见。”他步步紧逼,咬牙切齿,“女人,我说过,除非我厌弃,你终生都是我的……”
  • 读心律师

    读心律师

    律师有了读心术,案件必胜诉! 小律师李超意外获得读心术,能看穿对手隐藏的心思,于是卑鄙阴谋无处藏身,公平正义必然声张。 李超以读心术帮助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成为律师大英雄,爱情、财富、地位、名誉随之而来……
  • 家斗:第一夫人(完结)

    家斗:第一夫人(完结)

    《家斗:第一夫人》———郁琏城,郁家嫡出长女,在怯懦胆小的外表下,却拥有绝色之姿、倾城之貌。穆以琛,穆家嫡出之子,美若天神,俊逸若仙,万千女性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无数男人妒忌的情敌。一道圣旨临门,她的二妹郁无暇死活都不肯嫁,郁家人舍不得深得他们宠爱且如花似玉的二女儿,便应了她的要求从中擀旋,让身为郁家大小姐的她嫁给拥有天下第一美男之称却名声狼藉的穆家三少爷。面对相公的冷落,小妾的嘲讽,婆婆的刁难,小叔的调戏,小姑的蛮横,她都应对自如,安身在淡然清幽之处。她冷心,他冷情,同样冷傲的两人相处在一个屋檐下,是谁先厌倦了对峙?又是谁先习惯了守候?场景一:“好,我嫁!你们可以出去了,我需要静养。”郁琏城说得风轻云淡,却让在场的人震惊不已。在别人眼里,她是个沉静得没有存在感的人,却做出了如此激烈的举动,深夜冒着暴雨跪在院子外,只为求郁家人收回成命,千辛万苦救醒过来却扔出这样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场景二:“郎无情,妾无意。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侵。”洞房花烛夜,面对匆匆而来给予她警告后,便到与她一同娶进门的小妾闺房留宿的相公,她忍着困倦之意,与他约法三章。新婚之夜,她独守空房,却乐得自在。翌日,面对蜚言流语,也仅是唇角划过一抹淡然的冷笑。场景三:“相公,有时间不如多关心关心妹妹。”每当他心生念想的时候,她总是毫不留情的泼下一盆冷水,提醒着他不要忘记自己承诺。他进一步,她就退十步。他发现愈是接近就愈是看不清猜不透她,看似淡然温和的她,却倔强且拒人于千里之外。场景四:“我穆以琛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即使她的心在天际,也要任性的将她锁在身边,直到她将心交给他便是。
  • 天心罗盘

    天心罗盘

    修真界之中纷争不断,总为资源大的头破血流,可是为何有一物能够寻遍天下之宝。一个少年,得到一个天心罗盘是机遇?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自然之体有何秘密?为何他要面对受人追杀的悒郁,有家不能归,天涯渡百年。毁灭之体到底何处可怕,身为灵界掌控者,他有何担心,非要致少年于死地……
  •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穿越之狂妃不下崽

    在炎黄大陆上,有这样一个传说……找到上古神帝玄冥子遗留下来的头盖骨,就可以得到一大笔宝藏。在这笔宝藏里,最吸引人的不是珠宝玉器、黄金白银,也不是神兵利器、宝剑大刀,而是神帝玄冥子的心头血。相传,神帝玄冥子羽化飞仙之时,留下了一下瓶心头精血,让后世有缘人得之,饮下可以长生不老,修道者甚至可以直接飞仙。这样一个东西无疑是吸引人的,然而经过千年,寻寻觅觅的世人也没有找到玄冥子的头盖……
  • 总裁的琉璃小新娘Ⅲ亲上加亲【完结】

    总裁的琉璃小新娘Ⅲ亲上加亲【完结】

    段熏独爱桃花,在桃花盛开之时墨玄在断壁残垣上将她带回了那为她准备了十年的家,在桃花落尽之时段熏入宫为后,只因为新皇墨夏以墨玄的命要挟。步步为营,处处心机,墨皇以墨玄性命要挟段熏入后宫,她要凤临天下。新婚之夜百般刁难得熏美人一句:仅仅狭路相逢而已。唐氏族长与墨夏以物易物,墨国皇后,成了他墨夏续命的筹码!族长一见倾心万般迁就,熏美人指尖茶色沧桑抹瞎自己的眼,亦不多言。昆仑国蛮夷男子视她为女神,用自己的半只臂膀换得熏美人的双眼安好,换得熏美人浅笑转身折桃花一枝和一句“这桃花真好看!”。墨玄看着段熏一路走来,步步准备,落棋声声震耳。她段熏以为墨玄给不了她要的自由,墨玄放手让她离去。墨玄只想带她策马狂奔逍遥天下。一如多年来,墨玄一直在段熏身后看着她。待时光再次静默,回头看年少轻狂,待光阴落尽,段熏才发现,她要的自由只有墨玄能给。既然如此,那么,趁着潋潋之时,夜还未央,我要与你策马狂奔看遍天下美景!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郭沫若称颂为“小说的近代史”。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 寻找大舅

    寻找大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