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100000017

第17章 北大送给你的"自我完善"指南(1)

每天照照镜子,总结自己和提高自己

北大箴言:

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

--朱自清

每个人的性格和秉性都不同,能力不同,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通过自我分析、总结,给自己准确定位,相信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前进方向,明白"我想要什么"的问题,这是我们进步的核心。

因为,每个人的定位将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的规划方向要根据自身兴趣、特点来设定,务求将发展方向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地方。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有利于发挥潜能,实现目标。

相反,如果只是简单日复一日地机械性工作、机械性学习,对未来以及发展方向欠缺思考和周密的计划,那么即便是努力十遍、一百遍、一千遍,也可能不会达到成功的目标,只会在周而复始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折腾自己,轻则让自己失去信心,累坏了身心,重则会影响我们能力的发展,磨蚀了意志。

在北大人眼中,这是不可接受的,因此,他们善于进行总结分析,对自己有精准的定位,很清楚自身优势与劣势,通常会制订全盘计划而非一时兴起制定短期目标。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学者,191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经过四年的刻苦努力,在1916年成功考入北大预科,一年后入读北大哲学系。在北大读书期间,朱自清受到五四运动的熏陶,响应并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参加了北大学生为传播新思想而创立的平民教育讲演团。

其实,"朱自清"这个名字,是他报考北大的时候改的。他原名叫朱自华,因看过《楚辞·卜居》一文,希望以"宁廉洁正直以清乎"来勉励和监督自己,因此改名为朱自清。朱自清有一个习惯,每每遇到不如意或者逆境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的名字来自省、自我总结,看看自己有没有在困境中丧失斗志,有没有在顺境中歪曲原则。同时,他还取字为"佩弦",希望以"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这个名句来提醒自己,让自己时刻绷紧刻苦用功的弦,尤其是在懒散的时候,以"佩弦"来自警。

他的名字伴随了他一生,无论是学生时期、发展阶段还是最后的成名阶段,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善于总结,善于自查自纠。例如,在抗战时期,朱自清到西南联大任教,当时朱自清已经是中国著名的学者了,但是在学校内,他不仅没有以高高在上的教授身份自居,也没有得意忘形地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顶峰。相反,他仍旧孜孜不倦地学习。当时,西南联大是在抗战特殊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建的,随行的教授们多是收拾细软前往。但朱自清却与众不同,为了激励自己不要在动荡的社会中失去前进的动力,他带的一整箱行李都是书。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他人都睡了,朱自清还俯首案前,积极钻研。他每天自我总结,看看自己有没有新的发现和进步。

并且,朱自清还将这种精神传扬给了下一代。他是一个非常关爱青年一代的大师,曾经应邀到不同的中学做抗日演讲,他提醒所有年轻人,一定要有总结的习惯,展望未来的目光,不辜负学习的时光,不辜负国家民族的期望,鼓励学生学好每一门功课,给自己一个目标,总结自己走过的每一步,不让时光虚度。

在朱自清的鼓励下,青少年们有的向学,有的则弃笔从戎奔赴前线抗日。

或许,我们现在生于和平年代,缺乏那种国家危难、千钧一发的外在因素,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得更好。无论现在的你是怎样的,都要学会自我总结、自我提升,诚如朱自清这样的大师,在成为大师之后,也依然没有放弃求进步的每一个机会。

人生就是如此,我们也许不必和朱自清比较,也不必和已经扬名立万的人比较,但是起码,我们要懂得和自己比较,现在的你永远要比过去的你优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成就自己想要创立的事业,不枉光阴。

北大行动指南:

1.明确自己的兴趣,忠于所爱

要进行自我定位,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我们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首先,要明白自己所爱的东西,勇敢地选择它。选择一份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为之奋斗的工作。因为,只有足够热爱自己选择的职业,你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干出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绩。

诚如北大学子,他们对于自己的专业选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此,燕园内,你很难看到一些因为挂科而闷闷不乐、因为所学非所爱而苦恼的学生。因为他们明白,从大学开始,对于专业的选择已经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来抉择了,这是对自己的总结,也恰恰是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你听说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了。

2.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提高自己

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自己所擅长的方向,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你发挥长处,别老当行业的门外汉,在自己不擅长或者不喜爱的职业中"徒劳无功,白流汗水"。当然,人生的发展方向选择并无固定模式可循,也没有方程式可以计算,我们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寻找。不过核心在于这个方向定位要依据自身实际,有利于自身发展,不能跟风,不能随波逐流。还要伴随自身的进步,及时修订前进目标,要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要尽量使自己的选择与前进的发展需求适应起来,这样才能在人生的赛场上遥遥领先。

北大思考题:

一位学生给教授分享一个小故事:在一次酒会后,一个从非洲回来的探险家自吹自擂地说:"那时,我被一伙可怕的吃人肉的土著人抓住,眼晴被蒙住,两手被反绑着,弃置在一条小道上。那条小道只有一米宽,并且两侧都是令人眼晕的悬崖峭壁,可是我格外冷静,丝毫不感到害怕,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平原安全逃脱。怎么样,够惊心动魄的吧?"大家都为这位探险家的勇气所折服,但只有一个人在冷笑着。此人就是露丝。

"像你那种探险连小孩子都能做到,也值得在这里吹嘘?"

学生问教授露丝为什么这么说?

教授想了想说:因为那条小道是在悬崖下面的,山道两侧是令人眼晕的悬崖峭壁,这一点儿不错,但峭壁却是向上耸立着的。因此,即使撞到两侧的峭壁也不必担心会从悬崖上跌落下去。

确实,悬崖峭壁是可怕的,但关键要看你所在的位置:你在悬崖顶,这很可怕,可是如果你在悬崖底,那么现实就不是那么可怕了。

找准自己的特长,不要随波逐流

北大箴言:

窃察世人怕死的原因,自有种种不同,"经愚观之",可以定为三项,其一是怕死时的苦痛,其二是舍不得人世的快乐,其三是顾虑家族。

--周作人

我们都知道,学习知识是增长见识和智慧、助我们通往成功的一条绝佳途径。不过,现实情况是,成功背后总有很多级台阶等待我们,想要最终登上顶端,还需要才能和资质,因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发挥我们的积极性,挖掘自身的潜能。

或许很多人会问,我们应该如何发掘自身的特长呢?

这着实是个好问题,发掘自身的长处,几乎可以说是一项持久战,我们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经验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正如肯德基的创始人,他在年过六旬的时候才创业,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王国;如李嘉诚,做过酒楼的茶童,做过钟表维修工,做过塑胶和五金的销售员,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建立起了实力雄厚的长实集团。

我们可以发现,没有人从降生的第一天就了解自己的特长,在李嘉诚还没发现自己的经商才华时,他的梦想是当一名教育家。可是,随着不断的实践,我们会在生活中,在自我的得失成败中,明白自己擅长的方向。

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关键是,在我们认识自身长处之后,必须要将其用在适合的地方,切忌随波逐流。

周作人是鲁迅的弟弟,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评论家,民俗学的开拓者,还是著名的北大教授,同时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因为,他在后期走上了与身为革命家的哥哥鲁迅完全不一样的道路。

但是,功过后世定,我们起码应该看到周作人对自我选择的坚持。

从学术成就上说,周作人其实一点都不比哥哥鲁迅逊色。自幼天资聪明的他,1911年从日本留学回到中国,便成为一名中学教员,教了四年英语。他在1917年应邀到北大附属国史编纂处任编纂,由于他精通欧洲、罗马文学史及近代散文等多个领域,所以在编纂处工作了半年,便成功出任北大文科教授,并创办了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作为系主任积极推动东方语言文学研究。

在新文化运动前后,周作人一直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胡适、钱玄同等北大教员积极推动汉字改革,信仰自由。而且,他总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执着,在鲁迅等人极力提倡女师大制度的时候,周作人不遗余力地给予了支持。

他这种坚持己见、忠于信仰的精神,还体现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当时北京大学被迫撤离北平,搬往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周作人"顽固"地坚持留下来,他与孟森、马裕藻、马祖荀四人坚持留守北平,看管校产,成为了著名的"留平教授"。

不过,这一留,也给周作人惹出祸来,从此,不少人将"周作人"和"汉奸"画上了等号。当时很多人觉得,周作人之所以让爱国者产生不良的感觉,最大的原因在于他娶了一个日本妻子羽太信子。在很多人眼中,这是周作人的错误决定,但是周作人就是这么我行我素。

尽管他的一生起伏浮沉,名声不如鲁迅来得光明磊落,但他不过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不管别人的非议罢了。综观他的一生,足足花了五十多年时间去研究日本文化,这固然和近代中国史的发展相悖,可是在自我沉浸的钻研中,他深深地了解到日本文学理念的精髓,因此,他所写的诗词散文,总是散发出一种近似日本文学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调气息。

或者,诚如周作人,每个人的特长和坚持都是自我的,没有太多对错可言。喜欢就是喜欢,擅长就是擅长,我们的人生发展也一样,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往往能揪着我们的心思不放,让我们执着。一旦特长转变为执着,执着化作动力,我们就能树立一面属于自己的旗帜。

周作人如是,北大人如是,我们也一样。

过于拘泥别人的目光,趋向主流,或许能够得到大众的欣赏,可是却失去了内心的填补。因此,哪怕你对待任何事情都以马马虎虎的态度处事,但对待自己一定要认真,一定要看清,清楚自己的特长和喜好,不要随波逐流。

北大行动指南:

1.一定要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发掘特长

勇于实践,不断提升自我,是北大人的特质。我们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从认识到认知的过程,既然你认识它了,那么你还要去了解它。前人和他人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个借鉴,但并不能取代我们自己去亲身实践得到的成果。即便你的邻居是北大的高才生,他能解答你的所有困惑,也永远不要因为他的答案而放弃实践。

只有亲身经历过,人生才会变得多姿多彩。而我们从失败和成功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谁也无法给你的。凭借这些经验,我们会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认知自己,在规划自己一生的时候,明确和坚定自己的兴趣,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假如你可以在一种比赛中取得冠军的话,不要在意你身边的人的目光,因为没有哪个行业是没前途的,是浪费时间的,只要你擅长,那么就勇敢地去做吧!

2.信任自己的特长,将它们发挥到极致

正如上面所说,每个人都有机会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因此每个人自然也都能看清楚自己的长处。可是,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将自己的特长用到实处,有没有用尽全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比尔·盖茨埋没了自己的IT才华,从事保险销售,他不一定如今日这般成功;如果福特离开了汽车制造,转战IT行业,也不见得能有福特汽车今日的神话。

说白了,特长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在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之后,还得将优势落到实处。如果在明确自身特长之后,没有加以运用,甚至任其荒废,将精力用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上,无疑是事倍功半的。

北大思考题:

一天,教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有对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哥哥的屁股上有黑痣,而弟弟没有。但即使这对双胞胎穿着相同的服饰,仍然有人能立刻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样的人究竟是谁呢?

其实,就是这对双胞胎本身。教授希望让大家明白,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所以别指望别人去发掘你,要懂得自己发掘自己。

发扬自己的长处,学会扬长避短

北大箴言:

写文章本来是为自己,但他同时要一个看的对手,这就不能完全与人无关系,写文章即是不甘寂寞,无论怎样写得难懂意识里也总期待有第二人读,不过对于他没有过大的要求,即不必要他来做喽啰而已。

--周作人

在生活中,遇到不满意的环境,我们都惯用一种"骑驴找马"的心态,很多人甚至会为了一份更满意,让自己更加心安理得的工作,或者高一点的待遇而疲于奔命。但是其中大部分人在事后都会发现自己的奔波是徒劳,傻乎乎地换了几家公司,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除了积累了不同行业、不同职业方向的不成功经验之外,当中竟无奠定成功的元素。因为,各种各样的工作经验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丰盛收获,练就出一个无可替代的自己,反而造成了自己广而不专、缺乏核心优势的劣势。

其实,之所以会这样,关键是在于"社会有分工,地位实大同",各种职业本身的优劣,反而在于我们个人对职业的思考。因为只要在选择改变之前,我们能修正自己的方向,寻找出提升自己的突破口,懂得扬长避短,那么,无论我们是偏安一隅,还是不断转换坏境,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处于有利位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但是一定要及早发现,并且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扬长避短,发扬优势。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属北大才子们,他们能够及时认清自己的特点,将优势发挥到极致,并巧妙地克服弱项。

张岱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于1952年到北大任教,成为哲学系教授。他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现代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出生在一个北京的仕宦家庭,父亲是清末进士,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曾经任众议院议员。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张岱年很小就开始承继家学。从几岁开始,父亲便教他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每当夜幕降临,一天结束之前,不要急着上床睡觉,试着独自在房间里思考或者沉思一两个小时,总结一下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思考自己曾经做过的和即将要做的事情,甚至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

同类推荐
  • 教育宗旨

    教育宗旨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谋人谋职谋事业

    谋人谋职谋事业

    一个有着敏锐眼光的人,一个凡事善于琢磨的人,一个行动果断的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定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成大事、创大业。《谋人谋职谋事业》从识人、用人、管人、谋人、谋职五个不同角度告诉读者如何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记事本成功法

    记事本成功法

    最简单的工具往往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像投资大亨沃伦·巴菲特、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经汴学家科特勒等大人物都有用记事本的习惯。你希望像他们一样成功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合理使用你的记事本吧!
  •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思维模式决定成败:影响一生的20种思维

    本书将人类的思维模式分为两大类:有利于成功的思维模式和倾向于失败的思维模式,透过对“成功模式”和“失败模式”的系统性对比,论述了成功与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如同绿灯行(油门)、红灯停(刹车)的交通指令(操控系统),指导着我们启动“生产成功的流水线”以创造成功,提醒着我们关闭“生产失败的流水线”以规避失败。
  •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口才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在这个提倡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时代,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你如何实现自己的使命呢?那么,怎样营选良好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得到身边人的敬爱和尊重呢?本书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法神的逍遥都市生活

    法神的逍遥都市生活

    宁川莫名其妙多了一位三千年法神的记忆........变聪明药剂,吃了更聪明,学渣从此变学神!体力不好?吃强身药剂,爽歪歪!一个瞬间移动,从此全球通!没事修修魔法,养几头魔兽,种种花草,日子悠然幸福。
  • 魔灵

    魔灵

    一代传奇特种兵,意外穿越到了修真世界,组建修真者大军,横扫无敌,炼制手枪法宝,无可抵挡。重组修真王朝,脚踏圣地,看他如何纵横修真世界!
  •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没有任何借口(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无论是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还是个人事业的成功,“没有任何借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从服从、执行、勤奋、责任、自动自发、方法、忠诚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没有任何借口”所包涵的职业信念,是职场人士最佳的精神读本。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清浊界

    清浊界

    逆天改命的欲望让天澜开始携上一位倾国倾城的侍女闯荡天下,天澜也。他是潜力无穷的风术士,且看天澜如何在纷乱的清浊界中掀起一番风云!,他是世人崇敬的阵法师。是难得一见的炼器师,天纵之姿,心静如水,是为数不多的炼丹师……他有着洞察天地万物的双眸,是绝世无双的琴师,死劫却注定天澜将于十七岁夭折
  • 美好田园:农女翻身致富

    美好田园:农女翻身致富

    夏语莫名穿越到了一个贫穷农村。醒来的第一时间,就是新郎踢了她乘坐的轿门。婆婆对她尖酸刻薄,小姑对她呼来喝去,丈夫不知道疼她护她,父亲是个作不了主的,母亲还是个后的,加上一堆亲戚邻里些的,又都是喜欢谈人事非的主。so,ladiesand乡亲们!看她一个现代丫头,如何摆脱这些困境,在这里和这些古人斗智斗勇,带动身边关心她的亲人们发家致富。“夏语,怎么不做早饭?难道要等我这个当婆婆的来做不成?”“娘,我不饿,谁饿谁做啊!”“你……好,你不饿,那我做了你别吃!去,把屋子打扫了。”“娘,我就喜欢住脏屋子,谁喜欢干净谁扫去。”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中国传统文化要略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儒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古典文学以及中外文化交流。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读故事 学管理

    读故事 学管理

    故事是历史的记录、艺术的结晶、思想的升华。有时,我们不得不惊奇:管理中许多艰深的题目竞然可以用一则简单而深刻的故事轻松表达。在学习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另人感悟的故事和真实精彩的案例总是更能给人更多的启发,它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比单纯的说教有效的多。本书从众多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和精彩案例中精心撷选了近500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阐述了现代公司的众多管理理论,并把管理寓意化,有效解决了管理学艰深枯燥、难以为大众接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