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800000008

第8章 萧伯纳(英)

作者简介

萧伯纳(1856-1950年),英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此外还有音乐、美术评论,文学、社会和政治论著等多种。

贝多芬百年祭

一百年前,一位虽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五十七岁倔强单身老人——贝多芬,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天空咆哮,然后去逝了,还是和他生前一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者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爵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的,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他有着一架不听话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大多数轧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那么调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汉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魂比巴哈的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自己很容易能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去控制,他这个狂呼大笑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就好像那是一种使音乐节奏变得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棒最棒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而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听众完全融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猛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使他们觉得自己真是傻。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他,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这种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种无顾忌的骄纵,这种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就是使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他不以任何人为师,同行里的先辈莫扎特从小就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莫扎特小时候曾因为彭巴杜夫人发脾气说:“这个女人是谁,也不来亲亲我,连皇后都亲亲我呢。”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在他已老得像一头苍熊时,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莫扎特天性文雅,与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拍,但也有灵魂的孤独。莫扎特和格鲁克之文雅就犹如路易十四宫廷之文雅,海顿之文雅就犹如与他同时最有教养的乡绅之文雅,和他们比起来,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称赞比他年轻的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贝多芬。莫扎特是更有远见的,他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说:“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但是即使莫扎特活得长些,这两个人恐也难以相处下去。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莫扎特在他的音乐中给贵族中的浪子唐璜加上了一圈迷人的圣光,然后像一个天生的戏剧家那样运用道德的灵活性又回过来给莎拉斯特罗加上了神人的光辉,给他口中的歌词谱上了前所未有的就是出自上帝口中都会显得相称的乐调。

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令人厌恶的玩世不恭。他仍然认为莫扎特是大师中的大师(这不是一顶空洞的高帽子,它的的确确就是说莫扎特是个为作曲家们欣赏的作曲家,而远远不是流行作曲家),可是他是穿紧腿裤的宫廷侍从;而贝多芬却是个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同样,海顿也是穿传统制服的侍从。在贝多芬和他们之间隔着一场法国大革命,划分开了18世纪和19世纪,但对贝多芬来说,莫扎特可不如海顿,因为他把道德当儿戏,用迷人的音乐把罪恶谱的像德行那样奇妙。如同每一个真正激进共和主义者都具有的,贝多芬身上的清教徒性格使他反对莫扎特,固然莫扎特曾向他启示了19世纪音乐的各种创新的可能,因此贝多芬上溯到汉德尔,一位和贝多芬同样倔强的老单身汉,把他作为英雄。汉德尔瞧不上莫扎特崇拜的英雄格鲁克,虽然汉德尔的《弥赛亚》里的田园乐是极为接近格鲁克在歌剧《奥菲阿》里向我们展示出天堂原野的各个场面。

因为有了无线电广播,成百万对音乐还接触不多的人在贝多芬百年祭的今年将第一次听到他的音乐。充满着照例不加选择地加在大音乐家身上的颂扬话的成百篇的纪念文章将使人们抱有通常少有的期望。像贝多芬同时的人一样,虽然他们可以懂得格鲁克、海顿和莫扎特,但从贝多芬那里得到的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是听不出是由管弦乐器发出来的杂乱音响。要解释这也不难,18世纪的音乐都是舞蹈音乐。舞蹈是由动起来令人愉快的步子组成的对称样式;舞蹈音乐是不跳舞也听起来令人愉快的由声音组成对称的样式。因此这些乐式虽然起初像是棋盘那样简单,但被展开了,复杂化了。最后变得类似波斯地毯;而设计像波斯地毯那种乐式的作曲家也就不再期望人们跟着这种音乐跳舞了。要有神巫打旋子的本领才能跟着莫扎特的交响乐跳舞。有一回我还真请了两位训练有素的青年舞蹈家跟着莫扎特的一阕前奏曲跳了一次,结果差点没把他们累垮。后来音乐上原来使用的有关舞蹈的名词也慢慢地不用了,人们不再使用包括萨拉班德舞、巴万宫廷舞、加伏特舞和快步舞等等在内的组曲形式,而把自己的音乐创作表现为奏鸣曲和交响乐。里面所包含的各部分也干脆叫做乐章,每一章都用意大利文记上速度,如快板、柔板、谐谑曲板、急板等等。但在任何时候,从巴哈的序曲到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音乐总呈现出一种对称的音响样式,给我们以一种舞蹈的乐趣来作为乐曲的形式和基础。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张波斯地毯或者听一曲巴哈的序曲,但乐趣只止于此;可是你听了《唐璜》前奏曲之后却不可能不产生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使你心理有准备去面对将淹没那种精致但又是魔鬼式的欢乐的一场可怖的末日悲剧。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时你会觉得那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一样,都是狂欢的音乐;它用响亮的鼓声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而从头到尾又交织着一开始就有的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乐调,因之更加沁人心脾。莫扎特的这一乐章自始至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但是贝多芬所做到了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他把音乐完全用做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特点)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赋予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竞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可怖的和弦。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做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做不可呢。

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得那样吸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征,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他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当贝里奥滋听到一位法国作曲家因为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听了很不舒服而说“我爱听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时,他非常生气。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了一步(爵士乐,附带说一句,就是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乐队),不但能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名篇鉴赏

本文是萧伯纳为纪念德国古典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而作的。

萧伯纳对贝多芬的创作做了细致的分析和中肯的评价。他把贝多芬的“反抗性”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贝多芬说过:“艺术家是一团火,他是不哭的。”使萧伯纳倾心相向的,正是他在同世界和命运抗衡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永不屈服的意志和火一样的性格。萧伯纳说:“从贝多芬那里得到的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是听不出是由管弦乐器发出来的杂乱音响。”也许这就是因为贝多芬的乐曲里充满冲突,搏斗和激情的缘故。

萧伯纳认为:贝多芬“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心的品质”,这“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贝多芬的作品确实充满了在善与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斗争中进发出的激情。它生机勃勃,催人奋进。所以萧伯纳说,“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人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萧伯纳把创作看做是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他身体力行,一反19世纪末英国流行的“世纪末”的颓废文学,在法国式喜剧、色情剧充斥英国舞台的情况下,他在自己的剧本中尖锐地提出迫切的社会问题,并注入政治内容,使人耳目一新。他对于艺术家的品评自然也以此为标准,他论及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反复论述的是它和18世纪“旧式跳舞乐队”的区别,指出这区别不只是艺术上的,更重要的是在思想、时代精神和信仰上。

置身时代的激流之中,傲视生活的强者,大无畏地面对黑暗,面对不幸、痛苦,困难、挫折,永不沮丧,永不屈服,永远战斗,把自己的“创作”奉献于人民。这就是萧伯纳希望我们从“反抗的化身”——贝多芬及其作品中学习到的东西。

同类推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
  •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事如昨:郑振铎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热门推荐
  • 夫君好坏

    夫君好坏

    另:以下为各色美男简单资料简介柳家大少:柳忆南:温文的外表,然内心却腹黑成性。所谓人不可貌相,大致就是说他了。“你干什么?”是夜,潜入她的房间,吹灯上床。“呵,我只是想试试,我对你有没有感觉而已。”某男温和回答。柳家二少:柳秦枫:绝美外加无可挑剔的外表,一双桃花凤眸,潋滟勾魂。邪魅如他,妖艳如他,乃是绝代祸水。“你干嘛?”“我是你的夫君,你说我干嘛?”轻轻吐出一口气,低声呢喃,“猎物,你今晚就别想逃了。”柳家三少:柳寻双:风流成性花公子,妓院乃是他的安乐窝,柳府乃是他的灾难窝,成天流连妓院,一月也不见他几次。可谓把‘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诠释的淋漓尽致。“你干什么?”“呵,没尝过嫂嫂的味道,所以今晚…”某男一脸欠扁的回答。柳家四少:柳幕白:绝美冰美男一个,柳家唯一一个对她不屑之人。不就是不小心撞了他一下吗?有必要这样吗?只见他皱着好看的眉头,冷冷的吐出一个字:“脏。”说完转身离去。柳家五少:柳傲波:绝美外表,眸中却邪气横生,此乃典型恶魔。“你干什么?”“呵,生宝宝啊!”某人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柳家六少:柳冰烨:风华绝代,光彩夺目的摄人心魂。“你干什么?”她发现这句话都快成为她的口头禅了。“呵,小丫头。如此良辰,如此美景,你说我干什么?”美色当前,绝美无双,她忍,她吃。狗血般的穿越,穿越后成为柳家二少奶奶,穿越后,发现身体全裸,下一秒,那邪魅男人一个挺身,冲进了她的体内。然而,这个男子据说是她的丈夫。丈夫就丈夫,看你长的这么祸国,俺就收了,免得以后祸国殃民。而第二日,她就发现全府看她的眼神有点怪异,不明所以的她,也就随了他们去了。第三日,她就被千夫所指成为‘贱人’,她不明白,继续忍。第N日,她被人指责红杏出墙,她忍无可忍,这么些美男便宜,她也不贪了,决定卷铺盖走人。顺便席走大量的金银钱财。出府生活逍遥似神仙,古有男子逛花丛,现有女子逛草丛。何谓万草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她总算了解到了。哇咔咔!!水有视频啦!!!华丽丽的登场,感谢月婷亲,帮水做的视频!!!地址是?pstyle=1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看看,嘿嘿!!!入坑的亲们请注意,本人疯狂开坑中,入坑要慎重啊!!!到时别怪某水没提醒啊!!!另:本文过程不定,结局看情况而定,而美男多少更是看情况而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转折点。苏德战场上规模空前的决定性会战。苏德战场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地震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布瓜博士、乐乐淘、小猴、苏拉来到了日本,遇到了把他们当绑匪的大少爷“横川一郎”,误会解开后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并决定一起去游历台湾,在那里他们又会遇到什么刺激的好玩的事情呢?打开本书与大家一起来游台湾吧!本书读者对象是针对5~16岁的儿童,在奇幻与冒险的故事中,激发他们探索与学习的兴趣。
  • 无人认领的巨款

    无人认领的巨款

    明明是自己的钱,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无人认领的巨款》的故事内容如下:李光的妈妈黄阿姨是捡破烂的。小鹰他们接手了这个“案件”,开始寻找失主。但失主李妍妍竟然在关键的时刻拒绝认领这笔巨款。为什么不敢认领,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无人认领的巨款》,这巨款的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情吗?,她在捡到的一双旧皮鞋里发现了七张存款单
  • 薄情系列:为夫不仁(大结局)

    薄情系列:为夫不仁(大结局)

    她对他的恨入骨髓……他不知道她的恨有多深?在他的眼中,逃跑是大罪,而带着他的球跑,就是罪无可恕。可那个女人却带着他的球,消失了整整的五年。不管用什么代价,他都要把她留在身边。用亲子相逼,强制把她留在自己的身边他送走他们的儿子,逼得她只能依靠着他。可她不断的反抗……他让她的世界里只剩下恨……***********************************************************************她的母亲间接因他而死,她的前男友被他结束了生命,她因儿子被他禁锢,她要让别的男人深深的报复她曾经深爱过的男人!五年之后。她的世界里除了恨就再也找不到其它!她恨透了他的薄情,她要让他结束在自己的手里。她隐忍,她委曲求全……只为能够要他的命!她与他的仇人一起报复……不惜任何为代价。当她终于报复他后,为什么她不快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域武神

    天域武神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武尊世界,位面交汇,万道争锋,群雄荟萃;一个从天域重生的人,墨风,命运转折于武神诀,闯向了下位界;千人瞻仰,万人臣服!高呼“风神墨少”美名!武动天域谁争锋,笑破苍穹我为神!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