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000000013

第13章 厚黑学智慧全面观(10)

于是谢安与王坦之命百官随行出迎,并叫大家尽量保持镇定,在精神上压倒对方。来到新亭,虽有些官吏战栗失色,但大体上还算过得去,令桓温的部将们不敢小瞧。

等到见桓温时,谢安从容稳重,不慌不忙,异常镇定。他目光一扫,发现屏风后人影晃动,便对桓温说:“不知将军壁后所藏何人,可否一见?”

桓温见谢安已有察觉,便下令撤去了埋伏好的甲士,二人遂又谈笑风声,一场事变被化解了。

后来桓温在一次出游之时偶感风寒,再加上年事已高,遂重病不起。但即使这样却仍派人请求谢、王二人筹备即位一事,虽然谢、王表面上没有拒绝。但暗中却故意拖延,单是一篇祭文就写了数月之久,可惜桓温却等不了那么久便一命呜呼了。

由于谢安等人的努力,从而有效地扼制了桓氏势力的野心,保全了晋朝的江山。

后来,前秦苻坚统一北方之后,见南方富饶,意欲侵略江南,统一中国。

为了保卫家园,公元377年,孝武帝颁诏征选文臣武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的兄弟之子谢玄文武双全,精通谋略,但许多人却不甚了解他。于是谢安不顾众人的议论,违众举亲,推荐谢玄。后来谢玄出任建武将军、广陵相等职,组织北府兵英勇抗敌,屡建功勋。于是有人称赞这叔侄二人说:安之明,乃能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

东晋王朝对于来势汹涌的秦军,甚是惧怕,任命谢玄为征讨大都督,指挥全局。谢玄向谢安请教破敌之策,谢安却笑而不答,带着众人去游山玩水,不仅如此,他还和谢玄等人下棋玩耍,可谢玄哪有玩的心思啊,一连数局皆负给谢安。第二天谢安终于成竹在胸,向将官们分别指派了任务,出去迎战,其实刚开始谢安破敌之术还不成熟,却显得胸有成竹的样子稳定军心。

众人根据谢玄的作战意图,首先偷袭洛涧,打掉秦军的先头部队。虽然苻坚求胜心切,却也只能退过淝水,东晋军队抓住有利战机,在谢玄的带领下迅速抢渡淝水,大破秦军,取得了淝水大捷。

谢玄派人将捷报送于谢安,而当时谢安正与客人下棋,他看了捷报后了无喜色,将捷报放于一旁。等到棋毕客去,他才返回内室。由于内心无比喜悦,进入内室时连屐齿都弄断了。

【点评】

谢安当年智勇双全与桓温周旋于官场之中,有力地制约了桓氏势力的扩展;后又“违众举亲”,重用侄儿谢玄,最终取得淝水之捷。可见谢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深得“厚黑”之精要。在获得捷报后,仍“了无喜色,棋如故”,可见其在厚黑上的修为已到达何种境地!

厚黑故事

以身作则,公正廉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历史上的无数厚黑名家无不懂得这样的道理。

身为统帅,便要以身作则,清廉为官,以“厚”树立榜样,以“黑”严格治军。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时常教育部将和自己的儿子要“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须认真学习增长阅历。为官为将都要廉洁奉公,体察下属的疾苦。他在病危之际曾写信给刘禅,请他不要赏赐自己的后代,以免他们乱了心神。诸葛亮一生清廉,生前只有成都的家中有微薄的田产及百余株果树。

北宋的范仲淹统兵之时,不仅为部属的具体困难而寝食不安,还将朝廷给自己的封赏全部分给了手下的官兵。曾有官吏为贿赂他送来美姬一名金钱无数,范仲淹没想到他能如此大胆,严辞拒绝了他,后来向皇上禀明了此事,那名官吏遭到了严惩。从此范仲淹的部下更加敬重于他,他也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美名。

拿破仑在指挥艾劳战役时遇上了强敌俄国军队,俄军人数众多且占据有利地形,易守难攻,战斗十分激烈。为了激励士气,拿破仑一直呆在艾劳战役战场的中心位置指挥战斗。俄军的炮弹不时在法军的阵地前后炸开,许多人都劝拿破仑退到安全的地方,可他却坚决在那里指挥战斗,直至法军取得艾劳战役的胜利。

韩国总统金泳三上台时为了重新振兴国家,扫除腐败的恶风,他率先净化自身,为众人树立廉洁的形象。他首先拿国家公职人员开刀,撤除了包括法务部长等三名部长的职务。这一举动大快人心,很快韩国政界的风气便好转了起来。

岳飞严于治军,身先士卒,与大家同甘共苦。他曾提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飞生活十分勤俭,每顿饭都只有一道菜,而且大多是豆腐这样简单的食物。

岳飞只有一位夫人,众人出于对他的尊敬,于是便出钱买了位美貌女子想给他作妾,可岳飞得知此事后便严辞拒绝了。

有的时候,军粮供应不上,士卒挨饿,岳飞也不进食,与兵士们同甘苦。当发现士卒生病后,他还亲自看望慰问,给药治疗。将士们因此对岳飞十分崇敬和感激,十分乐于听从他的指挥,以一敌十,奋勇争先。

巴顿将军是二战时期盟军的著名将领。他经常身先士卒,亲临前线,鼓舞士气。他经常冒着敌方呼啸的炮火,去阵地视察。一次司机带着他去视察,巴顿见两个士兵正在路旁修理出了故障的坦克,于是他和司机两个人下了车去帮助士兵修理坦克。一个小时之后,坦克修好了,他从坦克底下爬了出来,此时已是一身的油垢和尘土。

一次盟军攻占了一个城镇,可是城中还剩有大量的敌军狙击手和炸弹。手下将领很犹豫,迟迟没有进城。巴顿却不犹豫,同士兵乘坐装甲车第一批进了城。后面的部队见将军如此英勇无畏,也就纷纷随后进了城,消灭了剩余的敌人。

古今中外无数为人称颂的英雄人物都懂得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做好表率,这样才容易赢得手下人的爱戴与支持,领军打仗之时也就容易得多了!

培养厚黑:人们需要培养厚黑精神

【原文】宗吾曰:“牛山之木尝美矣,斧斤伐之,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其濯濯也。虽存乎人者,岂无厚与黑哉!其所以摧残其厚黑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则其厚黑不足以存。厚黑不足以存,则欲为英雄也难矣!人见其不能为英雄也,而以为未尝有厚黑焉,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厚黑日长;苟失其养,厚黑日消。”

【译文】

宗吾说:“牛山上的树木,本来是很茂盛美好的,(后来人们)用斧子砍伐它们,(但那些树)并非没有萌发新枝的能力;接着牛羊又跟来在上面放牧。因此牛山就像那样光秃秃的了。(同样的道理),既然存在着人类,难道会没有厚与黑吗?那些用来摧残厚黑的东西,也好像用来砍伐树木的斧子,天天砍伐摧残它,那么,厚黑就不能生存了。厚黑不能生存,那么人们想成为英雄就难了!人们没有见到能成为英雄的人,便认为不曾有过厚黑。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所以如果能够得到营养它的东西,厚黑便能一天天生长;如果失去营养它的东西,厚黑便会一天天消失殆尽。”

【解析】

当年李宗吾先生发表“厚黑学”,惊世骇俗,李先生嬉笑怒骂,毫不顾忌,结果得罪了那些以术道自命的人。“厚黑学”被认为是“鬼话”,还有人做出什么“薄白学”一类的研究与之针锋相对;李宗吾先生作为“厚黑学”的始作俑者,被“誉”为当时“思想界的彗星”,彗星者,扫把星也,是不祥的东西。人们深怕他的学说流毒社会。“厚黑学”与李先生的处境,是很不好的。“其所以摧残厚黑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在那时,厚黑学可说是不得其养。

但是李先生以为:“古今真理只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孟的仁义,老子的道德,释加牟尼和耶稣的慈悲博爱,以及宗吾的厚黑,都是一个真理,不过说法不同罢了。”这种气概实在令人佩服。

既然都是“一个真理”,各有千秋,那么为什么别的如孔孟之道、佛家之言可被接受,厚黑学却不得其养呢?原因很简单,“厚黑学”把一切都给戳穿了!什么圣贤,什么帝王,充其量不过“厚”“黑”二字罢了,这么说太过“离经叛道”了。人们一见“厚黑”二字,下意识中便断定是“歪门邪道”。

其实那些痛骂李先生及其“厚黑学”的人,暗地里未必不对“厚黑学”加以称许,或者他本来就是个“厚黑”之人,如今李先生一言点破,他便觉得被剥去了伪装,心中恼怒,当然要骂了。

不过李宗吾先生的真言,不是几句口诛笔伐可以消灭的,人们终归会发现它的价值。宗吾虽去,厚黑得传。如今,人们早除去胸中偏见,把“厚黑学”与新时代相结合并加以发展,给人们为人处世提供了一种高明的理论。

冯道见风使舵存乱世

唐朝灭亡后,紧接着是五代更替,十国林立,军阀混战,政权更迭十分频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纷乱之世。

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不论百姓,还是官宦,都深受战祸,朝不保夕,如履薄冰。“乱离人不如太平犬”,不过乱世中也有少数人,可以像“太平犬”一样活下去,甚至还活得很舒泰,活得很显赫。

比如天下大乱的五代,就有个大名鼎鼎的冯道。

冯道堪称五代离乱之世的“不倒翁”。他历任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还当过契丹国的太傅,共侍奉过九位皇帝。光丞相就当了20多年。

那九位皇帝,有昏庸的,有明正的,有本族的,也有外族的,但一律都很信任这位冯道。加以重用。

冯道自幼刻苦好学,颇有文才。他开始是幽州刺史刘守岁的参军。后来刘守岁败亡了,他辗转经人推荐,成了河东节度使李存勖的掌书记。李存勖就是后唐庄宗。存勖灭梁称帝后,冯道升为户部侍郎,任翰林学士。

后来一场内乱,唐庄宗被杀,大将李嗣源即位为明宗,任冯道为宰相。

唐明宗是个不错的皇帝,而冯道也是个称职的宰相。他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并且常常通过诵诗向君主进谏,他劝导唐明宗要居安思危,以仁义治国,重视农桑之本。

到了唐闵帝时,后唐又乱了。潞王李从珂率兵直攻京师,赶跑了闵帝。

冯道率领百官出城迎接潞王。潞王很高兴,夺得帝位后,继续用他为相。

石敬瑭推翻后唐建立后晋以后,冯道更获重用,于宰相之外,还加以司徒、太尉之职,并先后被封为鲁国公、燕国公,真是无比显赫,宠遇无双。

后晋被契丹灭亡,契丹是外族,冯道依然事之如故,在京师朝见契丹帝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当面责备他不能一心一意侍奉后晋。冯道大概也自知理亏,没说什么话为自己辩护。德光皇帝也不为难他,问了几个问题,见冯道的回答甚合己意,欢喜之余,就让冯道做了太傅。

这之后的八年间,冯道又相继为后汉、后周两朝三帝的大臣,官至太师兼中书令。

虽然在政治上摇摆不定、“见风使舵”,不过冯道为人还是比较不错的。他生活很俭朴,也乐于为善。他回乡居丧,赶上家乡闹灾荒,便当即倾尽家财,赈救乡民。有将领硬送给他美女,他也只让她们在另外的屋子居住,日后找个机会,又送还回去。

冯道对于自己能安然存于乱世。还混出个“九朝元老”是颇为自得的。他自号“长乐老”,还写下一首诗: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这首诗正反映了他处世为官的诀窍,是值得后世学习的经验之谈。

【点评】

冯道可以立身于“狼虎丛中”,当然是了不起的,他的功夫就在于“见风使舵”。“见风使舵”可能是个不太好听的词,却包含着一种厚黑的处世智慧,要把它运用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欧阳修认为冯道“不知廉耻”。当然主要是指他在政治上的不坚定。王朝易主,他也便随之易主,这在中国文化的传统里,是为人所不齿的。不过我们现代人却不必这么认为。那本来就是个乱世,替代来替代去,本来就是出了狼坑入虎穴,不分孰是孰非的,身处乱世,安身保命才是第一位的。命都保不住,还奢谈什么“廉耻”。况且,冯道并不是爱好名利、道德败坏之徒,他自己也说“方寸无诸恶”。

“见风使舵”在冯道手中是一种更高的灵活机动的处世之道,是后来那些骂他的人所难以领会的。你想,连那九个皇帝都不介意他的做法。我们又何必碍于偏见呢?

厚黑故事

犯而不较

我们与别人相处,难免会产生一些过节、冲突。厚黑学主张,如果别人触犯了自己,有时候不必过于计较。

古时许多大人物都以此来感化异己,使之为己所用,并可博得宽厚能容的美名,正可谓一举多得。

北宋的郭进担任山西巡检时,有一回,他手下的一个军校对他不满,就跑到京城去控告他。宋太祖赵匡胤见有人到京城“上访”,以为郭进出了什么大事,便亲自审问那个军校。

那个军校根本没料到“中央”会这么重视,还劳皇上亲自审问,一问二问便露馅了。既然是诬告,太祖便下令将此人押送回山西,交给郭进,任他处置。

当时,宋朝虽已建立,但统一战争尚未完成。北汉政权割据山西,时时进犯。

郭进便对那个军校说:“你能到京城告我的罪,足以证明你胆大包天!郭某一向欣赏有胆的勇士。所以我不杀你,免除你诬告我之罪过。但是,你必须将功补过。如今北汉余孽来犯我大宋,我命令你上前线!如果你能得胜,我一定向朝廷为你请功。如果你畏敌不前,那么我会老账新账一起算!”

那个军校听罢,知道自己捡回了一条命,喜出望外,连连允诺不辱将令。他带兵直奔前线,奋勇当先,杀得后汉军队大败。待他得胜而还,郭进当即兑现诺言,向朝廷推荐提拔了这个军校。

西汉张释之,官居廷尉,执法如山,公正无私,很有名声。老百姓称赞他:“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当时有个叫王生的隐士,精通道学。一次他应召入宫,演讲黄老之道。讲了一半。忽然对着张释之说:“我的袜子松动脱落了,你替我把袜带结好。”这可是在朝堂上,一朝文武俱列于侧,公然叫堂堂廷尉为一个年迈的老头儿系袜子,实在太过分了。

但张释之闻言马上跪下替王生系好袜子,让他继续讲学。

后来有人责备王生不该那样侮辱张释之。王生说:“张廷尉公正爱民,我怎么敢去侮辱他呢?我故意让他替我结袜带,是想借此提高他的声誉罢了。”众人听罢,都很佩服王生,当然更敬重张释之了。

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蔺相如廉颇“将相和”,张良下邳圮拾鞋得兵书,唐太宗虚怀谏纳魏征等等都是“犯而不较”的千古名例。当然,所谓“不较”,也要因人因事而异,一味宽容自然是行不通的。那些罪大恶极、伤民祸国之人之事,不但要计较,还要予以严惩。

陈轸辟谣

厚黑学主张当别人攻击和诬陷自己,一时得逞时,不要惊慌失措。本着自保的精神,冷静地面对,该解释的解释,该反驳的反驳。

战国时期,张仪和陈轸都来到秦国,得到秦惠王的重用。两人一起为秦国出谋划策。秦国国力得到提升,对外战争也不断胜利。两人都深受秦王信任。

可是日子稍久之后,张仪对陈轸就慢慢不能容忍了。

原来他发现,陈轸的才学谋略远在自己之上,在秦王面前,陈轸的意见似乎更加受到重视。长此以往,秦王必然会越来越喜欢、信任陈轸,自己则会受到冷落。

这么一想,张仪心中很不是滋味,十分嫉恨陈轸。

于是,他便找机会在秦惠王面前说陈轸的坏话,挑拨秦王和陈轸的关系。

那时,楚国比较强大,秦国为稳住这个大国,便与之交好,双方互有使臣来往。陈轸常作为秦国使者出使楚国。

同类推荐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热门推荐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
  • 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

    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

    言慧心洗澡的时候浴室的镜中发出一道刺眼的强光,言慧心就这样穿越了,而且压死了正在与皇上妖精打架的贵妃“你砸死了朕的贵妃,你就代替她吧。”辛睿看着从天而降的裸女微笑道。不是吧,言慧心是知道杀人要偿命,但是这种偿法也太离谱了吧,她可以不同意吗?“可以,你意图谋杀当今皇上,判死罪。”辛睿微笑道。这天下还有没有讲理的地方,穿越又不是她能控制的,压死人完全是意外,意外应该不会被判罪的吧,可是这个不讲理的色皇上,竟要给她安了个刺杀皇上的罪名。
  •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3)

    世界最具启迪性的名言格言(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 倾城狂妃太逆天

    倾城狂妃太逆天

    凌薇雪倩,东云国凌薇世家直系血脉,与上面六位哥哥同样鼎鼎有名,却是因为“废物七公子”这个响亮的称号。因为有着废物的著称,所以走到哪里都受到众人的唾弃,却偏偏让东云国有名的七殿下一眼就挑中,从此成为七王府最高地位的护卫。他用自己的实力在这片大陆上站稳脚步,从此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是到最后当所有人知道原来那个惊世天下的人是‘她’后全是唏嘘不已。东方倾城说:爱上一个人不需要多久,只要一眼便定终生。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随身空间农女也要修成仙

    实用版:空间好处多1功能:能身携带,里面有房,有田,有山,有水,有花,有果,空间在手,隐形地主婆等着你。2饮食:你还在担忧,如今杂乱不堪的食品卫生,害怕防腐剂添加剂吗?空间在手,食物含有灵气,延年益寿,滋养皮肤,水润动人。3储物:你还在扛着行李赶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吗,你落伍了。空间在手,重行李不用扛,随时随地任你装,轻松方便,旅行必备。4房子:你还在辛辛苦苦攒钱买房?空间物品随便出手一件,都够你用一辈子,还会担心没钱花?5重点:你还在担忧世界末日的烦恼,赶紧囤积物姿吧。末日那天,咱根本不害怕,带着家人,直接躲空间就成。修真好处多1容貌:修士吸收天地灵气,滋养身体,无论男女,皮肤绝对是吹弹可破。你还在化妆美容,早不流行了。你说还会老?照样不好看?定颜丹解决你的后顾之忧,根本不用愁。2饮食:饭呢想吃就吃,不想吃可不吃。金丹期,可不用食用五谷。你担心他们会饿死吗,想多了。他们照样活的好好的,这样的身材能不好吗?这样的女人,男人能不心动吗?还怕成为剩女吗?3出行:这年头谁还坐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飞剑多爽,驰骋天地,御风而行。咳咳,最主要不用付路费,省钱啊。好吧,去国外也没有问题,护照是什么东西,做修士的真不知道。4寿命:小菜鸟修士,上百年太容易。筑基期八百年小意思。金丹期两千岁别惊讶。元婴期一万岁别害怕。大成期十万岁是标杆。5出气:遇到恶霸,根本不是问题,咱轻轻一挥手,混蛋遍地不起。再喂颗忘尘丹,保准没有后顾之忧。5修行:超越人类极限,修炼有成,一朝飞升成功,与天地齐寿。你就是天,天就是你,你就是规则,规则由你来定。简单版:本文男主,清冷俊逸,腹黑闷骚,本文女主,倾国倾城,内心强大。前世今生,今朝重逢,再度携手,笑傲与天地之间。文艺版:农家女娃叶明明,从梦境中得到提示,得到先祖留下的随身空间--幻灵镜。从此改变平淡人生,走上不平凡的漫漫修真之路。叶明明结丹丹圆满的时候,她的识海中又闪现过这样的画面。画面一:那个总是让她摸不清头绪的,曾经在识海中出现过的女孩子,在一个满是繁花的谷中,躺在一株开满桃花的树下,还是那块岩石上面睡觉。她突然醒悟,那个女孩,会不会是前世的自己?前世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只有在结婴的时候,她才能完完整整地,想起属于自己的过往,想起自己的前世今生吧。
  • 突发事件防范与自救

    突发事件防范与自救

    本书以简单扼要的科学道理,实用的知识和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危情事件的预防与自救。本书有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当面临各种险情、险境时,能够运用知识、技巧,智慧沉着冷静地应急,机智安全地化解危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