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500000008

第8章 周易智慧,与时偕行的修身妙法 (2)

第一篇 第三章 周易智慧,与时偕行的修身妙法 (2)

林肯: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美国的肯塔基州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林肯的父亲曾经用积蓄购买了一块土地,但因富人陷害而被迫放弃所有权。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最终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动静相宜,以互补求得共生

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交融共生,方能刚柔并济,仁义相待。生活中的种种大致也逃脱不了这样的“二元”模式——有悲伤就有欢乐,有离别就有相聚,有缠绵悱恻就有冷眼相对。有九曲十八弯就有宽阔大直道。这种相持而不对立,包容而不胡绕的思想表现在《周易》里,就是 “共通共融”。牟宗三先生认为, “共通共融”的要点在于“通融”,而“共”字则是一个动词,说明凡事所成不在单一的刚健,持重或是强势上,而在于“辅万物之自然而有所为”。这里的“自然”指的就是动静相宜,以彼此互补的方式而达成圆满。

有一个探险家,只身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一群当地人作为向导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丛林深处前行。

当地人的身上虽然背负笨重的器材及行李,但仍健步如飞。而探险家却总是喊着需要休息,让所有人停下来等候他。

日子一天天在赶路中過去,探险家虽然体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早点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四天,探险家一早醒來,便立即催促那群土著打点行李,准备上路。不料領导土著的翻译人员却拒绝行动,令探险家为之恼怒不已。经过详细的沟通,探险家终于了解,这群土著自古以来便流传著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時,皆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险家对于这项习俗好奇不已,询问翻译的向导,为什么在他们的族群中,会留下这么耐人寻味的休息方式。向导很庄严地回答探险家的问题,道:“那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疲惫身体。”

探险家听了向导的解释,心中似有所悟,沉思片刻后,探险家面露微笑。此刻,他认识到这是他此次探险当中最好的一份收获。

人生如行船,遇平缓而疾进,遇险滩而缓动,无论是生命的过程还是工作的节奏,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才合乎规律,过动则犹如紧绷的琴弦,玉指一拨便戛然崩断;过静则有如死水一潭,停滞僵硬活力全无。故事中的探险家,为了一探古迹,实现自己的夙愿,马不停蹄的赶往印加古迹,正是这种“过动”的体现。但是途中因为体力不支,隔三差五的休息,在别人的等待中空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也是得不偿失。

孙子兵法里说: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讲求的也是一种动静互补的人生智慧,与《周易》所言的“太极生两仪”有相同的妙趣。一如当代大画家黄宾虹所说:“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纳之沉静。”

正因如此,所谓“以静制动”或“以动制动”不过是一时的应对之策,终究成就不了“生生不息”的生命进程。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不知浮云之快哉,忙着拨拉自己小算盘的人,又如何能体会畅快的现世趣味?

正因动静不能相互替代,互为补充才是最高境界,牟宗三将“互补”称之为体与气的相融并存。体是存在之本,气是一种心灵的开悟。

常言道: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动静互补不光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生命形态,犹如登高望远山,涉水知深浅,看到平时不易看清的事物的面目,悟到平常不易悟到的哲理。

一日,一位居士来到朋友家中做客,午饭后,朋友带这位居士去后院池塘观赏金鱼。

只见水中鱼儿或浅游于假山之间,或聚集于花草当中,模样怡人,令人心情舒畅。

朋友对居士说:“这些鱼性情温和,不急不躁,即使游动起来,也是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啊,安静而不张扬,在不温不火中享受生活,这也是我追求的人生。”

居士看了看朋友,笑道:“宁静致远,安详人生固然是好,但是这样的生活情趣是否有些单调呢?只求静,不求动,就好像一只在温水中畅游的青蛙,随着水温越来越高,它的生命也到了尽头。”

听罢居士的一席话,朋友凝神静思,若有所悟。

居士的话透出一个朴素的道理:对于生命来说,静是积蓄,动是发挥。更重要的,静还是一种过滤,它可以把你行动和思想中的杂质滤去,使你获得一种坦然明朗的心境,使你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地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人生犹如舞台,动好比在台前表演,静好比在台后准备,静动交错互为前提方可演好人生之戏,方可谋大事业成大气候。此方是动静相宜,互补共生的关键所在。

儒音凡录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出自《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指未出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孙子兵法》成书于专诸刺吴王之后至阖闾三年孙武见吴王之间,也即公元前515至前512年。全书分为十三篇,是孙武初次见面赠送给吴王的见面礼。现已被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

内在:宽广心胸容物纳人

说到内在,牟宗三先生用了《周易》里的一句话“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寂然不动,在牟宗三先生看来,就是人格力量的无限。牟先生说:“我们平常讲人格的力量,首先在于自我的修行,这个修行照着儒家来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他看来,儒家讲的“寂然不动”并非生硬的教化,而是一种自我修养的体现,继而发散于外人。

故此,所谓内在,更多的是心胸的宽广和容纳,去伪存真,去虚求实,自省、自警、自励,养浩然正气而“达至诸人”。倘若目光短视,心胸狭窄,又何来“大德不逾闲”、“以直报怨”抑或“三思而后行”?不说完善众人,即便是自己,也必将是碌碌无为,遭人唾弃,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的便是这个缘由。

古代有个叫张崇的人,年轻的时候在山坡上放牛,没多久张崇便不知不觉的打起盹来。这时,他被一声牛叫惊醒,他看到自己的邻居蹑手蹑脚地抓起缰绳,把自己家的牛牵走了。

张崇并没有马上喊叫起来,他很了解这个邻居的情况,由于家里贫困,邻居家已经很久没吃上肉了。张崇从地上起来,不动声色的跟在邻居的后面。

到了邻居家后,张崇看到邻居正在磨刀,看样子是要宰牛。此时,邻居发现张崇立在一旁,顿时满脸羞愧,拿刀的手不知往哪里放。张崇并没有责怪邻居,而是对他说了一个故事。

原来,张崇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次,他跑到一户人家的地里,偷了一个西瓜,主人发现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从地里又拿来节西瓜给张崇吃,临走还让他捎上几个。

过了十几年,张崇在京城当了官,经常对手下人讲起这两个故事,说:“我用我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对方,这要比责骂杀头有用的多,如果天下人都这么做,那么我们就能看到太平之世了。”

张崇通过自我品质的完善,继而影响了更多人“修养内在”,心思旷达而不计较,知错改之而不掩饰,与人交往信义为重,牟宗三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大智。大智不是用来统驭人的,而是引导人去做“仁”的事情,这个“仁”就是《周易》说的“通天下”。

通天下的要点关键在于“通自我”,即儒家所言:为人于忠,交友为信,学而习之。这依然需要宽广容纳的心胸和远大执著的目光,否则又哪来“一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勉励?又何来“不如回”的清醒认识?

朝廷里有位高官这日在家中宴请宾朋,酒过三巡之后,高官向一旁的悬云观道士请教道:

“怎样才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

“从最根本做起。”

“愿闻其详。”

“在你对别人求全责备的时候,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在指出别人不对的时候,看看自己是不是做正确了。所谓‘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便是此理。”

道士之言说出了最简单也最明了的为人之道,不在于对别人如何,而是在于自己能否如何。内在的品质一如清水,在洗涤自己身心的同时,也势必会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清新夺目。

道家说,要想提起,必先放下,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儒家的中心思想则在于立人达人,要想达人,先要立人。立人对自身而言,就是去雕饰存天然,保一份纯真去一种邪思,唯有如此 人生才能在风雨吹袭中立住其清晰的倒影,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和生命的引导者。

儒音凡录

大德不逾闲:出自《论语·子张》一篇。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其意为:在原则性问题上要立场鲜明,但在小节上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道士:道士之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的方术之士。道教创立之后,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隋唐前后道士,习惯上男称道士、黄冠;女称女冠、女真。较晚至今,则分别称男、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对在家修持的人,称为“火居道士”,以区别出家道士。

同类推荐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不生气: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本书从佛的众多角度来诠释佛的真意,将佛的精神、佛的智慧、佛的精髓融入生活、工作当中。仔细阅读本书,会使你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让你的心更加善良、慈悲,胸怀更宽广。
热门推荐
  • 绝色倾城之女相为后

    绝色倾城之女相为后

    本文女扮男装,女强男强,强强联合,爽文无虐,宠溺无边。*金夏国自立国以来便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凤家有女,必为后。可如果这凤家生不出女儿呢?凤倾,二十一世纪叱咤风云,江湖上人称毒仙子,医毒双修无人能及,却不想遭仇家陷害,一朝穿越成金夏国镇国大将军第三子、声名狼藉的草包三少凤倾。无语地看着平坦如飞机场一般的胸口,某女仰天长啸:“老子是女人啊!”*她是京城声名狼藉的少爷,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他是皇宫娇娇弱弱的绝美皇子,自幼多疾,身娇体弱,宫闱深深饱受欺凌。当痞子遇上王子,是同情?是怜悯?亦或者……她是魔一样的罗刹宫宫主,腹黑冷酷,嗜血无情,江湖上人人闻风丧胆;他是仙一般的流仙阁阁主,仙姿飘渺,姿容无双,引无数美女投怀送抱。当恶魔遇见天使,她不屑?她垂涎?她只想…把他从天上狠狠地拽下来!*传言说:“罗刹宫宫主三头六臂,奇丑无比,嗜血如魔。”某宫主:“老子明明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温柔似水!”传言说:“流仙阁阁主仙姿飘渺,姿容无双,才倾天下。”某宫主:“啊呸!那货明明就是一小白脸!除了脸白,心肝脾肺无处不黑!简直就是坏透了!”某个坏透了的小白脸:“…”传言说:“…”某宫主:“传言果然都是坑爹的!”某阁主无语望天:“这货更坑爹…”*某年某月某日:“朕想娶凤家的女儿,凤爱卿怎么看?”“回皇上,臣不是元芳,不怎么看。”“嗯,元芳是谁?”空气中危险浮动。“啊!臣的意思是说,凤家没有女儿可娶!”危险更甚:“元芳是谁?”汗滴滴:“呃,臣的大哥二哥皆新婚不久,相信定能为皇上生出女儿来的!”“元芳是谁?”咬牙,豁出去了!“大不了臣这就回家成婚纳妾,十六年后恭候皇上前来迎娶臣的女儿!”“和谁成婚?元芳?朕立即杀了他!”“…”*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真大灰狼和伪小白兔相亲相爱的故事,这也是真恶魔和伪天使斗智斗勇的“心酸血泪史”。当有一天,小白兔变身大灰狼,天使变恶魔,谁能告诉她,她该咋办?夜黑风高,某女仰天长啸:“天将亡我!”当此时,一道惊雷划破长空。“艾玛,还是赶紧溜了吧吧吧…”*乱朝堂,定江山,游天下,且看奸佞权相和腹黑帝王笑傲苍穹,玩转天下!
  • 重生之歌坛传奇

    重生之歌坛传奇

    一场车祸,让他拥有了另外一个世界自己的记忆,脑海中多了无数经典的歌曲。“他因‘新锐女生’而崛起,但‘新锐女生’却因他而传世,他是唯一一个因为女生选秀节目而成名的男生!”“这是一个奇迹,从来没有人能做到他这种地步!”“他就是传奇,流行乐坛因为有他而无限精彩!”“自从他声名鹊起后,不仅国内的金曲奖没了悬念,就连欧美的格莱美也没了悬念!”“他是歌手的金手指,可以让任何人成为歌王或者歌后!”“其实,我只是音乐的一个传播者。”面对荣誉,叶落如是说。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重生之帝师难驯

    重生之帝师难驯

    商女重生归来,身怀驭兽之术,纯良只是表象,杀伐狡诈才是真面目!当心机女遇上风华绝代的美人帝师,腹黑对上腹黑,成功让两个不要脸的勾搭到了一起……
  • 坏人!哪里逃

    坏人!哪里逃

    大神不是无敌的,禽兽却可以是无耻的。在无耻的禽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只可惜,在遭遇众多狗血故事之后,苏暮姑娘才终于了解:这货哪里是好若的,分明是粘手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2009年3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
  • 混血豺王

    混血豺王

    作品以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表现了混血豺王白眉儿屈辱、苦难、奋斗的一生。它为种群的发展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照顾孤老病残和种群的传统观念决裂;为挽救种群不被消灭和围追堵截的猎人浴血奋战。白眉儿是豺,是动物性的豺,然而它又是一只有思想、有灵魂的豺。它的屈辱,它的豁达,它的奋争,它为救旧时的主人,它为豺群的生存所表现的感情波澜,它那大而无畏的精神,无不震撼着读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