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400000011

第11章 中篇 人之为人在于"仁" (2)

第一章 人之为人在于"仁" (2)

梁漱溟先生说:凡人没有不仁,即是加入后天也没有法子使他(它)绝灭。仁可以说是和人与生俱来的,那些后天的东西只是将它掩盖住没有机会让它展现。只要活着,仁必然存于人之心中。那些做坏事的人并不是没有仁,而是把那种倾向压抑在心中不愿碰触而已,宁愿让自己麻木,因为稍有碰触就会内疚——“仁心”实在太柔嫩了,阳光雨露皆能触动,初看来是易悲易喜,慢慢积淀才能成就温厚的仁者——而麻木的人总是自欺欺人,选择回避。至于狼孩之类远离了人类社会的人虽然看似近于禽兽,那只是不曾有人将“仁心”唤醒而已。若将狼孩带回社会,假以时日,定然也能看到仁的影像在他的身上显现。

但是,仁的存在只是说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一个仁者而已,是一种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的倾向。如同一粒种子埋于心之厚土,一直想要破土而出,然后经受风霜雨雪的考验,享受阳光雨露的滋养。但也有可能心中的污垢太重,压得它始终无法萌芽,或者虽然长出了小小的枝叶,很快被外面的诱惑或打击摧残得枝离叶散。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心中所向也许可以帮它一把,而很多人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心中有这样一粒种子。当然无论怎样摧残,它依然有着生长的愿望,只是不知何时实现。只是站在生命当中的我们偶尔会感到“所有的风都向你吹”的迷茫,那颗原本有着自己目的的柔嫩的心不知会被风吹向何方。

顺着本有的善的倾向去生活,这才是合乎生命之理。生命合乎生命自己顶合适的理,是在生命顶不受妨害的时候,故能合乎生命之理,而直觉始能尽其用。不受妨害并不是说一帆风顺地走完一生,而指的是一种心境,喜怒哀乐均是过客,当喜则喜,当哭则哭,然后归于平静,这就是与心相契合的顶适合的生活,颜回所达到的就是这种境界。

每个人都能触摸到阳光,却难以接近那散发着光和热的太阳。梁漱溟先生说:顶合适的生活不远,可以作到的,就像孔子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现实地说,可以做到只是一个可能性而已,要真的实现却又难得很,因为顶合适就是要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梁先生解释说:稍微偏出了一丝一毫都算离了轨则,离了中,离开了合乎生命之理,此即所谓违仁也。可见得仁易,臻完美难也。

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违仁是对仁这个标的有所偏离,还谈不上不仁,当然不仁就必定是违仁了。君子既然不可去仁,则须经常保持仁心,虽在一食之间,亦不能去仁。就算在仓促之间,其心亦必在仁。颠沛必于是,在遭遇危险,甚至面临死亡之际,其心亦必在仁。此为君子须臾不可离仁之义。要求这般高,孔子独对颜回如此肯定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在评价其他弟子“仁”的时候他便只说“不知”了。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这里的“不知”可以有两种理解:孔子不知道他这三个弟子仁不仁,或者他们并不懂得仁。前一种理解也可以当作是后者的委婉说法。尽管如此,孔子的态度是明确的。子路如在千乘之国——在春秋战国时候,是一个大国——“可使治其赋也”,可以让他当统帅。随时大将之才,但这是他的才能,看不出仁;他说子路是大将之才,前后方都可由他统领。这是他的才能,但与仁无关,求和赤也各有才具,但皆与仁无关。求和赤也都可以成为朝廷的栋梁。但是依然不能看不出他们的仁。

不光对弟子的要求高,孔子也善于自省,他说自己: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其意思就是到了垂暮耄耋之时才能完全听从自己心中“仁”的指示,不必理会心中的杂音。这也算是达到庄子笔下神人的境界了,可以来去无待。

孔子尚且如此,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要修成成果岂非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上穷碧落下黄泉?仁既近在咫尺,又似远在天涯。好在无论走向哪里都可以摸摸胸口,确信它会一路相随,并给自己一些信心:我欲仁斯仁至矣!正如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弦外听儒音

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指胸怀宽广;“毅”指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

懂盈缩之道方得永年

“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长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一方面气息是有条理很平稳很随顺,另一面则杂乱无章。”

中国古代很多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朴素唯物主义者,除了用阴阳之道来形容世界之变,也喜欢用金木水火土来指代世界的本源,还特别钟情于用水来指代柔、指代生命。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孟子言,人之向善,如水之就下。两派学说,在此异源合流。这种向善,正是仁之所在。

梁漱溟先生说:“仁是真正生命,是活气。” 生命从产生、萌芽、生长、开花、结果,最后归于无,其中无时无刻不是在变化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正是一溪流动的水,只有流动起来才能显示出生机。生命的维持并不是简单的生存,虽然不能肯定动植物在这一过程是否也有生离死别的思考与较量,但无疑人是有的。当人的心灵动起来时,才能用生命这个词来指代。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当一个人万念俱灰的时候,还有多少的能量能从他身上显现出来呢?一个人若是行尸走肉,其生存的价值又何在?心如止水或死水,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止水依然是流动的,只是波澜不惊地去迎接新的事物,死水却真的没了除垢纳新的能力。而心中有仁的人生命就如同有了一股喷泉,帮他洗涤走过的每段经历。

看那参天大树,尽可以高耸入云、开枝散叶,而他的生命却系于一根。虽然深埋于地下,却足以供养那舒展于碧空之中的万千枝叶。有了根,无论是阴霾笼罩、雾霭沉沉,或是狂风大作、暴雨如倾,亦或是骄阳高照、焦土欲裂,树都能把它化为一种历练,一种释放自己生命活力的机遇。这种不是墙头草般无原则的妥协,而是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俯仰万物的姿态。对于人来说,仁就是那份水,通过心之根为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仁不仁之不同,乃是活气的不同。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畅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总之,仁的气息是一种朝气,是新鲜的,而反面则是暮气颓唐,是腐旧的。”

仁就是心境很安畅很柔和很温和的样子;不仁就是不安长很冷硬很干燥的样子。一方面气息是有条理很平稳很随顺,另一面则杂乱无章。人生历程上遭遇的每件事,都是在把我们的生命往不同的方向拉去,当人们急躁不安、手足无措的时候就是“不安畅”的时候。如果能够以柔化之,像水一样阻则避、遇坑则填,哪里还会过不去呢?当然,这里的避并不是逃避,而是采取迂回战术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人很习惯于在生活中去总结经验教训,这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容易落入麻木守旧的圈子,毕竟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走过了这段路,就应该把下一次当做新的挑战,做好准备。

在中国历史上能与岳飞的岳家军相媲美的唯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创的戚家军。而戚继光之所以能在军事上屡战屡胜,与他在蓟门当小官的时候对《孙子兵法》的钻研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有着一种十分奇特的看书方法——一边看一边批,比如孙子曾经曰过:敌人气焰嚣张,就不要去打(勿击堂堂之阵),戚将军却这样曰:越是气焰嚣张,越是要打!(当以数万之众,堂堂正正,彼来我往,短兵相接)。 孙子还曾经曰过:诈败的敌人,你不要追(佯北勿从),戚将军曰:保持队形,注意警戒,放心去追(收军整队,留人搜瞭,擂鼓追逐)。

倭寇的活动范围多在浙闽沿海一带,惯用重箭、长枪和倭刀作战。浙闽沿海多山陵沼泽,道路崎呕,大部队兵力不易展开,而倭寇又善于设伏,好短兵相接。戚继光针对这一特点,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鸳鸯阵”。这种以十二人为一作战基本单位的阵形,长短兵器互助结合,可随地形和战斗需要而不断变化。当变成两小阵时称、“两才阵”,左右盾牌手分别随左右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护卫其进攻;当变成三小阵时称“三才阵”,此时,狼筅手、长枪手和短兵手居中。盾牌手在左右两侧护卫。这种变化了的阵法又称“变鸳鸯阵”。此阵运用灵活机动,正好抑制住了倭寇优势的发挥。戚继光率领“戚家军”,经过“鸳鸯阵”法的演练后,在与倭寇的作战中,每战皆捷。鸳鸯阵可说是来源于《孙子兵法》,而两才阵和三才阵却是戚继光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所做的创新。.

“仁”如水般是具有弹性的,懂得盈缩之道。老子说,刚易毁,柔易保,故柔以制刚。曹操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都是这个道理。人在前进的路程中扑面而来的飞沙走石千变万化,百炼钢却难抵绕指柔。正因为心是柔软的,如同打太极一般可以以守为攻,化实为虚,在外面的东西落下的时候总会缓冲的余地,人才能够做到穷则变、便则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生命如水入海,去而不返。但一路的跌跌撞撞都能走到最后,享受了江河海湖池溪之随物赋形,生命不也是精彩得很吗?

弦外听儒音

《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明朝那些事儿》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魂译天道

    魂译天道

    主角念尘是兰斯大陆上毫无斗气和魔法的废材少年,饱受贵族少年科维拉欺负,这天科维拉又开始欺负念尘,被念尘青梅竹马的诗雅儿警告,科维拉对诗雅儿这个帝奇特学院特等生忍无可忍,和手下人一起围攻诗雅儿,诗雅儿展示出白色圣光,准备迎战,被爷爷威尔.霍戈及时制止,诗雅儿不服,霍戈答应买根法杖给她,科维拉不敢得罪这个连父亲都畏惧的人,只好作罢。霍戈三人去镇上买法杖,镇上极为繁花,全因圣龙森林的缘故,因其飞出的圣兽双翼飞龙曾帮助飞龙骑士蒙休斯战胜兰斯大陆各方强者。霍戈带着念尘和诗雅儿拐进住在偏僻巷中的老朋友穆拉家,穆拉答应替诗雅儿打造法杖,并送给她空间戒指,念尘心痒,问自己是否也有礼物,炼金师告诉他要收他为徒。
  •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农村美好家园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妾上无妻

    妾上无妻

    她是翼王府嫡郡主,却遭心仪之人背叛,害得翼王府除她之外满门抄斩。从此她性情大变,和亲远嫁,却在中道被劫,从而命运再度转折。他是龙乾太子,与她青梅竹马,却在共许终身时背叛她,待幡然悔悟,佳人已远。他是邻国的年轻王爷,闲散不得宠,表面性情温和胆小,实则却是腹黑无情。自救她后,他无趣的生活开始变化,本是将她当猫养,不料她骨子里是头狼。试看聪明强势的女主如何在一群腹黑男子中纠缠,试看在情与冷的交织中,女主如何一步步的登高至顶,傲然天下。
  •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萌妻在逃:误惹BOSS大人

    谁说BOSS就该英姿飒爽冷酷无情?他就是这么死皮赖脸,不服你咬他呀!谁说爱一个人就该忽冷忽热?他偏偏要时刻粘着她!只是,老婆不耐烦了,一巴掌将他拍飞“你丫的给老娘滚远点!”某只狐狸卖萌打滚,厚颜无耻“好啊好啊,咱们回房间滚到地老天荒吧?”
  • 凤鸾嫡妃

    凤鸾嫡妃

    被奸人所害,徒步他乡,辗转反侧,再度归来,天下,唯我独尊……
  • 放养彪悍妻

    放养彪悍妻

    冯熙女在地下皇陵一住千年,三千青丝早已经白成了雪,而容颜却依旧停留在双十年华。千年前,冯熙女被迫陪葬,千年后,因为地震,来到了现代,白发飘飘,红衣妖绕,轻功绝顶。偶遇黑道公子袁鸿,因为他长得像千年前灌冯熙女毒药的将军,于是,冯熙女眼里满是恨意,杀气冲天,用尽全身的功力,重伤袁鸿。袁家老太爷发出了悬赏令,最终冯熙女被迫就擒,被送去了特种部队,教官宋子轩被折磨得死去又活来。从特种部队出来后,冯熙女被迫保护袁鸿…一,此文重口味。二,此文无阴谋无误会无小三,三无产品,走轻松欢快型路线。*—*—*冯熙女饿了,抬头看天,正好部队的信鸽飞过,于是弯腰,就地取材,弹指而出。宋子轩倒吸了一口凉气,闯大祸了!这信鸽享有部队正式编制的待遇,有专业的战士训练,是我国惟一的一支神秘的军鸽部队。冯熙女打下的这只00001号是最好的信鸽,宋子轩感觉到了阵阵血雨腥风…冯熙女却是眉开眼笑,捡起信鸽,就地取石打火,烤鸽子吃…把00001号啃得连渣都不剩,冯熙女却还未饱,于是,又抬头看天。宋子轩当机立断,拉着冯熙女狂奔去了食堂,从此,军营新一代“饭桶”产生!*—*—*带着冯熙女去练习投手榴弹,,结果,祸起萧墙。手榴弹一爆炸,响起警笛声无数。宋子轩欲哭无泪:“冯熙女,你女金刚啊!!!既然能扔到山顶上,这可是山脚!!!”灰溜溜的回去写报告,两份,一份信鸽0001号被害的报告,一份误炸放哨亭的报告,宋子轩抓破了头,也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干脆笔一扔:“冯熙女,你写我签字。”冯熙女好奇的抓过笔,写写画画,这笔好神奇。宋子轩凑过头来,有气无力的问:“冯熙女,这鬼画符是什么意思?我确定,我不认识的字,上级也不会认识。”结果发现,冯熙女是一文盲…*—*—*冯熙女只懂肚兜,不认内衣,于是,把人事部发的表格内衣型号选项,从小到大都打上勾。去人事部领内衣时,大家都一脸古怪的看着她,那目光,让她好发寒。拿了内衣,夺路而逃,听到人事部传来哄然大笑:“偶滴个神,第一次知道胸部大小可以随心所欲,从32A的小巧玲珑到40D的无法掌握,都行!太强悍了。”“现在的小三职业也不好做啊,要舍得在身上大刀阔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师傅带我去捉鬼

    师傅带我去捉鬼

    滴血的陶瓷娃娃忽然复活,乱葬岗突然出现的房子,鬼岭里的那个神秘老人,一切看似简单的冤魂作案,而背后却又隐藏了那么多令人心酸又惊悚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