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状况的“晴雨表”:GDP
小镇上,一个荒淫的富人死了,全镇的人都为他哀悼。当他的棺材被放进坟墓时,四处都是哭泣、哀叹声,就连教士和圣人死去时,人们都没有如此悲哀。第二天,镇上的另一个富人也死了。与前一个富人相反,他节俭禁欲,只吃干面包和萝卜。他一生对宗教都很虔诚,整天在豪华的研究室内学习法典。当他死后,除了他的家人外,没有人为他哀悼,葬礼冷冷清清。
一个陌生人对此迷惑不解,就问道:“请向我解释一下这个镇上的人为什么尊敬一个荒淫的人,而忽略一个圣人。”
镇上的居民回答说:“昨天下葬的那个富人,虽然他是个色鬼和酒鬼,却是镇上最大的施舍者。他荒淫奢侈,整天挥霍自己的金钱,但是镇上的每一个人都从他那儿获益。他向一个人买酒,向另一个人买鸡,向第三个人买奶酪,小镇的GDP因为他不断增长。可死去的另一个富人又做了什么呢?他成天吃干面包和萝卜,没人能从他身上赚到一文钱。当然没有人会想念他的。”
请思考,GDP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说白了,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创造的新的物质财富。GDP被誉为“经济的世界语”,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最直观的晴雨表。
在我们已经知道的所有的经济指标中,GDP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美国商业部长威廉·戴利说过:“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账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而保罗·萨缪尔森更是总结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在他看来,与太空中的卫星能够描述整个大陆的天气情况非常相似,GDP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总统、国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没有像GDP一样的灯塔般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最近20多年,我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关注GDP,追逐GDP。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如翻两番,达小康等)都与GDP挂上了钩,国家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相应采取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都和对GDP的判断有关。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一指标,GDP名副其实。
那么,GDP究竟该如何统计呢?
经济学家确定GDP最普遍的方法是,核算给定年度一国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那么实际中的GDP如何统计呢?让我们从下面这个家具的例子开始:
某林场每年采伐大量树木,并将木材以1000元每米的价格卖给家具公司;接下来,家具公司将木材截取,打磨抛光后制成家具,然后以2500元的价格卖给家具零售商。最后,家具零售商再赚500元,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那么我们来算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共创造了多少GDP呢?
你可能会将每一项交易的价格累积起来:1000+2500+3000=6500元。但是,这样的结果夸大了实际的产出,因为它将木材的价值计算了三次,而将木工工作的价值计算了两次。
避免重复计算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只关注每个生产阶段的附加值:
由于林场将自己砍伐的木材以1000元的价格售出,并未购入任何原材料,所以它为整个经济增加了1000元的价值。
既然家具公司支付了1000元的原材料投入,并最终产出了2500元的家具,因此家具公司增加了1500元的价值。
最后销售公司花费了2500元购买家具,又以3000元出售从而增加了500元的价值,因此最终价值500元的产出被创造出来。
因此,根据每个部分新增价值就是:3000[1000+(2500-1000)+(3000-2500)]元。
但是这个计算还是太繁琐,如果这个流通过程更复杂该怎么算呢?于是聪明的经济学家想到了一个更为简便的办法,只关注最终的销售额。既然消费者为最终产品的桌椅而支付了3000元,那么价值3000元的总产出被创造出来。这种方法被称作支出法。今天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了很多统计GDP的方法,但是上面这种支出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GDP是算不“精确”的。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和总量,而现实中国民经济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总是有一些新兴行业和新兴企业,由于产生时间短,统计不规范,很难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中,如当前的技术咨询业、商务服务业、娱乐业等经济活动很难准确纳入GDP核算中,所以任何一个时点上的GDP只能是相对准确数据。由于新兴行业、企业的不断规范,核算条件的不断完善,GDP历史数据会经常作出一些必要的调整,这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特殊现象。
GDP也不是万能的,GDP不衡量社会成本(即本来应该由企业承担却让外部承担的成本),不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人们采伐森林、把污染排放到空气和水中,这些活动实际上减少了社会总资源和净财富,但在现实核算中却可以增加GDP。
有些GDP实际上是无用的。这个意思很简单,搞建设的和搞破坏的在计算GDP时不会正负抵消,反而会负负得正。听起来像是奇谈怪论,但事实就是如此。比如某地投资1亿元建了一座商业大厦,此项建设产生GDP3000万元,但不久后由于道路工程需要,这座商业大厦必须炸毁异地重建。于是GDP随之而来:爆破费用200万元,爆破前必要的拆卸费用200万元,再花1亿元重建商业大厦又产生GDP3000万元……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产生的GDP是无用的——国家财富毫无增长。
GDP有时甚至是有害的。比如两辆车在路上行驶,如果一切正常,是不会产生GDP的。但如果发生车祸,好,GDP随之而来:伤者的医疗费用、亡者的丧葬费用,汽车的维修费用,保险公司的赔付等。但这样产生的GDP对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贡献了吗?我们只看到单位或个人蒙受的巨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损失。
总之,GDP是很重要的,但盲目崇拜GDP是不对的。错不在GDP本身,而是人们对GDP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为求GDP的增长不择手段,必将陷入“增长的异化”——没有发展的增长,虚假无效的增长,短期行为的增长,不能持续的增长,结构失衡的增长,配置失灵的增长,危害社会的增长。
GNP体现国家的经济水平
某地有这样一个家庭,夫妻二人各有各的事业:妻子在家里经营养牛场,1年的产值是10000元,丈夫在外地做建材生意,1年的产值是20000元。此外,他们还有一个商铺出租给一个公司做中介公司,该公司1年的产值是100000元。我们知道,GDP和GNP的关系是:GDP=GNP+(外资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家庭的“家民生产总值”(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就应该是30000元;这个家庭的“家内生产总值”(GDP)就是妻子和那个公司的生产总值,即GDP=30000+100000-20000=110000元。
请思考一下,GNP与GDP有何区别、联系?究竟哪一个能更真实地反映国民生活水平呢?
相比GDP,大家对GNP都感到很陌生,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知GNP为何物,但事实上GDP(国内生产总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之前我国一直使用的就是GNP(国民生产总值)。
前面已经说过GDP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般是1年内)一国国境之内所有最终产品价值和所有劳务价值的总和。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不管是国内企业的价值还是国外企业的价值,只要在该国国境内发生就都应该统计在内。由于GDP的这一定义,很多人都相信它具有统计学上的偏颇性,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日甚的今天,这种天然的偏颇性就显得更加严重。因此,很多国家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富裕程度,都采用了“国民总收入”,即GNP指标。GNP国际上称“国民总收入”,在中国叫做“国民生产总值”,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
从根本上而言,GDP、GNP两者并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对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出水平的衡量。但从GDP和GNP的含义仍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是根据属地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后者则是根据属人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这一点从我们前面的小故事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
在一般情况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入大于流出的发展阶段时,它的GDP会大于GNP;反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阶段时,GDP则会小于GNP。就当前世界的主要资本流动方向来看,欧美日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出国,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入国。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用GD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会大于用GN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和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相等,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等于它的GNP。如果这两个值相差不大,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也就约等于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大于它的GNP。如果一个国家,外资在这个国家内的生产总值远远小于它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个国家的GDP就远远小于它的GNP。
那么,GDP和GNP,究竟哪个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呢?一部分人认为是GNP。因为GNP是本国国民生产的总产值,而外资在该国的产值再大,也不是该国的。
但现在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GNP反映的是一国常住者留在本国的总收入,它与国籍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中国人的总收入。GNP强调常住者,这个常住者与国籍无关。如果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生产,只要它赚取的利润没有汇回去,也没有进行再投资,这部分收入仍计入我国的GNP,只有当它把利润汇回国,或者在本国进行再投资,这部分利润才从本国的GDP上扣减,形成GNP。同样的,我们也要把本国在国外投资获取的利润且汇回本国的部分加在本国的GDP上,形成GNP。这样一来,GNP虽然是一个收入概念,但并不是只反映了国人的总收入,而是常住者的总收入。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一下GNP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第一,生产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第二,支出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第三,收入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产总值。
不谈冰冷数据只说市民账本上的CPI
内陆某个城市里有A、B、C三个人,A在较好地段有3套房,不上班,靠收房租就可以舒适地生活;B有一套房,上班赚工资;C没有房,在菜场卖菜维持生活。
忽然有一天要收房产税了,C说:“太好了,我没房,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全力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就可以买房了。”B说:“没关系,我只有一套,收那帮炒房人的税,我支持,房价大跌了,我可以再买一套。”A说:“哦,房产税收多少?1%对吧,下个月房租涨5%。”
房租上涨了,C很郁闷,想换个房子,发现大家房租都涨了,只好忍。不过也不能吃亏,明天菜价也涨5%,嗯,就这么干。B和A去买菜,发现菜价涨了,很郁闷,想换个菜场,发现菜价都涨了,只好少吃点了。
一句话,对收入稳定的民众来说,CPI升高了,你的生活水平就这样下降了。
近年来,百姓经济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热点词就是CPI。那么什么是CPI呢?CPI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它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如果CPI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因此CPI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而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例如金融危机之类的突发事件,否则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
从宏观经济管理来讲,CPI的转正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经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是经济形势回升的好兆头;对专家学者来说,CPI转正或许是判断我国防紧缩和防通胀的转折点。那么对于直接受其深远影响的百姓来说,CPI的转正意味着什么?
首先要肯定的一点是,CPI的转正表明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对于百姓来说最大的利益就是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对失业和就业难的担心。如几十个大学生争抢一个工作岗位的局面或许可以有所缓解,在心理上得到一些安慰和稳定。但是另一方面来说,CPI的回升也更多地增加了生活上的压力,在收入得不到增长,收入的水平赶不上物价上涨水平的情况下,人们的实际生活水平会出现下降。
CPI并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它来自于老百姓日常生活,同样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CPI这三个英文缩写的字母正实实在在地衡量和影响着篮子里的菜品搭配。年初,绿豆、黑豆等杂粮的价格开始上涨,绿豆价格甚至一度飙升到每斤10元,尽管后来在国家调控之下,绿豆价格有所回落,但相比往年每斤才三四元的价格,绿豆的价格依然属于居高不下。紧接着,大蒜的价格也一路飙升,最高达到每斤10元,卖出肉价。就在大家都在戏说“豆你玩”、“蒜你狠”之际,生姜也加入涨价行列,接着鸡蛋、奶粉等涨价的消息不绝于耳。菜贵了,蛋贵了,油贵了,肉贵了,跟吃有关的东西都贵了。这场餐桌上的涨价由粮食起,被猪肉推动,最后发展成整个食品类价格的上涨,食品价格玩起了“撑竿跳”。而这些必需品的价格变动最终体现在CPI上,进而使得CPI成为一个举国上下都关注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