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500000002

第2章 即位称尊——关于皇帝的种种(1)

(一)关于皇帝的称呼

皇帝这个称呼,在中国,无疑是妇孺皆知的。不过,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里面还有哪些花样?却并不完全为一般人所通晓。

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了六国(齐、楚、燕、韩、赵、魏),自以为功业千古无匹,天下也从此大定。面对如此重大的胜利,“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他命令群臣商议给自己加一个尊号。习惯于谄媚奉承的臣僚们都说:“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王,泰王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号,号为皇帝。他如议。”从此,中国历史上便开始有了皇帝这一尊称。

由此可见,“皇帝”一词,原是合三皇与五帝的尊称而成的。三皇、五帝是传说中中国远古时代的明君,据说都是圣哲而大有功德于人的。但他们到底是谁?说法就很不一样了。上文《史记》列天皇、地皇、泰皇。《索引》谓泰皇当即人皇。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吴、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又有说伏羲神农、燧人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还有以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而五帝却是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六人,原因是“德合五帝座星者称帝”,“实六人而称五者,以其俱合五帝坐星也”。不同的说法还有好些。赵翼在《陔余丛考》里曾广为考证,结论是“去占愈远,载籍无稽,传闻异词,迄无定论”。(卷十六《三皇五帝》)其实,正因为他们都是理想的人物,所以能任凭人们臆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是极为神圣的王者,是后世人君功业道德的典范与楷模。从皇帝这一尊称的字义上看,“皇”,《说文解字》说是大之意。《白虎通》说:“亦号也。皇,君也,美也,大也。”帝,《说文解字》说:“谛也,王天下之号也。”郑玄注《周礼·月令·大雩帝》说:“帝,上帝也,乃天之别号。”《白虎通》说:“德象天地称帝。”《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郑玄注《中候敕省图》说:“德合五帝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说:“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说:“帝者,天之一名,所以名帝。帝者,谛也,言天荡然无心,忘于物我,公平通远,举事审谛,故谓之帝也。”(卷七)其实,帝原是殷人所崇拜的最高神祗。据郭沫若考证:“卜辞中称至上神为帝,为上帝。”而殷人也同时把祖神或氏族神称为帝;死去的先王也称帝,与上帝相对而称为下帝。“因为上下本是相对的文字,有上帝,理所当然的也可以有下帝。”(《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发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引苏辙《古史》说:“《商纪》有曰:‘自夏、殷以来,天子杂称帝。至夏,去帝号称王,与殷、周为三王。’按《礼记》:‘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则自商以前,生曰王,立之主曰帝,非是生称帝也。”(卷二)可知帝原只限于祖神。这种习惯,至少到战国时已发生变化。公元前228年,已日渐强大的秦昭;襄王野心勃勃,自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同伐赵。齐澹王接受力、代的意见,在称帝二日后又自行取消。秦王感到孤立,也只好取消帝号,复称王。这时的帝,已明显地不限于祖神。所以《史记集解》引蔡邕的说法:“上古天子称皇,其次称帝,其次称王。秦承三王之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五帝,故并以为号。”从此,“皇帝”就成了中国封建最高统治者独有的尊号。

在习惯上,皇帝又称天子,即天帝之子。这不单表明了其政权是神授的,同时又表明了他是神种,原是不同于凡民的。周人已把王称为天子。《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礼记·曲礼》:“居天下曰天子。”这一称呼一直为后世所承用,但解释却又有所不同。高承《事物纪原》卷一释“天子”一词说:“《说文》曰:‘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春秋元命苞阳:‘安登生子,人面龙颜,始为天子。’《帝王世纪》曰:‘神农氏之母有峤氏,名安登,则帝王之称天子,自炎帝始也。”’这是从感生说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大概多盛行于民间的传说。另一种就是汉儒的天命有德说。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认为:“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祜而子之号称天子。”皇帝执行天之所命,以至德而君天下,故天祜而子之。这里强调了皇帝的德行和职责。《吕氏春秋》说得更明显:“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樱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本生》)王莽也说过:“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这种解释自然留下来一个大漏洞,因为多数、甚至绝大多数皇帝并无德行和功业可言。所以《白虎通》就干脆武断地声言:“天子者,爵称也。爵所以称天子何?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故《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诀》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卷一)一句话,只要是作了皇帝,就不管他是多大的一个混蛋、白痴、匪徒、无赖,他便都是受命于天来统治人民的,人民对他便只有俯首服从,至诚叩拜的权利,否则就是违犯天意。获罪于天,无可待也,谁还敢有半点不恭呢?

如上所述,皇帝是盛德的美称,天子是对皇帝其人的神化。所以习惯上也把“圣人”作为皇帝的尊称。他的命令称圣旨,他的指示称圣谕、圣训。其他如圣衷、圣虑、圣德、圣恩、圣览等,表明他的一切思想、行动,无不是神明至圣的。尽管尊贵到了极点,但他还是并不满足,还要给自己加上许多荣誉词藻堆砌起来的所谓尊号。“人主尊号,自汉哀帝用士之说始有之。”(《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三·甲集《尊号》)唐朝、宋朝的皇帝每逢庆典大礼时,在有意无意的导演下,群臣都争先恐后地请给皇帝上尊号,或称徽号。唐高宗称天皇。武则天称帝,上尊号为“圣母神圣皇帝”,以后又陆续加“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唐玄宗演的这种闹剧就越加无聊。他所受的尊号之一是“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多达十六个字。宋太祖的遵号之一:“应天广运一统太平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多达二十个字。宋高宗更多达二十四个字。这完全是虚伪的自我吹嘘,也是无聊的自我安慰。宋神宗在这个问题上就表现得比较清醒。他曾下诏:“朕惟皇以道,帝以德,王以业层时制名,用配其实,何必加崇以自饰哉!秦汉以来,尊天子曰皇帝,其亦至矣!”他指出,上尊号这类作法,都是虚文烦礼讲宜罢去,“自是终身不受尊号”(《挥麈录》卷一)。这样的例子是很少见的。

尊号之外,每一个皇帝又有各自的谥号、庙号和年号。

谥号是老皇帝死后,继位者赠送给他的称号。《白虎通》说:“谥者,何也?谥之为言弓池,引列行之迹也。所以进劝成德,使上务节也。”《通典》引《五经通义》说:“谥者,死后之称,累生时之行而谥之。善行有善谥,恶行有恶谥,所以为劝善戒恶也。谥之言列,陈列其行,身虽死,名常存也。”所以,《乐记》说:“闻其谥,知其人。”可见其意原是根据死者生前的行谊,作出一个高度概括和简练的盖棺论定,以彰有德而劝善,贬失道而戒恶。老皇帝死了,除了营丧葬之外,加谥就是一桩大事情。先由“大臣吉服之南郊告天,还,素服称天命以谥之”。之所以特别去南郊,因为那里是皇帝祭天的地方。群臣给死去的皇帝上谥号,从人臣之义来说,无疑应该尽可能地掩恶扬善,以褒美死者。但是,据说谥法又是关乎礼制的大法: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必须谨守客观公正的原则。到祭天必去的南郊,就是要特别表明谥号的公正性,“明不得欺天也”。这样作的潜台词就是说,南郊告天的谥号是无可怀疑名副其实,可以质证于天的。谥,始于周代湘传是周公的定制。《史记·周本纪》:“西伯崩,谥为文王。”秦始皇即位,发布制书说:“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以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辞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省得后人对自己说三道四,这种作法很合乎秦始皇的性格。汉代又恢复了这一制度,以后一直为历代所沿用。在正常的皇位继承情况下,嗣皇帝对死去的父兄奉谥,肯定是谥美的颂词,所谓的公正,明是骗人的。如果是亡国之君,或者继位的人原是政敌,必得恶谥,这也便是情理中的事了。皇帝的谥号一般是一个字,也有两个字的。据《谥法解》:“经纬天地、道德博闻、学勤好问、慈惠爱民、愍民惠礼、赐民爵位”者皆曰“文”,如汉文帝、唐文宗者是。“刚强直理、威强敌德、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者皆曰“武”,如汉武帝、唐武宗者是。“在国遭忧、在国逢祸乱方作、使民悲伤”者皆曰“憋”,如晋愍帝者是。“好内远礼、去礼远众“者皆曰”“炀”隋炀帝、金炀王者是。这里面确实微合褒贬。得到一个恶谥在历史上便留下千古臭名,在某种程度上,不能不说对皇帝也有警戒的意思。

和谥号相近的还有一个庙号,即皇帝祖庙——太庙里的灵牌号。《事物纪原》谓“盖其事原于虞舜,而备于商人”。“汉世因之,西京有太宗、世宗;东京有显宗、肃宗”(卷二)。古者称祖有恭而宗有德。《史记·孝文本纪》集解引应劭曰:“始取天下者为祖,高帝取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为宗,文帝称太宗是也。”颜师古则指应说为非是,而认为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唐高祖的庙号是“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帝”。唐太宗的庙号是“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帝”。宋神宗的庙号多达二十个字。习惯上,人们仅取前二字,称高祖、太宗。明朝人于慎行说:“本朝庙号多至十六字,比之唐、宋,尤为过谥。惟年号不更;及主上御临,不上尊号。此唐、宋所不及也。”(《毂山笔麈》卷二)

年号则是皇帝在位的纪年号。这是汉武帝时候创行的。不过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始,却存在疑问。《资治通鉴》在公元前140年始系“建元元年”。胡三省注引贡父曰:“自元鼎以前之年,皆有司所追命。其实年号之起在元鼎(前116),故无封既元则始有诏书也。”(卷十七)赵翼则认为“帝至元狩(前122)始建年号,从前之建元、元光等号,乃元狩后重制嘉号,追记其岁月也。”(《廿二史札记》卷二)汉武帝以后,皇帝皆有各自的年号。年号通常为两个字,如“贞观”、“洪武”、“康熙”。也有三个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国”,梁武帝的“中大同”。还有四个字的,如武则天的“万岁通天”、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古人言数不说“一”肥“一”说成“元”。所以建年号称建元,改年号称改元。按古礼,“君薨,世子即位,既逾年而后改称元年”。《白虎通》的解释是:“缘终始之义,一年不可有二君,故逾年即位,所以系民臣之心也。”(卷一《爵》)当年改元就带有对其前任皇帝的否定之意,所以是非礼的。一个皇帝可以有好多个年号,随他的心意,一改再改三改。武则天就是玩弄改元游戏的惯手,有一年内三次改元的。年号所取,或来自儒经、佛典,或出于迷信、祥瑞和喜庆;也有的具有鲜明的政治含义。“贞观”、“至元”,都是出典有据。“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就是“元鼎”改元所自。老耄的武则天,齿落更生,于是改“天授”为“长寿”。宋高宗建元“建炎”,是因为相信火德中微,他希望余烬重燃。宋哲宗改元“绍圣”,“圣”指的是神宗,“绍圣”就是表明自己亲政后要绍奉神宗的变法路线。徽宗即位之初,图调和党争,以求得政局的稳定,故建元为“建中靖国”。第二年,蔡京用事,政局又发生变化,改元“崇宁”,“宁”者,神宗的年号“熙宁”也,等于公开宣布再要按变法的路线办事,大兴党狱。宋孝宗受掸,建元“隆兴”,其意为“务隆绍兴”,“绍兴”即高宗的年号,以此来表示他对高宗的孝敬与感激。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说:“建元年号是统治阶级的支配思想的集中表现。”(第二册,第47页)总体讲,这是不错的。

这样,每一个皇帝既有生时的尊号,又有各自的年号,死后还有谥号、庙号、陵号,称呼相当复杂。习惯上,在唐以前,我们对他们都以谥号相称,如汉武帝、隋文帝。唐、宋、元、明时期,通以庙号相称,如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到了清朝,又以其年号相称,如康熙、乾隆。约定俗成,已没一定的标准可循了。

有的皇帝在百无聊赖之中,还喜欢玩点别号、雅号之类。汉灵帝喜欢擐甲驰马,行阵三匝,自称为“无上将军”。刘来后废帝喜欢微行,自号“李将军”。陈后主自称“无愁天子”。唐玄宗号“三郎”。宋徽宗迷信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王晨明皇大道君”、“都天教主”。宋高宗署其室曰“损斋”。明武宗自号“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朱寿”,别号“锦堂老人”。他还取个回回名字叫“沙吉敖爛”,藏名“领占班丹”,蒙古名“忽必烈”。明世宗自号“天地钓叟”,又号“尧斋”,穆宗号“舜斋”,神宗号“禹斋”。清康熙帝号“体元主人”,乾隆帝号“十全老人”、“信天主人”、“古稀天子”等。这也算是趣闻,可供谈助。

皇帝的自称也有专用的词,叫“朕”。“朕”,原来的意思就是“我”。屈原《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始规定“天子自称曰朕”。这个字开始成了皇帝的禁脔。

同类推荐
  • 国宝拾趣

    国宝拾趣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红色账簿:全景展示中共革命史中的货币战争(1921~1927)

    弱小的在野党,如何打败了掌握国家资源的执政党?不拿薪饷的队伍,如何战胜了拿着高福利的正规军?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红色历史,隐秘资料首次公布,颠覆你的革命观!全书运用财富与经济的视角,对我党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历程进行了纪实性的叙述,展示了真实的货币与战争之间那些曲折动人的故事。
  • 迷失在一六二九

    迷失在一六二九

    你!没错,就是你,看看你自己,你能做什么?你会做什么?把你丢到公元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那个李自成和皇太极的年代,你能生存吗?没有金手指,没有主角命,完全靠自己的专业和知识,你能生存吗?唯一幸运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有一个集体,一个现代人的集体。来,试试看吧。-----------------------------本人新书《仙路桃花传》本月正式上架,眼下正是最需要成绩的时候,还请一六二九的老读者,老朋友们给予支持,订阅。如果方便的话,月票,推荐票请投给新书吧,可以加更的。新书期头一个月,每100月票即加更一次!
  •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民国的角落:嬉笑怒骂民国人,闲言碎语大历史

    张鸣老师有关民国历史的文化随笔,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民国时期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轶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本书是别样的辛亥与五四、军阀那些事儿、民主与选举的变奏,引领读者反思中国封建文化、西方文化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当下的社会带来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中短篇小说选)》选录的是歌德的两部中短篇小说。除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还有一篇比较轻松的作品,讲述了一个愉快的故事——《一对离奇的邻居孩子》。 《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中短篇小说选)》是“时光文库”系列之一。
  • 双生

    双生

    双魂少女换壳重生,挑战史上最鬼畜高校向阳高中!鸡飞狗跳的同居生活酣畅淋漓的竹马之恋。卖萌当道不是罪,推倒帅哥才是真!90后鬼马青春写手索妃爱,用爆笑和眼泪刺激你的阅读神经。不被征服,便被沦陷。陪你一起,学会爱。
  • 阴毒后妃

    阴毒后妃

    我没有名字,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无名,我不知道父母是谁,是个孤儿,五岁的我装乖巧被人有钱人领养,六岁的我就会阴谋算计,,十二岁的我被撵出家门后成为了几百名流浪儿童的头,十五岁的我被最好的朋友算计失了童真,二十岁的我身价上亿,美貌绝伦,足智多谋,有了绝对的自信和资本,我要让所有背叛我的人得到应有的报应!千算万算,却没算到,我会因为车祸而穿越!倾城玉,东国的王,让我万千宠爱于一身,让我承载着这后宫中所有女人的嫉妒·阴谋和陷害,而我却没了理智和防备,相信了他是真的爱我,当我满心欢喜,幸福的憧憬未来的时候,他却狠心打破了我自己假想的幸福。“欧阳顶顶,真的以为朕是爱你的吗?为了保护婷儿,朕只能假意爱上你,迷惑你。不让你心甘情愿的替代婷儿,朕又怎么能知道背后下毒害婷儿的凶手是谁?你,欧阳顶顶,死活和我有什么关系!!”“总有一天你会后悔!我欧阳顶顶对天发誓,我此仇必报,总有一天,我会带着锋利无比的刀,一刀一刀的剥掉你们的皮,放干你们的血,把你们仅剩的骨头喂狼,你们等着!!”此时的我仇恨充满了双眼,我会把这些人给我的侮辱百倍,不,千倍的偿还回去!我不会死在任何人的手里,我的命运从来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望着深不见底的悬崖,狠下心,跳下……两年后我是黑蝶,西国首富,创建了魅门,有着上千的手下,西国的人都知道我狠毒,听到我的名字就腿软,而我却觉得,我的狠毒始终不及那人一分,现在的我身边美男如云,而我却从不动情。仇恨腐蚀着我的心,我要回到那个地方,我要报仇,悬崖上的那个誓言,我定要实现!"你肯定不舍得吧!这么美的脸,我好想划上几刀,看看效果,呵呵,倾城玉你是不是很心疼?很难受?可是,我真的好开心呢!”我脚踩着他心爱的女人,手里拿着锋利的尖刀,划过林婷儿的脸,开心的欣赏着他脸上的恐惧的表情。“不要!”我偏不如他的意,刀尖狠狠的划破林婷儿的脸……*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推荐偶的新文:《绝色天下之极品弃妃》推荐我的完结文,《雉妾》偶的新文:《极品特工狂妃》?pstyle=1很好看哦!?pstyle=1小猫做的视频,也很好看呢!
  • 培养杰出能力的经典故事全集

    培养杰出能力的经典故事全集

    要成就卓越人生,杰出的能力是不可或缺。青少年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正是挖掘自我潜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黄金时期。本书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通过经典故事,总结出19种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最基本而又最突出的能力,帮助青少年自觉培养好各种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获取成功,做好充分准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代武帝

    绝代武帝

    翻手苍穹崩,覆手乾坤灭,是为武学极致境界。人类少年传承远古神技,以神兽之躯驰骋天下,群雄争霸,谁主沉浮?这里是武者的世界,这里是强者的天下,这里有着最为神奇的武学秘技。
  •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贝多芬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小王妃不好惹

    小小王妃不好惹

    初识在他打胜仗归来之时,三日后他便将八岁的她娶过了门。幼小的她不懂世事,稀里糊涂将他的府上闹了个鸡犬不宁。“王爷,王爷!王妃掉池塘里了!”正在研究兵书的夏侯炫吓得丢下兵书,急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爬上了房顶!”正在会客的夏侯夏候炫吓得不顾在场的客人,快步赶去。“王爷,王爷!王妃将西院给烧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刚踏入府门口的夏侯炫,立马飞奔而去。“王爷,王爷!王妃……”奴才傻眼的看着那离去的夏侯炫,挠着脑袋道,“王爷跑这么快干什么?王妃只是回娘家去了!”……********************************************************夏侯炫:你永远是本王的小妻子!安君浩:莲儿,我们不是亲兄妹,为什么不可以?夏侯焰:小皇嫂,我永远支持你!殷岳寒:安木莲,本王要你做王后!苍良:义妹,义父让我照顾你一生一世!*******************************************************纯真的她,是命中注定还是无意被卷入一场又一场的争斗之中?皇宫,江湖,之间的争斗与她有何干?身世之谜又是什么?且看舍落一一解来!简介待定希望各位亲们多多支持!此文慢热!可从第二卷看起!请收藏不要放弃落!!支持的方式不变:收藏+票票+留言哦!!!
  • 有备无患:谋取最佳职位的九大策略

    有备无患:谋取最佳职位的九大策略

    一书在手,先行一步!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广大大学毕业生们应该如何认清就业形势,增强自主择业的意识?如何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娴熟自我推销的技巧?本书教会你提高临场应战的能力,从而成功地选择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