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9600000017

第17章 延气

【原文】

孙子曰: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徒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以威三军之士,所以激气也。将军令……其令,所以利气也。将军乃……短衣絜裘,以劝士志,所以厉气也。将军令,令军人人为三日粮,国人家为……所以断气也。将军召将卫人者而告之曰:“饮食毋……所以延气……也。营也。

以易营之,众而贵武,敌必败。气不利则拙,拙则不及,不及则失利,失利……气不厉则慑,慑则众,众……而弗救,身死家残。将军召使而勉之,击……

【注释】

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

激气:激发士气。

徙:拔营。复徙:疑指进发。

治兵:整治士卒。利气:使士中有锐气。

厉气:即励气,意调鼓励士卒的斗志。

断气:使士卒果断,有决心。

延气:疑指使士卒有持续作战的精神准备。

絜:疑借为褐。褐裘:疑即裘褐,粗衣。

劝:勉励。

【译文】

孙膑说:召集军兵准备打仗时,务必要注意激发将士的士气。经过行军再次集合军队时,务必注意军队的训练和提高士气。当军队临近敌军阵地时,务必要注意激励士气。决战日期确定之后,务必让全军将士激发出决一死战的士气。在交战当天,务必要让将士保持高昂的士气……用来为三军将士壮威,从而激发士气……是借以提高士气。

将领……穿短衣并系紧皮衣,用以鼓舞将士们的斗志。将领下令,命令全军将士每人只带三天口粮……为了坚定将士们决一死战的决心。将领召见将担任后卫的将士们告诫说:……为了保持高昂的士气……

……士兵多而又善战,敌军就必定失败。将士们士气不高,行动就会迟缓,行动迟缓就去贻误战机,那就必然导致失利……不能救治,出现将士损躯,家庭残破的情况。将领要派使者去慰问……

【心得】

这篇文章是主要论述军中士气问题的,而“合军聚众,务在激气”便是全文的主旨。其意为,集结军兵,准备打仗时,务必要有得力措施,激发全军将士的士气。所以,军队的士气在军队交战中往往是起决定作用的,人们常说:“两军相遇勇者胜。”一支士气高昂的部队必定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而一支士气低落的军队必定不堪一击。

公元前279年,曾以即墨小城一座,靠老弱残兵,打垮兵车万乘的强大燕国的齐国田单,却3个月没有攻下小小的狄邑。他为此请教鲁仲连其中原因。鲁仲连说,你在即墨作战时,坐下来就编草袋,站起来就拿锹干活,给士卒做榜样。将军有牺牲的决心,士卒也没有偷生的念头,他们跟你一样同敌人拼死战斗。这就是当年你能打败燕军的原因。而现在呢,你是相国,有租赋供奉,有作乐欢娱的地方,金带围腰,驱车跃马,一味贪图享乐,全无牺牲的决心,士卒怎么能和你一起效命呢?田单听此话,立刻醒悟。第二天,就亲自出马,鼓舞士气,身临战场,不顾个人安危,站在矢石如雨之处,摆鼓指挥,齐军将士个个奋勇,很快攻下了狄邑。

公元75年,汉将耿恭守柳中城(今新疆鄯善以西)。正值汉明帝驾崩,章帝新立,国有大丧,救兵不至。匈奴兵与李师叛乱军合攻耿恭,形势极端险恶。耿恭镇定自若,率众御敌。耿恭与士卒推诚相见,誓同生死,食尽穷困,就煮铠弩,吃上面的皮革。虽然如此艰苦,士卒也无二心,毫不动摇。仅剩几十个人还顽强抵抗,一直坚持到公元76年,救兵来援,胜利而还,幸存者仅13人。

与士卒同甘苦,可以取信于士卒,以一人之心,争取万人之心,英勇作战,历史上这类战例很多,因而,历代将帅都把它作为治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之一。

此文提出了激励士气的问题,但如何激励和保持士气呢?因文章残缺不全,我们不能尽知,但仅从现有文字可以得出:将领以身垂范,身先士卒,日常训练和教育以及体恤、关心士卒等项。

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之后,打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在霍邑。守城隋将宋老生相当勇敢,也有一定智谋,他派出3万大军和李渊对阵,先在东门交战,曾将李渊所带军兵逼退数步,后来李渊的女婿柴绍顶住,才没有败阵。这时,宋老生又从南门出动一支军兵,前去夹击李渊,形势相当紧急。李世民见状,带领段志玄从高处快马杀下。只见李世民手握双刀,冲到宋老生身后,左砍右劈,连杀数10名敌军,两袖之中灌满了敌军鲜血,两把刀也砍缺了。但李世民,只把血水一洒,换过军刀,又冲入敌军之中,奋勇杀敌。段志玄等人,紧跟李世民,以一当百,杀得隋军旗倒人乱,马翻人仰。李世民又命军士高声呼叫:“宋老生已被活捉了!隋军还不赶快投降!”已被李世民杀得丧了胆的南门隋兵军心大乱,就连城东正和李渊杀得难解难分的隋军听见喊声,也顿时没了斗志,慌忙退回城中,而他们的主将宋老生的一支孤军却被关在了门外。宋老生被李世民和李建成两头堵住,走投无路,便跳下城壕以求一死。正赶上刘弘基赶到,一刀把宋老生砍成了两段。霍邑一座孤城,随即被攻破。这一仗的胜利,首先应归功于李世民,是他英勇冲杀,是他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震慑了敌胆,保证了战斗的胜利。领兵将领的模范行动,在这次战斗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至于关心和体恤部下,那是古今许多将领都有深刻认识的。公元619年,晋北割据势力刘武周率军攻克并州,其部将宋金刚又率部攻陷晋州,夺取龙门,进逼浍州。唐高祖李渊闻讯,立即命令李世民统领关中的所有人马,渡过黄河,在柏壁一带同宋金刚的人马相对峙。唐军的诸将都请求立即同宋金刚决一死战,李世民却认为,宋金刚军精兵猛将云集,目前士气正旺。但他们是孤军深入,补给困难,军用辎重全靠就地抢掠,如果立即同宋金刚决战,反而正中他的下怀。因此李世民主张先养精蓄锐,不急于出战,使敌人的锋芒受挫。此外,分出一部分唐军去送攻敌人的腹地汾、隰两县。这样的话,宋金刚不出多久便会因为粮草殆尽、腹地受攻而撤军,到那时候再进攻,必然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二年4月,宋金刚果然被迫撤军。李世民见时机已到,立即指率唐军追击。追到高壁岭时,总管刘弘基劝李世民说:“您率领大军追击敌人,到了这里,已经可算立了大功了。现在士兵们已经很疲劳,应当就地休息整顿,等粮草集结好,然后再继续追击敌人也来得及。”李世民说:“功业难于建立,却容易丢弃,良机难于得到,却容易失去。如令宋金刚被迫逃走,军心涣散,我们应当乘此良机击溃敌人。如果停止追击,宋金刚有了喘息整顿的机会,就会重新制定计谋,做好充分准备,那时就无法顺利进攻了。”唐军于是继续追敌。唐军在雀鼠谷终于追上了宋金刚军。李世民指挥唐军勇猛杀敌,将宋金刚军杀得一败涂地。刘武周、宋金刚在兵败后,都逃往突厥那里去了。李世民已有两天没沾食了,唐军的粮草也已基本上用光,军中只剩下一只羊,李世便同士兵们一起分而食之。东西虽少,却极大地激励了士气,这就是李世民英明之所在。

还有,刘备与李世民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刘备带着十几万百姓,3000军马撤出樊城,向襄阳退去时,被曹操的大军追杀,溃不成军。张飞领兵杀开一条血路,保护刘备向东逃去,可是他的夫人、儿子以及部下军兵都失散了。亏得赵子龙碰见甘夫人,救下了甘夫人后,又杀入敌军之中,东拼西杀,找到糜夫人和刘备的儿子阿斗。糜夫人受伤,无法再逃,把阿斗托付给赵子龙,自己投井而死。赵子龙把小阿斗放在怀中,又提枪杀出曹军重围,枪挑剑砍,杀死曹军将领50多名,硬是从百万曹军中把阿斗救了出来。当赵子龙见到刘备时,两人都哭了起来。等喘息稍定,赵子龙诉说了救阿斗的情形,然后解开衣襟,把睡得正香的阿斗,双手交给刘备。不料,刘备却把阿斗往地上一扔,说道:“为了你这个小孩子,差点损失我一员大将!”赵子龙慌忙抱起,流泪拜见说:“我赵云哪怕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主公啊!”刘备这一扔,说明他把部将看得比儿子更重,这种感情,不但令赵子龙感激不尽,终身为其效命,对全体将士也是极大的激励和安慰。刘备的言行,和李世民的行动一样,具有无比巨大的力量。

孙膑的这篇文章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军队的士气问题,给人深刻的教义。今天我们正在从事伟大的建设事业,这如同一场激烈的战争。我们要和世界各先进国家竞争,不但要赶上他们,还要超过他们。在这场竞争中,也必须有一股气、民气、士气、志气,要有一股不屈不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志气,要有一股“外国人做到的,我们要做到,外国人没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的志气。

近些年来,我们有些科技人员,有些企业,就是凭着这种“士气”,攻下了一道道难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了令世人称赞的成就。但也有些企业,就是缺少这种精神,本来是属于自己的强项,但由于缺乏“士气”而自甘落后,甚至走向毁灭的境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56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士气”,只有这样,我们伟大的祖国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

激发员工士气,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很难想象若一个企业的员工士气低落,该企业将如何取得成功。

企业管理者们都知道,提高员工的士气,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对于企业来讲多么重要。我们发现,很多员工的素质非常好,但是他们却未能把他们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很难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他们身上缺乏“E”元素,什么是“E”元素呢?就是精力、兴奋、热情、努力、活力,甚至是开支。企业管理者要把员工身上的这些“E”元素激发出来,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如何激发员工的士气,让员工身上的“E”元素发挥出来,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呢?成功的企业都有其一定的方法,每个企业的具体做法也不一样,但是总结起来,这些企业一般会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第一、企业应有能鼓舞和激励员工的远景目标。企业的远景目标要能够召唤及驱使人向前,它能激发员工内心有意义的价值,并能鼓舞追随者。员工在一种远景目标的召唤下,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热情。员工在一种有伟大远景目标的企业中工作会引以为豪。当然,企业实现了目标,其利益应能与员工共享,使员工感到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这样才能更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第二、使员工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没有什么比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毫无价值更让人士气低落的了。所以一定要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的价值何在,不管是处于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或行政后勤岗位,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企业管理者应首先让员工充分了解自己岗位的价值,使员工意识到自己是在做有意义的工作。当然员工应首先了解岗位的具体职责及性质,所以应首先对各岗位进行工作分析,让员工明确本岗位的职责,本岗位的协调关系,同时也明确本岗位应具备的能力。明确了岗位的职责及性质后,员工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工作的价值,从而更能积极努力地去工作。

第三、给员工以一定的自由度,让员工进行自主管理。员工在一种被动执行上级指令的状态下工作很难发挥出创造性的,员工也会很快觉得工作比较刻板与乏味,从而丧失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因此上级给员工适当的授权,而不是事必躬亲或事无巨细都安排好,能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是工作的主人,而不是被动的机器,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

第四、鼓励创新。员工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总是一成不变,就会感到缺乏新鲜感,从而逐渐形成惰性,即使是很简单的工作,也可能做得力不从心。所以应鼓励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从而对原有工作进行改善。员工在一种持续改进工作的动力驱使下,会更积极努力地工作。当然这种创新不一定是彻头彻尾的创新,可以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对部分工作的方法、内容等进行创新,继承原有的合理的部分,再进行部分创新。员工在创新过程中,很可能会犯错误,但是不要太苛责,因为创新是有风险的,如果总是怕犯错误而不去尝试,则不会进步。但是错误不可以重复犯,明知是错就应该回头。

第五、建立一种相互信任、融洽沟通的氛围。企业是一个整体,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都是企业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要想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必须要协调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力量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进行顺利的沟通,信任是一个前提和基础。员工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充分的沟通。所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融洽沟通的氛围。管理者应当信任员工,员工也应信任管理者。员工之间也应相互信任,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融洽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员工可以了解到与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改善工作,同时也将本人在工作中遇到的对其他岗位有价值的信息反馈给其他人员,这样也有助于其他人更好地完成工作。当然也并非是毫无保留地将本人所有信息透露给其他员工,只要是对改进本人和其他人工作都有益的信息,都可以进行充分沟通。通过沟通,员工还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促进自身的进步。通过沟通,员工能够感觉到并非自己在单兵作战,而是在一个大家庭中和很多人共同奋斗。员工能感觉到有人在关注自己,同时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在这样的氛围下,员工的工作干劲会更大。

第六、企业应重视人性化管理。员工不是工作的机器,他首先是人,有人的各种需求。企业应了解员工的需求,员工的生活,员工的兴趣、爱好,企业应能适当尊重员工的需求,如定期举办一些活动等,让员工不仅有工作上的紧张,也有身心上的放松。另外,也可以在员工生日的时候送去一些问候或小礼物。员工若感到自己在企业里被当作“人”来对待时,员工会感到在企业里工作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一种暖融融的温馨,充满了人情味,也充满了情趣。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员工的心情自然也就愉悦,工作起来也才会更有干劲。要激发员工的士气,除了以上所说的方面,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总之,不管怎样,管理者应有这种意识,要不断地去提高员工的士气,让员工身上的“E”元素充分发挥出来,让员工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同类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历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

    《尉缭子兵书》为《中国古代八大兵书》系列之一: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尉缭子兵书》为该八大兵书之一。
  • 迎锋而上

    迎锋而上

    张天武二十几岁就已经当上营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平日里他一脸斯文,实际上骂起手下的兵油子也是一副暴躁的脾气,不过,向来反应灵敏的张天武,这天早晨却在转身之时被一位美女特务拿枪顶着脑袋,这让向来骄傲的张天武感到非常不爽,真的是非常非常不爽!
  •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演义(白话本)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之花结出的硕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业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不蕴涵三十六计的谋略,书中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计策去达到预定的目的。本书按照“三十六计”的顺序,对其进行阐释,并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讲几则故事,介绍一种计谋,议论一点道理,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深邃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教益。
  • 雷达兵

    雷达兵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军队梦,曾经的他文弱,如今的他,却如大树般扎根在部队,魔鬼般的训练,不断的严格要求,军队的氛围,早就了军人,钢铁般的军人,一个特殊军种的军人,是如何在铁与血中磨练成长的。
热门推荐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上)

    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上)

    本书讲述非洲二战转折史。前期,由隆美尔所带领的非洲纳粹军团,一路获胜,进逼开罗,危难时刻,英国蒙哥马利将军走马上任,他通过一系列措施迅速扭转时局,并在阿拉曼战役中重创隆美尔军团,从而彻底改变非洲战争局面,导致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间接加速了二战的结束进程。
  •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光辉灿烂的古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群众解除了疾病和痛苦、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核心内容即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是我国特有的,根据病理变化进行治疗的一种临床诊疗原则,它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治病的奥秘:辨证论治》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起源、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外科守护、心理疗法、针灸辨治等内容。
  • 特工来袭:懒妃要逆天

    特工来袭:懒妃要逆天

    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特工,命定穿越,她到了蓝月大陆,遇见了那个仙风道骨的他····“浮生有梦的一愿,白首一人为雪倾,这是他对她的执念。多年后,凌霄宝殿上,他的大婚当日,她被告杀人投毒等罪,成为众矢之的。他的无情大火向她烧来,她涅槃重生,两世为神,两世记忆,她唯独忘了他们之间的情。当真相一步步的揭开,她才知道,她爱他,早在两世之前····
  • 骷髅夜都市第一季

    骷髅夜都市第一季

    一桩桩离奇的惨案,一缕缕游荡的怨灵!神秘的夜行者究竟为何诡异重重?连续发生的灵异案件与冥界是否又有莫大关联?阎王叫人三更死,绝不留人到五更!化身为牵魂使者的梦轩郎,如何面对阴阳两界的爱恨情仇?恩怨宿命?
  • 侯门贵妻

    侯门贵妻

    “我虽为庶女,母亲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非要卖了我为妾!”“你应该感谢我,难不成要学你娘狗一样啃我丢下的屎,你至少可以吃骨头。”她豁然起身,双眼如利刃冰刀直射王妃,“我端木念青在此发誓,此生宁死不为妾!。”庶女为妾,天经地义,她却对着乾坤发誓有生之年绝不为妾,惹来众人嘲笑鄙夷。“她这一辈子嫁不出去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不愿!任人宰割,如狗求活,我不服!嫡母嫡妻宁有种乎?有一男子告诉她,非也。【片段一】“庶出就是没教养,也不知道谁惯的,村妇一般还敢问鼎侯府夫人头衔!”还没回嘴,她身子一软,被人打横抱起,男人阴冷回道:“我教的,我养的,我惯的,我许了头衔,你不服?”【片段二】“请问三小姐可许了人家?”某男跳了出来,大声嚷嚷:“哎呀,我的传家之宝呢?那可是送给我未来媳妇的啊,怎么不见了呢?对了,我好像把它送给谁了,送给谁了呢?”某女满头黑线,抬手,那玉扳指闪着几千瓦的亮光,众人哀叹,原来名花有主......某男得意一笑,知道就好。【片段三】某男与某黄花闺女的父亲密聊,某黄花闺女无耻地听了墙角。“岳父。”......她还未出阁......“那一天,她第一次入宫中毒,被我救了,我们有了肌肤之亲......”口水一呛,身子因为忍得厉害,不由得发起抖来。什么是肌肤之亲?PS【穿越,一对一,宠文,女强、种田】推荐新文:《退婚——傲骨嫡女》
  • 嫁给野蛮契丹王

    嫁给野蛮契丹王

    公主?公主?杜宛宛有点头蒙!她穿成公主了,但是是一个穿到荒山野岭的公主!而且还是要嫁到契丹的倒霉公主。契丹啊,杜宛宛一想到电视里那生吃肉食,像恶狼扑羊的凶残男人,身体立马抖了起来。他果然如她想象中一样高大粗犷,新婚夜吓的她尖叫连连!明明很讨厌他的霸道,专制,野蛮,不讲理,为什么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喜欢他喜欢的不得了呢?嗯,一定是他像爸爸一样的温柔,一样的对她好,让她被一种“爱”网,网的密密实实,再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注:纯属虚构,无历史踪迹,谢绝转载,喜欢的请多支持!
  •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再睁眼,今日以后,你便是我大商王朝的国母!”他面露红光拥她在怀,“怎么办,“从此后宫独宠你一人,国舅一家赐予国姓,这就是咱们的晚饭。【赌石】“锦绣啊,她被扔下万丈山隘,这石头能值几个钱,咱不如去买些糖葫芦,她重回到过去。”大商三十三年,岐山赌石,盛行。接着,享万世荣光!”锦绣浅笑,抱住他的腰肢,鼻间全是他身上独有的龙诞香,这一世就算是终生不嫁,“今生今世,白首不离。”锦商一年,“记住,百业待兴,繁荣异常。她发誓,还能给你和哥儿解个馋。*重活一生,只因为成亲十年未能为相公生下一儿半女!山涧回荡着公婆刻薄的声音:“一只不会下蛋的鸡,她感谢老天的恩赐,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利用智慧和手段,一群裤裆还没缝上的小屁孩涌入田间,她让家乡富足,让父母安康,让胞弟光耀门楣!大商四十年,为“晚饭”添砖加瓦。岐山虫灾,灭。当年他还是落魄的闲散王爷,前世,遇见拥有一双灵动眼睛的垂髫少女,自从情根深种。上刀山下火海,她也绝不会再入那个家!【虫灾】【大婚】“锦绣!”康伯看着庄稼上的大肥虫子,他豁出一身尊贵下泥潭采藕,也只为了佳人一笑。”爹爹看着及笄的女儿,“咱…”“爹,一脸紧张的朝着面前垂髫的小娃大喊,有了这个,今年哥儿上学,指着棉花地,不,咱们全家的口粮都有了…”锦绣看着眼前浑圆却粗糙的石头,轻声道。“锦绣,死了正好。”我有万里江山在怀,怎么办!”锦绣不慌不忙的拉着弟弟的手,却只愿脚踩山花手持云霞,为你妆扮窗棂
  • 温州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温州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本书列举了温州人发财致富、成为中国人中最具商业智慧的一群人的成功事例,告诉读者温州人和你不一样的眼光、和你不一样的胆识、和你不一样的人脉、和你不一样的创意、和你不一样的手段、和你不一样的品质等。
  •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历史的底稿: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Ⅱ

    继《历史的坏脾气》之后,推出了第二本《历史的底稿》。两本书的观察怎样另类,有何特别,用张鸣的话概括,可以是四个字“不合时宜”。《历史的底稿》的序言里,他说出了“不合时宜”的原因:在社会生活里,一个稍有个性的人,常常会感到窒息。打破这种窒息,对我来说,就是时不时地发一点不合时宜的怪论。其实也不怪,都是些用常识的理性判断出来的常识而已。张鸣写晚近中国的两本书,引述的不是什么大事件和大话题,都是些逸闻趣事中的人情世故。《历史的底稿》里,牙刷、辫子、人头像章文人的舌头以及义和团的药方都被作者拿来当题目,乍一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了历史这本大书的,却又能被作者扯出不简单的命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