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600000013

第13章 中世纪文化篇(2)

“摩西十戒”,即承认上帝的唯一性,不准妄称耶和华的名,守瞻礼主日,孝敬父母,勿杀人,勿偷盗,勿奸淫,勿妄证,勿贪他人之妻,勿贪他人财物。圣礼主要有洗礼、坚信礼、告解礼、圣餐礼、婚配礼、授职礼和临终涂油礼。其中洗礼是一种入教仪式,其目的是清除原罪,将一新生命正式纳为基督教徒。婚配礼是信徒结婚举行的仪式,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婚姻的神圣性和恒久性。宗教节日最重要的有圣诞节、主显节。圣枝主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耶稣升天节、圣母升天节、圣母诞生日等。中世纪初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辩论术七艺,教育内容无不渗透着神学思想。大学的授课内容主要有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课,通过必修获得学士学位后,方可继续学习神学、法学或医学。12—13世纪欧洲出现了24所大学,至今仍极为著名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

基督教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基督教文化被称为西方文化。它汇总了古代希腊文明,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对物的反思,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古罗马法制传统,发展为近代的法制观念。这三大文化的源流,以宗教信仰的形式构建起庞大的文化体系。在二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决定了西方文化的发展走向和特征。在与世界各地文化的相互冲突、碰撞、交流。互融中,影响到了世界五大洲的历史和文化进程,使之成为全球性文化。全球性文化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交流,推动了各民族历史的向前发展。但它又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密切相关,与亚、非、拉人民反殖民主义、反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复兴民族文化的活动相冲突。基督教教人忍受苦难,逃避现实,追求幻想,放弃斗争,给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十一阿拉怕文化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东临波斯湾,南濒阿拉伯海,西傍红海,西北接叙利亚沙漠,北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东西方贸易的走廊。中世纪早期,阿拉伯民族崛起于阿拉伯半岛,之后,不仅创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而且还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文化为什么能够硕果累累?阿拉伯文化为什么能够改变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布局?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阿拉伯人那种海纳百川、博采广收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阿拉伯文化的基础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早期居民,属于闪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叫贝都因人(意为“沙漠之子”)。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北阿拉伯人以游牧为主,并且很多人做了商队的驼夫、向导和保镖南阿拉伯人以农业为主,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贸易集散地打工;而靠近西海岸的阿拉伯人,则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由于地域的分散性,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五花八门。

由于商业发展的需求,到5世纪末期,阿拉伯半岛形成了统一的阿拉伯语并迅速得到流行。到公元6、7世纪相交之际,阿拉伯半岛进入了一个社会剧烈动荡和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进一步加深,部族间因争夺水源、牧场和牲畜而进行战争,血亲复仇进一步盛行。在内忧频频之际,埃塞俄比亚和波斯为争夺东西商路先后侵人这一地区。525年埃塞俄比亚在拜占庭的支持下侵人半岛,572年,波斯又入侵,驱走了埃塞俄比亚人。连年的战争,阿拉伯的农业和商业遭受到空前的打击。

驱赶外国势力,实现半岛的政治统一和恢复经济,成为当时阿拉伯各个阶层的共同愿望。这种迫切要求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结束五花八门的地域性宗教信仰,建立统一的民族宗教信仰。穆罕默德正是适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要求,创立了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的创立及传播610年,穆罕默德(570—632年)结合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参照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义,创立了以麦加城的神灵安拉为唯一真神的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顺从”)。他自称是安拉的使者、是先知,并以安拉神启的方式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从此,伊斯兰教开始得以传播,其信徒称为“穆斯林”(意思是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

伊斯兰教初创之时,穆罕默德宣扬天堂地狱、末日宣判、死后复活、信奉安拉等,由于他提倡社会平等,其信徒由起初的亲友发展到麦加的中下层社会。伊斯兰教的发展,特别是伊斯兰教反对贵族腐败和提倡社会平等的观念和思想,引起了麦加贵族的惶恐。穆罕默德被迫率徒撤出麦加,来到麦地那,之后,穆罕默德以安拉之名和在“穆斯林皆兄弟”的口号下,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建立了穆斯林军队,并于632年基本上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统一的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就是伊斯兰教确立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伊斯兰教的形成,才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提供了思想保证。伊斯兰教思想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其经典《古兰经》和《圣训》上。

“古兰”意为“诵读”,古兰经意为“顺从、信仰安拉和服从先知的人诵读的经书”。穆罕默德在世时,《古兰经》并无定本。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尔即位后2年,便下令搜集《古兰经》,并汇编成册。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位期间,经过进一步加工修订,编定为标准本,即“奥斯曼定本”。《古兰经》共30卷,114章,6236节,分为“麦加篇”和“麦地那篇”两部分,其主要内容是:穆罕默德及传教活动,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伊斯兰教的社会主张,神话、历史传说和寓言。

《圣训》是仅次于《古兰经》的伊斯兰教经典,是有关穆罕默德的言行和他认可的弟子们的言行录。

《古兰经》和《圣训》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世俗生活两大部分。教义包括信条和宗教义务。

信条包括六大信仰,它的具体内容是:信安拉(真主),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信天使,相信在安拉与先知之间有一个中介,那就是天使。信经典,相信《古兰经》是安拉通过先知启示世人的经典。信使者,相信先知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后世湘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信前定,相信人生命运早已由安拉安排定。

宗教义务由五功组成,它的具体内容是: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

伊斯兰教还对穆斯林的世俗生活提出了规范和要求,如国家政体、商业与手工业、婚姻与家庭、伦理道德等等。

伊斯兰教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吸收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一些神话传说、教规、教义等,还形成了两大派别,即逊尼派和什叶派。

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战争,阿拉伯帝国扩张到哪里,就在哪里以信仰伊斯兰教可免除一切贡税为鼓励政策,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占领区居民皈依伊斯兰教的积极性。同时,帝国征召了大批会背诵《古兰经》的穆斯林随军出征,让他们在占领区从事传教活动。二是移民,7—11世纪,大批半岛居民移居到帝国各个地区,其中,移民最多的是两河流域和埃及。三是商业活动,作为东西方主要商路的阿拉伯半岛,人来人往,商旅不断,阿拉伯人所到之处,宣扬伊斯兰教,“穆斯林皆兄弟”的口号和精神,对长年奔波在外的商人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四是官方和非官方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那些公派或义务的穆斯林信徒的传教。总之,从7世纪中后期至11世纪中后期,伊斯兰教在亚非欧三大洲得到迅速的传播,成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

阿拉伯文化的形成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和发展,以伊斯兰教理论和思想为指导的、以阿拉伯语作为书写和传播交流工具的阿拉伯文化,逐渐孕育成熟。

5世纪末,较为统一的阿拉伯语就基本形成并得到迅速传播。到651年《古兰经》定本出现后,阿拉伯语作为穆斯林统一的民族语言与宗教语言,得到了更迅速更广泛的推广。特别是8世纪中叶,第一部系统完整的阿拉伯语法著作《西伯威书》问世。

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已是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在其疆域内,埃及、两河流域。波斯、伊朗、印度河流域等,都曾孕育出灿烂的文化,阿拉伯文化正是植根于这片沉淀丰厚文化底蕴的沃土中。

阿拉伯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其商业、文化纽带和集汇地的地位十分明显,中国、希腊、罗马、印度和埃及的文化精华,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和最新鲜的养料。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后,巴格达、大马士革相继建造了造纸厂。数百年间,欧洲所用的纸,都称是“大马士革纸”。而在埃及,当地的造纸厂生产的纸,取代了埃及沿用了数千年的纸草和羊皮。

阿拉伯工商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证。阿拉伯帝国早期,形成了以巴格达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帝国的扩大和文化的西渐,又形成了开罗和科尔多瓦两个中心。在这些发达的国际性大都市里,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香料、俄罗斯的蜂蜡和木材等随处可见。

阿拉伯统治者对文化发展的重视和阿拉伯人吸收融合其他优秀文化的整合力及创造能力,是阿拉伯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

阿拉伯人十分重视教育。阿拉伯统治者为了加强教育,建立了广泛配套的教育机构。遍布帝国的清真寺,担负起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职责,宫廷教育和大学教育也随之诞生。9世纪时,哈里发蒙迈便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一所大学——赫克迈大学,著名的还有11世纪开罗的仪勒姆大学。阿拉伯统治者还在大学里创建图书馆,鼓励学术交流活动。

阿拉伯人也非常重视学术活动。倭马亚王朝(661—750年)时期,阿拉伯人就开始翻译外国的学术著作,到阿拔斯王朝(750—125年)早期,阿拉伯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翻译外国各种书籍的热潮,史称“百年翻译运动”。译书运动和各地图书馆的建设及学术交流,使阿拉伯帝国的文化逐步形成繁荣局面。

11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衰落,但阿拉伯文化及其影响并未因此而中断,而是继续发扬光大。

阿拉伯文化的重要成就8—11世纪是阿拉伯文化的繁荣时期,其显赫的文化成就令世人瞩目。

阿拉伯人出于游牧和外出经商的需要,结合其它地区的天文学和历法学成果,创造了自己的天文学和历法。他们创造了很多精密仪器,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和研究,论证了地球是圆的,提出了地球绕太阳运转的学说。他们还测量过子午线的长度,并推算出地球之体积。著名天文学家白塔尼(858—929年)编制的“萨比天文表”成就非凡,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的《天体运行论》中,曾多处引用白塔尼的天文学成果。他们还创立了专门用于宗教的太阴历和专门用于农业的太阳历。

大阴历,又称“希吉拉历”,它以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即622年为纪元元年,以该年太阳历岁首(7月16日)为元旦,以月亮圆缺一次为一月,12个月为一年。单月30日,双月29日,不置闰年,每年354日。以30年为一周,设11个闰年,于12月末置一闰日。这个历法,每30年比公历少不到11日。太阳历每年365天,逢闰年每年增置1日。阿拉伯人的太阳历,比现在的公历还要精确。

阿拉伯人在数学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最早用阿拉伯文的28个字母记数,但很不方便。在阿拔斯王朝时,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著名学者花刺子模(780—850年)的努力和认可,使该数字在阿拉伯全境通用。该数字传入欧洲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时至今日,我们应用的这些数字符号,仍叫阿拉伯数字。在刺子模著的《还原与对消的科学》,使代数从数学中独立出来,因此,花刺子模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另外,阿拉伯人还确立了三角学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

阿拉伯人的医学成就非常突出。当时,他们不仅懂得用酒精清毒愈合伤口,还使用麻醉剂用于外科手术。他们能有效地治疗和防治霍乱、伤寒、天花等疑难顽症。阿拉伯著名的医学家易司哈格(809—877年)、拉齐斯(865—925年)、阿维纳森(980—1037年)及他们各自的医学著作《眼科十论》、《天花和麻疹》和《医学集成》、《医典》,代表了当时世界医学的最高成就。从12世纪至18世纪,这些医学著作被欧洲视为医学权威性著作,有的长期被用作大学教科书。

阿拉伯的宗教建筑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遍及帝国的清真寺。清真寺的共同特点是宽敞的庭院,连成一体的尖塔、圆顶和拱形结构下开阔的大厅,远远看去,雄伟壮观,进到里面,庄严肃穆,视野开阔。各地清真寺还吸收了当地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比较著名的建筑有:麦加圣寺、麦地那先知清真寺、伊拉克的萨马清真寺、印度的泰姬陵、摩洛哥的卡拉维因清真寺等。

阿拉伯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阿拔斯王朝时期诗歌创作处于黄金时代,著名诗人努瓦斯(757—814年)麦阿里(973——1057年)和穆合奈比(915——960年)等人的诗歌,基本上代表了阿拉伯诗歌的最高水平,在世界诗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阿拉伯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亦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源于波斯《一千个故事》,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埃及、希腊、印度等国的民间故事,到8世纪时开始广为流传。经过几百年的修改和补充,到16世纪时最后定型。该书反映了阿拉伯帝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出了阿拉伯人的聪明智慧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人类社会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8世纪之前的阿拉伯历史学,主要是以口传为主,8世纪之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笔录的成文历史著作随之出现,并逐渐成熟。阿拉伯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有泰伯里(838—923年)和麦斯欧迪(?—956年),前者被称为阿拉伯编年通史的鼻祖,其代表作是《历代先知与帝王史》,后者被称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其代表作是《黄金草原》。另外,被誉为“十字军战史家”的艾西尔所著的编年通史《全史》,影响也很大。

阿拉伯帝国辽阔的疆域和阿拉伯人经商的特点,决定了阿拉伯需要地理学,因此,阿拉伯的地理研究发展起来。花刺子模著的《地形》一书,奠定了阿拉伯地理学的基础。著名的地理学家苏里曼和易德里斯分别著有《东游记》和《世界地理志》。

同类推荐
  •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如果读者对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还有质疑,那么就请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开始--翻开第一页,从《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对余秋雨散文作品零星片语的撷取中,用心去鉴赏、去品味、去感悟,去摸索知识以外的文化内涵,细细体悟这份绵延不尽的文化“余味”。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惊鸿一瞥

    惊鸿一瞥

    这片曾被儒教文化遗漏了的土地,为你深入了解西部打开沉重的大门。,她恣意挥洒着无穷无尽的欲望与渴求……著名作家高建群,在雀跃。还历史以本貌,建言,饱受风吹雨打,干旱饥馑,在呼嚎,给政府决策部门以提醒,在欢笑,在悲泣,给西部“淘金者”以建议,以《最后一个匈奴》式的历史感与洞察力,还现实以真实。为中国西部大开发鼓呼,以一个文人的视角,撩开中国西部神秘的面纱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热门推荐
  • 高跟鞋

    高跟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修真四万年

    修真四万年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新书已发,灵气逼人!-------------已有两群:老牛会客室202330158(两千人大群,虚席以待!)老牛会客室二群386336065
  •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烟姿柳:才女鱼玄机

    她曾是美丽多情、风华绝代的才女;她竟是争风吃醋,戕杀女婢的囚女……是谁让她背上风流债,又是谁把她送上断头台,是温庭筠、李亿、陈韪、裴澄,还是她生命中的所有男人,亦或是她自己……
  •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人生的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

    本书通过对圣经的解读,揭示了通往美好生活的心灵法则,你的心决定你的世界,它告诉我们如何摆脱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拥有只看到真善美一面的“独眼”,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善,这样的人生便会无敌!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使你的心态、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 丘比特的水晶坊

    丘比特的水晶坊

    对于十五岁的女生春盈来说,这一天注定是她的“灾难日”!首先是她最讨厌最害怕的体育课,接着辛苦珍藏的海报也被人拿走了,而且是被用来垫屁股!是可忍,孰不可忍!没想到这一个不忍给她带来了这“受难日”最大的灾难——惹上了全校闻名的邪恶王子韩尚。那个狂傲、霸道、不可一世、连校长都不放孝眼里的纨绔子弟!明明对她无意,邪恶王子却每每出现在她的周围。让她无辜成为邪恶王子无数拥趸的“大众公敌”!幸亏她还有个“天使”弟弟帮她解围,无论什么情况,都坚定地站在她这~边。让她感觉到了温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重生之风华

    重生之风华

    简介:海颜阴差阳错重生回到了2000年,由最开始的不可置信变得激动兴奋。在跟她前世相隔十年之远的世界里,她见到了让她愧疚不已的父母,让她感激一生的老师,看到了一直到高中都一直保护着她的好友苏心悦,见到了那些侮辱过她,伤害过她的人。这一辈子,她不会再那么平庸而活,侮辱过她的人,她要将他们全部踩在脚下;伤害过她的人,她要他们一辈子翻不了身;给她无比关爱的父母,她要让他们过轻松无忧的日子;保护她的人,这一世换她来保护她;心爱的人,这辈子,她要挽回他,再也不要那么大意的放开他的手…*****************再次强调本人简介无能,但文文内容绝对爽歪歪。本文女强,爽文,异能,YY无限。文文内容绝对精彩,请各位亲们点击收藏,多多留言的。如果认为写得还对亲的胃口,便给点花钻啥滴,嘎嘎。希望亲们能够多多支持,先么个。PS:纯属虚构、禁止模仿。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