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4900000011

第11章 道家的教育思想(1)

先秦道家在教育思想方面影响较大的是老庄学派,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他们的学说反映没落奴隶主阶级悲观失望的思想。

总的来说,贯穿老庄学派的文化教育思想的,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但是,在另一个侧面,它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道原》、《十大经》、《称》、《经法》等四种佚书,系成于战国中期以后,反映了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佚书作者继承老子的学说,同时汲取了儒、法、名诸家的思想。他们从“无为”、“无私”引申出来的,已不是毁弃文化,而是尊重知识。如说:“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形)”(《十大经》)。“是非有分,以法断之”(《经法》)。

由于尊重知识,故重视“士”的作用。他们说:“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十大经》)。“王天下者,轻其国而重士,故国重而身安;贱财而贵有知,故功得而财生”(《经法》)。所以,在议论国家政策时,也主张“明德”、“兴贤”、“文武并行”。

道家思想的这种发展和变化,是适应开创封建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为兴学育才开始作舆论准备。

一、老子:文化堕落、人性“复归”、“绝圣弃智”

1老子(老聃)简介

老子(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而年稍长于孔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谓即太史儋),《史记》载为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太清宫镇)人,也有史料记载为今安徽涡阳人。

老子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传说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有不同的版本,多者5000余字,少者将近5000字)的《道德经》(分为《道经》与《德经》两部,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该书成于战国中、前期,基本上保存了老子的思想学说。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对中国两千年文化思想的发展具有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2老子的教育思想

(1)老子的教育目的

老子的社会理想不是人治社会,也不是法制社会,而是个人、社会和大自然和谐统一的道德社会。要实现这个理想,道德教化是一项基础工程,必须全社会形成共识。老子的教育思想就是为此而建立的。

《德道经》德篇第三十章说:“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有车周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老子在此画了一幅他理想中的道德社会的蓝图,在这个理想国里,没有苛政,没有战争。人民淳朴,甘食美服,安居乐业。不需要奔波劳碌,也没有恐惧和烦恼。这个社会确实是非常美好啊。

这个理想为什么不能实现呢?德篇第一章指出了根本原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就是说,社会的离道失德是人类种种罪恶和灾难的根源。

老子对他的理想的执政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贯彻施行治国的“三宝”。他说:“我有三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老子》第六十七章,下同),老子认为,“慈”、“俭”和退让三者是治理国家的三个法宝。也就是他理想的执政者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慈”。什么是“慈”?老子说:“慈,故能勇”。这个勇不是勇于争夺、勇于作战。因为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第四十六章)就是说,国家政治上轨道,把战马用来种田;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老子认为战争是“天下无道”的现象。但是老子并不反对一切战争。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同上)就是说,慈爱,用来征战就能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因为执政者平时以慈爱对待人民,一旦需要战争,人民就会以极大的勇气投入战斗,正如孟子所谓“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两人的思想体系虽然不同,但在同情人民,反抗不义战争的观点上是一致的。

老子所说的“慈”,其根本含义是“无为”。他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老子》第十章)又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按照自然界无为的规律去办事),行不言之教(不要强做不合自然规律的法令、教训),万物作而不始(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不恃(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而弗居(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老子》第二章)老子的这些话是针对当时奴隶主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者所实行的繁苛政令而言的。老子认为,执政者只要能体现自然“无为”的精神,让人民自由发展,便是真正的慈爱。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可见,老子所谓的慈,对执政者来说,含有以身作则的感化与模范作用。以上是老子从正面说明理想的执政者应当是“道”的体现者。老子还从反面对当时的残酷统治者提出警告:“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第七十四章)又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第七十九章)人民不怕统治者的威力,如果专靠恐怖手段,最后一定会召来大恐怖的报复。

理想的执政者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就是“俭”。什么是“俭”?老子说:“俭,故能广。”执政者厉行节约,国家就能富裕。老子批评当时的统治者增收赋税,加重人民负担。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老子》第七十五章)老子指责当时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统治者为强盗头子。他说:“朝甚除(朝政腐败至极),田甚芜(农田非常荒芜),仓甚虚(仓库十分空虚),服文彩(穿着锦绣的衣服),带利剑(佩带锋利的宝剑),厌饮食(饱足精美的饮食),财货有余(占有多余的财富),是谓盗夸(这就叫做强盗头子),非道也哉!(多么的无道呀!)”(《老子》第五十三章)老子把执政者的奢侈生活和腐败政治联系起来,是具有普遍规律性的认识。

老子对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曾极尽讽刺之能事。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丰美的食品使人伤口味)。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纵情狩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稀有商品使人行为不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所以理想执政者但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老子》第十二章)这段话主要是对当时的执政者的腐朽生活而发生的讽刺与谴责。“五色”、“五音”、“五味”、“打猎”、“难得之货”,绝不是劳动人民能够有机会享受的。正是这些整天追逐淫乐与声色货利的统治者的糜烂生活,才造成“民之饥”。老子认为,理想的执政者,在生活上必须做到“俭”。而要做到生活上的“俭”,首先必须重视自我内在的精神生活,把外在自我的物质生活放在次要地位。

理想执政者的第三个条件是“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器长”。“不敢为天下先”即不强做违背客观实际情况而单凭主观意志办事,所以能成为天下的首长。这句话包含着不争、客观、无私等思想在内。

老子认为,当一个执政者,能做到不争或谦让,其结果自然会得到人民的爱戴。他说:“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要做人民的领导,必须心口一致地对他们谦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当人民的表率,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居上位统治,而人民不感到有负担);处前而民不害(居人民之前领导,而人民不感到有妨碍)。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此,人民对他爱戴而不厌弃)”(《老子》第六十六章)。

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包含有大公无私的意思。他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因为天地的存在不是为它自己,所以天地才能长久。)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所以圣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外其身而身存(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得到自身的生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岂不是由于他能无私吗?所以成就他自己的理想生活。)(《老子》第七章)老子用天地的运行不为自己来比喻对人(理想的执政者)的行为没有自私的念头。所谓“后其身”,“外其身”,就是不优先考虑自己的利害。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对于有权势的领导者,是尤其重要的。

总之,老子把慈爱、节俭、谦让作为治理国家的三大法宝,并作为理想的执政者必备的条件而提出,其中虽然含有应该否定的消极退让的思想因素,但是其中反映劳动人民利益的慈爱、诚实、宽容、无私等思想因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积极意义。从培养国家领导干部问题的角度来看,老子的教育目的思想是可以批判地继承的。

(2)老子的道德教育内容

①尊道贵德

德篇第十四章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祭也。”老子强调,道生成万物,德养育万物。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但都是由道德规律而形成,因此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

德篇第十五章:“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殁身不殆。”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有其根源,这个根源是道,它是天地万物共同的母亲。懂得了道德为万物字母,就应该明白自己与万物平等,都是道德之子,以平等心、众生心看待万物。抱元守一,淳德归道,回复其先天本来面目,那么就沒有危险了。

德篇第二十二章:“治人事天,莫若嗇。夫为嗇,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則无不剋;无不剋,則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这里老子强调,重积德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

德篇第二十五章:“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强调珠宝和良马虽然珍贵,但是真正珍贵的东西是要尊道贵德,道德是个人和社会最宝贵的宝贝。

②轻名利

老子认为重视和爱护自己的生命,不被物质名利所诱惑,是一种高尚道德品质。他说:“名与身孰亲?(虚名与生命哪一个更亲切?)身与货孰多(生命与财产哪一样更重要?)得与亡孰病?(得到名利与丧失生命哪一样更有害?)甚爱必大费(过分追求虚名,必定会浪费许多精力),多藏必厚亡(贪图收藏货利,必然遭到严重损失),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四章)又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甚咎。”(《老子》第九章)老子的这些言论,意思是劝人不要舍生命而追求虚名财利。这对于贪位慕禄,得寸进尺,利欲熏心的人,都是应该深自警惕的。老子提倡“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对于克制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不顾危亡的过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当时当权贵族的贪婪欲求,是一种谴责。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种静心寡欲,知足常乐的思想,容易引导到消极保守的道路上去。如果从另一方面来理解老子的本意,一个注重道德修养的人,应当善于支配物质生活,不迷恋于物质利益,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更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还是值得重视的人生价值观问题。我们既需要强调个人对集体和人类作贡献,同时对个人应有的名利是应该追求的。追求名利和进取向上的事业心应当是一致的。

③无为而无不为

德篇第十一章:“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者恆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德篇第二十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无事民自富,我无不欲而民自朴。”无为两个字的含义不是不做事,而是不违背自然规律而妄为。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如果去除种种妄为、按照自然规律而行事,那么百姓就会受到很好的道德教化;统治者如果能够清静心身,端正行为,那么民风就会端正,歪风邪气就不能形成气候;统治者如果不要给老百姓增加种种不必要的负担,那么百姓自然会富足;统治者如果去除私心贪欲,办事从人民利益出发,那么人民就会效法而形成淳朴的风气。

(3)老子的道德教育方法

①知行合一

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必须认真实行。德篇第三章说:“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孔子讲“力行近乎仁”(《中庸》引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孔、老的思想虽有不同,但在重视道德实践上却有共同之处。

德篇第三十五章:“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德篇第十七章:“修之身,其德乃真;……”

德篇第十三章说:“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椯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②“勤而行之”

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必须认真实行。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四十一章),“士”指读书人。老子把士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的士听说“道”,就努力去实行。中等的士听说道,无动于衷,将信将疑,下等的士听说道,便加以诽笑。老子在这里说的“勤而行之”和他在另一处说的“强行者有志”意思是一致的。老子主张“强行”、“勤行”和孔子讲的“力行近乎仁”(《中庸》引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意思是相同的。孔、老的道虽有不同,但在重视道德实践上却有共同之处。

③善于学习

同类推荐
  •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通过考察这些矛盾产生和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并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目标的视角提出了缓和这些社会矛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藉此希望中国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本书主要针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所产生的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和中国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重大现实矛盾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这些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区域矛盾、阶层矛盾和思想矛盾,其中在阶层矛盾中深入剖析了贫富矛盾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科技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实地介绍了文书教研论文及科技报告各部分的写作内容及写作规范,并附上真实的案例,让您即使没写过类似的文书也能轻松上手!
  •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保险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得为读者讲述了什么是保险文书,保险文书写作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及样板案例,实用方便。
热门推荐
  • 不良赐婚

    不良赐婚

    穿越穿出恶夫一个,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咱还不能埋怨,为啥,这可是皇上赐的婚,闻以蓝郁闷,天下的皇帝都有一颗媒婆的心啊。父亲一心向恶,贪得无厌,扰乱朝纲,惹得世人恶骂,成为太师嫡女的她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处处惹人注目。大婚之日,没等来新郎,却等来了野汉子,光天化日之下让人抢自己的新娘,自己却在一旁领着众人看戏,笑得发抽。想离婚?问皇上答不答应。想出走?先给爷找了暖床的小妾再说。想寻死?行,反正你死了财产都归爷。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有一个不良老公,另附送极品亲戚一打。老四媳妇啊,家里花销不够,你能不能先给垫下。弟妹啊,听说你爹在买卖官位,能不能给嫂子我弟弟弄个空缺,什么?你爹不做这个,骗谁呢,不愿帮忙就直说,装什么清高。四少奶奶,你的耳环好漂亮,借我戴几天啊。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暴发!她本想低调为人,处处惹让,换一世安乐,然退让迁就换届不到任何该有的尊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暴治暴才是良策,看我如何在悄无声息中驯服恶夫,一手当家。这是一个忠臣与妄臣的联姻,这是一个有志女青年与一个纨绔子弟的结合,不良的组合,不良的婚姻,然,真是如此吗?精彩片断:晴天霹雳,他的媳妇竟跟别的,别的女人亲嘴了,李承浩混身僵硬,抖着手指向她:“。。。”,说不出话来。“让开。”“你你你.你不守妇道。”“没功夫跟你胡扯,人命关天,闪一边去。”闻以蓝道。一旁的公子哥们笑道:“嫂子好生厉害,亲两下就能救人,四少赶紧让让。”“再说,小爷撕了你们的嘴。”他一声怒吼,捏起袖角冲上前,朝她嘴上胡天海地的擦拭。第七十次爬床失败。“蓝儿,咱们都心意相通了,怎么还踢我下床。”“说,你今天天都干什么呢!”“.没,什么都没干。”“那个香香是怎么回事?”“冤枉啊,是她找上我的,我马上让人赶她走了。那现在可以,嘿嘿!”“不行。”“怎么又不行?”“取经还九九八十一难呢。”碰,李承浩倒地不起。简介无能,内容更精彩
  • 万事不求人(古代文化集粹)

    万事不求人(古代文化集粹)

    《万事不求人》涉及到生活的各方各面,如解梦、识人术、住宅观测术、美容奇术等,内容翔实,指导性、实用性强,是居家过日子随手可查的顾问和好帮手。一书在手,万事不求人。
  • 再嫁之盛世嫡妃

    再嫁之盛世嫡妃

    雕花的木案上一顶小巧的暖炉,在寒冷的冬季带着几许温暖,却不能温暖凌小小已经寒冷到麻木的心房,从炉里钻出来的袅袅青烟伴随着丝丝清香,却也让凌小小慵懒惬意的倚在榻上,神情是淡漠的。而她眼前的男人神情则是有着几分不安,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眼前的凌小小。气氛有些诡异,也很尴尬。罗海天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打起嗓子:“小小,我有话想和你说。”他示意两边伺候的丫头退下,可是凌小小……
  • 单亲男女

    单亲男女

    生活在北京的离异女丁楠离婚八年来,遭遇了各种各样的男人和感情,在她身边,也有着形形色色的单亲男女,他们的感情生活也形态各异。女主人公最终情归何处?单亲男女们的感情和生活状态究竟是怎样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大腕崛起

    大腕崛起

    新书《文骚》已发,不一样的文娱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内地总票房怒破200亿大关!2012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突破12亿!2011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达到一亿美元!2010年,内地总票房强势突破100亿!2009年,内地市场有三部电影票房过4亿!2008年,内地票房过亿电影共计12部!……2005年,怀揣明星梦的何沐从横店影城走出来,并成为娱乐江湖的一个变数,所以上面的数据都做不得准,未来大势将由强者左右!何沐就是那个娱乐圈的强者,众人仰视的大腕!
  • 低手不凡

    低手不凡

    最霸道的功法,最神秘的职业,铁血少年征战不休,撑起都市至尊的封号。笑傲都市。,少年自山上而来,拥有最神秘的体质,万千敌人在他面前如纸糊泡沫,一拳轰破
  • 工业霸主

    工业霸主

    机械系研究生林振华穿越到1979年,成为一名工厂青工。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历史的些许预见,林振华带领工人师傅们挥洒汗水,打造出一个横跨欧亚的重型工业集团,成就了一段工业霸主的传奇故事。焊弧飞溅,锻锤轰鸣,为您书写一曲中国工业人的雄浑赞歌。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