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300000003

第3章 记忆的规律 (2)

第一章 记忆的规律 (2)

1939年,斯贝寿研究了3605名学生学习教科书的遗忘速度,结果如下:

遗忘教科书的速度

时间 记住的比例(%) 遗忘的比例(%)

1天后 54 46

7天后 35 65

14天后 21 79

21天后 18 82

28天后 19 81

63天后 17 83

这与艾宾浩斯结果比照后表明,在7天之内的遗忘速度,教科书要比无意义音节慢些。

苏联人沙塔洛夫的经验是,已经记住的材料经过9小时后,大部分都会忘掉,只能保留30%。就是说,识记后9小时内,如果你不抓紧复习,那么有70%就要前功尽弃了。

中间比两头容易遗忘

1.后识记的材料越繁难,先识记的材料遗忘越快

心理学家莫格和莫德奈尔,先让受试者记忆一长串的形容词,后将受试者均分六组,让每组在相同的时间里做不同类型的事,然后测验他们的记忆率,结果如下表:

后摄抑制影响记忆效果比较表

组别 在恒定休息时间里的不同智力活动 遗忘率 再现

A 看笑话书(调整心理活动,驱散紧张情绪) 55% 45%

B 背诵三位数的数字 63% 37%

C 记无意思的拼词(音节) 74% 26%

D 记与实验用过的毫无关系的形容词 78% 22%

E 记与实验用过的形容词的反义词 82% 18%

F 记与实验用过的毫无关系的同义词 88% 12%

另一位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通过实验揭示,当被试者记熟词并解答困难算题后,词的再现率降低16%;当被试者记熟词而进行较为容易的口算后,对同样一些词的再现只降低4%。

2.中间比两头容易遗忘

肯思雷于1957年让68名大学生试读一遍三种意义不同的相等数量材料后,测试的记忆结果见下表: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与记忆效果对照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个无意义音节 56% 35% 24% 22% 24% 8% 12% 9% 6% 3% 7% 3% 18% 26% 51%

15个彼此不相关的英文单词65% 68% 45% 37% 58% 18% 44% 32% 36% 46% 31% 49% 49% 52% 58%

15个意义相关联的单词 66% 68% 67% 54% 67% 58% 59% 58% 58% 58% 52% 52% 62% 52% 62%

荷浦兰德博士将十二个单词排成一行,让别人来记忆。结果,没有一个人会记错第一个词,第二词以后错误渐多,第七、八个词错误率最多,往后错误逐渐减少。第十二个词,情形就和第二个词一样,错误极少。

加利福尼亚大学波斯特曼等通过实验证明,识记材料系列位置的影响,在有意义单词中不及无意义材料大,但一般中间项目失败的次数相当于两端的三倍。

学者们将在记忆过程中,有些后识记的信息对先识记信息的重复认知和回忆起的干扰作用,称作后摄抑制或向前干扰;有些先识记的信息对后识记信息的重复认知和回忆起的干扰作用,称作前摄抑制、顺向抑制或向后干扰。

一些心理学家对产生这一规律的机理作了如下解释:

A→B→C→D→E→F

A←B←C←D←E←F

其中A与F只受单项抑制,所以记住得最多,中间部分都受双向抑制,所以遗忘得比两端多。

无意义的比有意义的容易遗忘

有人在中小学生中做了一个实验,让他们对无意义信息进行逐字逐句的机械记忆,对有意义信息进行非机械记忆,结果见下表:

小学一年级遗忘率 初中二年级遗忘率 高中二年级遗忘率

无意义信息 28% 45% 83%

有意义信息 62% 55% 17%

这表明,在学生时代,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无意义信息的遗忘迅增,而对有意义信息的遗忘却骤减。

有人统计,学龄儿童至16岁前的少年,在年龄增长中,机械记忆能力没什么提高,但逻辑记忆能力却有凸显的增长。

有人给9~18岁637名学生看12种类型完全不同的物品2秒钟,然后测验记忆成绩,结果记忆力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

有人对4~7岁儿童进行了识记十张图片后的再现实验,结果为:

年龄 平均再现

4岁 4.5张

5岁 5.3张

6岁 5.7张

7岁 6.2张

艾宾浩斯做过七次识记80个无意义信息与有意义信息的记忆效果对比实验。每次识记的有意义信息都是英国诗人拜伦所做的《唐璜》诗中的六节约80个字音的诗,结果,平均只需诵读8次就可以正确背诵;而对同样数量字音的无意义音节,差不多需要80次诵读,才能正确背诵。可见,识记有意义的信息要比识记无意义的信息容易得多。

肯斯雷准备了三组意义不同的信息,每组由15个音节或单词构成,每次展示一个单词或音节2秒钟,让348位受试者观看并练习一遍,然后默出,结果如下:

组 识记的信息 默出的平均数

Ⅰ 15个无意义音节 4.47

Ⅱ 15个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孤立英文单词 9.95

Ⅲ 15个彼此意义相关联的孤立英文单词 13.55

实验结果表明,在记忆能力和识记的信息数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理解后的记忆效果最好,不理解就识记的效果最差。

不感兴趣的比感兴趣的容易遗忘

经验表明,记忆效果随着首次识记时由感到有趣的初级阶段经感到乐趣的中级阶段升至与事业结合的志趣阶段而转佳,兴趣是记忆的润滑剂。

心理学家们认为,凡是能引起兴趣的事物,人都能集中注意力并让大脑首次识记时印象深刻,大都容易被长时记忆起来。

痛苦的记忆往往会在梦里出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此的解释是:“凡是威胁自我的记忆,都被打入潜意识的控制范围内,无法爬升到意识的阶层上来。”哲学家尼采也曾经说过:“不愉快的事是潜藏着遗忘倾向的。”

有位心理学家让百位儿童回想过去有趣和无趣的话。结果,有趣的话大多被回想起来,没趣味的话大多都忘记了。

不急需的比急需的容易遗忘

对于急需的认知材料,人们往往能产生更强烈的认知需求和记忆需求。认知和记忆需求一旦形成,便能转化成强烈的兴趣,在人们的记忆活动中产生激励作用,从而刺激记忆的形成。对于不急需的材料,人们很容易产生怠惰情绪,记不住也是自然的。

单器官接收的比多器官接收的容易遗忘

记忆能人除外,单器官接收的比多器官接收的容易遗忘。请看下面的心理学实验结果:

单用听觉去记忆,过后测验,其遗忘率高达85%。

单用视觉去记忆,过后测验,其遗忘率降至75%。

听视结合着记忆,过后测验,其遗忘率只有35%。

无联想的比有联想的容易遗忘

联想是记忆内容与记忆结果之间的桥梁。牛顿坐在树下时,由苹果的落地联想到了地球引力;阿基米得在浴缸洗澡时,由身体浸入而溢出水的现象,联想到用类似的方法来测定金冠的含金量是否纯正。

加入联想成分的记忆活动,有助于在材料之间形成较为稳定的联系,从而在记忆中保持得更为深刻和长久。例如有人在记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时,将原本无意义的数字串8848.13联想谐音为“爬,爬,死爬,登一山”,印象深刻,经久不忘,比单纯机械记忆数字不容易遗忘得多。

无长远记忆动机的比有长远记忆动机的容易遗忘

无长远记忆动机的较有长远记忆动机的容易遗忘。

在国外,心理学家让两组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并在学习过后分别被告知:第一组在第二天考试所学,第二组在两星期后考试所学。分别测试的结果表明,第二组学生记忆的所学内容明显地高于第一组。产生这一结果的机理是,第一组学生只决定将所学保持到第二天,而第二组学生则让意志将所学记忆至两星期——这无疑增加了对所学内容的复习时间。

目的与任务的变更常会改变记忆效果,没有记住的常常是不想牢记的,人们只记住想记住的知识与实践经验。

六 记忆的信息靠感觉器官输入脑中

感觉器官将外界信息输入脑中

人类靠感觉器官生发出来的各种功能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来接收外界的各种知识与经验并转录为信息(讯号)后分别输入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区、味嗅觉区、动觉区等。

感觉器官如果疲劳了,接收外界信息的效果就会下降。

中国古书《学记》中说:“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也就是说,学记没有不经过五官活动的,五官不参加学记活动,学记活动很难成功。

不同类型的信息靠不同的感觉器官输入脑中

由于各种感觉器官具有各不相同的生理功能,所以不同类型的信息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输入大脑,如文字、图像信息主要通过视觉输入(盲人可以通过凹凸不平的文字、图像感知信息),音乐、语言、声响信息(讯号)通过听觉输入,空气中的气味通过嗅觉输入,食物的酸甜苦辣等主要通过味觉输入,物品的光滑程度和冷热软硬等信息主要通过触觉输入。

有的信息也可被两个或几个感觉器官所接收,双重或多重输入大脑。

大脑对不同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有不同的吸收率

大脑对从不同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讯号)有不同的吸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大脑对视觉输入的信息吸收率最高,可达83%;对听觉输入信息的吸收率次之,为11%;再次是嗅觉,可达3.5%;对触觉和味觉输入信息的吸收率最低,依序为1.5%和1%。有人由此而称视觉为优势分析器(接收器)。

显而易见,训练感官,主要是训练耳目,提高视听能力。所以,需要我们的眼睛更加明亮,耳朵更加灵敏,真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双耳分听交叉输送

双耳能将接收到的信息分送给大脑的不同半球。美国夏威夷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右耳将接收到的信息输入大脑左半球,左耳将接收到的信息输入大脑右半球。

感觉器官是人们获得记忆的第一物质基础。因为先天的盲人绝不能有自然万物视觉形象与颜色的印象——不会产生对它们的记忆,先天的聋人也绝不能有对音乐、言语、声音的记忆。有人说:“所有的教育,都是一种感官的训练。”

七 记忆的超大潜能

十分之九以上的人脑记忆潜能尚待开发

人脑比任何一种机器都要复杂得多,也是我们成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所在。

1.每个正常人的大脑都可容纳近于无限的输入信息

研究表明,人脑是由大约一万亿个细胞构成。其中,被称作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大约有一千亿个。一个神经细胞上能生长起约二万个有接收贮存信息功能的树突,每个树突都与传递信息的突触相联系。当生物电流通过突触改由化学能流向下传递时,就产生了记忆活动。而一个脑神经细胞就可以在瞬间向周围与它有联系的其他脑神经传递两万个信息。那么,一千亿个脑神经细胞在瞬间又可传递多少信息?这么算来,大脑记忆信息的能力近于无穷大不是一目了然了吗?

2.人脑实储信息总量不足容量的十分之一

每人一生中所记忆的各种信息(讯号),其总量不足大脑容量的十分之一——天才也概莫能外。

正常人感到记性差不是大脑的记忆容量不足所导致的,而是另有原因。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就是记忆方法不对头——没有运用适合于自己的记忆方法去驾驭实存的记忆规律,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记忆特长(虽然每天都忙于记忆,却不知道自己的最佳记忆时间,也不能使有限的时间更加有效);记忆少而精、简而全的东西,而失去记忆繁杂无序的东西(其中的大部分本可以不花时间去记忆);不懂得利用能收到多快好省效果的复习方法而进行惯例复习……

弱势半球大脑的潜能大多未被开发

同类推荐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我的高考我的分

    我的高考我的分

    本书分为:理想篇、动力篇、方法篇、习惯篇、时间篇、效率篇、心态篇、奋斗篇和应考篇。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学习高手们的超级学习力和奋斗过程,读来富有启发性。本书教你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赢得高考的成功!
  •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中国古代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高中英语作文模仿秀

    本书集纳了若干中学生英语作文的日常习作,按文章体裁分为日记、书信、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几个部分,并在每篇习作后附点评,在每部分后另附相应体裁文章的写作指导,以期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提供鼓励和帮助。
  •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宋词(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窃国妖妃

    窃国妖妃

    她是楚国陵水之滨的青楼雅妓,只因容貌与异国公主相似,竟卷入纷杂混乱的后宫争斗中。她本无意争夺,性命却捏于他人手掌。她反击报复,誓要成为至尊红颜,朱笔判江山。她魅惑冷艳却无情残暴,她坐拥天下却孤身寂寞。她是决战疆场的将军,是运筹帷幄的谋士,是红颜祸水的妖女,亦是盛世蜀国的明君。她是乔焰雪,是闻名天下的冷血女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浔水绕,梅坞影

    浔水绕,梅坞影

    浔河水自西向东无声流淌,蜿蜒穿越整个梅坞镇,沿途支叉分流,像一张撒开的网。乌篷船悠悠滑过,桨橹欸乃,水面便荡开一圈圈的水晕。倪影有时想,这样美好的地方,怎么就没被发掘成旅游景点?转念又暗自庆幸,还好没有,不然抹上铜臭,恐怕就失了灵气。桃花源之所以令人心生向往,只因它远离世俗。桃源深处有人家。那里,连爱情都是清澈美好的吧?
  • 不朽灵皇

    不朽灵皇

    病魔折磨二十载,离世后被神秘弓灵召唤的少年刘炎,重生在了乾丰大陆。一种从未出现过的灵体,一门从未被成功修炼的法门,随着少年的步伐,一一展现人世。修士的世界,强者如林。残酷的法则,只为不朽。战天,战地,只为战命。且看少年手握霸王弓,脚踏斩星剑,催万物之灵,护身边红颜,战万载之敌,誓要改天换地,万灵不朽!
  •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科学未解之谜大全集(优秀青少年最想知道)

    宇宙天文未解之谜,黑洞的引力有多大?神秘的暗物质是什么东西?银河系的中心到底是什么?太阳还能燃烧多久?火星上有生命吗……物理学未解之谜,物理学定律能被统一起来吗?万有引力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什么“低溫堡垒”难以攻克……数学未解之谜,毕达哥拉斯的数学思想源自中国吗?素数的本质是什么?扑朔迷离的“回文数猜想”是怎么回事?“黎曼猜想”能否得到证实……化学未解之谜,是否还存在元素周期表上以外的元素?水存在着一种新的形态吗?超强酸的强烈腐蚀性从何而来……医学未解之秘,为什么有的细菌能耐高温?艾滋病病毒是人制造出来的吗?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没完没了的穿越:王妃劫

    【轻松小白,不喜勿近】NND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够完结了?生活就不能安定点吗?为什么总是在不停地穿越?两个月就要穿越一次,TMD还让不让人活啦?什么?要想结束这种生活就必须要用爱人的鲜血来祭奠体内的穿越药?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哎不过开心的是,好在在古代凌凌找到了乐趣,每一次穿越遇到的帅哥被改造成了现代的帅哥不说,就连古代的人也开始穿现代服饰,凌凌还被称作最美丽的设计师?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