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2600000009

第9章 规划三分(5)

尤其是为了实现理想,诸葛亮更必须谨慎。择主不慎,不仅理想不能实现,而且身败名裂之事在他那个时代是常有的,最典型的就是荀彧。荀彧是颍川人,董卓之乱后,他预料家乡必为战火所焚,便离乡投奔冀州牧韩馥。韩馥被袁绍所灭,荀彧又为袁绍所用。不久,他发现袁绍不能成大事,便于初平二年(191)投奔曹操。同是避乱离乡,诸葛亮是流徙隐居,苟或是两易其主,可见二者在择主问题上态度之差异。然而荀彧的悲剧并未止于此,问题是他最后选中的曹操并非他理想的明主。荀彧投奔曹操后,为曹氏集团立下不少功劳。曹操攻打徐州,荀彧在后方为他力抵吕布的进攻。曹操平定吕布之后,荀彧又为他出迎奉献帝定都许昌的谋策。此后又帮曹操败袁绍于官渡,再灭袁绍之余烬,并献进军荆州之计,迫降荆州刺史刘琮。然而后来因反对曹操封魏公、加九锡,说得明白点,反对曹操觊觎汉家帝位,遭到曹操的忌恨。建安十七年(212)曹操征吴,荀彧从行。曹军向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据说当时曹操派人给他送一盒子“馈食”,荀彧打开一看,里面是空的。荀彧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便“饮药而卒”。对于荀彧的评价,后代人众说纷纭,我们姑且不论,仅就魏晋时期而言,对其持批评之词者颇多。陈寿评价荀彧说他“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南朝刘宋裴松之说:“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魏氏,以倾汉祚;君臣易位,实或之由。虽晚节立异,无救运移;功既违义,识亦疾焉。”荀彧虽有才干,但择主见识不高,这是魏晋时舆论对他的评价。“世之论者,多讥或协规曹氏。”可见这种评价一直到裴松之时仍占上风。裴松之是不同意这种批评的,他对荀彧所作所为另有评价。然而这种评价,仍是荀彧择主不慎,理想化灰的绝好注脚。我们还是看看裴松之是怎么说的吧:

(荀)彧岂不知魏武(指曹操)之志气,非衰汉之贞臣哉?良以于时王道既微,横流已极,雄豪虎视,人怀异心,不有拨乱之资,仗顺之略,则汉室之亡忽诸,黔首之类殄矣。夫欲翼赞时英,一匡屯运,非斯人之与而谁与哉?是故经纶急病,若救身首,用能动于峻中,至于大亨,苍生蒙舟航之接,刘宗延二纪之祚,岂非荀生之本图,仁恕之远致乎?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着,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于当年,布诚心于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在裴松之看来,荀彧已经看出曹操并非汉室忠贞之臣,只是在汉室衰微之时,为了拯救汉朝,不得已借助曹操的力量。但无论如何,荀彧并未实现拯救汉室的理想,在曹操篡汉之心日明之时只得亡身殉节。

看看东汉末的社会风气,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诸葛亮择主如此谨慎。对比荀彧的身世经历,我们就会钦佩诸葛亮择主的明智。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桐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明主不依。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诸葛亮期待着他理想中的明主。他知道,理想中的明主出现之日,也就是他大展宏图之时。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这个比喻像一个哑谜,弄得后来一些人大惑不解。

管仲何许人也?管仲是春秋时齐人,那时的齐国政治相当混乱。齐襄公是个无道昏君,他为了与鲁桓公的夫人通奸,将鲁桓公杀死。不但如此,他还多次诛杀无辜,欺辱大臣,长期沉溺于女色。一些有识之士看出齐国的政治早晚要出乱子,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就说过:“君使民慢,乱将作矣。”为了避乱,鲍叔牙便奉齐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管仲也看到了这一点,便和召忽一起辅佐另一个公子纠出奔鲁国。鲍叔牙辅佐的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是一个有见识有作为的君主。而管仲辅佐的纠,才能比不过小白,所以在继承齐国王位这个问题上,小白战胜了纠。西晋人张辅在论二人优劣时说:

管仲不若鲍叔。鲍叔知所奉,知所投,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三归反坫,皆鲍不为。

看了这段议论,人们不能不想,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而诸葛亮择主谨慎明智,所建功业甚多。诸葛亮与管仲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呢?

再看看乐毅。乐毅是战国时中山国人,赵武灵王灭中山,乐毅入赵。赵国发生动乱,乐毅又离开赵国进入魏国。后来,乐毅作为使臣出使燕国,受到燕昭王的礼遇,于是便背魏人燕。燕昭王死,新即位的惠王不信任乐毅,乐毅又离开燕国投奔赵国。乐毅像住店一样轻易去就于几个国家,而诸葛亮则不同,他不轻易择主,一旦选中他理想中的明主,便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在有些人看来,诸葛亮与乐毅的区别还不仅于此。西晋人张辅《名士优劣论》比较诸葛亮与乐毅时说:

乐毅诸葛孔明之优劣,或以毅相弱燕,合五国之兵,以破强齐,雪君王之耻,围城而不急攻,将令道穷而义服,此则仁者之师,莫不谓毅为优。余以为五国之兵,共攻一齐,不足为强;大战济西,伏尸流血,不足为仁。夫孔明包文武之德,刘玄德以知人之明,屡造其庐,谘以济世,奇策泉涌,智谋纵横,遂东说孙权,北抗大魏,以乘胜之师,翼佐取蜀。及玄德临终,禅登大位,在扰攘之际,立童蒙之主,设官分职,班叙众才,文以宁内,武以折冲,然后布其恩泽于中国之民。其行军也,路不拾遗,毫毛不犯,勋业垂济而陨。观其遗文,谋谟弘远,雅规恢廓,己有功则让于下,下有阙则躬自咎,见善则迁,纳谏则改,故声烈振于遐迩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贪夫廉。”余以为睹孔明之忠,奸臣立节矣。殆将与伊、吕争俦,岂徙乐毅为伍哉!

如果说管仲与诸葛亮之间有一些不同,那么乐毅与诸葛亮之间则有着较多的不同。

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有着区别,区别越大,可比性越小。既然不可比,还要常常比,这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诸葛亮与管仲、乐毅之间是有可比之处的。

齐襄公死后,国内君位虚以待人,在鲁国的公子纠和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欲回国即位。齐国大夫高侯与公子小白关系甚好,暗地配合小白回国。鲁国为了阻止小白回国,一面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一面令管仲带兵在半路截杀公子小白。管仲带兵在小白回国的必经之路埋伏下来,他见小白一行远远过来,便弯弓搭箭,朝小白射去。只见小白中箭,应声倒在车中。众人见主帅已死,顿时大乱。管仲回师,向公子纠报捷。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管仲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身上的衣带钩。足智多谋的小白将计就计,假装中箭,制造了身亡的假象。公子纠以为小白已死,顿时放下心来,回国的速度一下放慢了。公子小白趁此间隙,急速回国,在国内高侯等人的配合下,登上王位,控制了齐国,将公子纠御于国门之外。

小白即位之后,欲用鲍叔牙为宰相,不料鲍叔牙推辞说:“我只是个平庸之臣,在治理国家方面,有许多地方不如管仲。您若想治理好国家,非用管仲不可。”小白问:“你怎么不如管仲呢?”“我有五个方面不如他。”鲍叔牙伸出五个手指,一一数道:“宽惠柔民,我不如他。治国家不失其柄,我不如他。忠信可结于百姓,我不如他。制礼义可使四方效法,我不如他。执袍鼓立于军门,使百姓更加勇敢,我也不如他。”“可是,他射中了我的衣带钩,差点致我于死命。他是我的仇人呀!”小白说。“请您不要这样想。”鲍叔牙劝解道:“人各为其主,他那样做是他忠于主人的表现。如果您能宽宥他,重用他,反过来他也会为您效忠。”

小白想了想,觉得鲍叔牙的意见很对,便决定依靠管仲治理国家。这年秋天,齐国与鲁国大战,鲁兵大败。齐桓公小白派人给鲁国君主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公子纠是我的兄弟,我不忍杀他,请你们将他处死。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我一定要活着得到他们,亲手处置。如果不满足我的要求,我将进兵鲁国。”鲁国接到这封信,害怕齐国继续进攻,便答应了齐君的要求,将公子纠杀死,把召忽、管仲捆绑着送回齐国。召忽不愿回国受辱,自杀而死。管仲被押回齐国,一人国境,便被除去桎梏,接着便沐浴斋戒,受到小白的厚礼迎接。小白不但不计射钩之仇,而且还重用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小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最有名的一个霸主。

战国时乐毅建功立业,也是由于遇到了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燕昭王未即位以前,燕国的朝政被一个叫子之的宠臣把持着。子之执政期间,国内非常混乱,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互相攻伐,严重地削弱了国家实力。这时齐国乘燕国虚弱之时,出兵伐燕。结果燕国的“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国没有费多大力气便大胜燕国。燕昭王即位时,正值国家破败,国力虚弱之时。燕昭王有强国之志,他知道国家强盛振兴首先要有人才的辅佐,便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他来到一个叫郭隗的人家里,对他说:“齐国乘我之乱攻破我国。我自知国力弱小,难以报仇。但我想求贤士和我一起共振燕国,以雪国破之耻。怎样才能得到贤士辅助呢?”郭隗回答说:“这要看求贤者的态度了。如果是折节而事之,尊重对方而受之学,就会得胜己百倍之才。如果是开始尊重对方,后来改变态度,则能得胜己十倍之才。如果是见对方尊重自己才去尊重对方,就会得到与自己相当之才。如果是坐在那里傲慢地指手划脚,得到的只是仆役之人。如果是瞪着眼睛怒骂训斥,得到的只是奴隶。大王果真想得到贤才辅助,就要有尊贤重才的表现。天下贤人听到您的重才事迹,就会前来投奔您了。”燕昭王点了点头,又问:“我应向谁表示我的尊重贤才的态度呢?”

郭隗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国王,想不惜千金买千里马,但长达三年也没买到。他手下的一个官员自告奋勇为其买马,于是国王便把千金付与此官。没过三个月,果然发现一匹千里马,不过很可惜,这匹马刚刚死掉。那个官员便用了五百金买了死马的头回来交差。国王大怒,说:“我要的是活马,谁让你花那么多钱买死马!”官员自有他的道理:“大王买死马尚且舍得花那么多的钱,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都知道您买马的诚意,还愁千里马不送上门来吗?”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三个人上门来卖千里马。

看着燕昭王若有所思的样子,郭隗才进一步把题点破:“大王真想求贤,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尊重,那天下比我强的贤才听说后一定会前来辅佐。”

燕昭王听后大喜,便拜郭隗为师,为他修筑华丽的宫室。那些有才干的人听说燕昭王如此求贤若渴爱惜人才,纷纷前来投奔。乐毅就是其中一个。乐毅来到燕国后,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被拜为亚卿。后来,燕昭王又拜乐毅为上将军,委之以军事大权,让他联合赵、楚、韩、魏等国共击齐国。五年之内,乐毅领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并攻破了齐国首都临淄,几乎将齐灭掉。

了解了管仲、乐毅的事迹,我们就可以理解诸葛亮自比管、乐的苦心了。管仲有治国才能,但其治国才能的充分发挥,是因为他遇到了不计射钩之仇的齐桓公。乐毅有军事才能,但其军事才能的充分表现,是因为他遇到了求贤若渴的燕昭王。诸葛亮自信,自己有管仲之才、乐毅之能,如果遇到像齐桓公、燕昭王那样的明主,也会干出一番事业。然而,这样的明主至今尚未遇、到。知己的明主在当代还有没有?若有,现在在何处?他自信有管、乐之才干,又自叹无管、乐之幸运。

诸葛亮的这番苦心,在当时也并不是人人都理解的。一些人听了他自比管、乐的事之后,很不以为然。他们说:哈,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说什么怀才不遇,比什么管仲、乐毅。当今州刺史刘表待他不薄,在他流徙时收容了他,为他学习提供条件,为他生活提供接济,听说他们还是亲戚哩!这不是可以投靠的人主吗?如果真有管仲、乐毅之才,为什么不以刘表为主,大大地施展一番呢?

对于这些世俗的议论,诸葛亮只能一笑置之。不错,凭着叔父与刘表的交情,凭着自己与刘表的亲戚关系,诸葛亮完全可以在刘表手下谋个职位,但他不愿意这样做。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刘表不是他理想中的明主。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汉室后裔中的英杰。诸葛亮对东汉光武帝刘秀评价很高,认为他超过西汉高祖刘邦。这一方面是由于刘秀作为汉家宗室的旁枝后裔使汉朝得以中兴;另一方面也由于刘秀具有神略计谋,生于天心,帷幄无他所思,六奇无他所出的杰出才干。从对刘秀的赞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择主的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具有兴复汉室的志向。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期间,曹操已经陆续战胜北方各割据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而诸葛亮虽志恢宇宙而终不北向,就是因为曹操阶董卓之祸,“窃执天衡,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从诸葛亮对曹操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选择明主的又一标准。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必须是对他深信不疑、言听计从,使他尽展雄才的知己。从诸葛亮羡慕管仲遇到齐桓公、乐毅遇到燕昭王可以看出他的这一标准。还有一件事也很说明问题。诸葛亮在曹操攻克荆州后,赶往江东说服孙权联合刘备抗御曹操。孙权的谋臣张昭想把诸葛亮推荐给孙权,让他留在江东。诸葛亮不肯,有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这是诸葛亮依附刘备以后的事,退一万步去假设,即使孙权能尽诸葛亮之才,诸葛亮也未必会背刘依孙。不过这件事说明他择主的又一个标准。

用这三条标准衡量,刘表哪一条都不符合。

据当时史书记载,“刘表性缓,不晓军事”。和洽曾到荆州,他对刘表的评价是“无他远志”。裴潜在东汉末曾避乱于荆州,刘表待他甚有礼。然而他却看透了刘表的无能,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指刘表)非霸王之才,乃欲西伯自处,其败无日矣。”贾诩在南阳任张绣谋士时,曾到襄阳见过刘表,他对刘表的评价是:“平世三公之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这些评价说明,刘表虽是刘汉宗室后裔,但不是英杰人物。

刘表所据荆州,“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然而他只知据地自重,“欲保江汉间,观天下之变”。汉献帝兴平元年(194),赵岐受董承之托,往荆州要刘表“身自将兵来卫朝廷”,刘表只是出资出人助修洛阳宫室,至于亲自带兵保卫朝廷,却始终是赵岐等人的一厢情愿。由此可见,刘表并非有心兴复汉室之人。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这样评价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同样的意思也曾出于刘表的同时代人王粲之口:“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指刘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刘表为人若此,怎能对诸葛亮深信不疑,言听计从呢?

诸葛亮理想中的明主,岂止刘表不是,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四川的刘焉父子都不是!诸葛亮深知,理想中的明主可遇而不可求,他决心隐居于隆中,躬耕于垄亩,等待遇到明主的那一天。这一天什么时候来到,能不能来到,他心中也没有底,然而他这样的信念是坚定的:一年不行就等十年,十年不行就等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

同类推荐
  •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为什么是乔布斯:“苹果教主”的成功心经

    本书用最生动的案例和最简单的道理给予读者诸多人生启示。乔布斯的睿智,他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尤其是他语出惊人的精彩语录令很多人折服。究竟他有什么特別的过人之处让全世界的人着迷?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中外历史上著名思想家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

    全书主要介绍中外著名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等中国思想家的智慧、情操和人格魅力,还有外国思想家,例如苏格拉底,百拉图,亚里斯多德,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黑格尔等外国思想家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人格等等。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热门推荐
  • 妃常无敌:腹黑王爷下堂妻

    妃常无敌:腹黑王爷下堂妻

    身为大将军嫡女,却要受姨娘受庶妹欺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欺我,我必双倍还之,身为现代社会杀手界的头等人物,她楚子乔岂是那么好欺负的!未婚夫被庶妹抢了?是我的就是我的,即使不是我的,也轮不到你!硬是塞给她一个病秧子?没关系,她可以保护他……但是,谁来告诉她,这个腹黑狡诈的男人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她的错觉……她不过就是想过安稳的生活,岂料天不从人愿,阴谋诡计接踵而来,连番欺凌不休,既然这天不是她要的天,那便翻了这天又如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九劫天尊

    九劫天尊

    我!有违天道!我!逆天而战!不服从命运的安排!转轮回!踏九劫!夺天命!造乾坤!成就王者之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爱情的质地

    爱情的质地

    浸入这方冰晶的华美之表、炫美之光、纯美之心、凄美之境、唯美之意,谁个都会流连忘返,意犹可可。于是,循着这样的视听渴念,我们又开始拂动《倾情之恋》、《从今以后谢风流》的曼妙裙裾。三个不等的玲珑故事,三个仿佛的玫瑰家园,三个相递的情感部落,在陈家生、吴宁、高建波、费铭、张索索等人“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的倚望中,凝成了《爱情的质地》。这个集子真好,有一种丝绸的感觉。柔柔的,滑滑的,凉凉的,不小心划拉一下又会是怔怔的,涩涩的。这是否就是爱情的质地?或者,这中间的通感就是构筑爱情的灵感?
  •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后宫乱·红颜怨(实体全本完结)

    本书以言情小布局为主线,铺张开后宫利益争斗和政治权势比拼的大场景,无情而现实的揭示着帝王之家权势争斗的残酷和冷漠,揭示着古代女子的无奈与悲哀。书中层层叠叠的恩怨纠缠,无边无尽的爱恨情仇,带你进入那个繁华盛世之前一度纷乱离合的动荡年月,让你由心灵的最深处去感知‘一将功成,万骨惧枯’的深意。优美的文字,层出的情节将为你完美的展示出那繁华背后令人撕裂肝肠的平凡故事,谱写出政治与爱情的完美演绎。读者群:37205770,13820601,40834603,10267321,36392946,37684295本人Q号:944598322,加入者请注明:红袖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恶男的美女保镖

    恶男的美女保镖

    大兴朝高高的山顶上,一位道骨仙风的老者闭着眼,盘腿坐在一块大青石上。此人名善通,号天机子。一旁站着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一张精致小巧的脸,细而弯的柳眉,星般璀璨的眼眸,高挺小巧的鼻子,红而丰润的唇,娇小玲珑的身体,整个就是精致的代表。天机子微张开眼喊道:“莫狸!”“在!怎么了师父?”那精致的女孩,也就是莫狸,奇怪的问。平日师父没打坐完是不会开口讲话的……
  • 做最好的面试官

    做最好的面试官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才的重要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是人力资源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很多招聘工作往往不够理想:用人迫在眉睫,可是却招不到合适的人;面试中表现不错的人,可实际工作以后却不能胜任。那么,招聘工作如何开展才最好呢——这就是《做最好的面试官》要探讨的问题。无论作为企业招聘工作参考,还是人力资源工作者个人学习,《做最好的面试官》都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相信本书一定会给你带来益处!本书由刘翠编著。
  • 邪王的枕边妻

    邪王的枕边妻

    传说,邪王曾因一个女子欺君逼宫,斩杀皇上,灭了唐朝。传说,邪王曾为一个女子一夜间斩杀百人,宫殿血染成河。南宫姒:南宫家嫡出大小姐,从小却与乡下的外婆相依为命。南宫玉:南宫家二小姐,只因她从小体弱多病,深受爹娘宠爱。南宫老爷为保小女,弃大女。被没心没肺的爹娘推进花轿,下嫁给了邪幽王。外界传闻,邪幽王生性残暴,杀人不眨眼,五位夫人皆糟他毒手。邪幽王倾城一笑,必是大祸临头。如果不是险些丢了小命,她发誓。就算借她雄心豹子胆,她也不敢逃婚。一句‘做我女人’就宣布不用死了。片段一:“王爷,因太子妃指使下人打了王妃一个耳光,王妃一怒之下废了太子妃的右臂”“哈哈哈,好,做得好!不愧是本王的爱妃。”某侍卫一脸黑线,继续道:“王爷。。。。。。此事因此惊动了太子,太子雷霆大怒,派人将王妃抓去太子府,据说要将王妃严刑拷打,游街示众,三日后便要问斩王妃。”某王爷带领三万精兵将太子府团团包围住,‘咔嚓’一声,一颗血淋淋的头颅滚落在地上……片段二:某月圆之日——邪王府屋檐上巧妙的烘托出一抹婀娜多姿身影,九条雪白毛茸茸的尾巴悬在身后,银发在微风中飘凌。“嗷——”管家吓得腿脚直抖,一路狂奔向邪幽王的寝宫内。“王爷,有妖怪,有妖怪……”“岂有此理,哪来的小妖竟敢在本王地盘上撒野!”某王爷杀气腾腾披上斗篷迎着风儿走了出去,看向屋檐上‘嗷嗷嗷’嚎叫的人儿,柔声道,“爱妃,别嗷了,该回屋就寝了。”片段三:“爹,娘说等玖儿长大后,就帮我找到像嗣哥哥那么帅的新郎官。”某王爷郑重提醒道:“玖儿,听爹一句劝,帅不能当饭吃,要找个像爹这样有权有势,懂得疼爱人的。再说唐渊嗣那家伙都老不死了,还哥哥?”“可是娘说全天下的男人都死光了,也不能找像爹这样的男人。”某王爷嘴角微抽,疑惑道:“为什么?”门外靠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环手抱胸,开口道:“因为娘说爹是大元帅,上阵杀敌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万一哪天死翘翘了,会连累全家人殉葬。”
  •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